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冬季帶寶寶出門,給孩子捂得越嚴實越好嗎?

薄荷女生


這個問題,還真不是捂得越嚴實越好。

前兩天的新聞:

1月3日早上,一個百天大的男嬰被緊急送往浙江嘉興市婦保院搶救,但是很可惜,孩子終究是沒能醒過來……

據瞭解,寶寶才出生104天,以前一直是爺爺奶奶帶著,就在前幾天才剛給寶寶辦了百日酒。而事發當天,孩子是由小夫妻帶著一起睡的,第二天早上六點多醒來才發現孩子已沒了動靜,120送到醫院的時候,孩子已經沒有生命體徵了,且身上已有了屍斑。

嘉興市婦保院的醫生解釋稱:在冬季嬰幼兒特別容易出現捂熱綜合徵,這是由於捂得過嚴,造成嬰幼兒高熱、脫水、甚至窒息,且以與父母同床睡發生率最高。

這個也叫蒙被綜合徵。

有時候看見寶爸寶媽或者寶奶,抱著很小的孩子,都是全副武裝,臉也被蒙起來去打疫苗,其實還是有一定危險度的,建議給孩子帶上帽子,圍巾等護住臉,不要全部蒙起來,防止出現意外。


大一點的孩子也不用全副武裝

孩子能跑能跳時,身體自帶能量,而且小孩子新陳代謝很快,跑跑跳跳很快就會熱起來,捂得嚴嚴實實的,背心或者頭部出汗後反而不利於孩子健康。

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這句老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家穿衣之道是,孩子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

我和兒子出門,他很少會喊冷,有時候他覺得不冷,不肯多穿衣服時,我就給他帶上一件衣服,等到外面看見真的很冷時在給他穿上,他自己也會摸索冷熱的規律。

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奶奶帶大,奶奶怕冷,總是給孩子穿的很多,孩子就越來越怕冷,身體也是非常瘦弱。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在育兒路上不斷學習修行,聽說關注我的都是長得好看的。來,一起修行吧。


jason媽咪有辦法


如何給孩子正確的增減衣物,是頗讓家長們頭痛的事情。在冬季,並不是給孩子捂得越多穿得越嚴實就越好。許多孩子在冬天出門時包裹的嚴嚴實實,如同一個小粽子。結果孩子卻出現了感冒。這是什麼情況?其實有一種寒冷叫做“媽媽怕你冷”。在冬季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因穿的過多而導致出現病症的情況。新生兒更甚。有的新生兒由於體溫調節中樞發育欠成熟,家長給孩子包裹過多,出現了發熱的情況。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為“捂熱綜合徵”。大一點的孩子,由於包裹衣物過多,孩子一運動就會大量出汗,冬季外部環境溫度低,內衣被汗液浸溼後保溫效果差,這個時候更容易出現感冒的現象。因此,孩子們需要恰當的添置衣物。

如何恰當的添置衣物呢?祖國醫學裡認為,“要讓小兒安,三分飢和寒”。意思就是說不要讓孩子吃的太飽,穿的太暖。通常情況下孩子的穿著比大人多一到兩件即可。家長們需要注意孩子手部和足底的溫度是否適宜。“寒從腳起、病從口入”是有一定依據的。當孩子感覺到四肢較冷時,及時的增添衣物很有必要。可以使用暖寶寶貼在孩子的腹部或背部,用暖足貼貼在孩子腳底。手部給孩子帶上露指手套。這樣做比您給孩子多穿四五件衣服還要管用。出汗較多時家長們需要將孩子身上及時擦乾然後迅速地更換內衣脫掉一些衣物。當孩子四肢發冷,甚至不由自主的寒戰時,孩子就穿的太少了。那些“忘穿秋褲”的孩子們,你們的媽媽讓你回家穿褲咧。天寒地凍,可不是“要風度不要溫度的時候哦!”及時的增減衣物非常重要,您說呢?


兒科恩銘


首先是要看多大的寶寶,還有寶寶體質如何,室外溫度等因素,因人而異的。一般來說不用穿太多,跟大人差不多就行了,保證漏出口鼻眼。

另外,建議平時也不要盲目穿太多,寶寶新陳代謝快,熱量大,捂得太熱,出了汗更容易感冒。當然,穿多少還要看從小的習慣啦。

這裡分享一個小技巧,辨別孩子的冷熱。

當你無法判斷寶寶的冷熱程度時,可以摸一下手心,後頸部(手可能捂在袖子裡拽著拳頭會很熱,再檢查後頸部,綜合判斷),如果很熱,再摸一下後背有沒有出汗,出汗了馬上用毛巾擦拭或用紙巾吸掉汗水,避免著涼。



我的小姐有個娃娃


冬天,天寒地凍,寶寶看起來弱不禁風,家長都習慣性會把寶寶裹得很嚴實,生怕他們凍著,尤其是外出時,更是捂得嚴嚴實實。那麼,寶寶出門,捂得越嚴實越好嗎?

