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個標準航母編隊能同時對付幾個國家?

事與願違背


“國家”這個概念有點寬泛,俄羅斯是一個國家、日本是一個國家、菲律賓是一個國家、梵蒂岡也是一個國家。國家體量實力不同給最後的結果也會有很大的差異,總的來說一個美國標準航空母艦戰鬥群對付排名35開外的能對付2個甚至3個以上,軍事實力排名15左右的國家最多可以對付1個,對付排名前10的1個非常吃力,排名前5的沒有這個可能。當然我們這個是不考慮地面推進的,因為我們僅僅討論航空母艦打擊群,而航母打擊群是沒有配備專門的兩棲登陸部隊。

以下討論是基於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打擊群(CSG),因為美國的航空母艦打擊群無論從陣容還是作戰經驗都是目前最強大的。我們先來看一下一個標準航母打擊群擁的編制:

  • 1艘航空母艦

  • 1-2艘導彈巡洋艦

  • 1支驅逐艦中隊:2-6艘導彈驅逐艦

  • 1-2艘攻擊型核潛艇

  • 1個艦載機聯隊:4個戰鬥攻擊機中隊44架F/A-18、1個電子戰中隊5架EA-18G、1個預警機中隊5架E-2C/D鷹眼預警機、1個海上打擊直升機中隊8架MH-60R、1個海上戰鬥直升機中隊11架MH-60S、0.2個艦載運輸機中隊2架C-2A,合計艦載機75架。

如果按照1艘航母、1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4艘”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1艘”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和1個艦載機聯隊來配置的話,那麼整個打擊群編制不低於635單元垂直髮射裝置和44架戰鬥攻擊機、5架電子戰飛機和5架預警機,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小規模作戰體系。而整個打擊群所配置的對地“戰斧”導彈數量通常不會低於120枚,而“一坑四彈”技術可以填裝射程達到70公里的ESSM“改進版海麻雀”防空導彈。這是一個大概數字

其實現在就很明朗了,世界目前的軍事力量主要集中在排名前10的國家,再向後數開始出現斷崖式下降,作戰體系這個大的概念很多國家壓根沒有。所以並不是美國的航母打擊群實力太過強大,而是排名往後的國家實力太弱。就拿排名40的羅馬尼亞來說,目前他只有Mig-21和12架二手的F-16,也沒有像樣的區域防空能力和完善的預警作戰體系,對於防空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雖然他擁有一些反導系統,但是也是美國支持。所以像這種國家對於美國來說並不難打,甚至對羅馬尼亞的重點軍事節點和指揮核心實施導彈突擊,就像1999年科索沃戰爭那樣,只是需要一些時間。再往後的一些軍事力量更弱的國家基本沒有像樣的空軍和防空系統,使用EA-18電子戰機突襲後就可以”為所欲為“了,甚至可以一打2個以上國家。像菲律賓這種國家連正八經兒的噴氣式戰鬥機都沒有,海軍都還沒有進入導彈時代,一旦開戰短時間內就能被摧毀。

如果提前到15名左右,就以色列吧,中東地區的”小霸王“,他的軍事實力可以說是在前列。大量先進的美式戰機和優秀的防控體系,美國1個航母打擊群與其對抗還是比較有壓力的。但是我們考慮2個問題:1.以色列空軍裝備全部來自美國,包括F-35,也就是說他的一舉一動其實美國還是有能力監控的。2.以色列國家戰爭資源和動員能力並不強。其實世界上有相當一部分國家都是大批量使用美式裝備,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等。對付他們對美國來說並不難,只是看需要多少打擊群、消耗多少彈藥量、花費多少時間這些問題。


至於排名前5的軍事大國,1個航母打擊群並不能對付哪怕1個國家,甚至可能自己”翻車“。國家體量和軍事實力決定了1個航空母艦打擊群數量實在太少,面對大國完整有效的防禦體系,消耗掉這44架戰鬥攻擊機並不是難事。而且海基”戰斧“亞音速巡航導彈也並不能有效突破大國的多層防空體系。而且這些大國都是具備強大的工業實力,打了可以恢復,也不受到美國控制。

