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武昌起义震撼大清,摄政王下旨让袁世凯出山,他凭什么抗旨不尊


武昌起义震撼大清,摄政王下旨让袁世凯出山,他凭什么抗旨不尊


袁世凯被摄政王载沣给撸了,在家里钓鱼呢,没想到武昌起义,朝廷在内外的呼声之下,不得不起用他,给了他一个湖广总督的头衔,让他为大清卖命。

隐忍了三年,每天在喝酒钓鱼的时候,还时刻关注着朝廷上的动静。圣旨很快送到袁世凯的手上,让他即刻上任。

要是换了别人,肯定感激涕零,屁颠屁颠地出山,该干啥干啥去,可他是袁世凯,一个在官场上浸泡了多年的老油条,他赋闲之前,可是朝廷一品大员,手握实权左右大清国运的内阁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虽说后来给他和奕劻一样,加了一个太子太保的虚荣,可那不管用,他追求的是实权。

要是放在十年前,给他这个湖广总督,他准开心得要死,可是现在不一样,他手下的军队足够证明,他才是大清的摄政王。

光绪和慈禧一死,大清的朝廷上下,没有一个令他害怕的人。这三年间,他身在河南,却用另一种方式左右着大清的命运。

你摄政王不是原先想杀我的吗?怎么现在要求我了?

圣旨接在手里,他立马上折子:微臣袁世凯一直在家养病,现在得知武昌兵变,国势危急,真的心急如焚!朝廷让我出山效力,为社稷扫平乱党。我袁世凯真的想鞠躬尽瘁,为朝廷,为皇上分忧。不过,天不遂人愿,我这个脚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有点恶化,现在生活都不能自理,我现在心想为朝廷出力,但真的没法行动啊!待到微臣的脚病能够痊愈,能够行走的时候,我一定出来为朝廷效犬马之劳。

人家身体有病不能带兵去打仗,你载沣总不能派轿子来抬吧?

载沣接到袁世凯的折子后,懵了,急忙找奕劻来商议:老王爷您看,袁世凯撂挑子了,怎么办?

奕劻和袁世凯经常有书信来往,知道袁世凯的身体好着呢,他摸了摸花白的胡子,说:依我看,他是嫌给的职位太低,人家当年还做过直隶总督,做过军机大臣呢!要是就当个小小的湖广总督,估计我也不干。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载沣一想,这朝廷中的重要位置,我都已经安排好了自己的人,让他来干嘛?和我争权吗?后来载沣自己想了一个主意,袁世凯不是生病吗?我让荫昌去探望一下他,也显示朝廷对他的关心。

且说荫昌当那个平叛统帅,根本指挥不动军队,正郁闷着呢。朝廷的旨意下来,让他去向袁世凯讨教,他巴不得这样,一接到圣旨,立即前往洹上村。

荫昌还没来,袁世凯这边已经得到了消息,早就做好了准备。荫昌一到,早就有人接着了,告诉他袁世凯现在躺在床上,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

荫昌是奉命过来探虚实的,不见棺材不落泪,非要见一见袁世凯。就这样,袁世凯躺在床上,话语含糊地和荫昌聊了一会武昌那边的形势,两人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上的,所以对武昌那边的形势分析,完全不一样。

荫昌回去之后,给载沣去了信:袁世凯的病很重,估计没几天活头了。

载沣一看这样,行,平叛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荫昌前脚刚走,袁世凯立马给朝廷上折子,意思是:想不打朝廷还记得我,现在我身体好多了,可以下地去钓鱼了。


武昌起义震撼大清,摄政王下旨让袁世凯出山,他凭什么抗旨不尊


接着,他又给武昌的黎元洪写信,将大清的军队部署头告诉了黎元洪,还教黎元洪怎么打赢这一仗。在袁世凯看来,他希望武昌那边的乱子越大越好,这样他才能镇得住朝廷,抬高自己出山的价码。

却说武昌这边,革命党人进展顺利,10月11日,整个武昌都被起义新军占领了,他们打出了湖北军政府的旗号,这就意味着他们要与北京的朝廷分庭抗礼了!

