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發展中國家這樣做,可能深刻影響世界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趙悅)印度農家子弟成為美國上市制藥企業創始人;

澳洲鮮採櫻桃24小時就能擺上中國居民的餐桌;

亞、非洲和拉美地區自貿建設及區域融合加速……

新興經濟體資本進入西方市場,生產要素流動更為順暢平衡,發展中國家加速一體化建設。

經濟全球化的新特點、新趨勢正深刻改變著現在與未來。

发展中国家这样做,可能深刻影响世界

2019年7月2日,2019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開幕。新華社記者姚劍鋒攝

發展中國家企業頻頻現身美股

在全球化2.0時代下,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在經貿領域的關係從“商品貿易”升級到“資本流動”新階段。

2001年,印度藥企雷迪博士實驗室公司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現已成長為一家市值約為4936.26億盧比(1美元約合71印度盧比)的跨國公司。

該公司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2萬名員工,在印度、中國、英國、美國和墨西哥建有生產工廠。

雷迪博士實驗室公司2018-2019財年業績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該公司年度營業金額為1540億盧比,毛利率為54.2%。

发展中国家这样做,可能深刻影响世界

雷迪博士實驗室公司創始人雷迪。路透/新華

該公司創始人卡拉姆·安吉·雷迪出生於印度中南部一戶普通的農民家庭。他創立的公司從生產原料藥和製劑起步,拓展到國際市場,通過多次併購和新建研發中心,再到帶領團隊生產自主研發的產品,這家印度藥企創造了市值數十億美元的奇蹟。

雷迪博士實驗室公司並不是個例。近年,包括阿里巴巴、京東、百度等一大批中國企業也紛紛出海,登陸美股市場。2014年,阿里巴巴在紐約上市時更是創下250億美元紀錄。

发展中国家这样做,可能深刻影响世界

2014年9月19日上午,阿里巴巴敲響開市鍾,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新華社記者王雷攝

紐交所發佈的報告顯示,在當前2400多家上市企業中,除美國本土企業外,其他40多個國家的上市企業為514家,來自加拿大、拉美、歐洲和亞洲的上市企業均超過100家,非洲也有7家企業在紐交所上市。印度有12家企業在紐交所上市,另有4家企業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

發展中國家高成長性優質企業赴美上市,西方投資者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創造的巨大“紅利”。

菠蘿榴蓮乘包機 新西蘭牛奶供應量增十倍

今年11月26日,22噸馬來西亞菠蘿乘包機從吉隆坡國際機場出發,運往河南鄭州。一年內,預計將有120趟“菠蘿包機”運送價值約287萬美元的菠蘿到中國。

8月,馬來西亞冷凍帶殼原粒“貓山王”榴蓮就已經開始通過包機運往中國。發展中國家間產品流通的步伐正在加快。

发展中国家这样做,可能深刻影响世界

11月26日,馬來西亞農業部副部長沈志勤(右二)、馬來西亞對華特使陳國偉(右一)出席在吉隆坡國際機場舉行的啟運儀式。新華社發(張紋綜攝)

馬來西亞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顧問胡逸山認為,包括東南亞地區在內的一些發展中國家正在成為越來越成熟的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

一些發達國家也越來越重視發展中國家市場。澳大利亞“櫻桃之都”揚鎮的櫻桃在24小時內就能進入大陸市場;新西蘭牧場鮮奶僅需3天可直達中國消費者餐桌,新西蘭知名奶製品企業紐仕蘭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供應量因此增加了10倍。

发展中国家这样做,可能深刻影响世界

2019年11月4日,工作人員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新西蘭紐仕蘭牛奶展臺展示牧場鮮牛奶。新華社記者才揚攝

時尚王國法國也將目光投向中國。在今年舉行的中法品牌高峰論壇期間,多箇中國品牌攜手法國設計師,推出了約150款新品,包括路易威登設計師為洽洽瓜子設計的年貨禮盒、迪奧設計師借埃菲爾鐵塔和蒙娜麗莎元素為捨得酒設計的瓶身等。

发展中国家这样做,可能深刻影响世界

區域一體化進程提速 導航世界經濟前路

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正式啟動,南方共同市場與歐盟歷時20年的“馬拉松式”談判終成正果,《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談判加速“撞線”。發展中國家之間以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一體化進程成果顯著。

2019年7月,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正式啟動,一個覆蓋約12億人口、經濟總量達2.5萬億美元、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步入世界舞臺,這為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

发展中国家这样做,可能深刻影响世界

這是2018年12月9日拍攝的吉布提國際自貿區。新華社記者王騰攝

11月4日,第三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領導人會議發表聯合聲明,宣佈15個成員國結束全部文本談判及實質上所有市場準入談判。

聯合聲明的發表標誌著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自貿區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凸顯多邊主義與自由貿易仍是世界主流。

在全球面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貿易形勢緊張挑戰面前,發展中國家積極踐行一體化建設,為支持全球自由貿易發揮積極作用,為世界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

发展中国家这样做,可能深刻影响世界

這是2017年3月31日在北京金融街拍攝的亞投行總部大樓。新華社記者吳凱翔攝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

經濟全球化是歷史大勢,促成了貿易大繁榮、投資大便利、人員大流動、技術大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

在以平等為基礎,以開放為導向,以合作為動力,以共享為目標理念下,發展中國家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實現了新發展,創造了新動能。(參與記者:林昊、劉亞南、徐永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