其實話還是說回來,並不是說美國的航母打擊群有多麼的無敵,還是說軍事實力基本都集中在排名前十的國家,越往後的國家軍事實力下降幅度越大。在面對大國的情況下,1個航空母艦打擊群並不能撼動大國的軍事實力。


雛菊西瓜Peterpan


標準航母編隊以美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戰鬥群為例,從護航艦艇和艦載機戰力來看,總體實力與一箇中等強國的海空軍總和基本對等。但是如果要徹底打敗一箇中等強國,最好是出動兩到三個航母編隊進行壓制,並且還需要配合陸地航空兵和地面作戰部隊進行陸地平推,否則單單是一隻航母戰鬥群也就只能打一打下九流國家而已!



(尼米茲航母戰鬥群)

一個典型的尼米茲航母戰鬥群主要戰鬥力由兩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便是艦載機,尼米茲航母一共擁有61個固定翼飛機停機位,算上直升機停機位,最多可以同時搭載83架艦載機,但是由於這樣會導致甲板位置過於擁擠,嚴重影響出擊效率,因此尼米茲級航母在實際作戰中一般只搭載60架左右艦載機,其中包括40架F/A-18E/F超級大黃蜂多功能戰鬥機,5架E2C鷹眼空中預警機,5架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和其他數量不等反潛直升機。


(滿編狀態)
(戰鬥狀態)

戰鬥開始後,一般由超級大黃蜂戰鬥機攜帶4枚對地攻擊彈藥和四枚空空導彈進行對空和對地攻擊,咆哮者電子戰飛機對敵人雷達和防空系統進行電磁干擾和壓制,鷹眼預警機負責戰場周視和數據鏈傳輸,充當空中指揮平臺,形成一個完整的空中作戰體系,這樣的戰力相對於單一的戰鬥機編隊來說,有兩到三倍的放大效果,也就是說40架超級大黃蜂戰鬥機能夠發揮出80到120架主流三代機的作戰效果,戰時最高可以實現一天接近300架次的出擊效率,能夠同時對近千個目標進行打擊!
(近距離觀察尼米茲航母各類艦載機)

用我們熟悉的國家來對比,就能知道一架尼米茲航母所能爆發的戰鬥力有多強了!曾經號稱世界第三強國的越南,目前雖然擁有近500架戰鬥機,但是真正能夠作戰的現代飛機只有13架蘇27以及35架蘇30MK2,總的數量和美軍一艘尼米茲航母所搭載的F/A-18E/F差不多,但是由於缺乏預警機和衛星以及電子戰飛機的支援,總體作戰能力根本無法和一艘尼米茲航母的艦載機相提並論!
(越南蘇27雙機編隊)

航母戰鬥群第二部分戰鬥力就是附屬的護航軍艦所配屬的各類導彈,一般尼米茲航母戰鬥群擁有一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三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一艘洛杉磯核動力攻擊潛艇組成,這些護航軍艦不僅能夠提供完整的反潛、反艦、防空掩護,而且裝載的數百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可以充當敲門磚,對敵重要目標發起先發制人的打擊,直接癱瘓該國的作戰指揮、防空系統、乃至於癱瘓電力供應!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發射戰斧巡航導彈)

同樣看越南,它的海軍主力只有4艘俄羅斯獵豹級護衛艦和6艘基洛級常規動力潛艇,在尼米茲航母編隊完整的反潛反艦體系之下,根本難以施展拳腳,一旦發生對抗,除了龜縮在港口或者發起自殺式襲擊,別無他法!
(越南獵豹級護衛艦,排水量只有2000噸)

總的來看,一個尼米茲航母戰鬥群雖然整體實力強於大多數中等強國的海空軍總和,但是考慮到戰爭的變幻莫測和可能的地形干擾以及戰法和抵抗國的戰鬥意志等等因素,要想完全取得優勢並且儘量的減少損失,保守打法還是應該實現數量和質量的雙重碾壓,多集結幾個航母戰鬥群為上策。例如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就在紅海和波斯灣同時集結了六隻航母戰鬥群,這樣的優勢也讓美軍只花費了42天就成功擊潰這個當時不可一世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三支尼米茲航母戰鬥群同框照)

