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他是民國頂級書法大家,齊白石和啟功都對其推崇備至,敬重有加

他是民國頂級書法大家,齊白石和啟功都對其推崇備至,敬重有加

張伯英


張伯英(1871-1949),字勺圃、一字少溥,譜名啟讓、別署雲龍山民、榆莊老農,晚號東涯老人、老勺、勺叟。室名遠山樓,小來禽館。江蘇銅山人,清代光緒朝時舉人。著名收藏家、書法家、金石鑑賞家、詩人、學者。

張伯英一生酷愛書法,早年從顏體入手,再學魏碑,卓然成家。張伯英秉承傳統,又植根漢魂而化以蘇、黃,筆力凝重,楷書結構緊斂而不拘謹,字體規整端正而有灑脫之致,用筆方圓兼備,寬博雄放,緊湊嚴密。行書樸質秀逸,古拙自然,有奪人之效應。行草書亦能見其剛勁風骨。深厚功力出之於傳統,行之於獨創。遂以彭城書體名於當世,為彭城書派接武前賢之盟主。

他是民國頂級書法大家,齊白石和啟功都對其推崇備至,敬重有加

德風堂考藏張伯英書法作品欣賞


當年張伯英每日臨寫龍門造像之精品,書寫若干則札為一束,放置床下。家人建議出售,伯英堅稱不可。後來北邙魏志出土愈多,精美又過於龍門,伯英又終日摹寫。因其書碑之名遠播,求寫墓誌者絡繹不絕,市場上多有伯英所書墓誌拓本。啟功於廠肆得見,初以為乃新出土之物,見得款字,方知乃伯英所書,大為欽服, 不禁贊之曰:“可見北朝書家的八法之妙,已融於先生指間矣。”並拜其門下,得其真傳,亦成一代大家。

2001年,89歲的啟功撰文回憶張伯英時說“先生仙逝已50餘年,追憶教言,尤有理解未足處,其愚鈍可慚,而求教未足,仰叩未盡為可深惜也!”,先生之言道出了師生之間的教誨之情。2004年啟功先生還為徐州“張伯英紀念館”題寫館名。

關於張伯英的書法造詣,啟功曾評級之曰:“點畫沉著,使轉雄強,楹聯大字,如在便箋之上,殊不見有意用力處。始警勺翁於書藝之功,如熔銅鑄鼎,只在指腕之間,而莫知其力如何運化至於斯境矣。”

張伯英去世後齊白石輓詩一首,其詩為“寫作妙如神,前身有宿因。空悲先生去,來者復何人?”其中“前身有宿因”用一句道出兩人的關係,另“來者復何人”也說出齊白石對張伯英的崇敬。

張伯英1949年元月去世後葬於北京香山腳下,1992年遷葬於金山陵園,其碑陰鐫刻著齊白石大師哀悼張伯英的詩句。巧合的是,2013年齊白石大師移靈,也將墓地遷到了金山陵園,這對兒師生這一次在是在萬安山聚首,這也驗證了大師詩裡那句“前身有宿因”了!

他是民國頂級書法大家,齊白石和啟功都對其推崇備至,敬重有加

德風堂畫廊長期購銷于右任、石魯、黃胄、何海霞、劉自櫝等名家書畫作品,名人字畫定製(帶視頻或作者本人與作品的合影),幫您免費鑑定字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