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保險利國利民,為什麼都不願意幹保險呢?

天興417701


我是野豬,我來回答。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保險的確是利國利民,但是,無論是保險公司自己的營銷團隊,還是中介公司的業務團隊,都會發現增員難,增好員更難。因為你會發現,身邊幾乎沒有人願意去做保險了。

保險代理人工作時間自由,學習機會多,晉升道路通暢,不需要拉關係,走後門,拍領導的馬屁。只要努力,收入上不封頂,有不少保險精英人員,拿著遠高於同齡人十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收入。甚至於收入不會低於一箇中小型企業的老闆。聽起來如此誘人的工作,為什麼卻很少有人願意去做呢?

中國的保險業復甦差不多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真正開始蓬勃發展開始於90年代初左右。特別是人壽保險業,真正的人壽險業務全國推廣不到30年。但是現在無論是內勤還是外勤,都很難招募,而且企業忠誠度很低,保險業的大眾口碑不好,從業人員社會地位地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了,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釋一下。

第一,中國保險業的快速發展,導致從業人員迅速增加,准入門檻低,導致人員素質良莠不齊。

1949年10月20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成立,期間風風雨雨,直到79年國內保險業復甦,仍只有這一家保險公司。那個時候在保險公司上班可是一個香餑餑,跟現在的金領差不多。聽說誰在保險公司上班,人們的眼神都是羨慕的。

但是截止到2018年8月,國內總共有保險公司179家,其中人身險公司一共有91家,財產險公司一共有88家。

2009-2014年間,全國保險代理人市場規模在圍繞300萬人上下波動。2015年,中國保險代理人人數增加146萬人;2016年,保險代理人人數增長186萬人;2017年中國保險代理人人數增長150萬並首次突破800萬人次。2018年突破900萬,截止目前在冊人力大約有1000萬到1200萬左右,而其背後是有約5000萬人從事過保險代理人,或者參加過保險公司的培訓。

1992年美國友邦保險公司進駐中國,同時帶來了代理人制度。97年保險業全面擴張,開始了所謂的人海戰術,大批人員流入這個行業。殘酷的代理人制度,使得不少高學歷人才紛紛離開了這個行業。剩下的人素質良莠不齊,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使得這個行業的淘汰率極高。

07年的時候,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郝演蘇先生,曾經做了一個大概的估算,以壽險行業每年70%的淘汰率來看。從92年到07年15年間,中國從事過保險行業或者參加過保險培訓的人,超過2500萬。也就是說在07年的時候就差不多每50個人當中有一個從事過保險。

截止到2018年這個數字估計超過5000萬,換句話講,每20多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從事過保險業或者是參加過保險公司培訓。准入門檻太低,人員大進大出的結果,就是導致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不少人採取死纏爛打的方式,希望身邊的親戚朋友跟他購買保險,由於缺乏專業度,銷售誤導行為經常發生,導致市場上罵聲一片。

好在近年來保險公司開始注意到高素質人才的招募和吸引。不少高素質高學歷的人才重新回到保險業。我國的保險空間還非常之大,當百姓的保險意識越來越高的時候,不合格不專業的代理人或經紀人將會逐漸淘汰出市場,剩下的將會是真正的專業保險從業人員。

第二,由於保險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購買保險,同時保險欺詐案件也越來越多。

根據保監會公佈的數據可知,我國保險市場原保費收入規模與壽險原保費收入規模呈上升趨勢,2018年中國壽險原保費收入達26260.87億元,同比增長85%。

由於客觀存在風險逆選擇的道德風險,有不少人試圖通過騙保的方式達到不勞而獲的目的。據統計,2017年和保險相關案件過千件,最大涉案金額過億元。

自從保險誕生以來,保險欺詐就始終相伴,不離不棄。因為保險欺詐,被保險公司拒賠的人,成了黑保險公司的中間力量,他們長期堅持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黑保險公司。普通百姓在聽到保險公司負面信息的時候,喜歡以弱者心態帶入,不問青紅皂白,只是一邊倒的罵保險公司:這也不賠那也不賠,在網絡異常發達的今天,很容易形成網絡暴力,此時保險公司反而成了弱勢群體,百口莫辯。

第三,殘酷的代理人制度。

有業績的時候,就是寶,沒有業績的時候,就是草。不算企業職工沒有五險一金,獨自扛著公司的大旗出外展業,獨自面對殘酷競爭的市場。雖然享受不到企業職工的福利,卻處處小心翼翼的維護著企業的聲譽。一個月沒有簽單,就代表這個月沒有收入,壓力奇大。

一旦身邊的保單簽完之後,殘酷的淘汰機制,將會把代理人淘汰出局。離開保險公司的人,對保險公司的印象幾乎沒有一個是好的。

結合以上幾點,導致保險公司的口碑不好,從業人員地位地下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保險公司招募人才,擴充專業團隊,在現階段會顯得相對困難,沒有什麼人願意去從事保險也就可以理解了。


