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究竟有幾個人看過《永樂大典》?很遺憾,一百個人都不到!

數年前,南京圖書館曾舉辦了一個名為“冊府千華——江蘇省藏國家珍貴古籍”的特別展覽,而其中最令觀眾好奇的,卻是一份首次展出的《永樂大典》殘頁抄本。

具體說,這份抄本只有一頁,而且高度還殘缺了十多釐米,但作為煌煌鉅作中獨一無二的一分子,這份歷經450年曆史並已微微發黃的殘頁卻貴為國寶,彌足珍貴。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份殘頁“估計是原國民政府中央圖書館在撤離南京時,不慎從準備帶去臺灣的《永樂大典》古籍中丟落的。”

那麼,讀者或許要問,久負盛名的《永樂大典》是怎樣編成的呢?

自古以來,中國即有“盛世修書”的傳統,如唐朝《藝文類聚》,宋朝《太平御覽》、《冊府元龜》及清朝《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等,明朝《永樂大典》也是其中傑作。

究竟有幾個人看過《永樂大典》?很遺憾,一百個人都不到!

早在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即欲修纂類書,“編輯經史百家之言為《類要》”,但因種種原因而未能付諸實施。

明成祖朱棣即位後,一方面是繼承遺志,一方面也是為了收攏人心,遂令大學士解縉等人修此一書。

眾所周知,朱棣的皇位系從侄子建文帝手中搶來,因其得位不正,加上“靖難之役”中殺戮過重,天下讀書人多為建文帝抱不平。為平息民氣,朱棣遂有此舉。

正如明末學者孫澤宗在《春明夢餘錄》中說的:

宋太宗平列國後,因得士太多而無地處之,於是設六館修三大部書;“永樂靖難後,修《永樂大典》亦此意。……靖難之舉,不平之氣遍於海宇,文皇借文墨以銷壘塊,此實系當日本意也。”

不管動機如何,官方大張旗鼓的修書總歸是一件文化盛事。

究竟有幾個人看過《永樂大典》?很遺憾,一百個人都不到!

明成祖

按明成祖擬定的宗旨,“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毋厭浩繁”。

解縉等人受命之後也不敢怠慢,隨後召集近兩百人大幹一場,後於永樂二年(1404年)首次成書,初名《文獻集成》。

書成後,明成祖認為“所纂尚多未備”,於是再命太子少傅姚廣孝、大學士解縉、禮部尚書鄭賜等人重修。

這次的規模比上次可就大多了,期間共動用朝野上下兩千餘人參與編寫,並設監修、總裁、副總裁、都總裁等行使專門之責。

永樂五年(1407年),新版本定稿進呈,明成祖這次十分滿意,並親自命名為《永樂大典》。一年後,正本全部抄錄完成。

究竟有幾個人看過《永樂大典》?很遺憾,一百個人都不到!

解縉

據《進永樂大典表》中記載,本次成書共繕寫22,877卷,目錄60卷,成書11,095冊,總字數約3.7億字,其規模是前代《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書的五倍不止。

與乾隆年間《四庫全書》所不同的是,《永樂大典》在體例上不囿經史子集而按韻首字、用字系事,以方便查找。

其中,韻以《洪武正韻》為準,以下以字為綱目,把傳統的《十三經》、《二十一史》、文集及諸子之作按上述分類抄錄而來,大約採擇保存了古代典籍七八千種之多。

如此曠世大典,《永樂大典》一也度被《大不列顛百科全書》譽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然而,《永樂大典》編成後,明成祖本打算將之付印,但因規模太大、成本太高,當時技術條件無法辦到,只好暫放於南京明皇宮文淵閣。

待遷都北京後,《永樂大典》也由10艘大船裝載運往新都,其原稿本則留在了南京文淵閣。

但不幸的是,明英宗正統年間,南京明皇宮內突發火災,文淵閣及所藏之書均燒為灰燼,已運至北京的《永樂大典》遂成孤本。

由於《永樂大典》被秘藏禁中,即使翰林院學士也難以有閱讀的機會,因而利用率極低。

除修書人外,見過《永樂大典》正本的人為數極少,不過明世宗嘉靖皇帝卻是一個例外,其案頭常置數冊《永樂大典》,以便隨時翻閱。

由於嘉靖本人很喜愛《永樂大典》,其一度打算重錄一部,但因為工程過於浩大而被擱置。

從文化成果的利用上看,這無疑是十分可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