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推薦一本改變你人生的書,你會推薦哪一本?為什麼?

吳與都宏麗


如果只推薦你一本書的話,我會推薦你認真閱讀《老子的智慧》,這是一本全面闡述我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的經典著作。作者林語堂先生本來就是一代國學大師。他1895年出生於福建漳州,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和語言學家,也是新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在這本書中,對老子的《道德經》進行了一字一句的詳細解讀,同時還引用了大量古代思想家的經典,比如莊子、孔子等等。這是一本對道家思想深刻解讀的一本書,是作為了解道家文化,乃至中華文化淵源不可多得的一本書。


談到我國古代思想家,老子和孔子無疑最具代表性的,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而老子開創了道家學派,也是中國哲學思想的開創者。老子出生於公元前571年左右,雖然比孔子大20歲左右,但他們稱得上是同時代是人,哲學上的老子和文化上的孔子,他們的關係也是亦師亦友。

在《史記》中還記載了“孔子問禮於老子”,而且在先秦典籍如《莊子》、《呂氏春秋》及《禮記·曾子問》等不同典籍都曾提及此事,在《呂氏春秋·當染》說“孔子學於老聃”。在這些典籍中對比了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異同。

第一、同源異流:老子與孔子同是殷周文化的繼承者與創新者。同源中的“異流”則是孔子為中國文化史上繼往開來的第一人,其“有教無類”、“誨人不倦”的精神,更使他成為教育史上的“萬世師表”。而老子則是中國哲學的開創者,他所構建的“道”論,不僅發先秦諸子所未發,更成為中國古典哲學的主幹。

第二、文化與哲學的對話:文化的孔子與哲學的老子進行對話,二人談論的細節雖不得而知,但從各書記載中可以窺知孔子的問題屬於文化層面(“禮”);而老子的解答則總會從文化的議題引向哲學層面(“道”)。故孔、老間的對話就是屬於文化與哲學的對話。

第三、對話的開放心態:儒、道開創人首次的對話,彼此學術間的立場與觀點雖異,但對話的心態卻是真摯而開放的。這和後來孟子惡意攻擊楊、墨,以及宋明儒者為了維護道統而排斥佛學的狹隘心態相較,真有天壤之別。所以老子、孔子之間的對話可以稱得上是思想史上令人神會的一個開端。

在作者林語堂這本《老子的智慧》中也說:“孔子的學說過於崇尚現實,太缺乏想象的意涵。”“孔子的哲學是維護傳統秩序的哲學,主要處理的是平凡世界中的倫常關係,不但不令人激奮,反易磨損一個人對精神方面的渴求,以及幻想馳奔的本性。”這裡隱約道出儒家是通過社會規範的建立來提高人的道德價值;而道家是通過哲學精神的建立來提升人的心靈境界。

林語堂先生的這本《老子的智慧》就是對《道德經》的一字一句解讀,他將《道德經》81章的內容,分為了七個部分,同時也對比了莊子對道家思想的解讀。作者說老子和莊子同是道家思想家,雖然他們思想的基礎和性質是一樣的,但風格卻完全不同。老子以箴言表達,莊子以散文描述;老子憑直覺感受,莊子靠聰慧領悟;老子微笑待人,莊子狂笑處世;老子教人,莊子嘲人;老子說給心聽,莊子直指心靈。林語堂先生說:若說老子像惠特曼,有最寬大慷慨的胸懷,那麼,莊子就像梭羅,有個人主義粗魯、無情、急躁的一面。再以啟蒙時期的人物作比,老子像那順應自然的盧梭,莊子卻似精明狡猾的伏爾泰。


小播讀書


我推薦毛主席的:《實踐論》和《矛盾論》。

理由如下:

《微紅文•讀書》

我愛讀書,也愛買書,一生樂此不疲。童年沒書讀,到處借書讀。參軍後讀毛主席的書。後來書多了,什麼書都讀。突然發現,中國的群書,就社科類而言,有用的東西,都融化到毛主席的書中了。毛主席的書又融化在兩論中了。兩論又融化在一個成語中:“實事求是”!萬書歸“是”!天書歸是!

