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真实历史上诸葛亮到底是怎样的人?

等是什么


南阳诸葛亮是南阳人吗?他和曹操是同乡吗?他为何背井离乡?有人天真地妄想,如果曹操三顾草芦,他能得到诸葛亮吗?他一身本领如何而来?为你揭秘诸葛亮鲜为人知的那些事

【诸葛亮现今谁能比?——后不见其比!】南朝有个叫殷芸的人,他的一本书《殷芸小说》里记载着一件这样的事:在诸葛亮死后110年,一天,东晋大将军桓温遇见诸葛亮时代,活了一百多岁的小史问道,诸葛丞相,今谁能比?百岁小使答道,葛公在时不觉其异,葛公殁后不见其比!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发明家举不胜举,左宗棠曾经把自己喻成“今亮”,白崇禧也把自己比作小诸葛,后人常说小诸葛、赛诸葛,但真正能相提并论的,恐怕无人罢了!

2012年法史学家俞荣根曾经做过一次调查,中华民族最受崇拜的人是谁?在收回的12280多张有效调查卷里,排第一的是思想家孔子,第二就是政治家诸葛亮。2005年日本《周刊文春》登刊过一份关日本最崇拜的一百位世界名人调查,中国只有两人入选,一位是排在28名的诸葛亮,另一个是排在87名的孔子。

【乱世孤儿诸葛亮的身世——原来是山东汉!】公元181年,东汉灵帝光和四年,诸葛亮(后封蜀汉丞相),字孔明,出生于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临沂沂南县)。从小父母双亡,大哥诸葛瑾(后任东吴大将军),弟弟诸葛均和两位姐姐,还有一个堂弟诸葛诞(后封曹魏征东大将军)。一门三方为冠盖——蜀汉得其龙(诸葛亮),东吴得其虎(诸葛瑾),曹魏得其狗(诸葛诞)!

【南阳卧龙——为何去南阳?】时势使然,公元194年,诸葛亮的家乡徐州琅琊郡发生一起灭门惨案。公元193年曹操血战中原,他不是挽救狂澜,而是给各路诸候的战争推波助浪。当年,曹操的战斗也在中原有了立足之地,便派人把父亲曹嵩送回老家徐州养老。曹嵩装了一百多车的金银细软浩浩荡荡地到徐州,当时陶谦是徐州牧。为了让曹嵩在自己的地盘能安全并讨好曹操,陶谦便派军队保护曹父,没想到所托非人,军队头领见财忘义起了邪心,竟然灭了曹嵩一干人卷财下落不明。曹操知道后,那还得了!便率军徐州付伐陶谦,大屠百姓十多万,尸首堵路,血流成河。公元194年再攻徐州,战火殃及琅琊郡,陶谦向各路广发求救信号,只有刘备带一千余兵对抗曹操。

从此,刘备给14岁诸葛亮的心印象,徐州急公好义英雄和救星,而曹操却是残酷屠魔。诸葛亮一家,除了诸葛瑾留守祖业,其他人流迁南阳。

【诸葛亮的本事从何来——南阳十年】

诸葛亮17岁开始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郊行政属南阳),27岁才出山。这十年里他做了什么事?

第一是躬耕。亲自耕种是一面为解决吃饭、生活来源。一面是中国古代耕读传家文化必修课,晚清名臣曾国藩的祠堂门口一幅对联:敬祖宗一柱清香必恭必敬,指子孙两条正路宜耕宜读。这就是全面指出当时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宜耕宜读是中国风俗传家文化。

第二是联姻。他和他的两位姐姐都溶入了荆州四大家族。(见下图)

第三是学习。当时中原战火四起,别人招兵买马,抢地争权。不善于作战的荆州牧刘表,对文化教育很重视,他高薪聘请300多学者,大办学堂讲座,诸葛亮一身本领,基本都是从那里学来。根据《荆州文学记宫志》记载,开设的内容有“训六经”学儒家经典、“讲礼物”学礼仪、“谐八音”学乐器、“协律理”学乐理论、“修记历”学天文历法、“理刑法”学法律。还有学习诸子百家思想等。

