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说起管仲魏征

这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相比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个用尽毕生所学全力辅佐齐恒公成就了齐国之霸业,不仅让齐国一举跃居东方最强国的地位,而且让齐恒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千古帝王之楷模;而另一个则尽心尽责,无数次冒死直谏、匡正君失,辅佐唐太宗开创了辉煌的贞观之治,为其后百年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也成就了唐太宗开明仁德、从谏如流的圣君美名。可以说,管仲和魏征这两个哥们,对于齐国和唐帝国而言,有着齐伟功勋、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九州配图:管仲

然而,后世对于他们的歌颂和褒扬,让我们渐渐淡忘了一个历史细节,那就是两人最早均来自敌营。其中管仲是齐桓公公子小白的二哥公子纠账下的第一谋臣,而魏征最早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府上的第一谋士。巧合的是,两人都在原来的主子争位失败之后都转而投靠了胜利的一方。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九州配图:魏征

那么,既然两人均来自敌营,在十分看重忠义气节的古代,为何未被看成是“大节有亏”甚或是叛徒,反而还被当世及后世千古传颂呢?要解读这一疑问,我们有必要先来回顾一下管仲之于齐桓公魏征之于唐太宗的两段史话。

管仲之于齐桓公

公元前698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位,是为齐襄公。齐襄公还有两个弟弟,公子纠公子小白。当时,管仲鲍叔牙分别是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家臣。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九州配图:管仲和鲍叔牙

不久,昏聩的齐襄公与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也是鲁桓公的夫人,当世美人)私通被鲁桓公得知,结果两人密谋之后将鲁桓公醉杀。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均预感到齐国将有大乱,纷纷外逃避祸,公子纠带着管仲、召忽投奔鲁国,而公子小白带着鲍叔牙躲避到莒国。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九州配图: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奔鲁国和莒国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的堂兄弟公孙无知弑杀齐襄公,自立为君,是为齐前废公。次年,公孙无知又在出游时被雍廪趁机袭杀。齐国因此陷入剧烈内乱。

“及雍林人杀无知,议立君,高、国先阴召小白於莒。鲁闻无知死,亦发兵送公子纠,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鲁送纠者行益迟,六日至齐,则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为桓公。”——《史记》

逃离齐国的公子纠和公子小白,虽然身处异地,却都密切关注着国内的一举一动,等到公孙无知被杀,两人见时机成熟,便都急忙设法回国,以便夺取国君的宝座。正当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路上,管仲得知公子小白已在更早的时候启程回国,于是向公子纠自请先行,亲率30乘兵车到莒国通往齐国的路上去截击公子小白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九州配图:管仲截击公子小白

在即墨城外约30里地,管仲的人马正好与公子小白的队伍遇个正着。管仲就地埋伏,待公子小白车马临近之时,一箭便射中了公子小白,只见小白应声而倒。管仲以为公子小白已死,也不想恋战便率领人马回去向公子纠报喜。所谓无巧不成书,公子小白并没有死,他应声倒下之后便急中生智咬破舌尖装死,

实际上管仲一箭射中的是他的铜制衣带勾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九州配图:管仲箭射公子小白

以为齐国君位已经是囊中之物的公子纠,便在鲁国兵车的护送之下花了六天时间、慢悠悠的回到齐国,及至过境内才得知,公子小白已经登上了齐国君位(是为齐桓公),这才懊恼悔恨不迭,但大势已去。

此后,齐桓公发兵声讨鲁国之罪。鲁国担忧齐国入侵,无奈之下将公子纠处死以平息齐国之怨。公子纠死后,其手下召忽自杀,而管仲则被押回齐国。齐桓公本想杀了管仲以报一箭之仇,但鲍叔牙劝说他“君将治齐,即高傒与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国国重,不可失也。”于是齐桓公改变了想法,最终“厚礼以为大夫,任政”,并尊称其为“仲父”。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九州配图:管仲投靠齐桓公

管仲在鲍叔牙的极力推荐之下,不仅保住了小命,而且一跃成为齐相。在他的精心辅佐下,齐桓公对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深彻改革,逐渐积累起极为雄厚国力和军事实力,最终扛起“尊王攘夷”的王霸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周天子以伐不敬,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名副其实的一代霸主。

魏征之于唐太宗

隋炀帝大业末年时期,魏征跟随魏公李密,参加瓦岗军,向李密献过壮大瓦岗军的十策,但未被采纳。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密被王世充击败,魏征随李密归降了李渊。三年后,魏征被李渊封为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李建成。李建成对他也是颇为重用,以为心腹之臣。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九州配图:隐太子李建成

