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孕40周+,寶寶沒有要出來的跡象,該怎麼辦?

晴天娃娃SS


孕40周+,寶寶沒有要出來的跡象,該怎麼辦?

在預產期前後兩週出生,均屬於正常情況,大概只有5%的寶寶會在預產期當天出生。

如果超過了42周還沒出生的跡象,則需要檢查是否過期妊娠,不過臨床上一般是41周+6天,就準備催產或者剖腹產了。

為什麼有些寶寶過了預產期還沒出生的跡象?

我表弟媳的寶寶就是過了預產期,臨近42周才出生的。

寶寶沒出生的時候,大家都有點擔心,他們一家人倒是一點都不著急。

我大舅媽說她當年生我表弟的時候是這樣,我表弟媳說她媽當年生她的時候也是這樣。

所以他們家的寶寶遲遲不肯出生,是屬於遺傳。

果然,表弟媳順產生下了7斤多的寶寶,很健康,現在一歲多了,聰明可愛。

除了遺傳因素,還有這些原因會讓寶寶遲遲不肯出生:

1、記錯了末次月經的時間,預產期推算不準確,或者精子著床的時間比較晚。

2、孕婦先天性的激素水平比較低,無法強烈刺激子宮收縮。

3、孕期營養不良,寶寶發育遲緩。

4、孕期暴飲暴食,營養過剩,寶寶體型過大,遲遲無法入盆,宮頸受不到足夠的刺激。

過了孕40周,寶寶還沒出生的跡象該怎麼辦?

不必著急,只要產檢是正常的,每天有規律的胎動,就不要擔心,可能是寶寶捨不得離開媽媽,想多呆幾天。

寶寶在子宮裡多呆一天,就相當於在外面長一個星期。

只要沒有超過42周,就順其自然吧,保持愉快的心情,每天和寶寶溝通,等待瓜熟蒂落,寶寶自然就出生了。

如果心情實在無法平復,急於見到寶寶,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我懷孕產檢的時候,和一起等待的孕媽們聊天,有些孕媽會說起自己及親戚生寶寶的經歷。

有位孕媽說她第一胎的時候,過了預產期寶寶怎麼都不肯出生,自己又不願意剖,於是就把寶寶的漂亮衣服找出來,拍拍肚子說:“寶寶,你再不出來,媽媽就把你的漂亮衣服送人了。”

這位孕媽拿衣服,拿玩具的,拿好吃的,對寶寶說了好幾次類似的話,寶寶在肚子裡動來動去,好像聽懂了一樣。

第二天就見紅了,到了醫院就破水了,進了產房沒多久寶寶就出生了。

這位孕媽得意的說,第二胎的時候,如果寶寶還是不肯出來,到時候也用這招試試。

1、和寶寶溝通,告訴寶寶,給他/她準備了漂亮衣服,好玩的玩具等等。寶寶可能會聽不懂,但他/她是可以體會媽媽的心情的。

2、適當的運動

爬樓梯,根據自己身體的承受範圍,在家人的陪同下爬樓梯,可以促使胎頭下降。

半蹲,扶著椅子或者床,在沒有不適的前提下,練習半蹲,動作幅度不要過大,每次做一分鐘左右。

同房,同樣可以刺激宮縮,但要注意不要壓到孕媽的肚子。

半跳躍,一隻腳往前,另一隻腳的腳跟抬高跟上,注意幅度不要太大,可以促使胎兒入盆。

坐導樂球,在家人陪同下或者自己抓好固定架,張開雙腳,坐在導樂球彈跳,可以刺激會陰,幫助胎兒下移。

另外,也可以散散步,給家裡打掃下衛生,在身體可以承認是範圍內,讓自己動起來。

3、按摩

按摩乳頭,在手指上塗點橄欖油或者茶油,用拇指和食指轉動乳頭,感覺到宮縮即可停止。

按壓穴位,順時針畫圈的方式,按壓拇指和食指虎口間的合谷穴以及腳踝骨上的三陰交穴,同樣感到宮縮之後立刻停止。

4、利用反射療法

反射療法可以促使產婦在24至48小時內引發分娩,但如果不是專業人士,就很難掌握,建議遵醫囑。

用力按壓大腳趾,可以刺激腦下垂體,分泌催產素;

