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朱棣原本廟號是明太宗,有一後世子孫為了自身利益改成:明成祖

 眾所周知,古代帝王稱呼挺多的,其可以用諡號相稱,比如漢武帝、漢文帝;也可以用年號相稱,比如康熙、乾隆;還有一種就是用廟號了。

  比如唐太宗、宋太祖什麼的!

  其基本按照的是怎麼叫著方便怎麼來的規律!

  比如在唐朝以前,帝王諡號多單字,且一帝多年號,廟號又嚴謹不是每個帝王都有(西漢一朝,僅四位皇帝擁有廟號),所以大家都以諡號稱呼帝王。

  

朱棣原本廟號是明太宗,有一後世子孫為了自身利益改成:明成祖


  而到了唐朝,廟號氾濫,每個帝王都有廟號,而諡號卻逐漸演變為美稱,甚至可以不斷加諡,失去了蓋棺定論的歷史評價作用,於是大家開始用廟號稱呼。就是“祖宗”!

  到了明清時期年號逐漸單一化,一帝一年號,相比於廟號更加易於區分,所以後世多以年號相稱,比如嘉靖、崇禎、康熙、乾隆。當然,他們的廟號也還在,比如崇禎是明思宗,乾隆是清高宗等等。

  


朱棣原本廟號是明太宗,有一後世子孫為了自身利益改成:明成祖


  咱們這裡主講“廟號”!

  所謂廟號,其實就是一個帝王在自家宗廟上的名號,有點咱們普通人家宗稱祭祀時對於祖宗的稱呼,比如高祖、太祖啥的。

  當然了,廟號是帝王專用,其還有著一定的“歷史評價”在裡面,在唐朝以前,廟號基本都是好評,所以門檻極高,需要有大功德貢獻,要值得後人去高位供奉,不是每個皇帝都有的。

  但是唐朝以後,每個皇帝都會有廟號了,其便有了褒貶之分,有點之前的諡號的感覺,起到了一個客觀上蓋棺定論的作用。

  

朱棣原本廟號是明太宗,有一後世子孫為了自身利益改成:明成祖


  和諡號的諡法一樣,這廟號也有規矩!

  一般來講,廟號就是某某祖、某某宗,而其評價標準是“祖有功而宗有德”,功,指開創之功;德,指守成之德。

  所以我們看到一般開國之君,都是稱“祖”,後面的皇帝則大都是稱宗!

  那麼朱棣他為何能稱祖呢?

  明朝的開國皇帝可是他爹啊!

  

朱棣原本廟號是明太宗,有一後世子孫為了自身利益改成:明成祖


  如果熟悉歷史的都知道,朱棣這個皇位可不是正兒八經的傳位繼承來的,而是自己靖難之役打下來的。算是他自己開創而來的,所以他稱“祖”是沒問題的。

  當然了朱棣死後最開始稱的是宗,是為明太宗,畢竟是篡位,不光彩。

  只是後來嘉靖皇帝,把他的廟號改了!

  為什麼要改呢?

  這就的提到當年鬧得滿城風雨的嘉靖“大禮儀”事件!

  

朱棣原本廟號是明太宗,有一後世子孫為了自身利益改成:明成祖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個幸運兒,他本是藩王,但因明武宗無嗣,被群臣舉為皇帝。而他在當皇帝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正統地位,就在宗法上大做文章,其中就是生父升格為皇帝,供入太廟。

  但是,這裡有個問題,按照天子九廟的規矩,太廟正殿裡面只能供奉九位先祖(一祖四昭四穆),嘉靖之前的十位皇帝有八位在裡面(景泰帝、建文帝沒有入太廟),嘉靖將自己的父親供入太廟之後,九廟的位置就滿了。到時候嘉靖死了進去,必須得移出來一位到偏殿,即祧廟,也叫做入祧。

  

朱棣原本廟號是明太宗,有一後世子孫為了自身利益改成:明成祖


  而“入祧”也是有規矩的,即稱“祖”者以開創之功享受萬事不祧,同時稱“宗”者按親屬關係由遠及近,輪著來。

  如此一來,要移走的就是最遠的明太宗朱棣了。

  但是朱棣有開創實功,為後世所敬重,嘉靖也不敢因為自己父親的升格,而將其排出正殿,這樣有點難以服眾。而且替換他的正好是自己,想想死後下黃泉該如何面對這位老祖宗?

  

朱棣原本廟號是明太宗,有一後世子孫為了自身利益改成:明成祖


  所以,嘉靖就來了一招“偷樑換柱”,他將朱棣廟號由“宗”改為“祖”,這樣一來,他就和朱元璋一樣享受萬事不祧的待遇了,也就不用移出了。

  所以後來被移出入祧的乃是明仁宗朱高熾的牌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