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小山村有大夢想 小產業有大作為——寶興縣蜂桶寨鄉光明村發展脫貧產業見聞


小山村有大夢想 小產業有大作為——寶興縣蜂桶寨鄉光明村發展脫貧產業見聞

光明村七彩山雞特色養殖業興旺。


小山村有大夢想 小產業有大作為——寶興縣蜂桶寨鄉光明村發展脫貧產業見聞

光明村第一書記(右),與村民探討飼料林產業發展心得。

寶興縣蜂桶寨鄉光明村,是該縣脫貧攻堅中確定的十四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之一。

從2015年到2017年,再到2018年迎來打贏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第一年,通過引導全體村民走上集約化、現代化的綠色產業發展路子,一路走來的光明村,已取得頗多脫貧實效。

何謂實效?光明村駐村第一書記馬偉,提供了一組數據作為佐證:2017年,實現戶脫貧目標,全村28戶貧困戶、105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18年度(去年10月至今年9月),全村人均純收入10500元,貧困戶人均純收入10024元。

“該年度省定脫貧標準為人均3600元,光明村不僅達標,還遠遠超過!”談及接下來的路怎麼走,馬偉直言,脫貧攻堅還在繼續,夯實基礎不忘回頭看,更多探索實踐正在路上。

一路走來

歡笑與淚水並存

10月8日,蜂桶寨鄉光明村,受持續陰雨天氣影響,又地處中高山,溫度陡降。

但忙碌並未因此停歇。光明村外郎坪組一處不大的農家院壩裡,村民李宣清正在準備前往蜂桶寨自然保護區巡山所需的生活用品。按工作要求,巡山期間吃住都要在山上。

“雖然很辛苦,但收入也不少。”讓李宣清如此喜悅的,是今年初駐村工作組在蜂桶寨自然保護區,為其爭取的生態管護員一職,每月收入2300元。

為其增加收入的,還有他從2015年起就發展的養殖類脫貧項目——七彩山雞。地點就在屋後山坡上。

這裡有佔地面積約160平方米的保溫間和孵化間,並配以露天養殖場地。稍時,一顆顆蛋被小心放入籃子。“進入盛產期時,每天有70多個蛋,每個售價5元,供不應求。”

走進一旁的育雛間,1000多隻雞苗正在保溫箱內健康成長。對於這些毛茸茸的小傢伙,李宣清始終如對待自家孩子般悉心照顧。靠著這些不斷繁育的雞苗,僅是今年1月至9月,他就成功售出成雞、雞苗1000多隻,進賬不少。

相似的,還有光明村的養雞大戶韓世康。去年,他先後分批購進了1萬餘隻土雞苗,目前尚餘2000只存欄。駐村工作組提前聯繫好銷路,讓他沒有後顧之憂。

“這兩戶養雞大戶,對光明村貧困戶脫貧帶動不小。成功帶動15戶貧困戶養雞,帶動養殖數量2000餘隻,幫助他們在2016年全部成功脫貧。”馬偉說。

村民不等不靠,或自力更生、或帶動發展,光明村村“兩委”、駐村工作組、幫扶聯繫單位寶興縣林業局,也為這裡的產業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動力。

以今年為例。全長1公里,與光明村、新康村相連的連村公路實現硬化,新修建光明村外郎坪組、窩底溝組分別長約1公里的生產便道,配套建設蓄積3立方米汙水沉降池68座……

光明村的產業發展,同樣遭遇過“滑鐵盧”。

2016年,這裡曾種下過110餘畝桑樹林。

“受村民不願用農田集中栽種的固有傳統觀念影響,該項目最終功敗垂成。”馬偉說,基於經驗教訓,一項同樣以桑葉林為主的項目在經過更多思考和謀劃後,於今年重新啟動。

堅定前行

增收與幸福相連

馬偉所說的思考,源於光明村在今年初對自身不足和短板的深度剖析。

“主要集中在4個方面。”貧困戶主要靠務工脫貧的現實未得到根本改變,遭遇傷病後再度返貧幾率不小;比較落後的傳統農耕文化依然存在,對種植養殖新技術接受運用不充分,認為靠種植養殖增收沒外出務工快;部分已脫貧貧困戶收入僅比貧困線高一些,“回頭看”“回頭幫”勢在必行;已有脫貧產業結構較為單一,尚未形成長效、可持續產業增收體系。

今年2月,關於後續產業脫貧的實踐很快啟動:在寶興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下,經寶興縣林業局多方協調,在鄉黨委政府指導下,寶興縣外郎坪特色產業基地建設開始籌備。目標:產業基地規劃建設面積700畝,建成寶興縣規模最大的村級特色產業基地。基地一期規劃發展180畝林麝飼料林(桑葉林)、120畝藤椒,至4月15日,項目1期工程完工,配套灌溉設施、道路和種苗播種同步完成;8月底,林麝飼料林正式投產,產業基地實現涉及農戶80戶,280餘人戶均創收6500餘元,其中貧困戶18戶75人,實現戶均增收3500餘元,人均增收900餘元。

按涉及農戶可優先進入基地務工的規則,村民宋興德成為其中一員。

8日上午11時,外郎坪一片茂盛的桑樹林中,宋興德已在此忙碌近3個小時。只見他一手握修枝剪,一手扶著樹幹,從主幹距地面15至20釐米左右剪斷,往復循環、動作熟練。

對發展林麝飼料林的好壞,他心裡早有一筆賬。收穫時,每天忙4個小時可收約600公斤,每日工錢以距離主路遠近計算,在60元至120元之間,至今已實現務工收入4000餘元;納入基地的3畝地,每畝土地託管金800元,每年能有2400元;今年桑葉只能收一次,每畝保底收入也有800元。“過去種的都是玉米,一年最多收入1500元,你說划算不划算?”

這只是成效初顯。為確保產業基地成為光明村群眾長久依靠,作為聯繫幫扶單位的寶興縣林業局同樣下了不少功夫。

種苗、基礎設施資金為寶興縣林業局統籌整合政府部門、幫扶單位、社會組織資金構成,由寶興縣林業局下屬森林經營所(國有企業)代管基地繁育發展;組織成立全縣首個脫貧攻堅專業合作社——寶興縣外郎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黨支部”模式運行,農戶前期收入以土地託管金、基地務工為主,待實現盈利後基地將交合作社管理運行,農戶以土地入股可再增年底分紅。

“連同藤椒在內,轉變過程預計需3-5年。”光明村黨支部書記苟全林介紹,實現盈利後的收入將按“1:3:6”構成。“1”為村集體收入,用於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3”為產業發展基金,用於產業基地後續發展;“6”為紅利,用於面向加入合作社的農戶分紅。

好消息還有不少。就在今年8月30日,寶興縣外郎坪特色產業基地二期工程正式啟動,共種植400畝藤椒,預計本月下旬建成投用。屆時,光明村將實現從“以地為家、以耕為業”的傳統農業產業向“以產促旅,以旅強農”特色農業產業轉變。

雅安日報/北緯網記者 孫振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