用力按壓腳背,可以刺激子宮收縮;

用力按壓踝關節附近內側隆起的部位,促使子宮收縮。

5、吃容易引起宮縮的食物

吃辛辣刺激或者有些寒涼的食物,比如辣椒、馬齒莧、螃蟹等,都可以引起子宮收縮;

吃菠蘿,喝蜂蜜水,可以軟化宮頸。

6、用藥

這個最好是諮詢過醫生之後再行使用。

月見草油、蓖麻油、升麻,服用之後,都會促使子宮收縮。

另外,要放鬆心情,可以洗個熱水澡,大哭或者大笑一場,調整好自己的心情迎接寶寶的到來。

雖然以上方法可以促使寶寶出生,但個人認為,只要產檢沒問題,胎動正常,就不必著急讓寶寶出生,順其自然最好。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有所幫助。


文字為清心無礙原創,手打不易,抄襲必究。


清心無礙


我是孕40+2生的二寶,今天剛出生,之前也是怕寶寶留級,活動量一直都挺大,孕後期大腿根和恥骨疼的不行,可寶寶還是留了兩天,之前在頭條看到有說吃山楂催產,我昨天自己走了大概半個小時出去買糖葫蘆,買了兩串山楂的,回家全部吃光了,到晚上還是沒動靜,我以為還要等幾天呢,因為生大寶時就推後兩週,早上七點多起來去衛生間還沒狀況,回床上又躺著,到八點的時候突然感覺肚子裡啪啪響了兩下,然後就感覺下面一股熱流,趕緊起來去衛生間 ,發現見紅而且分泌物很多,不知道是不是羊水,喊老公起床拿好東西直奔醫院,八點半到醫院聽胎心,做彩超心電圖等一系列檢查,醫生說是羊水破了,然後就躺在床上不讓下床了,期間老公給買的飯吃了點,到十點多開始陣痛,大概能疼三十秒間隔四五分鐘,但是能忍受,醫生給掛上催產素但沒有滴,到了下午一點多開始滴催產素,強烈陣痛來了,間隔兩分鐘左右,很痛,大概到兩點半多了,醫生檢查說宮頸管已經消失,宮口開了四指左右就讓我上產床待產,三點零六分就生了二寶,七斤整,無側切,輕微撕裂,醫生說我這都算是急產了,自己後來想想也挺害怕,不過看到寶寶一切都好就值了!


喜喜的流年


不用太過於擔心,我老婆就是滿足月了才生的,

滿足月後多多注意胎動頻率,然後多多注意按照醫生的交待的注意事項去做,

按時去產檢,醫生都會告訴你的建議是破腹還是繼續待產等等想法,

一般醫生都叫順產,等有反應,不會說足月了就說要破腹的,畢竟順產比較好些,

我老婆非常厲害了,醫生預估的預產期是30號,結果當天就有反應了,31號的凌晨就生了,所以一般情況下都是很順利的,

安心養胎,按照醫生的說法去做就行,

祝願天下年輕的媽媽們,身體健康,一切順利。


飛哥農記生活


孕40周+沒發動,媽媽都有點著急了。我那時候相反,孕40周小心翼翼希望寶寶不要發動。當時打電話問婦科朋友,怎麼寶寶還會多呆兩天,被我朋友罵,生孩子不是你想慢就慢的。不過後來還是教我一些技巧,所以想要快點生的辦法跟我的相反。大概如下幾點