【满门忠烈,流芳千古《出师表》】中国至今最好的文章《出师表》!看了《出师表》的人不哭,其人必不忠!它体现了诸葛亮的君臣之道,用兵之道,治国立法之道。忠烈体现在,蜀汉托孤大臣诸葛亮,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为理想,先帝刘备临终前曾说过,禅如不能,可取而代之!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托孤!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父子战死;而曹魏托孤大臣司马懿却是使用阴谋诡计,虽是享尽荣华富贵,但谋主夺位,大多子孙被迫当奴、洗马桶,为人所不齿。

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武候祠为诸葛亮而建,后来建有千千万万座,就连他墓边的一草一木都受保护,后裔子孙人人为姓诸葛而自豪!而司马懿的故居,墓地都无人去查问,甚至认为姓司马而感羞耻。

【诸葛亮是怎么样的人】神机妙算、忠诚、百折不挠。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能说会算能言会道。治国理政、发明创造。懂音乐、会画能棋。甚至做饭炒菜都拿手。

战神白起一生与各诸候大战过76次,胜64次平12次,给后人印象又如何呢?

一个比四川大一点的地方,只活了54多的人——诸葛亮,当今谁可比!










追波逐流


鲁迅曾经对于三国演义中对刘备和诸葛亮的描述评价说:刘备之德近乎伪,孔明之智近乎妖



相信大多数人对于诸葛亮的了解也来自《三国演义》,那历史上诸葛亮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陈寿在《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中说他“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意思是诸葛亮治军严整,运用奇谋妙计上却有所不足;政治才能比带兵能力强。随机应变的本领,不是他所擅长的。

但是,这样就能说明诸葛亮没有军事才能吗,非也。凡是大战,治兵为上,奇谋为下。诸葛的军事才能绝非平庸可以描述。北伐曹魏的过程中,蜀汉人口不过三国十分之一,尽管北魏家底丰厚,可还一直被诸葛亮压着打。有人说,蜀汉的灭亡正是因为诸葛亮穷兵黩武。其实不然,当时北魏实力明显强于蜀汉,若不趁北魏内政不稳,咬他两口,怕是蜀汉会更早被灭。治兵稳健,能压着北魏打,诸葛亮最起码是合格的军事家。

而内政方面。诸葛亮在前线带兵,蜀汉朝堂秩序井然。从无打错。反观北魏东吴。政变迭起,朝堂不稳。而在去世后,诸葛亮挑选蒋琬费祎姜维主持内政军事,三人就算不是奇才,也是德才兼备。这也体现了诸葛亮的识人之明。

所以说,无论怎么说,历史上的诸葛孔明,绝对无愧于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的称号。

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九流电影


小编并非涂鸦诸葛亮这个智慧的化身,只是把看到的资料说一下,是尊重传统的。

据【三国当事人传】:【三国演义】的真正作者是诸葛亮的后人诸葛中,完全不顾三国事实添油加醋,美化其祖诸葛亮。【三国真情录】载:【三顾茅庐】的真相: :刘备三次去见诸葛亮,茅庐内诸葛亮每次都与几个寡妇私会,不敢出来。最后一次,诸葛亮与农夫隆中的老婆约会,被刘备当场撞上,诸葛亮不好意思,就胡说一通【隆中对】。诸葛亮实在混不下去了,才和一个卖草鞋的人去闯江湖。

三国之中,刘备曾派诸葛亮去东吴,诸葛亮看到东吴美女如云,乐不思蜀,诸葛亮的舌战群乳,说明了诸葛亮乃情场高手。被诸葛亮后人改写成舌战群儒,这在【三国志】中有明确记载。诸葛亮三气周瑜,怎么气?诸葛亮给周瑜带绿帽子。都是小乔惹的祸,诸葛亮与小乔,缠缠绵绵,周瑜活活气死。

