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出征在外,為何還能保證政務不鬆懈?明成祖:我有內閣助陣

序言:

自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罷中書省,廢丞相等官,更定六部官秩”以後,儼然是把朝堂政務都攬收到了自己手中,雖然此舉對“中央集權”極為有利,但無疑也加重了統治者自身的負擔。可是到了明成祖朱棣執政時期,這份“負擔”卻顯然並沒有那麼“沉重”,即便明成祖時常出征在外,無暇處理政務,但朝堂政務卻並未因此而鬆懈,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是因為明成祖設立了一個“內閣”機構,這才讓他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在開疆拓土之上。——《明史·太祖二》


明成祖出征在外,為何還能保證政務不鬆懈?明成祖:我有內閣助陣

明太祖朱元璋示意畫像插圖

明太祖朱元璋“罷中書省”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春正月戊戌,左丞相胡惟庸謀反”,歷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也正式宣告爆發,雖然很快就被明太祖朱元璋給壓制了下來,以胡惟庸“及其黨御史大夫陳寧、中丞塗節等伏誅”而告終。——《明史·太祖二》

但這次事件的爆發,無疑給明太祖敲響了一個警鐘,“中書省”已然勢大,對皇權構成了嚴重威脅,如若再不進行改革的話,勢必會在不久的將來再次面臨一個“丞相專權”的結局,十分不利於政權的穩固。

但此時的明朝正是政權未穩、急需休養生息之際,如若改革過於“大刀闊斧”的話,一方面會大大增加統治成本,另外一方面也極有可能會導致官僚集團的利益受影響,繼而使官員產生不滿情緒,反而得不償失。


明成祖出征在外,為何還能保證政務不鬆懈?明成祖:我有內閣助陣

明朝官員示意畫像插圖

故而,在權衡利弊之下,明太祖朱元璋於同年下發了一道詔書,宣告“罷中書省,廢丞相等官,更定六部官秩”,廢除了由來已久的“中書省”及其所屬的丞相等官職,並由他自己全權接管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明史·太祖二》

<strong>顧名思義,就是六部的政治事務不再移交給“中書省”的丞相處理,而是直接呈交給當朝統治者處理,一方面相對減少了統治成本,另外一方面也沒怎麼影響到官僚集團的利益,使其不至於產生不滿情緒,同時還能讓明太祖朱元璋得以進一步促進“中央集權君主專制”體系的完善。

屬實稱得上一舉多得。但此舉的侷限性也很明顯,無疑會大大加重統治者自身的負擔。


明成祖出征在外,為何還能保證政務不鬆懈?明成祖:我有內閣助陣

明太祖處理奏章示意劇照插圖

明太祖“罷中書省”加重統治者負擔

在明太祖廢除“中書省”之前,這些政務本該由“中書省”進行處理,而“中書省”除了“丞相”官職以外,還有著“平章政事,從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參知政事,從二品”等諸多官職,其下屬官更是不少。——《明史·職官一》

但廢除“中書省”以後,這些本該由眾多官員共同處理的政務全都堆積到了明太祖一人之手,大家說明太祖他能扛得住嗎?必然是不能的,更別提他還有其它的軍國大事需要處理。

畢竟不管怎麼說,明太祖終究也還是一個人,肉體凡胎,精力必然有限,所以在面對全國那堆積如山的政治事務之時,難免就會有些力不從心。

故而,疲於應付大量政治事務的明太祖朱元璋,也就只能是“置四輔官,以儒士王本等為之”,並讓這幾個輔官“

特侍左右,備顧問而已”,顧名思義,就是讓這四個輔官擔任“顧問”角色,輔佐明太祖處理政務,但政務處理方案的提出,以及最終的決策權依舊還在明太祖的手上。——《明史·職官一》

明太祖自己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朕政有未周,化有未洽,訪近臣而求士,故召爾等來朝”,這無疑就是明太祖“罷中書省”後統治者負擔加重的表現之一,置四輔官也只是為了能在他處理政務之時,為他指出不足之處。——《明太祖寶訓·卷三》


明成祖出征在外,為何還能保證政務不鬆懈?明成祖:我有內閣助陣

明成祖朱棣示意畫像插圖

明成祖忙於御駕親征

不過這裡同樣存在一個問題,明太祖執政的洪武年間受政權未穩,急需休養生息等因素的影響,除了針對“北元”殘餘勢力的八次北伐以外,幾乎就再也沒有太大的軍事行動。

而且這“八次北伐”明太祖也並未御駕親征,均是坐鎮朝堂監理朝政。可反觀明成祖朱棣,自建文四年(1402年)“靖難之役”結束後,以藩王身份登基的他第一件事就是將“建文中更改成法,一復舊制”,重新恢復到了洪武年間的政治格局。——《明史·成祖一》