讀到六十歲時,又突然發現,書是昨天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變成落後的東西了?真正的高新尖,不上書。從小學讀到大學,最終只是認識了幾千漢字?只是為讀懂“天書”準備了一些必要條件。真正的學問是讀懂天書,與時俱進,與是奮進。

讀死書與讀天書,有天沃之別。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跑到莫斯科讀死書,毛主席在山溝溝裡讀天書。前者把革命引向失敗!後者把革命引向勝利!

今天的新布爾什維克,跑到華爾街讀死書。回來指導中國的“市場化和全球化”。遇上師尊川普,搞“反市場化和反全球化”。不知如何是好?處境十分尷尬。把中國書和美國書讀完了,連個中美關係都沒讀懂?成了現代的讀書呆子。悲乎!

唯有毛主席的兩論,是讀懂天書的工具,是行為實踐的工具。從讀懂天書中,可達到求是的目的!一個是字無往不勝,一個是字走遍天下!毛主席的詩詞,是總結作天,實踐今天,預言明天的“是”學結晶,濃縮美景,文彩飛楊,百讀不厭。


逸仙103686071


毛澤東選集一套,因為他說的都是為勞苦大眾服務,謀真正的幸福,和做人的尊嚴。


用戶1470578717036


一部影響了西方數千年的書是《聖經》,一部改變中國命運的書是《毛澤東選集》。

對於個人來說,如果說有一本能改變一生的書,我個人覺得還是有一點勉為其難。但是如果要推薦一部書,我倒有自己的推薦目錄,那就是路遙寫的《平凡的世界》。

當時我剛讀大學畢業,上了一個不入流的學校,學的是不入流的專業。在學校裡揮霍了青春,匆匆忙忙被推上社會。如同被趕到海里的鴨子一樣,沒人在乎是否會游泳,生死由命,富貴在天。

可惜,我不是善遊者,更不是弄潮兒。在一次一次的吃癟和碰壁後,有時候會真的懷疑自己,懷疑人生。

有一次在應聘失敗後,穿著廉價的西裝,疲憊地走在大街上。看到有一個賣書的,推著三輪車,擺滿了嶄新的書籍。我一眼就看見了黃色封面的《平凡的世界》,

因為喜愛文學,因為囊中羞澀,我買了本盜版的《平凡的世界》,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裡,白天出門找工作,晚上燈下品“平凡”。

人們在讀書時,往往下意識地將書中的人物對號入座,或者說參照自身。生活的苦難,命運的抗爭,理想的追求,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沒有誰能代替,人生就是這個樣子。正如書中所說,即便沒有月亮,心中也要有一份皎潔。

經過多年的漂泊,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可以為之奮鬥的事業。以前買的那本盜版的《平凡的世界》已經找不到了,也許是無數次搬家以後,丟到哪裡了。可是我依然記得我在封面寫下了一句話:平凡可以,平庸不行。





秦川濤哥


書籍真的是我最好的朋友。

因為我懂的真的很少,什麼都是從書上去學。

小時候稀裡糊塗的過,讀了許多書才知道這世界原來是這樣的啊。

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少有人走的路》。

這是一本心理學著作,它告訴我,每個人都有心理問題,這讓小時候就倍感孤單,總覺得自己是異類的我找到了救命的稻草一樣。

原來有很多人都有過這樣那樣的經歷,原來有很多人面對挫折面對困難不知道該怎麼做,或者是鼓不起勇氣來做,原來很多人也是這樣害怕著又夢想著。

它幫助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它不僅僅只是分析原因,而更多的是解決辦法。原來那些煩惱我們多年的問題都是有根源的,原來我也真的可以活出不一樣的生命來。

人生苦難重重。人生本就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也相當漫長。但是,這本書會帶領我們不要害怕,而是坦然的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五孔爾聊


餘華

《活著》

我自己讀了很多遍,讀過了好多年了,買了三本,一本自己看,另外兩本送給了當時最好的兩個兄弟,不知道為什麼,我自己學文不高,另外兩個朋友一個是入獄兩次,現在混的按他自己說的是很好,但是他的心酸他自己知道,另外一個父母期望過高,高中複習了三年,還是二本,沒辦法,現在混的也還可以,而我,,