【三国民间传】载:诸葛亮爱上孟获的老婆,送了价值连城的定情物,当诸葛亮与孟获老婆正在兴奋中,孟获忽然回来,诸葛亮只能躲在床下。等孟获与老婆神魂颠倒时,诸葛亮突然从床下出来,擒住孟获。诸葛亮七擒孟获,只要想擒,诸葛亮能几百擒孟获。

【三国夜话】载: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为什么挥泪?被马谡老婆骂的,骂诸葛亮蛇蝎心肠,给马谡带了绿帽子又想独霸,马谡老婆骂完,后悔认识诸葛亮,撞在南墙上,一命呜呼。

诸葛亮是多情之人,曹操曾经送美女39人,诸葛亮深表感谢,为什么华容道曹操可以逃命,怎么不派张飞去华容道?诸葛亮不想杀曹操。诸葛亮的智商情商非常人可比,英雄爱美女,也是无可非议的。


白这个颜色


刘建兵145263287


1。军事:☞从战争历史,诸葛亮一生亲自指挥的战斗并不多,只有南征孟获和北伐曹魏,但是诸葛亮这个南征北伐确实载入史册,南征降服了当时的少数民族部落,北伐累败曹魏,凭借一州之力,真正的做到以一己之力让蜀汉立于不败之地。☞从令行禁止上,诸葛亮治兵严谨,赏罚分明,注重士兵的培养,对士兵素质要求很高。☞从排阵演练上,诸葛亮布阵,不仅让司马懿,张郃等人畏惧,就是后人看了也不得不叹为观止。☞军械发明,诸葛亮擅长发明军械,比如诸葛连弩就是最好的例子,一驽十箭,射杀魏国大将张郃,打的魏国苦不堪言。



2。政治:诸葛亮的政治才能是远远高于军事才能的。☞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言必行,行必果,从不徇私舞弊,严格要求下属和亲人。☞诸葛亮在位期间,把握蜀汉政权,广开言路,劝诫刘禅。☞担任丞相职位,属下臣民安纪守法,恪尽职守。☞选拔良才,使得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赏罚分明,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每每大小事务,都要亲自决断。☞内修政理,外御强敌,以一州之力,傲立天下。☞依法治国,路不拾遗,民风淳朴。




3。经济:☞诸葛亮在位期间,广修水利工程,数次维修都江堰堤坝,使得成都物产丰富。☞重视农产业,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开发蜀锦业务,使得蜀汉财政聚增。

4。品质:☞诸葛亮做事专心致志,用心用力,亲力亲为。☞诸葛亮的务实精神,影响世人。☞不任人唯亲,严格要求后代。☞忠心耿耿,掌握蜀汉政权十多年,绝无二心,对待两朝天子一样的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百世。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毋庸置疑,诸葛亮是我国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小弟木村


诸葛亮(孔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治国才能不亚于萧何,治军能力不亚于司马穰苴。只是诸葛亮的运气比较差,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曹操和孙权的势力已经成型,诸葛亮穷尽毕生精力也没能帮助蜀汉完成统一大业。

从治国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是一个非常擅长治国的人,刘备攻下益州之后,将治理益州的重任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制定了严厉的刑罚,处事公正不偏私,虽然犯错的人会受到重罚,但是因为诸葛亮处事公平,百姓们都没有怨言。

诸葛亮还修缮了秦朝时期的都江堰,改善了蜀汉的耕种环境,促进了蜀汉农业的发展。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蜀汉的百姓能够丰衣足食,人们都十分的敬仰诸葛亮。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的百姓自发为诸葛亮建造祠堂拜祭诸葛亮,一直到了蜀汉灭亡都没有停止。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是武庙十哲之一,唐朝的战神李靖一直把诸葛亮当成偶像,李世民和李靖曾经多次讨论学习诸葛亮的用兵技巧。诸葛亮用兵追求稳中求胜,他用兵从来没有出现过大的失误,即使战败也不至于出现大的危机。

