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陳宮一心求死背後的玄機

提到陳宮這個人,很多人可能會感到惋惜的情緒。在《三國演義》中,陳宮先是捉住曹操,又放掉並跟隨曹操。

可是經歷殺呂伯奢一事後,陳宮拋棄曹操,轉投呂布,成為曹操的敵人。呂布失敗,陳宮被擒,曹操本來有意放過陳宮,結果陳宮一心求死,成就了忠義名節。

拋開小說,陳宮被擒獲的時候也確實表現得很硬氣,但真的是“一心求死”嗎?這就要從陳宮背叛曹操的情況和當時的處境說起了。

陳宮一心求死背後的玄機

歷史上的陳宮與曹操:僅為得力臂助,並無救命之恩

《三國演義》中的陳宮和曹操交情不淺,一起跑路、一起殺人,簡直是過命的交情。而在歷史上,陳宮和曹操的交情並沒有這麼深。我們首先來看看史料上關於陳宮的記載。

《典略》:“陳宮字公臺,東郡人也。剛直烈壯,少與海內知名之士皆相連結。及天下亂,始隨太祖。”

陳宮一心求死背後的玄機

陳宮是東郡人,也沒有什麼外出遊歷的記載,那麼他最有可能追隨曹操的時間,就是在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曹操擊敗黑山軍的入侵,成為東郡太守的時候。陳宮作為東郡名士,出仕輔佐曹操,這大概就是兩個人相遇的過程。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太祖引兵入東郡,擊白繞於濮陽,破之。袁紹因表太祖為東郡太守。”

雖然陳宮沒有對曹操的救命之恩,但還是有恩的。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青州百萬黃巾流寇入侵兗州,殺死兗州刺史劉岱。

這個時候是陳宮和兗州的州吏外交,以及濟北相鮑信(也算是曹操的鐵桿)的支持,曹操才當上了兗州牧。

陳宮一心求死背後的玄機

陳宮背叛曹操的過程:曹操殺邊讓,屠徐州,名望掃地

所謂君擇臣,臣亦擇君。陳宮選擇曹操,那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和訴求的。曹操在前期的形象可是一個“大好人”。

曹操當洛陽北部尉的時候懲治宦官蹇碩的叔叔蹇圖,清流名士最恨的就是宦官集團;曹操當濟南相的時候讓濟南國大治;各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是曹操唱義,還差點喪了命。

當時的曹操在陳宮眼中,那真是一路人。況且曹操又在東郡擊敗了黑山軍,體現了軍事實力,可以作為東郡的保護傘。陳宮選擇曹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陳宮一心求死背後的玄機

可是曹操後來就露出了霸道,或者說殘暴的一面。兗州名士邊讓對曹操無禮,曹操直接殺了他全家(《後漢書》中記載邊讓死於建安年間,但根據《為袁紹檄豫州文》的記載,)。

從曹操的生平和他曾經寫過的《述志令》當中可以看出來,曹操由於出身濁流,很長一段時間是被清流瞧不起的,他與名士邊讓的矛盾很尖銳,也很正常。

不過曹操近乎衝動的處理方式就體現了他當時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導致兗州世家名士感到恐懼和憤怒,對曹操離心離德,這裡面很可能就有同為名士的陳宮。

《曹瞞傳》:“陳留邊讓言議頗侵太祖,太祖殺讓,族其家。”

《後漢書·邊讓傳》:“建安中,其鄉人有構讓於操,操告郡就殺之。”

《為袁紹檄豫州文》:“故九江太守邊讓……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

不僅殺邊讓,曹操為了給父親曹嵩報仇,遷怒於徐州百姓,在戰爭中進行了屠城。這件事對於曹操的名望來說更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經過這些事後,曹操完成了從漢室忠良轉變為冷血屠夫的過程。

緊接著張邈、張超、陳宮、許汜等人趁曹操出征的時候迎接呂布,背叛曹操。這次“兗州之變”對曹操的打擊非常大,當時僅有鄄城、東阿、範縣三個縣被守了下來,曹操幾乎要全面崩盤。後來曹操經歷了很多波折才重新拿回兗州,繼續向外擴張,最後在徐州擒獲了呂布和陳宮。

陳宮一心求死背後的玄機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會張邈與陳宮叛迎呂布,郡縣皆應。荀彧、程昱保鄄城,範、東阿二縣固守。”

陳宮一心求死背後的玄機

陳宮為什麼要一心求死?

陳宮為什麼要一心求死呢?活著不好嗎?如果說陳宮求死是為了追求名節,那陳宮背叛曹操追隨呂布,不已經是破壞了自己的名節了嗎?何況在呂布賬下的時候,陳宮也有策劃兵變反叛呂布的嫌疑(並不能確認是陳宮所為,但陳宮確實被曹性指認了)。

陳宮自己把名節都丟了,怎麼在曹操這裡又重新撿回來,還放在生命的上面了呢?所以小編認為,陳宮求死的前提是他知道自己必死。

《英雄記》:“布問性,言萌受袁術謀。‘謀者悉誰?’性言‘陳宮同謀。’”

“兗州之變”中的兩大主謀,分別是張邈和陳宮。我們可以看看曹操是怎樣對待張邈的家人的。曹操擊敗呂布,呂布投奔徐州的劉備,張邈、陳宮跟隨呂布一起;張邈的弟弟張超和張邈的家眷留在陳留郡雍丘。結果怎麼樣呢?曹操攻破雍丘後,夷滅張邈三族。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雍丘潰,超自殺。夷邈三族。”

陳宮一心求死背後的玄機

張邈和曹操那是鐵哥們的交情。曹操在陳留起兵,就受到了張邈的幫助;曹操追擊董卓的時候,酸棗聯軍天天開趴體,只有張邈派出一支軍隊幫助曹操;曹操進攻徐州的時候,也將家人託付給張邈。

這交情比陳宮和曹操真的強了不止一星半點。但是曹操毫不猶豫地將張邈夷族,可見他對張邈實在有切齒之恨。曹操對張邈的恨是一樣的,對陳宮當然也一樣。

《三國志·魏書·呂布傳》:“董卓之亂,太祖與邈首舉義兵。汴水之戰,邈遣衛茲將兵隨太祖……太祖之徵陶謙,敕家曰;‘我若不還,往依孟卓。’”

何況曹操一開始也沒有給陳宮活路。我們可以看下史料上的記載。首先是《三國志》中的。

《三國志·魏書·呂布傳》:“太祖之禽宮也,問宮欲活老母及女不?”

看不出曹操有任何放過陳宮的意思。再看看記載更加詳細的《典略》。

《典略》:“下邳敗,軍士執布及宮,太祖皆見之,與語平生……太祖笑曰:‘今日之事當云何?’宮曰:‘為臣不忠,為子不孝,死自分也。’”

陳宮一心求死背後的玄機

還是看不出曹操要放過陳宮一馬。曹操對呂布和陳宮的態度是一樣的,呂布以為自己能活,結果被縊殺;後來曹操倒是哭著送陳宮,但這也不能說明曹操要放過陳宮,我們可以看一下《曹瞞傳》中對曹操的一句評價。

《曹瞞傳》:“其所刑殺,輒對之垂涕嗟痛之,終無所活。”

結合這些史料,小編認為當時陳宮已經認為自己必死,犯不上再屈節辱命地向曹操求活;而曹操和陳宮關於陳宮家人之間的對話,也可以視為一種默契。曹操放過陳宮的家眷,陳宮為曹操送上寬宥敵人家屬的名聲,陳宮自己也獲得寧死不屈的名聲,這是一場雙贏的交易。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英雄記》、《三國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