一:做好胎心監測,每天數胎動,確保寶寶在肚子裡是正常的狀態。萬一胎動有變化必須馬上去醫院。

二:不要提重物,乾重活。讓自己太過勞累

三:做運動

1:盤腿坐 孕媽盤腿而坐,挺直背部,雙手放在下腹部。首先呼氣,放鬆雙肩,然後用鼻子吸氣,待腹部脹滿後再用嘴慢慢呼出。如此反覆練習5~6次。重點是雙肩要放鬆,與吸氣相比,注意力要更集中在呼氣上,而且時間儘量長一些。




2:牆面滑行 背靠牆站立,兩腳分開,距離與肩同寬,慢慢靠牆下滑至處於坐姿。保持該坐姿數秒,然後再上滑至站立。反覆進行該動作10次。為了減輕膝蓋的壓力,可以在後背放個小球,以減少滑行過程中的阻力。你也可以不靠牆來完成該動作,同樣需要保持後背筆直,兩腳分開同肩寬。 這一動作有助於鬆弛骨盆和腰部關節,使產道出口肌肉柔軟,強健下腹肌肉。


有很多孕媽就是做這個催產,最有效果。

3:每天早晚堅持散步,早上半小時,晚上半小時。


郭郭親子


預產期到了,可是寶寶還是沒有出生,有些準媽媽肯定會很著急。那麼這個時候用戶可以怎麼做呢?

食物催產

可以吃一些催產的食物,比如山楂、馬齒莧、巧克力等能幫助子宮平滑肌提高收縮力度的食物。

運動催產

每天晚上臨睡的時候做一些下蹲的動作,做的過程中一定要慢。幅度不要太大,每天做2次,每次做5個就行。或者爬樓梯,這樣可以促進抬頭下降。

刺激乳頭

用毛巾熱敷乳頭和乳癰,刺激身體裡面的催產素,每天2到3次。

如果到41周還沒有出生的跡象,那麼建議趕緊去醫院做檢查。


子謙媽媽育兒經


孕40周+,寶寶沒有要出來的跡象,該怎麼辦?

這種情況和我們的一個同事情況很像。她也懷孕40+了,但是寶寶一點動靜還沒有。本來提前預產期要休息的,結果因為寶寶一直沒有發動,自己在家裡面又覺得太無聊了,又來上班了。其實這種情況也是很正常的。有很多媽媽在41周42周分娩也是有的。

寶寶還沒有要出來的跡象,應該怎樣做促進寶寶發動?

1、按摩刺激催產素的分泌。

通過按摩,可以刺激體內的催產素,也就是縮宮素的合成和釋放。一般在孕晚期的時候,媽媽體內都會分泌一種催產素。但有的媽媽臨近分娩的時候,內心存在著對分娩的恐懼。準媽媽的情緒的影響,也間接地抑制了催產素的分泌。

2、瑜伽球。
現在很多醫院在產婦待產的期間,會指導孕婦使用瑜伽球來進行幫助催產。也就是準媽媽坐在瑜伽球上面,做上下顫動或者晃動的運動。準媽媽的身邊最好是有人輔助或者是扶著床,以防滑倒。這樣的瑜伽運動也是能有效地刺激子宮收縮,幫助宮頸口快速打開,讓胎兒順利分娩的。

3、使用宮頸球囊。

宮頸擴張球囊是一種非藥物性質的助產器械,也是現在很常用的一種催產工具。

4、藥物催產。

如果運動催產沒有作用的話,我們也可以藉助一些輔助的工具,瑜伽球或者是宮頸球囊。但是如果這幾種方法都沒有作用的話,我們也可以在醫生的幫助下進行藥物催產,以此來幫助胎兒及時分娩。
同時,媽媽也應該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時刻監測寶寶的胎動,胎心情況,瞭解寶寶的動態。做到不慌不亂,不焦慮,耐心的等待寶寶的到來。


笑笑媽談育兒


有數據表明,僅有5%的寶寶是在預產期當天出生的。因此,孕40周+,寶寶還沒有要出來的跡象,也是很正常的。我本人就是直到41周+4,寶寶還不發動,最後實施剖宮產的。因此,請這位孕媽不要過於緊張和擔心。

那麼孕40周+,寶寶還沒有要出來的跡象,該怎麼辦呢?