魏征作为太子李建成府上的第一谋士,曾经几次三番劝说李建成,要想办法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否则兵权将长期掌握在李世民之手,而且个人声望将远远弱于弟弟李世民。但是无奈李世民的军事才能确实非常出众,不是李建成想要争功就立刻能得到的。此外,李渊立国之后,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都留在长安,魏征敏锐的感觉到危险所在,几次为李建成献策将李世民调离都城到其他地方,最终未能实现。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九州配图: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亲手射杀了李建成、李元吉,顺利夺得储君之位。夺嫡之变后,魏征被兵士押到李世民跟前,李世民责问道:“你何故敢离间我们兄弟?”魏徵回答说:“太子若是按我所说去做,便无今日之祸了。”李世民见原本知道魏征非常有谋略,见他说话直爽,毫无畏怯之状,心生敬畏,于是赦免了魏征,并任用他为詹事主簿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九州配图:魏征谏太宗

此后,魏征感念李世民之恩,在李世民登基为帝后,积极地为其效劳。贞观元年,魏征被李世民任命为谏议大夫兼尚书左丞,后迁任秘书监参与政事。其后多年间,魏征前后上百次直言进谏,鼓励唐太宗行王道,尽心辅佐唐太宗开创了著名“贞观之治”,成为“一代名相”,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一定意义上说,“贞观之治”之所以在历史上为人如此熟知,并非是“贞观之治”之时唐朝的经济文化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而是唐太宗与魏征这一对君臣,一个从谏如流,一个拼命进谏,彰显出了封建时代专制体制下君臣之间开明共处的最高境界。

管仲与魏征的共同之处

从上述的两对君臣的简介中,我们发现管仲和魏征无论是生前之人生历程还是死后之声名评价,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 生前人生轨迹

在生前人生历程来看,两人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是极为相似的:

其一,早年都在政敌阵营作为第一谋士。

其二,两人所效忠的主子,无论是公子纠还是李建成,最后都成了失败者。

其三,两人都没有选择“杀身成仁”。

其四,两人都因自己的才名而被胜利一方高规格接纳并委以重任。

其五,两人都幸运的遇到了千古明君。

其六,两人确实都有不世之才,虽然方式有所不同,但都尽心辅佐新主开创出了鼎盛局面。

  • 死后声名评价

在死后的声名评价方面,两人也有着高度相似的待遇。

管仲,被后世尊称为“管子”,誉为早期的法家先驱和代表人物、“圣人之师”、“华夏文明保护者”、“华夏第一相”。此外,孔夫子曾赞:“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太史公司马迁也说:“管仲,世所谓贤臣......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而《淮南子·泰族训》中也评价说:“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九州配图:管仲塑像

魏征,被后世称为“一代名相”,李世民本人也对其高度称赞:“贞观之后,尽心於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刘昫在《旧唐书》中评价道:“智者不谏,谏或不智。智者尽言,国家之利。郑公达节,才周经济。李世民用之,子孙长世。”就连努尔哈赤都把魏征与皋陶、伊尹、周公、诸葛亮等古之贤相并列作为人臣之典范,用以训示臣下。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九州配图:大唐名相魏征公园

由此可见,管仲与魏征两人无论是在当世还是千古之后,均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而没有人认为他们投靠敌营是对原主子的不忠而评价其为“大节有亏”。

为何两人没有被定为“大节有亏”,反而被千古传诵?

今天的我们都知道,“忠、孝、仁、义、礼、智、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德。在古代,长期的儒家思想主导之下,忠君思想成为了人臣基本的要求和准则,孔子提倡“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若无过,则人臣不可不忠。大部分时候,君在臣在,君若死,为人臣者要么像召忽那样杀身成仁,要么就此隐退山野,而不会选择投靠敌营,因为那样即便自己不觉得心里有愧,也会遭致世人的鄙夷和不齿,被视为“大节有亏”的不忠不义之辈。

然而,细读史书的话,其实也并不尽然,在所谓狭义的“忠义”之外,还有更加广义的“忠义”思想。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大家所熟知的“士可杀不可辱”的傲骨气节,实际上也有“小辱”与“大辱”之别,我们如果混淆不辩,必然陷入思维迷障,甚至钻进牛角尖。

而管仲和魏征之所以没有被定为“大节有亏”,他们自己也不以投靠敌营为耻,百年之后反而被千古传诵,究其本质,皆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 首先,家、国、天下之有别

《礼记·大学》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人虽然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准则,实际上也暗示了家、国、天下之有别,

君子修身齐家,贤者治国,而圣者平天下

管仲和魏征满腹经纶、心怀天下,想要跟随明君一展治国平天下之抱负,这是普天下有志之士的心声,自然能够得到共鸣和默许。此外,他们两人在辅佐新主时都是殚精竭虑、全力以赴,同时也凭借自己的才学确实创造出了巨大的成就,最终又普惠天下黎民百姓,获得世人的颂扬也理所当然。大家不会再纠结于你的出身,而是在乎你为国家为天下做了什么。也就是说,只要管仲和魏征在投靠敌营之后一直做“正确”的事情,那便能得到天下的谅解甚至称颂。

