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助元亡宋的汉将张弘范比起我们常痛骂的吴三桂,其实更无耻

在1127年靖康之耻后,侥幸逃过一劫的赵构跑到南方建立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至此虽然终年羸弱被各种势力欺负,但也支撑了152年。到了1279,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济于事后,在崖山这个地方,陆秀夫负帝跳海,南宋就此灭亡。而在此战击灭南宋的人,名叫张弘范。由于他灭亡了南宋,因此意气风发,为了纪念这一辉煌时刻,他叫人拿来一块石板,上书:"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本来封建王朝的兴衰就是历史规律,时间到了也就开始收摊,而叫人收摊的人拽也没啥,但问题是张弘范的身份比较特殊,因为他是汉人。

助元亡宋的汉将张弘范比起我们常痛骂的吴三桂,其实更无耻

汉人在汉族危难之际不帮忙就算了,但还跑去帮助异族来灭亡自己同族建立起来的政权,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因此对于这种人,人们都给他们安上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汉奸。因此在元朝灭亡明朝兴起的时候,明朝有一个秀才就在:"镇国大将军张弘范"这几个字前面加了一个"宋"字。于是这块石板就成了:"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这其中的侮辱意味,真可谓不言而喻了。但估计这个明朝秀才不知道的是,他本来恶趣味的刻上这么一个字是为了侮辱张弘范的,但没想到最后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侮辱了自己所在的明朝。


助元亡宋的汉将张弘范比起我们常痛骂的吴三桂,其实更无耻

1662年,迫于吴三桂兵临城下的压力,缅甸王为了不引火烧身,于是把逃到他那里的明朝永历给绑了给送了回来。农历6月1日,吴三桂不顾清顺治皇帝把永历送往北京的要求,在昆明将永历绞杀,明朝实亡于此时。虽然吴三桂杀了永历帝,虽然他也意气风发,虽然他也志得意满,但他好像比张弘范要点面子,没有搬来一块石头然后上刻:明将吴三桂灭明于此。但即便没有刻字,但吴三桂灭明的事实,那是一点都假不起来。就如同我们玩朝代游戏就一品官老爷和麻雀飞青天这两款最真最实一样真实。


助元亡宋的汉将张弘范比起我们常痛骂的吴三桂,其实更无耻

虽然从这里我们看着好像吴三桂显得比较内敛比较知耻。但在历史上,吴三桂的名声却比张弘范的名声要差太多,那为何同样是汉人灭了汉人建立的王朝都是大逆不道,为何张弘范却骂的人少?其实道理很简单,一来张弘范非宋地之人,也未食宋君俸禄。张弘范是今保定市人,在两宋朝属于燕云十六州人士,而两宋终极一生也未尝实际控制过这一地区,而且自打唐朝灭亡之后几百年间,这块地一直属于外族控制的势力范围,当地人已经对宋朝没有了认同感了归属感,也没受过宋朝恩惠,张弘范生时,属地已经是元朝控制多年,所以对于宋朝,灭了就灭了,后人也能理解。


助元亡宋的汉将张弘范比起我们常痛骂的吴三桂,其实更无耻

而吴三桂就不一样了,吴三桂出生在辽宁绥中,他的父亲吴襄是辽东总兵,他的舅舅祖大寿是辽东军总兵官,因此吴三桂不仅仅简简单单就是一个明朝属民,更严重的是他出身明朝将门世家,食明君俸禄。既然是明之臣,食之俸禄就应该做忠君之事,但很显然他并没有,反而在关键时刻里投降异族,引清兵入关,成了清军最为得力的马前卒架前狗,更是无视世家受明君恩惠,反而残杀明朝国君,如此不忠不孝不义之人,名声差也是理所当然了。


助元亡宋的汉将张弘范比起我们常痛骂的吴三桂,其实更无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