險道求生的野豬


實際上現在已經越來越多的人投入了保險的行業,我身邊朋友就有不少幹保險的,當然有做到經理的,也有做得差的,要看自己的人脈和勤快度。一下對保險行業做個簡單分析。



一,保險行業目前是機遇和前景是十分闊廣的經濟產業,不過行業淘汰率也相當高。

二,由於行業要求較低,造成目前保險營銷人員普遍素質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保險業的發展。相對而言,你提高自身素質後,優勢就會凸顯了。



三,跑業務對於人的考驗是很大的,必須:厚臉皮、性格外向、勤奮、有耐性、保持激情、充滿信心如果你覺得不適合自己的話就不要勉強了,因為缺少以上大部分性格特徵的話,在保險行業是很難成功的,除非你做的不是營銷而是內勤。



四、當然我們要看到成功的一面,優秀的客戶經理,建立著良好的客戶關係網後,客戶資源就會不斷自我增值的,年薪百萬也不是白日夢。


職場老莫


保險雖好,但是不保未買之人,保險渡人,也不是人人可以做好。我是海哥說險,關注我吧


第一、賣保險的有三種人:

①身邊有人受益過保險或者看到過保險有用,這種是內心認可保險。

②投機分子,例如聽說保險提成高,這種忽悠的多。

③被忽悠了,這種最常見。也最普及,被忽悠了的結果就是極度反感。

無論是哪種人,都不一定適合做保險,保險在以前是靠話術推廣,靠“忽悠”推廣,但是現在更多的是需要“專業”來做,很多公司無法潛心去培養真正專業的人才,所以才會有那麼的忽悠。

第二、保險的惡名在外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然後就是不帶思考無條件的信任壞消息。甚至於10多年前的保險事件,現在還能背鍋。

最出名的莫過於,國內的重大疾病保險是“只有要死了才賠”,這是怎麼來的?2006年美國友邦深圳分公司的一群客戶集體訴訟友邦的重疾險的訴訟詞。那些覺得外國月亮圓,結果發現外國的月亮到了中國一樣,這不是中國月亮不好而是全世界月亮都一樣。但是那些噴子卻把這個“要死了才賠”的鍋讓中國的保險公司背了10多年。

這就是偏見,還有無知帶來的結果。

看看限制的重疾險,輕症、中症、重症,分別對應了重大疾病的早中晚期,你非要等到重大疾病晚期了才治療,重疾保險肯定賠付的就是晚期的錢,肯定就是你要死了才賠錢。

腦殼是個好東西,很多人並不是用來思考,而是用來裝水的。


我是海哥說險,關注我點贊吧。評論區間!


海哥說險


保險業是三大金融行業之一,國家大力支持和提倡。保險可以讓生活更美好!保險是保障,可以解決生老病死生活難題,發揮槓槓作用,轉嫁經濟風險。有病管病,沒病增值養老。保險利國利民。

從事保險代理人,門檻低,很多人代理人為了招人都是說不耽誤照顧老人孩子,不影響接送學生上學。其實保險業對保險代理人素質要求挺高的,專心執著,有追求,有學習能力,有上進心,形象好氣質佳,會說話,最重要的是認可保險,有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氣質,不怕打擊,不怕吃苦,不怕拒絕,不怕從來再來。還需要人緣好,善交往,需要懂得人的心理,幫助別人解決問題,樂善好施,廣交朋友。

基於保險代理人憑藉個人業績獲取收入,業績獲取靠個人能力,專業技能,拓客能力。這就是幹保險的人說服周圍的親戚朋友同學買保險的緣故。一旦周圍的人能買的買得差不多了,這個保險代理人也就沒有業績了,慢慢得幹不下去了。不能夠在這個行業幹好、幹久、持續幹下去。

這樣循環下去,造成不好影響,多數人認為這個行業不好乾,不願意嘗試涉及。多數高校畢業生怕受苦,受累,只願意幹內勤,很少去跑保險。

只能回答這樣啦,歡迎討論哈😊





求事真相


利國利民,確實有些人做一份工作會做出信仰來,為了幫助更多的人,幫助社會,比如消防員,比如前段時間比較火的《破冰行動》中的緝毒警、警察等。
我見過一個做保險做出信仰的人,她業績不算好,每個季度都在考核狀態,但是她說哪怕公司把她清退掉了,她還會二次入司,因為她還要為客戶負責,要服務客戶一輩子。



這也是比較少數的,有這大愛的人並不多,其實去做保險的都是奔著賺錢的目的去做,而這個行業能賺到錢的人不多,而且沒有保底工資,這也是很多人望而卻步的原因。

對於普遍大眾來說,先解決基本物質需求吧,精神層面談利國利民這個就有點遠了。


乜都搞下甘囖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保險這個行業是個正常人都能去做,但是不是所有做保險的都能堅持下去,也不是所有能堅持下去的人都一定專業,也不是所有專業的保險代理人都能賺到錢,這取決於每個代理人的銷售途徑,人脈關係,勤奮程度,專業程度還有服務態度。