1、諮詢產檢醫生,繼續在家等待寶寶發動

孕40周時通常會去醫院產檢,醫生會結合產檢結果和產婦身體狀況給產婦提供建議,一般情況下,如果胎兒的胎心、胎動、羊水等都在正常範圍內,且產婦自身無妊娠高血壓等疾病的話,醫生通常會建議產婦回家等胎兒自己發動。

但產婦回家後需注意:

1)勤數胎動,密切關注寶寶情況,如有任何異常或發動跡象,隨時準備去醫院。

2)適當運動。有些產婦超預產期不發動,可能是由於孕期久坐、缺乏運動引起的,因此要想早點發動,可以試試散步等輕強度的運動。

2、催產

一般醫生會建議孕41周還沒發動的產婦進行催產。對於孕40周+,如果胎兒頭部位置低且發育良好,產婦宮頸條件也好的話,也可以試著催產。還有些產婦對超預產期十分擔心、害怕,像這種情況,醫生可能也會建議先住院觀察,根據產婦身體狀況考慮是否需要通過滴縮宮素進行催產。


在滴縮宮素的過程中,如果產婦出現了有規律的宮縮等發動跡象,則可順勢進入順產模式。

當然,催產素對每個產婦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有的產婦可能才剛滴了一會,就發動了,半個小時孩子就生出來了。而有的產婦滴完縮宮素也有宮縮、陣痛,但是痛了一兩天,由於宮口開得不好,最後還得剖宮產。因此,即使催產,也並不意味著一定能成功順產,產婦需有好心理準備。

3、剖宮產

對於對縮宮素不敏感(即: 滴了一天甚至幾天縮宮素,都沒有任何發動跡象),胎兒存在宮內缺氧、羊水偏少等情況,胎兒頭過大、產婦骨盆條件不好,以及對順產十分恐懼、很怕痛的產婦,醫生則會建議直接剖宮產。


我本人就是打了三天縮宮素都沒有任何反應,最後羊水偏少,不得不選擇剖宮產了。

因此,各位40周+的準媽媽們,如果產檢一切正常,就請放鬆心情,聽從醫生的建議,迎接寶寶的到來吧!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可媽育兒


你好,不用太過擔心,孕40周沒發動很正常。

根據大量調查數據表明:預產期正常出生的嬰兒僅佔5%,將近90%的胎兒都是在預產期前後2周出生的。

但凡臨近生產期,產婦就會開始期盼著“卸貨”的那天到來,若是胎兒沒什麼動靜,還會擔憂上一段時間。

表姐之前就是這種情況,當時去醫院問了好幾趟要不要剖腹產,醫生叮囑好幾遍還可以等幾天看看,這才放下心來。

實際上,預產期的數據本身就只是個估計,不能作為絕對參考。

當然,如果妊娠≥42周,也需要格外注意,可能是“過期妊娠”。

過期妊娠對於胎兒來說有何影響?

超過預產期後胎盤會逐漸開始老化,血流量也慢慢減少,導致胎兒需要的血氧和營養物質不充足,容易導致胎兒宮內缺氧和營養不良。

此外,嚴重情況下還可能導致胎兒的顱骨鈣化變硬,分娩時容易顱內出血,並伴有多種併發症。

即使最後胎兒能存活下來,也會有“過熟兒”的症狀,窒息概率是足月妊娠的嬰兒的2-4倍。

催生不要盲目,先做一下數據評估

但是,到了40周+的情況,也千萬不要慌,也不要盲目聽從親屬的看法。

如果能自然分娩,肯定首選自然分娩更好,最主要的是遵從醫生的判斷。

需要依照以下數據作為參考,比如:早孕反應開始出現的時間、第一次檢測胎心的時間、胎動及檢查中相關的超聲資料等。

如果確診屬於過期妊娠,檢查胎盤功能就很有必要了,具體包括胎動計數、電子胎心監護、B超羊水的測定等。

如何自然催生?