<strong>也就是說,受“靖難之役”以及“篡權稱帝”等因素的影響,明成祖朱棣在登基之初,同樣面臨著一個急需穩固政權、休養生息的政治格局,這在無形中就和明太祖朱元璋處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

但明成祖朱棣卻並未像明太祖一樣親自坐鎮朝堂執掌朝政,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御駕親征”,親自統兵在外征戰,赫然一副“甩手掌櫃”的模樣。


明成祖出征在外,為何還能保證政務不鬆懈?明成祖:我有內閣助陣

明成祖御駕親征示意畫像插圖

就好比永樂八年(1410年)二月,明成祖“以北征詔天下,命戶部尚書夏原吉輔皇長孫瞻基留守北京”,這是朱棣的第一次御駕親征。——《明史·成祖二》

繼而又分別於永樂十二年(1414年)三月、永樂二十年(1422年)二月、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九月、以及永樂二十二(1424年)年正月等先後五次御駕親征,而且每次出征都還是動輒數十萬大軍的大戰役。

以至於明成祖最終駕崩之時,都是在行軍的路上,“至榆木川,大漸。遺詔傳位皇太子,喪禮一如高皇帝遺制。辛卯,崩,年六十有五。”——《明史·成祖三》

這還沒算其它明成祖沒有御駕親征的戰爭,諸如南征安南、以及針對倭寇的“望海堝大捷”等戰役,雖然不用出徵在外,但需要處理的軍務定然也是不少。

可想而知,明成祖在軍中的時間絕對是少不了的,可在軍營中的時間多了,勢必就無法再像明太祖那樣全權總攬政務。總不能在戰場上一邊奮勇殺敵,一邊還拿著一支筆批閱奏章吧?很明顯就不現實。

那麼明成祖又是如何能在身處軍中的同時,還能對朝堂政務實現切實的掌控,使其大權不至於旁落於他人之手的呢?


明成祖出征在外,為何還能保證政務不鬆懈?明成祖:我有內閣助陣

編修楊士奇示意畫像插圖

明成祖設立內閣

原來,早在建文四年(1402年),明成祖登基稱帝不久後,就下詔命“侍讀解縉、編修黃淮入直文淵閣。尋命侍讀胡廣,修撰楊榮,編修楊士奇,檢討金幼孜、故儼同入直,並預機務”,正式設立了對明朝後世影響極為深遠的“內閣”制度。——《明史·成祖一》

且讓這些閣臣“預機務”,使內閣有了“議政”大權,如此一來,有了這些內閣閣臣助陣,明成祖在處理政務之時自然也就變得更為輕鬆,再也不復明太祖執政之時那般忙碌的景象。

很多人可能就會問了,明太祖勞心勞神的廢除“中書省”、以及丞相等官職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中央集權”,可明成祖卻儼然是將“議政權”又再次還給了官僚勢力,豈不是又回到了原點嗎?


明成祖出征在外,為何還能保證政務不鬆懈?明成祖:我有內閣助陣

內閣閣臣示意畫像插圖

其實不然,固然明朝後世的內閣權勢日益尊崇,且手握大權,但在明成祖設立內閣之時,內閣閣臣雖說權力變大,但同時也是有著諸多限制條件的。

  • 首先第一條,就是“入內閣者皆編、檢、講讀之官”,顧名思義,就是一些編寫、檢查、以及講解的官員,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權力。——《明史·職官一》
  • 再者就是“不置官屬,不得專制諸司”,換言之,就是不設立這方面的機構官職,內閣閣臣也不能隨意對其它政治機構發號施令。這也就意味著此時的內閣閣臣也就只是一個“兼職”項目,還算不上實打實的權力機構。——《明史·職官一》

這種種限制條件都足以表明,在明成祖設立內閣之時,內閣固然擁有了議政權,但實則還是無法切實的參與到朝政的處理過程當中,依舊扮演著“顧問”一類的輔助角色,且直屬於皇帝統轄,與官僚體系並無太大瓜葛。