以上這幾點就是做保險能賺到錢的基本要術,至少我們公司年薪十萬以上的精英都具備並且擁有更多技能,所以這些情況就決定了保險業的流動性非常大,基本上全年都在招人。

據統計2018年,全國從事保險業的代理人已經達到了800萬,2019-2020將突破一千萬,行業的流動性也帶動了保險普及,10年前上門做保單服務偶爾都會被趕出門,現在基本上沒遇到過這種情況,甚至很多人自發去諮詢購買商業保險,這背後有政策支持的效果,但是更多的是保險從業人員的辛勤勞動成果,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保險會越來越透明,保障會越來越多,理賠會越來越簡單,相對的,也對保險從業人員,和將要加入這個行業的準代理人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拭目以待吧。


債務高達100萬


現在都是根據收入來決定的,做保險銷售開始的收入應該還可以,但不穩定,時間久了沒有增長來源,銷售員的收入下降,就不待見保險啦!

上面是一方面的問題,還是就是投保者出險收益不是自己期望的那樣,合同很多小字把保險範圍限制的很窄,幾乎很難很少人員達到!

所以很多人對保險有偏見啦!保險人員工作難度越來越大,從業人員就變少了!


飛流小清新


保險確實是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認可保險,需要一個過程。再說了即使利國利民也不是適合所有人來從事這個行業的。

第一、關於保險的發展以及未來

中國保險業真正發展也就是不到四十年的時間,中國保險業在1980年復業,恢復財產險業務,1982年開始恢復壽險業務,發展十年之後於1992年引進壽險代理人制度,是由友邦公司培訓並開始中國的代理人展業制度。

保險業從復業到現在,業務規模,資產規模,從業人員規模幾乎是曾幾何倍上升。自從2015年取消代理人開始之後,各家保險公司的人力規模呈井噴式的增長。

2018年的數據,可以看到:

  • 原保險保費收入38016.62億元,同比增長3.92%;

  • 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0770.08億元,同比增長9.51%;

  • 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20722.86億元,同比下降3.41%;

  • 健康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5448.13億元,同比增長24.12%;

  • 意外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075.55億元,同比增長19.33%。

  • 健康險保額797.80萬億元, 增長50.02%;

  • 意外險保額3808.86萬億元,增長32.80%。

總體來看,壽險方面增長點主要是在健康險和意外險。在國家不斷的強化“保險姓保,保險迴歸保障”的大趨勢下,老百姓關注點越來越多的開始關注保險最本質的東西,就是保障,而不是其他的。

保險業將在我國未來的整體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過程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需要大量的保險從業人員來到這個行業。但是未來新進的人員一定是需要高素質、高學歷、以保險為業的正真的專業人士,而不是什麼人都可以來保險行業,這個就是未來保險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

未來產銷會分離,早在2015年的時候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就發佈了《中國保監會關於深化保險中介市場改革的意見》,保險中介公司如雨後春筍一般的發展起來,並不斷的發展壯大,借鑑國外經驗,未來的保險業務很大部分將會來自於保險中介機構,而保險中介機構作為一個三方的機構,銜接保險公司和投保人、被保險人以及受益人。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更多的維護客戶的利益,將逐步贏得更多客戶的信賴與支持。

第二、為什麼人們不願意從事保險業

前期保險業的快速發展出現一些問題,銷售誤導,條款不明晰,人員留存難等等問題確實給客戶帶來了一些不好的體驗。

傳統的保險營銷模式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含量,很大程度上是以人情保單為主,而後期的保險服務又沒有跟上,所以老百姓對於保險的認可度在提升,但是對於保險公司或者是保險從業者帶來的保險服務不滿意,造成消費者對於保險存在一些詬病。

國民保險意識較差,保險教育幾乎是空白的,很多人對於保險消費的觀念較為落後,所以導致保險消費畸形,不能真正的認識到保險對於客戶的重要性,繼而導致保險銷售難度增加。

保險業未來的發展之路是非常好的,但是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保險教育、保險觀念等等不斷的升級換代,需要我們一代保險人持續努力才能改變這種現狀,未來會很好,但是道路會比較長,一起努力。


老炮說財經


因為在國內最不保險的事情就是買保險阿


李勁松1048


保險歷史以來的口碑問題,很多人還是不那麼信任或者說不敢輕易相信。還有就是招聘的都是代理人,大部分人保險還是做的一般,為了收入,其中一個方法就是招人幹保險,只要不是傻子,管你能不能幹好,先把你弄過來再說。所以很多人不願意幹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