  • 其次,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说到这里,笔者不得不提战国末期齐伟高蹈的无双国士鲁仲连。当固守即墨田单以“火牛阵

”取得即墨大捷后,趁势收复了被燕国侵占的绝大多数城池,但在聊城碰到了硬骨头,围攻年余而不下。就在田单陷入极大困境之时,鲁仲连来到田单军营,他当即修书一封,交由弓箭手射入聊城中,便是著名的《遗燕将书》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九州配图:射书救聊城

鲁仲连首先指出守将燕冲

固守聊城是不忠、不勇、不智,接着深入浅出的分析齐军必胜之大势所趋,指出摆在燕冲眼前的只有归齐或回燕两条路,进而又以管仲、曹沫的历史功业和经验为例,说明“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的道理。情辞恳切,切中要害,以至于燕冲反复阅读,大哭三日不绝,最终拔剑自刎,田单则顺利收复了聊城。

鲁仲连所讲谋求小节的人不能成就荣耀的名声,以小耻为耻的人不能建立大的功业的道理,实际上为我们诠释了古人对于“小节”与“大节”、“小忠”与“大忠”以及“小耻”与“大功业”之间的辩证关系。假如管仲选择像召忽那样杀身成仁,那我们估计见不到齐桓公之春秋霸业了;如果魏征选择了宁死不屈,那唐初的“贞观之治”也估计会大打折扣甚至因为太宗的骄傲自满又无人劝诫而导致盛世之谋半途而废。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九州配图:曹刿论战

其实,历史上不拘小节、小辱终而成就伟业的人不胜枚举。比如鲁庄公时期的曹刿,在先前与齐国的多次战役中屡战屡败,但最终在长勺之战时给予不可一世的齐国以致命一击,同时为我们留下了著名的“曹刿论战”典故,还有那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兵势名言。再比如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曾经忍受“胯下之辱”,终而帮刘邦打下大半个天下而成就了千古名将之美名。当然也有反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方孝孺作为朱允炆的属臣却破口大骂朱棣不忠不孝,最后被夷灭十族,自己也被凌迟处死。其杀身取义自然也确实义薄云天、令人肃然起敬,但笔者看来,这只是愚蠢和自私的,成就小我的同时,放弃了君国天下,根本谈不上心怀天下黎民

。因此,后世对其的评价自然不会太高。

  • 再次,历史是挑剔而理性的,同时也是包容而感性的

世人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人们没有大功业之时,便会以“小节”来盖棺定论,而当人们做了很多于国于天下有益之事的时候,便会抛切狭隘的“小节”而颂扬其功德,古今概莫能外。

我们以魏征为例,魏征被千古称颂的一大亮点便是他的“犯言直谏”,他不仅是个忠臣,更是一个直臣。要知道,直臣远比忠臣难当,动不动会有杀身之祸的。可以说,直臣比忠臣有着更高尚的人格品质。有一次,魏征觐见唐太宗之时,太宗李世民正在逗鸟儿玩,因为担心魏征又借机说他玩物丧志之类的话,于是将鸟儿藏在了怀里。其实魏征已知道李世民的举动,也知道鸟儿不能在怀里憋太久,但他偏偏和李世民说个不停。以至于后来魏征走后,李世民从怀中掏出鸟儿之时,发现这只鸟儿已经气绝身亡了。这就是著名的“

太宗怀鹞”典故了。可见,魏征之直着实让人替他捏一把汗,其实他自己也清楚,至于还敢这么做,一是他对唐太宗的了解,二是为社稷着想、尽心尽责的本分

管仲和魏征均来自敌营,为何未被定为不忠,反而还被千古传颂

九州配图:太宗怀鹞

因此说,历史对待每一个人物和事件,既是挑剔而理性的,同时也是包容而感性的。只要他一直做着对国家和天下苍生有益的正确之事,即便有过往的污点,也会为人所包容。

九州君评

综上所述,管仲与魏征,一个为齐桓公缔造了春秋霸业,一个为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虽不能说全赖其功,但其功至伟。与此同时,两人也因几十年如一日的尽心竭力,为国、为天下始终做着“正确”之事而成就了千古贤相的美名。

两人虽然均来自敌营,但两人却并不因此而被定性为“大节有亏”,反而是后世传颂不息,究其本质,源于古人对于忠诚与家国天下的更深层定义以及对于“小节”与“大节”、“小忠”与“大忠”以及“小耻”与“大功业”之间的辩证认知。历史是挑剔而理性的,同时也是包容而感性的,只要心怀天下、为苍生请命,必会得到历史的客观评价。

1.《战国策.齐策》

2.《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2.《旧唐书》

3.《新唐书》

4.《资质通鉴》

1.图片多源于网络,首先感谢图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本文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之处或观点不一,请留言探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