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3岁女儿睡前穿的纸尿裤,醒来却“变”了样,父母观察监控不淡定

孩子什么时候可以脱掉纸尿裤,自觉地上厕所,并想要换上小内裤?我想这是很多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都特别纠结的问题,下面的一个小女孩的行为,也许可以让更多的妈妈受到启发。

一个居住在法国的中国家庭中,三岁的女儿在临睡前换上了纸尿裤,可是早晨起来的时候,爸爸妈妈却惊讶地发现,女儿穿的是小内裤,这让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她是怎么让自己在睡梦中完成这一切的?

3岁女儿睡前穿的纸尿裤,醒来却“变”了样,父母观察监控不淡定

幸好女儿的房间里有监视器,在第二天晚上,察觉到女儿的房间有动静,父母赶紧过来打开摄像头,发现女儿自己爬了起来,她自己脱掉了纸尿裤,跑到尿盆上小便,然后回到房间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条干净的小内裤换上,一切都行云流水,那么自然,而父母却彻底不淡定了,要知道,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如厕方面的训练,父母也从没有要求过孩子脱下过纸尿裤。

而女儿在两岁半上幼儿园的时候,还一直穿着纸尿裤,学校也没有要求脱掉纸尿裤,父母没有训练过她如厕方面的知识,而是告诉她,如果想的话,可以去上厕所,如果不想,爸爸妈妈可以给你换纸尿裤。

3岁女儿睡前穿的纸尿裤,醒来却“变”了样,父母观察监控不淡定

当然,这是在国外的幼儿园,大环境就是儿童们在三岁前,普遍还穿着纸尿裤,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事,就比如下面的宝妈琳琳,她就遭遇了这方面的问题。

宝妈琳琳的苦恼

宝妈琳琳最近很苦恼,孩子的吃喝都没啥问题,唯有“拉撒”让她快崩溃了。琳琳在孩子六个月就上班了,之前一直穿纸尿裤,老人看了难免嘟囔几句,什么孩子憋得慌了,不透气啦,后来琳琳就经常发现,婆婆总是把她给孩子准备的纸尿裤藏起来,有一次还在床底下翻出了十几个新的,但已经发霉了。

相信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苦恼,家里经验丰富的老人总是给孩子把屎把尿,孩子抗拒得直蹬腿,可是老人嘴里还发出“嘘”的声音,孩子尿出来了,满心的成就感,孩子尿不出来,就会一直把着,怎么还不尿?尤其是一些宝妈坚持给孩子穿纸尿裤到一两岁,家里的老人十有八九是看不惯的,她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孩子穿惯了纸尿裤,就不会自己主动上厕所了,也很容易尿床和尿裤子,甚至男孩穿久了纸尿裤,会影响生育能力。


3岁女儿睡前穿的纸尿裤,醒来却“变”了样,父母观察监控不淡定


双胞胎的如厕训练,说明了什么问题?

关于这些问题,其实不用纠结,国外的父母早就做过实验了,对象就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50天就进行如厕训练,一个700天才进行如厕训练,两年后,他们如厕能力的对比情况,到底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国外的一对生理上差异可以忽略不计的双胞胎兄弟休和希尔顿出生了,休从出生50天开始就进行如厕训练,即宝宝的大小便不是随意排泄在纸尿裤里,而是由大人干预完成的,按照天数和成功率的百分比,大人做出记录。另一个双胞胎兄弟希尔顿就幸运多了,他一直穿着纸尿裤,大人从没有对他的生理本能进行干涉。

经过两年的追踪,结果出现了,可以看出在700天前,休的纪录是一条非常纠结的曲线,如厕训练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但是在700天开始,他的成功率突然突飞猛进了。而此前一直没有接受过如厕训练的希尔顿,他的如厕能力,竟然跟训练了两年的休差不多,这个试验说明了什么?

3岁女儿睡前穿的纸尿裤,醒来却“变”了样,父母观察监控不淡定

第一,纸尿裤一直穿着的孩子,如厕能力并不比把屎把尿或者一直进行如厕训练的孩子差。第二,如厕这种生理的本能,需要的是孩子身体发育到一定程度,能够自然完成的,后天的努力和训练,如果不在合适的时机,效果是不理想的。

上面的例子都在说明一个问题,不管是父母的“无为而治”,还是刻意的培养,如厕是一个健康的,正常的孩子都会自然完成的习惯,父母不必过度担心,到了一定的时机,这件事就会水到渠成。

如厕训练的最佳时机,到底是什么时候?

宝宝能够自主排便,主要取决于肛门括约肌和膀胱的控制力是否成熟,而一般的孩子,两岁左右就具备这个能力了,也就是说,孩子在两岁或者接近两岁进行如厕训练,是最佳的时机。


3岁女儿睡前穿的纸尿裤,醒来却“变”了样,父母观察监控不淡定

孩子有这些表现,就可以进行如厕训练了

1、纸尿裤连续两小时以上保持干燥,或者午睡后孩子的纸尿裤都是干的。

2、对坐便器产生兴趣。

3、大便开始规律,想要扯掉纸尿裤。

4、主动要求脱掉纸尿裤,换上小内裤。

5、可以遵守简单的指令。

另外,把屎把尿并不能跟如厕训练划上等号,把屎把尿的行为,不仅违背孩子的意愿和自然发展的规律,也会对孩子的括约肌以及髋关节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家里有老人还执着于这种方式,还是好好沟通一下为好。

3岁女儿睡前穿的纸尿裤,醒来却“变”了样,父母观察监控不淡定

有专家指出,两岁左右才进行如厕训练的孩子,只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全掌握这方面的技能,并不比从小进行如厕的孩子差,所以父母对纸尿裤的纠结,是不是可以到此为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