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同屬“豪華品牌”,為何它卻頻遭市場冷落?

事實上,早前我和夥伴就立了個大Flag —— 即便是傳統文章內容,也要做得出格一點,做得“犯規”一點。既然她選擇了在上一期的內容中插入了當今90後的禁忌話題 ——— 晚婚。那麼,邏輯上我完全可以順著這一標籤來繼續話題。

所以,在開篇位置我想跟熒屏前的各位聊點“兩性話題”。

近古中國極力提倡婦女守貞,除婚前應保持處女之身、婚後不通姦外,即便喪偶也不得改嫁;相反,古代男性卻可娶三妻納四妾,花天酒地倒也只能算得上風流倜儻。而今,這一觀念還存在於部分現代男性 —— 配偶不是處?渣!自己不是處?沒毛病!

遂古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之念,今有“閱人無數,非處不娶”之象。也就是我們說的“處女情結”。事實上,我問過周邊的異性朋友,她們大部分表示不會因為配偶是否是處男而耿耿於懷。


再有,當下也有不少強勢的女性主義者喜歡將“女權”拉高,將部分女性的任性、造作合理化,同時又將男性對部分女性的順從合理化 ——「你一大老爺們還跟女孩子講道理?」

同屬“豪華品牌”,為何它卻頻遭市場冷落?


往往這部分女性在婚戀關係中更希望得到獨立的自由和尊重,一方面,她們認為男性對女性的價值評判標準是在“物化”女性,而另一方面也在以極高的標準“物化”男性,認為男性應該承擔更大部分的責任。

通常,這部分女權主義者所謂的平等實際上是不平等的,因為這部分人在享受權利那時才會強調男女平等,而在承擔義務的時候卻往往強調男女差異。

而這,也就是“雙標”的臨床表現之一 —— 通常,人們更樂意從自我的好惡、利益等出發點去對同一事物作出截然相反的評價。

好了,兩性話題點到即止,我們回到主題 —— 雙標。

什麼是雙標在此我就不多做闡述,字面好理解,雙重標準,百度一搜這類關鍵詞條,段子比比皆是:

「 聽說您家兒子結婚了啊,媳婦怎樣?」

「 別提了,一提就來火,天天下班回到家就知道躺沙發玩手機,飯不會做衣服不會洗,要不是我在這,我家那兒子每天回到家不還得給伺候著,真是家門不幸啊。」

「 那您家那閨女平日裡沒幫幫她親媽您?」

「 我家那閨女啊,她現在可滋潤咯,每天下班家婆都給做好飯菜,平日裡女婿也把她照顧得特別細緻,家務他來,早餐都給她端進臥室了呢!」


同屬“豪華品牌”,為何它卻頻遭市場冷落?



實際生活中,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即便是在服務行業也能見到 ——

「 一杯馥芮白,謝謝 」

「 先生您好,請問您要什麼型號呢?」

「 中間這種吧,中杯 」我指了指櫃檯上杯號示意圖中間那一款

「 不好意思呢先生,這是大杯 」

「 可你看這大中小三個杯,中間這個不就是中杯麼?」

「 沒錯呢先生,可它就是大杯 」


同屬“豪華品牌”,為何它卻頻遭市場冷落?



我重新將目光移回示意牌:Tall、Grande、Venti —— 那是我第一次喝星巴克,因為SIZE問題飽受心靈折磨。

而說到底,這也是個雙標問題 —— 我眼中的中杯,是你眼中的大杯;你眼中的大杯在我看來並不“大”。

從那之後,我改口了:一杯榛果拿鐵,Grande杯。毫無疑問的,服務員心領神會,利索下單,我也能如願地享用到一杯“中杯”的咖啡。至此,我解開了這家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企業於我心中留下的雙標心結。

可並非所有被“雙標”的事物都有機會被妥協,例如我所在的汽車行業亦是...

「某某車評大咖:我認為這款產品在目前市場有一定優勢,無論是性能還是外觀設計上均有其過人之處。」


同屬“豪華品牌”,為何它卻頻遭市場冷落?