1)直立運動

若碰到“瓜熟蒂不落”的情況,產婦可以適當增加運動量。

比如直立運動,能促使胎兒入盆,但家人一定要全程陪伴在左右,避免出現意外情況

2)散步

散步能增加孕婦攝取氧氣的含量,促進胎兒入盆。

每天2次,維持時間在40分鐘左右最佳,但要注意遠離吵鬧複雜的環境。

3)體操

這是國外比較熱門的產前運動,能增加胎兒入盆的幾率,並增強盆底肌肉的彈性及韌性。

4) 爬樓梯

爬樓梯會使腿部和臀部的肌肉群得到鍛鍊,從而增加胎兒的入盆率。

另外,多爬爬樓梯,生產時也能輕鬆一點,總而言之是種不錯的選擇。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青雲計劃獲獎者。專為孕期大小事和嬰幼兒護理提供知識儲備,在懷孕或育兒期間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過私信諮詢,得到滿意的答覆。

孕育島


超過了預產期寶寶還不發動,孕媽媽著急的心情我是可以理解的,我孕37周後,每天也是等待著臨產隨時分娩,我媽我婆婆預產期提前2周過來,但是皇帝不急太監急,寶寶遲遲沒有發動跡象,一直到了預產期當天才發動出生。



超過預產期幾天或者一週多,都是正常的,只有5%的孕婦按照預產期分娩,大部分孕婦都會稍有延遲,尤其是第一次懷孕,妊娠延期很常見。

預產期的計算方法是從最後一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向後數40周,因為月經週期不規律等原因,寶寶可能在預產期前後兩週內出生,所以只有超過42周才可以稱為過期妊娠。

推薦3種自然方法刺激分娩:

1.同房

孕晚期同房可以促進子宮頸進入分娩,精子富含能軟化子宮頸的前列腺素、激素、性器官也能刺激子宮收縮。

2.刺激乳頭

刺激乳頭導致催產素分泌、刺激子宮收縮。

3.散步、爬樓梯



散步和爬樓梯,可以鍛鍊大腿和臀部的肌肉力量,還可以促進胎頭下降。

4.做好心理準備

超過預產期還不分娩,孕媽媽平和心態,不急不躁,安心等待自然分娩。

也有一部分孕媽媽在心理上沒有做好分娩準備,會下意識地阻礙分娩,擔心順產分娩疼痛、寶寶到來會影響自己生活等,有這樣想法的孕媽媽可以多和丈夫討論,調節好自己的心態。

5.按時做好產檢



自己在家可以數胎動、測胎心,保證寶寶不缺氧,按時作息、按時產檢,保證寶寶和孕媽媽身體健康。

如果超過41+後,還沒有臨產徵兆,建議到醫院待產,由醫生人工刺激子宮頸,如用催產素等。


丁媽親子時光


懷胎不易,臨近分娩遲遲不發動更是讓孕媽抓狂,滿心期待熬成了迫不及待,理解孕媽媽焦急擔憂的心情。

不過懷孕37周~41周之間分娩,一般來說都是正常的分娩週數,胎寶寶成熟後,會釋放一種叫乳化酶的物質,當孕媽媽接收到這個信息後,產道也會釋放乳化酶,再加上孕媽媽體內激素的變化,胎兒才開始發動。

如果妊娠達到或者超過42周仍然沒有分娩,才算過期妊娠,過期妊娠對胎兒和母體來說都不好,多數過期妊娠胎兒會長成巨大兒,給分娩造成困難,此外,宮內羊水減少,羊水中胎便的濃度增加,容易導致新生兒患吸入性肺炎。胎盤超長服役,功能下降,使得胎兒供血供氧不足。

如果過了41周(過去認為要42周後才催產,但醫學發現42周後胎盤可能會老化)仍未生產,可以到醫院催產,醫生會根據孕婦、胎兒情況採取催產措施。

現在40周+,孕媽媽再等等,堅持數胎動,時刻觀察有沒有宮縮見紅破水的臨產徵兆,等待分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