但是憑心而論,航母編隊作戰僅僅是是非接觸作戰,要完全戰勝一個國家,全部靠空襲目前看來還是不切實際,最終的戰爭依舊還是得靠地面部隊去平推,去佔領城市村鎮,然後建立起統治,像空襲南聯盟那樣的特殊戰例是很難再進行復制的,而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局才是真正具有普遍參考意義的,未來的戰爭依舊需要海陸空天多兵種聯合作戰,遑論一個航母戰鬥群吊打多少個國家的意義其實非常有限!
(阿富汗美軍地面部隊)


軍武吐槽君


對於南聯盟、利比亞這樣中等規模軍力國家,可以同時對付1個。對於新加坡、科威特這樣的小國可以同時2-3個。主要是根據航母編隊的艦載機+巡航導彈的火力投送能力算出來的。

先看艦載機。雖然目前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可搭載超過80架各型作戰飛機,但能夠擔任對陸打擊任務的主要是4箇中隊約40餘架F/A-18“大黃蜂”C/D/E/F系列戰鬥攻擊機,根據任務的需要,確定其中哪些掛在空戰武器執行空戰護航任務,剩下的可掛載對地攻擊武器實施對陸打擊。此外可以得到4~5架EA-18G“咆哮者”或者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的支援,以及E-2C預警機的情報保障。所以總的來說,目前一艘核動力航母上可用於奪取制空權和對岸攻擊機群也就50餘架左右。

尼米茲級航母飛行甲板上最多可以為32架飛機進行起飛準備,考慮到機庫和升降機上也能準備幾架,尼米茲級航母一個波次最大可投放約40~50架飛機。

但不是每次都是近40架飛機一起放出去。根據空襲任務需求,可以分為大波,和小波。

大波就是40多架飛機,幾乎包括所有能出動的戰鬥/攻擊機,相當於美海軍傳統的“全甲板攻擊”。但由於消耗的地勤準備時間長達4~5小時,每艘航母24小時內最多出動3波,約120架次。

小波一般出動15~20架飛機,類似於出動一半的攻擊兵力,準備時間可以控制在2小時以內,每艘航母每天可出動6~7波次,差不多也是120架次。

也可以在一個飛行日內,1~2個大波次和若干個小波次組合。因為預警機、護航戰鬥機等可以通過空中加油在空中多停留一段時間,為多個波次提供保障;而掛炸彈的對岸攻擊載荷的攻擊機一波扔完做多2小時就要回母艦重新掛載。

這樣算下來,就是每天可以出動120架次,其中1/2-2/3攜帶對地攻擊彈藥,每架機按照4枚算,就是每天空襲投送320枚彈藥,打擊300個目標。可以持續3-5天,也就是1500個目標。

另外,航母編隊還有一種對岸打擊的重要手段,就是“戰斧”巡航導彈。

編隊內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伯克”級驅逐艦和“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都能夠攜帶和發射“戰斧”巡航導彈。其中巡洋艦一般攜帶26枚,驅逐艦一般攜帶28枚,潛艇一般攜帶12枚,正常情況下一個航母編隊攜帶超過100枚“戰斧”很正常,必要時也可適當增加。比如臨時增加一艘SSGN“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能增加154枚“戰斧”

“戰斧”巡航導彈對陸射程超過2000千米,戰鬥部相當於一枚1000磅炸彈,精度10米以內,而價格約100萬美元,僅相當於1000磅精確制導炸彈的一半,跟有人駕駛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的8000萬美元相比更是便宜。雖然存在飛行速度慢(不到0.8馬赫),航路固定,可能會被擊落等缺點,但依然是一種性價比很高的對陸精確制導武器,尤其與艦載機攻擊編隊配合,對敵人嚴密佈防的防空體系發動第一波打擊,或者打擊縱深高價值固定目標,還是很好用的。

歸納起來,就是第一天,在距離敵國1500-2000公里時,就可以先發射一波200枚戰斧巡航導彈,把對方的防空體系、機場、雷達、指揮中心、通訊中心進行大幅度削弱,打擊大約60-80個最重要目標。

然後航母編隊抵達1000公里作戰半徑,第一天出動120架次大波次攻擊,打擊300個目標,以後幾天持續出動小波次也是120架次/天進行持續打擊,持續一週,打擊1500個目標。

