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我們與共和國共成長」我家住在新華路

我家住在新華路

受訪者:李再清(80歲,原荷塘區荷葉塘居委會主任)

「我們與共和國共成長」我家住在新華路

▲李再清。劉震/攝

涼風起,秋色漸濃。坐上乾淨、寬敞的2路公交車,從中心廣場沿著新華路向東行去,80歲的李再清老人注視著窗外變幻的風景,感嘆道,“這條路真是越來越美了。”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起,新華路,李再清反覆走過了無數遍。尤其是中心廣場至長征社區一段,沿街的商戶、工廠和小區,她都瞭如指掌。

從泥巴路,到柏油路,再到水泥路和瀝青路;從低矮的民房,到現代化的摩天大樓;從黑燈瞎火的小巷,到霓虹閃爍的夜市……新華路的變化,李再清都看在眼裡,用她的話說,“變化真大,我們趕上了好時候啊!”

新華路上沒有橋,人從鐵軌中穿行

「我們與共和國共成長」我家住在新華路

▲原新華路。

李再清是雷打石鎮人,因父親和哥哥都在株洲市區工作,早在1952年,她經常往來於市區。

那時,新華路還是叫紅衛路,路幅狹窄、彎彎扭扭,完全不是如今這般寬敞筆直。更重要的是,新華橋(原紅衛橋)也沒有修建,“要到601廠去,得從鐵軌中穿行。”李再清記得,當時鐵路旁有兩道閘,每當行人要通過,便將閘口用力拉起。大家迅速穿過鐵軌,再爬上一個小山坡,回到主路上。由於部分泥土路面還未水泥硬化,下雨天摔得一身泥是常事。

雖然紅衛路“貌不驚人”,但曾經的市政府就設在今天中心廣場的一棟三層紅磚樓內。李再清驕傲地告訴我們,早期的建設路、人民路、蘆淞路等,都是市委、市政府領導帶領全市人民肩挑手扛建成的。當時的機關工作人員都是徒步外出辦事,為了辦事便捷,市裡主動要求把省裡下撥的吉普車換成了10臺自行車。

上世紀六十年代,紅衛路鋪上了柏油,路中間是機動雙向兩車道,兩邊供自行車、行人通行。那時候公交車很少,居民出行主要還是以自行車和步行為主。“天氣炎熱,柏油路面軟軟的,塑料鞋能在上面踩出腳印。”李再清說。

「我們與共和國共成長」我家住在新華路

▲1958年的新華書店。

1965年,紅衛橋開工建設。“現在新華橋頭路中間的兩棵大樟樹,以前可是長在橋的兩端。”李再清表示,那時的新華路只有單一的通行功能,談不上什麼美化、亮化。道路兩旁,除了株洲百貨商店、電焊條廠、市政公司等單位,基本是低矮的民房和農田。

四年後,紅旗路通車,紅衛路延伸到紅旗廣場,藉著改造的契機,將機動車道、自行車道和人行道之間用樹木、花草隔起來。李再清第一次在紅衛路上,感受到現代城市道路的味道。

小路變大道,串起一個個現代商圈

「我們與共和國共成長」我家住在新華路

▲新華路上串起了一個個商圈。譚浩瀚/攝

1970年,李再清任荷葉塘居委會主任,轄區內工廠眾多。當時居委會工作人員不過4人,李再清等人牽頭開辦了紙盒廠、理髮店、縫補店等,解決了不少沿線居民的工作和溫飽。後來她工作調動,歷經幾個企業,還搬了家,但始終沒有離開新華路。

1994年,向陽廣場至430廠段被納入城區道路範圍,成為新華東路。從此,新華路及其延伸段,東至神農城廣場,西至430廠,清一色的水泥硬化路面,綠化、路燈、下水道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夜幕初上,站在中心廣場高樓俯瞰,新華路沿線的路燈猶如長龍蜿蜒。如今,新華路貫穿荷塘區、蘆淞區,沿路商業圈點、工礦企業星羅密佈。隨著經濟的發展,向陽廣場、紅旗廣場、中心廣場等廣場演變成一個個現代商業圈,帶給新華路生機的同時,也為株洲帶來了“真金白銀”。

“新華路的發展就是株洲發展的一個縮影。”李再清感嘆道。

作為一名有著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李再清多年如一日嚴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退休後也沒有閒下來。採訪時,她正在荷塘區公益文化中心協調下午的老年大學課程。她2005年時牽頭組織成立了老年藝術團,唱歌、打腰鼓、跳舞,忙個不停,團員從最初的7個發展到近200人。2017年,政府將荷塘區公益服務中心免費提供給他們上課,新華路沿線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聚在這裡安度晚年。

“住在新華路幾十年,這條路與這個城市的每一個改變,我們是最直接的感受者、受益者,我們真幸福!”李再清說。

記 者 | 孫曉靜

視頻製作 | 劉震

編 輯 | 孫曉靜

審 核 | 李支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