並且,其中還隱藏著明成祖的另外一層意思。


明成祖出征在外,為何還能保證政務不鬆懈?明成祖:我有內閣助陣

明成祖時期“三權分立”框架示意圖

明成祖借“內閣”營造“三權分立”之勢

而這層意思,便是明成祖想要藉助“內閣”來與“六部”構建“三權分立”政治格局的訴求。

顧名思義,明成祖是想把原本該由“丞相”所擁有的決策權、議政權、執行權再次分割,決策權由當朝統治者掌控,議政權由內閣掌控,而執行權則交由“六部”掌控。

<strong>因為在明成祖的眼中,不管“內閣”權力再大,明朝象徵皇權的“決策大權”依舊還是在他自己的手中,換句話來講,就是不管“內閣”怎麼議政,只要皇帝不願意,那內閣就無法影響到“皇權意志”。

如此一來,在六部提交奏章後,當朝統治者會先大概看一遍,然後會挑選出一些比較重要的奏章交給“內閣閣臣”,並讓他們提出“解決意見”,繼而再反饋給統治者決定是否可行,如若可行便可以正式下放給“六部”具體執行。


明成祖出征在外,為何還能保證政務不鬆懈?明成祖:我有內閣助陣

宋朝二府三司制度示意框架圖

從而讓這些機構能夠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關係”,甚至是互相牽制,顯然對明成祖鞏固政權是有著極為積極的意義的。

歷史上類似的案例也屬實是不少。

就好比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再比如宋朝“二府三司制度”之中的“樞密院”、“中書門下”、以及“戶部、度支、鹽鐵”三司。就都是一種“三權分立”,且互相牽制的政治格局,縱然分立的權力屬性不同,但原理是一致的。

而明成祖的這套體系顯然更容易實現對官僚權力的限制和掌控,因為他自己就切身的參與到了“三權分立”的政治格局當中,成為了其中的一份子。

這也就意味著明成祖不但可以通過營造這種“三權分立”的政治格局,來實現他減輕統治者政治負擔的目的,與此同時,亦是可以通過這種表面放權,但實則還是為了集權的形式來進一步促進“中央集權”體系的完善和發展。


明成祖出征在外,為何還能保證政務不鬆懈?明成祖:我有內閣助陣

明成祖御駕親征示意畫像插圖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相信大家不難發現,明成祖之所以能在御駕親征之餘,還能夠實現對朝政的全面掌控,屬實與他設立“內閣”是脫不了干係的。

因為設立內閣後,明成祖在給內閣施加限制的同時,就相當於達成了將“決策權”、“議政權”、以及“執行權”三權分化的條件。

使得“內閣”在諸多限制之下,也就只能具備“議政”大權,並不能對明朝“六部”進行任何的干預,同時亦是無權進行“決策”。“六部”也同樣如此,除了“執行權”以外,再也無法對其它權力進行干預。

如此一來,只要明成祖手中的“決策權”不授意,那就算“內閣”再“議政”,也只能是停留在一個“議政”的層面,更別提更進一步的“執行”了。

這也就使得明成祖御駕親征之時,只需要找一個人來“代行皇權”,便可以有效的保證“政治體系”的正常運轉,而這個人就是皇太子,明太祖往往會在出徵前讓皇太子監理國政進行決策,即史書上所記載的“

命皇太子所決庶務”。——《明史·成祖二》

極為有效的避免“皇權旁落”於官僚之手不說,還能儘可能的避免皇太子出現太大差錯,導致政權根基受到損傷。


明成祖出征在外,為何還能保證政務不鬆懈?明成祖:我有內閣助陣

司禮監秉筆太監示意畫像插圖

當然,還杜絕了皇太子在坐鎮大後方之時,趁機“鳩佔鵲巢”、獨攬朝政的可能,畢竟只有“決策權”不是嗎?也就相當於明宣德年間出現的“司禮監秉筆太監”,固然身份不同,但當時承擔的職責都是一樣的,都是在代行皇權。

再加上明成祖御駕親征往往都會帶著大量兵馬,這在無形中就又對“皇太子”形成了一個震懾。使其只能老老實實的代行“皇權”,履行決策,赫然是預防皇太子趁機奪權的雙保險。

正是在這種種原因的綜合之下,才最終導致明成祖朱棣即便是御駕親征、開疆拓土,也能夠有效的保證朝堂政務不鬆懈,從而形成“軍事、政治”雙管齊下的政治格局,為“永樂盛世”之盛景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內閣”作為這套政治體系中舉足輕重的“重要節點”之一,其作用不言而喻,顯然對明成祖完善統治體系、穩定政權、促進社會發展等多方面都具有著極為積極的意義。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