這樣的打擊規模,足以對付一個想利比亞、南聯盟這樣擁有中等規模軍力的國家(擁有2-3箇中隊的先進戰機,一套雷達導彈綜合防控體系)。對於軍力規模更小的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效果,可以同時2-3個。


默虹美國海軍學習小站


標準航母編隊分成很多種,按照美軍常用的有:單航母編隊、雙航母編隊、多航母編隊。區分應對危險的程度,使用不同的編隊方式。拿常用的單航母編隊為例,很難對付一箇中等以上的國家,威懾和欺負欺負弱小國家而已。

  1. 單航母編隊一般由7-11艘艦艇組成,航母上的艦載機與護航的巡洋艦、驅護艦、潛艇組成了以航母為核心的戰鬥群。“當1艘美軍航母出現的時候,只是正常輪替,2艘航母的出現意味著恫嚇,而3艘航母則意味著戰火的燃起”。

  2. 1986年美國攻打非洲的利比亞,出動了3個航母戰鬥群。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克,出動了6個航母戰鬥群,最多時達到8個。

  3. 從這些戰例來看,單航母編隊只能起到威懾弱小國家的作用,想要完全對付一個國家,簡直有點痴人說夢。

  4. 有句話我覺得挺合理的,要想做一個海洋強國,沒有航母是萬萬不能的,但是以為有了航母就無所不能,那就大錯特錯了。



  5. 如果東南沿海有戰事,干擾威脅我國半個世紀的第七艦隊的“喬治·華盛頓”號航空母艦,就是兩顆東風-26的事情,直接快遞到海底餵魚。


東方貝雷


航空母艦作為海上巨無霸,一直是世界上幾個軍事強國海軍部隊標配的軍事艦船,可有一些海上軍事實力並不是特別頂尖的國家,還是仗著自己國家財力雄厚也通過向國外購買或接收淘汰航母的方式,獲得了航空母艦並裝備海軍部隊。但目前全世界海軍之內,真正有能力組織起一支標準的航母作戰打擊編隊的國家,卻並不多。

至於提問之中提到說一個標準航空母艦的編隊,能夠同時對付幾個國家,這樣的說法還是太過於誇張了。以世界上海上實力最為強大的美國海軍來說,當年美國海軍執行對伊拉克,這個軍事實力相對偏弱的國家執行相關的作戰打擊任務時,也是一口氣派出了整整三個航母作戰打擊群的規模,以求力保美軍在真正開始執行相關軍事打擊時,能夠牢牢控制著參戰區域的制海權,不受伊拉克及海軍的威脅,保證自身部隊進攻的流暢性。

這也使得,在面對軍事打擊的對象是一個軍事實力處在中等實力國家的時候,就以美國海軍裝備的航空母艦以及相關配屬的軍事艦船為標準,己方海軍部隊需要投入的航母作戰打擊群的數量,起碼是三個編隊以上的規模,這樣才能確保己方在執行相關的軍事打擊時,能夠獲得足夠大的軍事優勢,從而能夠獲取最終戰爭的勝利。

當然,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海上作戰打擊群,作戰能力確實是強大也絕無僅有,但也未達到一支航母編隊,能夠同時對於幾個國家如此誇張的戰力。同樣,一個國家的海軍想要完全依靠航空母艦來實現絕對的海上軍事優勢 ,就單單隻裝備一艘航空母艦,也是遠遠不夠的。



航空君



一個標準的航母編隊,以美國的為例,至少一艘搭載一個約70架飛機航空聯隊的航母,兩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三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兩艘佩利級護衛艦,兩艘攻擊型核潛艇。

就武器而言,有巡航導彈,各種機載炸彈,艦炮等對地攻擊武器;電子戰方面,有預警機和咆哮者等作戰平臺,實力不俗。


這樣的軍事力量,對付地球上為數一半的小國家,把人家打殘了,是一點問題沒有。

可要是中大型國家,還是不夠看的。

航母牛掰,可也要分對誰。


青語人言


就算美帝的11個航母編隊都來,連蒙古的邊都摸不到


用戶5763975195


一個國家都對付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