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洩洪造就了“迎澤湖”,藏經樓本是“外來戶”

迎澤公園其名,以鄰近古太原之迎澤門而得之。迎澤門即今天的大南門。迎澤公園是古城的一處地標性"景點",她承載了無數太原人的歡聲笑語,記錄了眾多太原人的春興秋愁。

迎澤公園裡三分之一都是水,叫迎澤湖。這個湖像是迎澤公園的眼睛,聚集了公園的所有靈氣。

關於這個湖的形成,史料的記載也頗有幾分傳奇色彩。

洩洪造就了“迎澤湖”,藏經樓本是“外來戶”

飛閣流丹"藏經樓"

據說,清光緒十二年夏末某日,太原西山地區上空突然烏雲密佈,電閃雷鳴,大風驟起,飛沙走石,暴雨傾盆,這場雨一直下了四個時辰,直下得汾水暴漲,肆虐漫漶沖垮了堤壩,直衝向古老的太原城門,城內頓時成了一片水鄉澤國。

等到暴雨停歇,洪水漸退,城南一帶的積水卻長期滯而不退,由於城牆阻隔,水位比城外還高。於是,人們只好開牆洩洪。這樣,迎澤門外的一片低窪地就成了洩洪之地。洪水洩盡,迎澤門外留下了一片湖泊……

迎澤湖分南北。1954年開挖南湖,次年開挖北湖。從上游把汾河水引入黑龍潭,經過西海子,再通過迎澤大街輔設管道引進迎澤湖,然後經過今山西醫科大學退到東干渠。

現在的迎澤湖,可謂是風平浪靜,一派歲月靜好的模樣。陽光大好的時候,遊人湖面泛舟、雙槳搖動、碧波流瀉、微風拂面、垂柳依岸、野鴨戲水、水草嫩綠……歲月在此刻被溫柔相待。

在迎澤湖南北之間,橫跨一座石砌七孔橋,雖歷經歲月滄桑,仍堅固美觀。七孔橋1955年初建時只有五孔,後來隨著遊園的人數漸增,五孔已不能承載其重,故於1962年年增建兩孔,成為了現在的七孔橋,站在橋上最高處,南北兩湖的秀美風光盡收眼底。默默駐守在橋墩上的幾頭石獅子經過風雨沖刷,遊人的萬手撫摸,也給整個七孔橋平添了幾分歲月的滄桑感......

迎澤湖西北方向就是迎澤公園的"靈魂"——藏經樓。

大部分去過公園的,可能都見過藏經樓,不過令許多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座藏經樓本不是迎澤公園的"土著居民",而是從太谷縣"搬"來的。

洩洪造就了“迎澤湖”,藏經樓本是“外來戶”

北側匾額"古藏經樓" 姚奠中題

洩洪造就了“迎澤湖”,藏經樓本是“外來戶”

南側匾額"藏經樓" 曹中厚題

洩洪造就了“迎澤湖”,藏經樓本是“外來戶”

"江山如此多嬌,風景這邊獨好"鄭林為迎澤公園藏經樓書毛澤東詩詞集句楹聯 1962年

藏經樓位於公園正中央,坐落於一個高1.7米的石砌臺基之上,高約17米,從外觀上看是三層建築,實為兩層,全木結構,重簷歇山式琉璃瓦頂。底層周有迴廊,簷柱間置花卉圖案鏤空雀替。內部主體面闊三間,明間隔扇,次間檻窗,檻牆為須彌座式樣。門窗皆紅色裙板,綠色窗欞,輕捷靈動。

據太谷縣志記載,藏經樓始建於金大定廿五年(公元1185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原是太谷縣資福寺的建築之一,稱藏經閣,重建於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為仿明建築。資福寺早毀,唯藏經閣獨存。新中國建立後,1954年開始籌建迎澤公園,於1958年將藏經閣從太谷縣遷至迎澤公園,1960年全部安裝完工。

梁思成先生所著的"中國建築史"第七章中,第二節介紹元代木構實例,其中有"資福寺藏經樓",全文如下:

"山西太谷縣城內資福寺,創於金皇統間,其大殿前之藏經樓,則為元構(編者按:與太谷縣志所載有異,梁先生認為較晚),樓左右夾以鐘鼓樓,成三樓並列之勢,樓本身兩層,每層各重簷,成為三層四簷,外觀至為俊秀。其平座鋪作之上施椽作簷,尤為罕見。"

藏經樓上一南一北都題有匾額,北側是國學宿儒姚奠中先生手書"古藏經樓",溫柔敦厚,沉鬱不驚;南側匾額"藏經樓"為曹中厚所書。南側楹聯"江山如此多嬌,風景這邊獨好",由原山西副省長鄭林於1962年書寫,沉渾挺拔,結體姿媚,隱約透著勃勃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