军政府建立了,不能没有主事的人啊!这时候,同盟会的大佬都不在国内,武汉地区的革命党头头们也都不在武昌,领导起义的这些新军军官级别都很低,没有那个胆略和威望去出头。于是,他们找出了一个叫黎元洪的人出来当这个军政府的都督。这个黎元洪当时是湖北新军第二十二混成协统领,就是个旅长。

黎旅长是湖北黄陂人,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先在北洋海军服役,还参加过甲午战争,当时只是船上的一个大副。命大,甲午海战中没死,后来到张之洞的自强军中混事儿,还两次被派到日本学习陆军,1906年晋升为第二十二混成协统领。这个人虽然是个海归,但没怎么受革命思想影响,还算个忠于大清的军官。黎元洪是个忠厚的人,平时对士兵也不错。武昌起义之后,他吓得躲到了手下参谋的家里。后来,革命党人把他搜出来,请他出任都督的时候,他是说什么都不干。最后,还是这帮人拿着手枪逼着他,他才硬着头皮当上了这个都督。黎元洪一开始战战兢兢,什么事儿都不敢做主,也不怎么说话,所以得了个“泥菩萨”的外号。

黎元洪接到袁世凯的密信,马上吩咐下边加紧部署,对抗朝廷的平叛大军。可在朝廷这边,冯国璋他们已经收到袁世凯的指令,吩咐下边慢慢走,拖延前进的步伐。

荫昌兴心满满地指挥着他的前锋部队,好容易来到距离武昌上百里的地方,和早就埋伏在这里革命军打了一仗。


武昌起义震撼大清,摄政王下旨让袁世凯出山,他凭什么抗旨不尊


这一仗打得毫无悬念,幸亏荫昌的马快,要不他准定当了革命党人的俘虏,消息传到北京,载沣惊呆了。

还有更加令载沣惊呆的事,接踵而来。武昌起义之后,不少地方都跟着乱起来了。

10月22日,湖南独立。

10月23日,陕西独立。

10月23日,江西九江独立。

10月25日,广州将军凤山被革命党人炸死。

载沣的心里只有三个字:怎么办?

奕劻给他出的主意也是三个字:袁世凯。

这时候,袁世凯立即给内阁发了一封电报,让内阁代为转奏。基本的意思是说:我袁世凯现在的身体虽然还不行,不过,在这国家危亡时刻,微臣也只好勉为其难了!可是,让我去打仗,不能让我赤手空拳地去和乱党拼命吧?所以,微臣袁世凯请求朝廷能够在直隶、山东、河南等省招募壮丁一万二千五百人,编练成湖北巡防军,交给我指挥。此外,打仗不能没钱,恳请朝廷让户部给我拨四百万两银子作为军费。

袁世凯的意思很明确,你载沣让我出山效力也可以,但你必须给我扩军,给我银子花。载沣真是被袁世凯吃定了!

他开的条件还不止于此呢!20日,袁世凯又给内阁打了一封电报,要求把他昔日麾下那些猛将,像什么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倪嗣冲啊,都招来配合作战。一望而知,老袁要把心腹爪牙调到自己身边,指挥起来得心应手。



载沣拿不出别的办法,只得全部同意了!

10月27日,朝廷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所有赴援的海陆军、长江水师和此次派出各军,均归其节制调遣;相关各省督抚都要配合袁世凯行动。

按理说,袁世凯现在手上的兵权够大,他应该满足了吧?

他心里清楚,朝廷穷得都要当底裤了,别说四百万两银子,就是一百万两也拿不出,还欠着西方那么多国家几亿两白银呢。载沣跟他玩虚的,他也来一招虚的。他给朝廷回了一封电报,说了些感谢之类的屁话。然后又继续和武昌那边密信来往。

接着他又给北洋的嫡系们下了一道密令,密令只有10个字:时机成熟,可作逼清之举。

手下一看,老大叫我们逼迫满清,那还等什么呢?第十镇统制张绍曾屯兵滦州,联合第二混成协统领蓝天蔚、统领卢永祥、伍祥桢、潘矩楹电奏清廷,提出速开国会,改定宪法,组织责任内阁,皇族永远不得担任内阁总理大臣、国务大臣的职务等12条要求。接着,张绍曾还扣留了运往湖北前线的一列车军火,还致电黎元洪,说绝不会南下作战。

在同一天,山西独立,阎锡山出任都督。

北方新军也靠不住了!滦州、太原离北京太近了,朝廷就在这些不可靠新军的枪口下。隆裕太后和载沣吓得魂都要丢了,他们都准备带着小皇帝逃命承德了。

30日,昆明新军起义,云南独立,蔡锷出任云南军政府都督。

31日,南昌新军起义,江西全省独立。

载沣慌了神,连忙用儿子的名义下了几道上谕:

第一, 实行宪政。

第二, 迅速起草宪法。

第三, 承诺解散皇族内阁,组织责任内阁,皇族日后永远不再出任内阁大臣。

大清真的要玩完了,载沣一再退让,只要能够守住根基就行。

袁世凯没想到载沣这么好对付,他才出了两招,就让载沣举着双手投降了。既然好欺负,那就多欺负一会呗!

以他的性格,根本不会像曾国藩和李鸿章他们那样,对皇权有多少敬畏,这个时候的大清朝廷,已经是软泥巴一团,爱怎么捏都行。(预知袁世凯怎么对付载沣,请看下一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