诸葛亮南征孟获期间,采用了攻心为上的计谋,孟获对诸葛亮心服口服,不敢再发动新的叛乱。诸葛亮北伐期间,用兵一直有条不紊,在马谡街亭战败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全身而退撤回汉中。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间,诸葛亮在卤城之战大破司马懿,诸葛亮去世之后,司马懿称赞诸葛亮为“天下奇才”。

从一个臣子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是古代忠诚的代表,他掌握了蜀汉大权十一年之久,蜀汉的老百姓都十分拥戴他。然而诸葛亮一直对刘禅忠心耿耿,始终没有任何篡权的打算。古代权臣要么嚣张跋扈,要么就谋朝篡位,诸葛亮能够尽心竭力辅佐刘禅,实在是难得可贵。

反观曹魏的托孤大臣司马懿,曹丕将曹睿托付给司马懿,曹睿又将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在曹睿去世的时候,曹睿抓住司马懿的手说:“我之所以没有咽下最后一口气,就是为了见到您,现在见到了您,我死而无憾。”结果司马懿忘恩负义,篡夺了曹魏的江山,两人的道德高低立判高下。

当然诸葛亮也不是一个绝对完美的人,他在蜀汉过于专权,没能培养出来刘禅,也没能培养出来合格的继承人,这些是诸葛亮的短处。当然总的来看,诸葛亮仍然不失为一个能力出众,道德高尚的人。他为蜀汉奉献了毕生的精力,死后能够获得世人的尊敬,也算是他应得的回报。


史海泛舟摆渡人


简而言之,诸葛亮是一位伟人,一位不世出的伟人,一位极富选择性和灵活性的伟人。

可以分别从几个方面来说。

一、内政

诸葛亮的内政水平绝对是历史上第一人。我们现在看历史,尤其是三国史,关注最多的都是军事。其实内政才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就好比说现在哪个官好哪个官坏一样,直接关系着人民的幸福。

诸葛亮很有威望,在刘备去世、蜀国大败德背景下能稳定住局面,收拾人心。在曹魏陈群等写信鼓动许靖等投降时,能发一个正议加强思想教育。另外,还劝农发展蜀锦,恢复经济,当之无愧的是一代贤相。所以他去世后人民自发地悼念。这非常难得。

二、外交

孙权跟蜀国有深仇大恨,仇恨程度甚至超过了曹操,但诸葛亮很能忍。刘备去世前的国策对孙权是一种不信任,甚至是进攻的态度,他把李严这个最高军事长官放在永安就是证明。但诸葛亮为了北伐中原,力排众议,和孙权结盟,以换取东部的安宁。

三、用人

诸葛亮用人有优有劣。从优来说,他很有公心,不徇私不结党,荆州派益州派他都用,所以很得人心。廖立和李严都是他废掉的,但都没有怨言,这个谁能做到?从劣来说,他好用品德高尚的人,以德为先。对品德低劣的人不能很好任用,导致未能充分发挥人才功效。

四、军事

诸葛亮的军事才华一直是争议最多的。他是武庙十哲之一,但史书也说奇谋为短。我认为他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理由包括,第一,他是一名杰出的战略家,隆中对亘古闻名。第二,他善于练兵,军队最大的问题在于溃散,但是他的兵除了街亭之败,后面即便是到亡国,都没溃散,真正做到了不动如山。后世的戚继光谋略也不是特别的牛,但他就是靠练兵建成的事业。第三,他的八阵图也是一大成果,唐朝的李靖,明朝的龙正都学过八阵图。凭这些才能,足以称为优秀军事家。不足之处确实在谋略,他的谋略属于四平八稳,在五丈原时被郭淮都猜出来了,从这一点来说,他确实比法正、庞统要弱。

五、品行

诸葛亮品行很高,很清廉,很忠心。在他的培育下,蜀国一大片人都很清廉,比如邓芝、姜维、蒋琬等。但诸葛亮也有一个问题:喜欢告密。彭漾就是最好的证据。但是,在他掌权后却很开诚布公,也足以成为后世楷模。

综上所述,诸葛亮确实是一代伟人。我们现在说他哪哪不好,基本都是以完人以圣贤的标准衡量的。试问中国历史上,有谁能在内政军事外交等领域全面发展的,诸葛亮基本实现了,虽然每个领域不都是满分,但也都在90以上了。


三国不求甚解


不请自来,我是昊涛说史,我来回答!

