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陳剛:未來天然氣保供需多種合同組合保障

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陳剛:未來天然氣保供需多種合同組合保障

11月27日-29日,第三屆中國液化天然氣儲運技術交流大會在北京召開,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總經理助理陳剛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一個成熟的天然氣市場體系應當為天然氣交易主體提供便利,可以提供多種合同組合,並且經得起時間與市場驗證,未來,我國天然氣保供需要成熟的天然氣市場體系提供保障。

據悉,根據我國天然氣定價政策,目前我國進口管道氣及國產常規氣仍受國家發改委門站價格管制,海上氣田氣、國產非常規氣及進口LNG價格已經放開。陳剛認為,隨著天然氣行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上游企業的銷售策略由壟斷向競爭轉變,具體表現為向終端發力、銷售下沉,整合運力,向運貿一體化發展。

2019年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實施意見》,中國天然氣市場化改革進入深水區,未來將形成上游油氣資源多主體多渠道供應、中間統一管網高效集輸、下游銷售市場充分競爭的“X+1+X”油氣市場體系,提高油氣資源配置效率,保障油氣安全穩定供應。

當前,下游企業大多為單氣源供應,只有少數為雙氣源或者多氣源,下游企業可選擇範圍小。陳剛認為,相對富裕的管輸能力及接收站TPA是天然氣市場化的基礎,國家管網公司成立之後,下游企業氣源可選擇性大大提高,首先實現三種氣源的選擇,隨著下游向上遊擴展和海外氣源直接進入中國,可選擇範圍不斷擴大,天然氣行業相對市場化的景象初現。

陳剛表示,天然氣保供需要一個成熟的天然氣市場體系來提供多種合同組合來保障,中國天然氣市場體系的建立包含多個維度,包括標準化合同、管容交易平臺、統一準入與調度規則、管網信息透明化、天然氣法規等。一個成熟的天然氣市場體系需要方便所有天然氣交易主體,並且經得起時間與市場驗證。國家管網公司成立以後,會出現一種新的參與主體——託運商,即可以是資源方,或者需求方,也可以是第三方,託運商機制有助於捋清天然氣輸配環節中的各方責任,從而更容易實施有效監管。

陳剛認為,天然氣行業要實現真正的市場化,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實現熱值計價、解決現有高價長協問題、管輸費的改革以及處理好與省內管網和儲氣庫的關係等。

從2014年開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佈《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管辦法(試行)》、《關於做好油氣管網設施開放相關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為油氣基礎設施信息公開、第三方准入做準備,其中LNG接收站窗口期的第三方開放備受矚目。

陳剛表示,為承接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探索落實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實現進口主體多元化,助力國家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2018年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和中海石油氣電集團聯合推出“進口LNG窗口一站通”產品,由上海交易中心提供統一的交易渠道;由400運營管理中心提供統一的標準服務;多團隊,合力打通“一站式”服務通道,並於當年實現了2船LNG現貨交易。在此基礎上,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聯合中海石油氣電集團又推出“進口LNG窗口一站通”長、中、短期協議產品,為推動LNG接收站有序開放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