「 這車評人,肯定被“充值”了,淨說這車好話,馬屁拍得還挺響!」

「 家裡親戚:這車我覺得買值了,你說這內飾質感駕乘空間都那麼好了,這價格還挺實在的,關鍵個頭大氣場足,我覺得不比買什麼豪華品牌差。」

「 走 看車去 」

仔細想想,有些時候這部分在汽車行業閱車無數的意見領袖,在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對比、測試之後得到結論、導購建議竟比不上一位剛剛從門店提完車回來的車主。這著實有點可悲。


同屬“豪華品牌”,為何它卻頻遭市場冷落?



前陣子,我一發小剛剛從一豪華品牌汽車門店提完車,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新車到家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部分車主用戶最簡單粗暴的祛味措施 —— 放柚子皮。

恰逢不久前我與他小聚,順路將他送回家,而讓他感到意外的卻是連我一直以來都沒察覺的一點細節 —— 車內無異味。作為一位曾經服務過這款車型營銷的我來說,或許對這款車的任何褒獎都會顯得十分蒼白、沒有說服力,畢竟,自賣自誇從不得人心。但朋友的一個疑問又重新讓我陷入沉思…

「 你這車不是還掛著臨牌的新車嗎?怎麼一點異味都沒?我自己那臺至今異味還大著 」


同屬“豪華品牌”,為何它卻頻遭市場冷落?



打著豪華品牌旗號入華的DS,旗下這款旗艦級SUV無疑是其用心之作。大氣的外觀設計、均衡的性能表現、驚豔的科技配置及食品級環保用料加身的它一度為眾多汽車媒體人熱議。個人看法+非正當理由,我也只能以“法國工程師過於執著”來解釋其在華銷量的不理想。


同屬“豪華品牌”,為何它卻頻遭市場冷落?



「 這大燈蠻漂亮的嘛,還會旋轉,不過這壞了可不好修 」

「 這擋把還挺酷炫的,這翻毛皮內飾質感也挺舒服的,就是不好清潔 」


同屬“豪華品牌”,為何它卻頻遭市場冷落?



「 你說這法國人怎麼就那麼個性呢,瞧這車窗升降按鈕不應該得在這塊嘛 」

「 說好的運動版就只是這些區別?換個顏色的套件再加個PerformanceLine銘牌就是運動版了? 」


同屬“豪華品牌”,為何它卻頻遭市場冷落?



就如同我這位朋友一樣,或許很多消費者對它有著這樣的“雙標”式看法,所以我才說,法國工程師執著,就像星巴克的杯號區分那樣固執,令人不解。


同屬“豪華品牌”,為何它卻頻遭市場冷落?



每每談論到奢侈品,大部分國人對法國品牌的出品都表現得“青睞”有加,而在造車這塊,法國工程師似乎過於“自信”了 —— 中國部分女性熱衷法國品牌奢侈包包,於是他們便將奢侈包包同級材質皮革植入於方向盤;國人高端消費群體熱衷輕奢主義,於是他們便將“巴黎飾釘”、BRM表等奢華元素注入駕駛艙;國人開始注重環保,於是他們便採用了食品級環保材料來提升品質。但結果呢?或許法國工程師們一開始就沒有預見到 —— 像極了拿破崙與那場著名的滑鐵盧戰役。


同屬“豪華品牌”,為何它卻頻遭市場冷落?




於我而言,DS 7就像是被“雙標”了的一例子,絕大部分人都在以極高的評判標準去審視它,獨到的設計被認定為奇葩的設定、精緻的裝飾被認定為花裡胡哨的點綴,甚至於,作為高端品牌的它竟也不受其它同陣營品牌消費者公平看待,這著實有點可惜。


同屬“豪華品牌”,為何它卻頻遭市場冷落?



「 車是好車,就是欣賞它的人少之又少 」

這是那段時間裡的我總是不經意間說起的一句話。

那天,朋友衝我開了個玩笑,他說道

「 不過,如果換成某個BBA車標,這車我買 」


同屬“豪華品牌”,為何它卻頻遭市場冷落?



那一刻我更加堅信,這位法國女神( Desse - DS )確確實實地被“雙重標準”地對待了,而如果說,上一期內容中提及到的那位主角是在等一位靈魂契合的伴侶,那麼我覺得,DS品牌,DS 7更像是在等一位能夠欣賞,包容、理解它的另一半。

同屬“豪華品牌”,為何它卻頻遭市場冷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