千古名相-诸葛亮

关于题主的问题,历史上的诸葛亮是怎么样的人,首先通过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臣、忠臣、能臣,正史中诸葛亮也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一个智慧近乎于妖的人,是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更可以称之为古之少有的“千古名相”

蜀汉成也诸葛败也诸葛

诸葛亮身为蜀汉政权的丞相,是一个处事非常严谨,工作非常勤恳的“工作狂”,据记载“罚二十以上亲览”,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以至于积劳成疾,而且但凡出征必定是亲自领兵,对于朝中、军中一切事物更是都要亲自打理,然而凡事亲力亲为,并非是为官之道,诸葛亮虽然给全国展现了一代忠臣鞠躬尽瘁的典范,却也忘了为各方将领留下了一展所长的机会,也忽略了将一国运势寄予一人的危机,这也使得后来一旦英灵入土,曾经耗尽其心力的蜀国便陷入了危机,难以自拔。

用人不善,岂止痛失荆州、街亭

当年刘备打算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便留下关羽守荆州,但是由于关二爷的傲气,使得他忘记了诸葛亮走时留下的联吴抗曹的战略,结果也导致了大意失荆州的悲剧。对于荆州的留守诸葛亮错用来关羽,使得蜀汉对外政策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然而在马谡“失街亭”,更是诸葛亮用人不善的悲剧,在刘备还在世的时候,就曾告诫过诸葛亮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重要的事,还需要好好地观察。刘备认为马谡只适合作为高阶谋士,并不适合作为一个单独领军的将领。但是诸葛亮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也没有把刘备的嘱咐放在心上,致使最后街亭一役,马谡痛失街亭,最终“街亭失而几使孔明无退足之处矣”

谋略不当,耗尽心力泪满襟

隆中对中提到: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然而事实上荆州与益州,相距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更是使得刘备军团难以集中兵力上的优势,更使得荆州孤悬在外,发生变动难以及时援助,最后也使得关羽镇守的荆州被东吴偷袭成功,更导致最终关羽父子命丧孙权之手。

结语

在小编看来,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对于他是不是千古名相还有待争议,但是他不愧于忠臣的表率,他以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立下了他千古英魂的丰碑。是值得我们后人称赞与敬佩的。


我是昊涛说史,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告诉我奥~


昊涛说史


历史上的诸葛亮更加持重沉凝:

诸葛亮生于东汉末年,其父诸葛珪早年为官。幼时,诸葛亮是个苦命的孩子,六七岁时在躲避长年的战乱中度过

,八岁时父母双亡,后经其叔父诸葛玄展转来到荆州,建安二年其叔父辞世,从此诸葛亮定居隆中。

少年时的多灾多难,成就了诸葛亮坚韧不拔的性格。诸葛亮自耕自足,年少有志,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诗文.政治.军事.天文地理无所不精,广交学士,结识名流,“卧龙”之誉闻名遐迩。诸葛亮和大学问家徐庶是挚友,后由徐庶举荐,经刘备三顾茅庐,佐刘备建立蜀汉,实现三国鼎立。诸葛亮不但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还精于管理,坐阵后方可稳定军心。安边关.抚百姓.不绝粮道样样做得令人钦佩。诸葛亮感念刘备的知遇之恩,毕生为刘备开疆扩土,披肝沥胆

。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九伐中原;舌战群儒,联姻东吴,协孙权火烧赤壁,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悲歌……

