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集體上線的“雲綜藝”,仍需要思考未來之路

集體上線的“雲綜藝”,仍需要思考未來之路

何炅和李佳琦一起錄製《嘿!你在幹嘛呢》。

疫情防控仍在持續,受限於特殊時期的防控要求,也為了保證節目內容的持續供給,近段時間,國內綜藝市場颳起了一股 " 雲綜藝風 "。從電視平臺到網絡視頻端,一大波 " 雲綜藝 " 爭相上馬,並逐漸成為市場主流方向。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面臨空檔的當下," 雲綜藝 " 確實填補了受眾的精神需求。" 但是這類節目也存在著形式單一、嘉賓設備不對等問題,尤其是歌唱競技類,以雲錄製方式呈現,或多或少缺乏公平性。" 當疫情過去,雲綜藝是 " 曇花一現 ",還是會繼續火下去?

" 雲綜藝 " 節目多達 10 餘檔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各衛視、視頻平臺在播的採用 " 雲錄製 " 模式的綜藝節目多達 10 餘檔:湖南衛視率先上線《天天雲時間》及《嘿!你在幹嘛呢》打響了國產 " 雲綜藝 " 的第一槍,還有目前在以 " 雲錄製 " 更新的《歌手 · 當打之年》《聲臨其境 3》,浙江衛視則推出《我們宅一起》。網絡平臺方面,優酷打造了《好好吃飯》《好好運動》,騰訊視頻上線《鵝宅好時光》,而愛奇藝則一連推出了《宅家點歌臺》《宅家運動會》《宅家猜猜猜》等多個題材 ……

在這一波 " 雲綜藝 " 裡,以往舞臺上光鮮亮麗的明星,都更接近於他們日常生活裡的狀態,也滿足了粉絲一窺愛豆 " 真實面目 " 的需求;比如《坑王駕到》裡的郭德綱,把說書檯搭在了自己家書房裡,沒有了觀眾吆喝,一屋子演出戲服和器具,反倒與他講說的內容相映成趣;還有寶石老舅澤在《宅家點歌臺》裡唱起了熟悉的《野狼 Disco》。在娛醬傳媒製作部經理智超看來," 這些五花八門的‘雲綜藝’,一方面填補了綜藝市場的檔期空窗,一方面也通過揭秘明星舞臺下的生活狀態,滿足了特殊時期下宅男宅女們的社交欲。"

多檔 " 雲綜藝 " 組團破圈,並迅速成為市場主流方向,這還是出乎了一些業內人士的意料," 雖然節目在場景和流程上存在諸多試驗性的操作,但也沒有想到它發展的勢頭會這麼好,這對於整個行業來說是考驗,也是一個機遇。" 娛醬傳媒製作部經理智超表示。

形式以 " 直播 +Vlog" 為主

資深電視人謝曉虎分析認為,雖然 " 雲綜藝 " 和 " 雲錄製 " 準確捕捉到了市場需求,但仔細剖析就會發現,這些節目呈現的形式還是略顯單調。" 雖然節目主題有各自的側重,但幾乎都是通過‘直播 +Vlog ’的方式來呈現,主要要靠嘉賓的發揮來填充節目,時間長了就會給人一種散漫的感覺。"

一些競演類的綜藝像《歌手 · 當打之年》《聲臨其境 3》等,通過採用 " 雲錄製 " 的方式防止斷檔,但謝曉虎指出,因為節目本身的競技性,所以難以保證競技過程中的公平公正。" 比如《歌手 · 當打之年》改為‘雲錄製’後,有的歌手在專業的錄音室內錄歌,有的就是直接在家裡用簡單的器材錄歌,這就缺乏了公平性。"

觀點

" 雲綜藝 " 可能成為傳統綜藝的新思路

在全民宅家的大背景下," 雲綜藝 " 更像是應運而生的產物,但如果疫情過去,市場恢復原狀,大家可以走出家門,觀眾還會看這些單調的做飯、健身、唱歌秀嗎?這個問題,估計不難回答。

傳統綜藝的豐滿度、故事性,以及視覺效果肯定是要強於 " 雲綜藝 " 的,而與傳統綜藝相比," 雲綜藝 " 的最大優勢就是 " 短平快 "。它不需要人數眾多的團隊參與拍攝錄製,也不需要精益求精的後期製作,甚至連演播廳、現場觀眾互動這些綜藝節目的基本要素都省略了,它就像一支輕騎兵,可以針對熱點事件迅速反應,比如聊熱門的網絡話題、烹調走紅的網紅美食等,這些都是傳統綜藝不具備的能力。

在特殊時期催生出的 " 雲綜藝 ",要在未來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就勢必要下沉到傳統綜藝的下游,可以延伸到綜藝市場外的其他內容生態。而 " 雲綜藝 " 的市場定位轉變,也可以迎合觀眾碎片化的時間,既避免了綜藝內容的同質化,也可以為傳統綜藝注入更多新鮮、好玩的元素,為整個行業市場的發展提供新思路。

瀟湘晨報記者周詩浩長沙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