依然是有空的時候拿出活著這本書,看看,然後給自己說,好好的活著

活著就是為活著的本身而活著


這貨叫曹寅


改變人生不至於,影響比較深刻的有。

看過一本書,朋友推薦的。書的名字是《基督山伯爵》法國作家大仲馬所做。

這是第一次認真看一本書,發現讀書是很有意義且有趣的事,讓我們認識外邊的世界,與作者對話,完善人格,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

這本書讓我愛上了讀書,所以……


田小小的


我這一生看過的書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奧斯特洛夫斯基,這本書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一生他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 就像鋼鐵的意志,在修鐵路那部分,已經有許多人倒下了,天氣又冷又凍,簡直都要堅持著,多麼的讓人感到精神要崩潰了,但是保爾堅持到了最後,,在那上學的時候確實讓我堅強了,省實驗中學在修建築202工程的時候,我們堅持幹到了最後,是兒童公園那段工程,每一天都是考驗著我們,連累在困我們沒倒下。那年大約是七零年,或者是六九年,田富春老師和學軍時的劉排長,是我不能忘記的,那個年代我們不能忘記。





金秀雲


在人生不同階段,都有對我人生有很大影響的書。

比如,《平凡的世界》,上中學的時候一旦放假就喜歡拿來讀,每次都看的我淚流滿面。裡面那種不斷積極向上的精神,一直影響著我。

比如,《活著》,上高中的時候,在學校閱覽室看到的。當時正值中午,陽光明媚,結果看這本書,看的我渾身發冷。對我內心有非常大的衝擊。一個人竟然可以承受如此大的苦難。

再後來就是《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讓我看到了人生可能達到的境界。


《平凡的世界》、《活著》透露出來的精神,更多的是好好的活著,哪怕是經歷各種各樣的苦難,人也不應該選擇沉淪或放棄,應該堅強的活下去。以至於,那時我的人生格言,就是不放棄自己。


直到看到這本《遙遠的救世主》,裡面刻畫了一個叫「丁元英」的人物。一個基於客觀規律活著的人。讓我看到了人生的可能性。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與《平凡的世界》、《活著》中所描繪的生活相比,所謂的苦難其實並不是苦難。


畢業後,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苟且的活著。因為你身邊的人都是如此的樣子。以至於,經常有人會講,你終將活成你身邊人的樣子。


這時候就會出現一種抉擇,你到底是隨大流,苟且的活著就行,按照所謂的潛規則行事,有些東西會觸碰到你做人的底線。還是要更加理想的活著,當一個「憤青」。這個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轉變心理過程,往往變成一個分叉路口。


有一本書《滄浪之水》的官場小說,其實就是描述的這個主題。憤青往往是到處碰壁,反而是放棄那些不切實際的理想,獲得了最大的收益。


《遙遠的救世主》描寫了丁元英帶領一幫農民致富,將他們從原始的盼救世主拯救自己,到用自己的雙手改變自己人生境遇的故事。


《遙遠的救世主》讓我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就是世界並非是黑白的,是有多重複雜性維度的。想要實現一定的目標,就不能眼裡只看見自己,看不見眾生。要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找到那條最適合的路。


簡單來說,就是實事求是,而不是將自我凌駕於現實之上。


它對我人生的改變,讓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就是做一個追隨丁元英精神的學徒。


李撒歡


我的那本書是滄浪之水,記得知道有這本書是在聽到一個段子之後,感到很好奇,那時候這本書已經脫銷了,我就跑到舊貨市場淘到這本。因為我是銀行機關裡面的職員,從小就是在家裡聽話在學校裡是好學生,在機關裡努力工作的純正的'三門幹部,在沒有任何背景的情況下,被很快提升,連自己都飄了,但在最關鍵的時候沒能順勢再直上青雲,直到看過這本書之後才知道,你做的再好搞不懂心機是什麼都會掉隊的。可知道這些奧妙是不在順位之後,已經於事無補,但,至此讓我成熟起來,加倍的用功讀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