有些史字家把蜀汉的灭亡归罪于诸葛亮是不公平的。刘关张其情刻骨,情愈亲生手足。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说,刘备的蜀国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而家族式企业的最大弊端是:当企业发展到兴盛时期,其中要员犯了顽固性错误,CEO的指挥权难以奏效,诸葛亮就是夹在刘关张之间的CEO。关羽之死点燃了蜀汉灭亡的导火线,为给二弟报仇刘备倾全国之兵讨伐东吴,此举加快了其灭亡的节奏,久攻不下又不收兵犯了兵家大忌。酷暑之时屯兵林下等于是自掘坟墓,此时陆逊一把大火把诸葛亮苦心经营一生的的家底儿全部折完。刘备托孤后诸葛亮精精业业,但已无力回天。

史学家对诸葛亮指指点点,并非真的比诸葛亮高明,我这样说的理由有二:

其一:历史已成定局,无可改变,任他做一千种假设都是对的,因为他不会经历失败。

其二:因为他身处局外,自可侃侃而谈,引经据典,若身处其中只恐惊慌失措。试问当今中国他又贡献了几多良谋……

我要为诸葛亮说句公道话: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其智大焉!



感动天下


内政成就,陈寿三国志对诸葛亮评价: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可见作为内政主导者,以法家治国,百姓平定,赏罚分明。


大局观、外交成就:

作为出色的政治家,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其隆中对一直被作为国家主要路线坚持: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到汉中得手、樊城水淹七军、吕蒙荆州破盟、陆逊火烧连营、先主白帝托孤,大厦崩塌之时,还是诸葛亮派邓伯苗修复同盟,以纵横家的气度,扶正出轨的王国,可谓只手擎天。

《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赤壁之前联吴抗曹一段,可谓鞭辟入里:

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於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亮曰:「豫州军虽败於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於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战争成就:

作为最高军事统领,阵斩王双、收复二郡、阳溪大捷、大破司马、伏杀张郃、渭水破敌,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使司马懿龟缩不敢迎战,以一州之力对抗九州刀兵,在西线常年拉扯曹魏主力名将,搅得西线鸡飞蛋打。

《三国志·杨阜传》说曹魏:

方今二虏合从,谋危宗庙,十万之军,东西奔赴,边境无一日之娱;农夫废业,民有饥色。

军事成就:

作为军事家,诸葛亮长于正,短于奇,「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擅长练兵、军械,用连弩和超过两丈的长枪(《事物纪原》记载为诸葛亮发明),敢于在正面用步兵平原迎战曹魏骑兵,纵观三国有谁能做到?

司马懿刚说完「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就被诸葛亮打爆了,诸葛死后他去看军营布置,也不由得叹服:「真乃天下奇才也!」

著有兵法二十四篇,享配武庙十哲,是后人对诸葛亮军事方面不可撼动的认可。

不要忘记战争的成败取决于军力、战力、粮草、后勤,而指挥家个人的能力有限。到了三国后期,大家逐渐熟悉了战争,指挥官素养基本都不差,不像前期那样蠢材当将军、醉鬼守要地、董卓带西凉久战之兵如入无人之境、曹操每次把家底打得稀巴烂死里逃生竟然还能再起炉灶,到了三国后期,攻守之道都有章法,你抄我粮道我劫你援军你劫营我伏兵,奇谋能发挥的作用远不如前期人傻钱多速来的时候。

诸葛亮基本上在打知其不能胜而图之的战争,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可知。


深受百姓敬爱:

襄阳记: 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


教育子女方面:

看一个人的人物本性,从看他们教育子女可知,因为在外或有伪装,但面对子女往往松懈。因此看曹丕跋扈可知曹操无视汉帝、实为汉贼,看诸葛诫子,则知其当真是死而后已。 诸葛子女或有才智不及,但一门中人,并无失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看诸葛子女,可观诸葛其人。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不失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军事虽非所长,也可以以弱攻强,当得起司马宣王“天下奇才”之称。 更可贵的是,诸葛亮出将入相,揽军政大权于一身,但自己没有篡位,也没有给自己子孙太多的政治地位和权力,更没有借机揽财,而是事必躬亲,几乎是累死在军务政事之中。其死后,连生前的政敌都为之悲痛。才能和品德达到这样高度的人,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可能都是十分罕见的。




看了正史,会更加尊敬,佩服诸葛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