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 李世民的一個指揮失誤,失去了一個比秦叔寶還厲害的一個猛將

隋唐時期李世民依靠自己手下的天策府成員:杜如晦、房玄齡、李靖、尉遲敬德、程咬金、侯君集、秦瓊、長孫無忌、柴紹、羅士信、史萬寶、李勣、劉弘基等,一大批文臣武將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

李世民的一個指揮失誤,失去了一個比秦叔寶還厲害的一個猛將

如果說起李世民手下的猛將,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秦瓊,尉遲敬德,秦叔寶與尉遲敬德,在歷史上表現勇武的地方很多,敵軍中每當有驍將銳士耀武揚威,李世民便命令秦瓊和尉遲恭討之,躍馬挺槍刺敵軍於萬軍眾中,相比來說秦叔寶在美良川之戰有擊敗過與尉遲恭的記錄相對來說應該比較厲害一些。

李世民的一個指揮失誤,失去了一個比秦叔寶還厲害的一個猛將

李世民手下猛將能勝過秦叔寶的人,應該就是羅士信了,羅士信十四歲時候就跟隨隋將張須陀屢敗賊軍,每次作戰勇猛,第一場上戰場便馳馬衝入賊陣,連殺數人,並斬下一人的首級,拋向空中,再用長矛接住,在陣前巡走。嚇得賊軍不敢逼近。張須陀乘勢進攻,大破賊軍。羅士信追擊,每殺一人就割下鼻子藏好,回軍後以鼻子的數量報功。張須陀對這個十四歲第一場上戰場的羅士信都歎服,將自己的戰馬賞給羅士信,並將他留在身邊,此後,每次作戰張須陀先登陷陣,羅士信跟隨。隋煬帝得知後,遣使慰問,又讓畫工畫下張須陀、羅士信戰鬥的場面,進獻於長安朝廷,秦叔寶在張須陀的手下作戰也十分勇猛,但是相比羅士信來說還是差一些的。

李世民的一個指揮失誤,失去了一個比秦叔寶還厲害的一個猛將

羅士信和秦叔寶和一樣在張須陀征討瓦崗軍戰死之後,先後在裴仁基,李密,王世充手下為大將,之後因為不恥王世充奸詐的為人都在對陣之時投奔了李唐,到了李世民麾下為將軍。

李世民的一個指揮失誤,失去了一個比秦叔寶還厲害的一個猛將

武德五年竇建德舊部劉黑闥自稱漢東王,李去惑在洺水投降唐軍。王君廓奉命率騎兵入城,與李去惑一同守城。後來,劉黑闥圍攻洺水,李世民三次增援都未能成功。李世民擔心王君廓守不住洺水,召集眾將商議,希望有人能代替王君廓守城?”羅士信挺身而出,李世民於是命令羅士信前往守城,以旗語招引王君廓,王君廓率軍力戰,突圍而出,羅士信趁機率二百人入城,代替王君廓守城。

李世民的一個指揮失誤,失去了一個比秦叔寶還厲害的一個猛將

羅士信去在劉黑闥晝夜攻城,唐軍也無法增援的情況下,八日後,洺水城破,羅士信寧死不屈,最終遭到殺害,年僅二十三歲。李世民以重金贖回他的遺體,將他安葬,並賜諡號為勇,李世民可能沒有想到的是用猛將羅士信替換下被李淵稱為是“爾以十三人破賊萬,自古以少制眾,無有也”的這位早年聚眾為盜,四處劫掠,投靠瓦崗軍歸附唐朝的王君廓,在之後玄武門之變後,挑撥廬江王李瑗謀反,然後再將其誅殺,以平叛英雄自居,最後竟然殺死驛站吏卒,想逃往突厥,但是被野人所殺,所作所為也被李世民的群臣所看不慣建議李世民:“王君廓是叛臣,不應享受封邑。”李世民遂將王君廓貶為庶人,不知道這個時候李世民有沒有後悔當初叫羅士信去替換王君廓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