01.18 孩子爱抢别人的玩具,家长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很多家长在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都会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抢夺同伴的物品,甚至抢到了自己还不玩,家长们对也是很没办法。

有的家长认为这是孩子调皮,有的家长认为这是孩子没规矩。而事实上,孩子喜欢抢别人玩具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有很多。

孩子爱抢别人的玩具,家长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孩子为什么喜欢抢玩具

有些小朋友抢玩具,只是单纯的出于喜欢,不懂交流。只知道我喜欢的东西,我就想要拿过来玩。这种小朋友最好教育,需要宝妈告诉宝宝正确的处理方式:沟通。教会小宝宝去跟别人提出自己的需求。比如:拿着自己的玩具去交换,这样问题就会很好的解决了。

孩子爱抢别人的玩具,家长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极尽满足,这使得孩子认为自己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而父母也一定会满足。这使得孩子很容易缺少行为边界感,意识不到抢东西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孩子缺乏物权意识,在孩子的物权意识尚未完全建立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喜欢的物品归为是自己的,或者是自己先玩到的物品也归为是自己的。这种物权意识刚刚开始建立但是尚未完全形成的状态很容易导致争抢玩具的发生。

孩子爱抢别人的玩具,家长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如何培养孩子的物权意识

帮助孩子树立物权规定

主持人杨乐乐曾在节目中提到儿子小时候各种抢的经验,其实在一定的年龄段,孩子都是会出现一些行为,所以父母要帮助孩子树立规定,让孩子学会尊敬他人的物权,同时也要学会捍卫自己的物品所有权

引导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

两个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他们划分了玩具的归属,甲想玩乙的小汽车,乙不让,乙也很想玩甲的小货车,甲也不让,眼看着两个孩子要抢起来了,老师过来,让甲和乙用自己的玩具换了对方的玩具,这样两个孩子都玩得很开心,这就是分享。

让孩子多体验几次这样的分享与交换,他们就会逐渐发现分享的快乐,远比你花十句八句给孩子讲道理要好用的多。

一些孩子不愿和人分享,是害怕自己的东西拿不回来,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分享的东西可以要回来,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他们也就不会再害怕去分享了。

孩子爱抢别人的玩具,家长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抢夺他人玩具行为的时候,强势的指责或者批评,并不利于孩子的行为规范。了解孩子的物权意识以及对家庭教育环境的思考很有必要。

同时,家长的引导方式也应该结合孩子的成长阶段以及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来进行,避免自身的不良行为对孩子造成认知误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