其實,則不然!由於寶寶代謝旺盛,加之活潑好動,容易出汗,如果寶寶捂得越嚴實,也就越容易出汗,一旦出汗,潮溼的內衣捂著也就更容易感冒了。尤其是在戶外,潮溼衣物裹身,冷風一吹,感冒概率非常大。因此,冬季寶寶外出,不見得捂得越嚴實越好,凡是講究個恰到好處。

避免“奶奶冷”。

穿衣看似簡單,但是在冬季,家長常常會犯錯,尤其是隔代長輩,習慣性裡三層外三層,把寶寶裹得嚴嚴實實,如同粽子。其實,冬季寶寶穿衣不是穿得越多就越好。

把握“四暖一涼”原則。

“四暖”,即手暖、背暖、肚暖、足暖;“一涼”,即頭涼。冬季給寶寶穿衣時,把握“四暖一涼”原則就可以。

掌握冷暖判斷標準。

有些家長以寶寶的手是否暖和,作為穿衣的判斷標準。其實,這也是不正確的做法,你想,寶寶的手是裸露在外面的,通常會冷些。判斷寶寶穿衣是否適中,應該摸寶寶的背部 ,如果寶寶背部暖和,也沒有潮溼的感覺,說明穿衣適中;如果背部有粘粘的潮溼感,說明穿衣過多了,有必要適當減衣服了;如果背部冰冷,則說明穿衣太少,應及時加衣服了。


睿爸育兒


我覺得視自家孩子體質情況而定,我家寶寶是冬天出生的,然後從一出生就給他捂上了,導致他一直不耐寒,很容易受涼受風感冒,所以,冬季帶寶寶出門時,我都會給他穿得很暖和,帽子,圍巾,口罩是標配,最怕吹風了,所以身上敞口的地方都給捂上,但會比較注意內外溫差。

如果你家孩子從小就比較耐寒,就不用這樣嚴實,小孩子一般火氣大,如果悟得太嚴實,內熱外冷也容易生病。


小猴貝的生活錄


寶寶冬天怎麼防寒?很多家長覺得給寶寶裹得嚴嚴實實就夠了,其實這種想法太片面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下該如何幫助寶寶溫暖地度過這個冬天。

  寶寶防寒技巧

  1、暖身護手

  出門前應給寶寶穿好保暖衣、棉衣棉褲或羽絨服等。儘量讓衣服袖子長一點,因為小寶寶們大都不愛戴手套,也不方便戴,棉衣袖子長的話正好可以一舉兩得,也不容易透風。除此之外,還應再帶一個小包被,以備不時之需。

  2、保護頭部不受涼

  寶寶的頭部血管比較豐富,大約身體裡有30% 的熱量都是由頭部散發的,所以如果頭部受涼,寶寶就很容易感冒。因此外出要為寶寶戴上帽子,可以防止寶寶頭被風吹到。但要注意帽子內層的材質要是純棉,吸汗也透氣。另外,帽子不要拉得過低,到眉毛上方即可,以免影響寶寶的視線。

  3、穿暖和的鞋子

  腳部神經末梢豐富,對外界的刺激很敏感,如果小腳溫暖,這種感覺也會傳遞到全身,因此外出給寶寶穿一雙暖和的鞋子,有助於他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增強禦寒能力。

  4、避免口鼻吸入涼氣

  圍巾或口罩可以避免寶寶吸入過多的涼氣,也可遮住部分臉頰保護肌膚不被寒風侵襲,用來防寒無可厚非。不過務必要確保它們不掉毛、不掉色,不然被寶寶吸入喉嚨,很容易引發意外。另外,應留意觀察,一旦口罩被寶寶的口水浸溼要及時更換。

  5、別讓頸部受寒

  如果頸部裸露在外,寶寶就容易有冷颼颼的感覺,這是因為頸部的皮下脂肪比較薄,因此禦寒能力也比較薄弱。外出時不妨給寶寶穿上高領保暖衣、毛衣,或者戴上一條柔軟的圍巾,應注意衣領和圍巾都不宜過緊,以免造成寶寶不適。

  寶寶感冒了怎麼辦

  1、感冒發燒要捂汗

  有的家長在發現寶寶感冒發燒後,就會給其蓋厚被子,認為捂一身汗好得快。但這種方法並不適宜,因為感冒的種類有很多,倘若是熱感冒,捂汗只會加重病情,甚至會引發“捂熱綜合症”,影響寶寶健康。

  2、掛水好得快

  有的家長為了讓寶寶快一點好,就去醫院掛水,這樣也是不可取的。掛水雖然能讓寶寶好得快,但是對寶寶的副作用也是不可小覷的。孩子感冒是需要一段時間恢復,應該科學判斷,症狀較輕可以用物理方法護理,不要盲目依賴掛水。

  3、感冒後要吃消炎藥

  消炎藥吃多了會影響孩子的免疫系統,因此,家長給孩子吃藥需要對症下藥,隨便亂吃藥只會加重寶寶的病情。

  家長在冬天尤其需要寶寶的身體健康,日常一定要做好防寒工作,如果寶寶還是生病,千萬不要自己亂來,寶寶的身體很脆弱經不起折騰,及時求醫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通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阿斌小戈戈


帽子必須要帶的,等下風吹到很容易生病


yy156200983


一般寶寶新陳代謝旺盛,穿的參照父親即可。

很多寶寶都是捂出來的病,所以並不是捂的越嚴越好。

給寶寶的腳、肚子、脖子、頭部最好保暖。抹頸後是溫熱的說明穿著合適。

如果有出汗,等汗落落注意適當減少。


月月5448


1、注意保暖,注意領口脖子等一些易進風位置的保護。

2、多在陽光明媚的地方曬太陽,少在風口停留。

3、注意衣服好穿脫,在去室內室外等有溫差的地方注意隨時穿脫,防止過熱過冷。

4、孩子愛動,注意讓孩子行動方便,不要束縛孩子的身體。


子源媽媽在職場


你好 冬天天氣寒冷 寶寶抵抗力較弱 如果是開車帶寶寶出門 建議不要開暖風 因為車內暖風有毒體 對於冬天給寶寶穿衣服薄厚的問題 我個人觀點是穿厚點 寶寶抵抗力太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