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平凡的世界》:黃土地孕育出的“原生態”小說

《平凡的世界》的扉頁上寫著這樣一句話:"謹以此書獻給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對於路遙而言,黃土地是他心中溫情的港灣,在這片土地上他獲得了歸屬感和安全感,黃土地給予了路遙無限的安慰和無盡的溫情。

1949年,路遙出生在陝北市清澗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路遙生在陝北,長在陝北,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陝北度過,十七歲之前沒有離開過這片黃土地。

陝北之地常年戰火硝煙不斷,人種血緣也不斷融合重組,經過了幾百年的民族征戰和融合,形成了一種充滿"胡氣"的特殊氣質。乾涸的黃土,孕育出獨一無二的陝北地域文化。

1、 陝北的衣食住行:白羊肚手巾、饃饃、窯洞

《平凡的世界》:黃土地孕育出的“原生態”小說

陝北人都有他們自己獨特的著裝方式:冬天穿棉襖或者皮襖,夏天穿土布衣褂,頭上經常蒙白羊肚手巾,腰上繫著紅褲帶。陝北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貌,白羊肚手巾是為了適應這種風沙肆虐的生活環境而產生的。白羊肚手巾不僅可以抵禦風沙——可以隨時用來擦拭頭頂、臉上和脖頸灰塵和沙礫,還可以夏天防曬,冬天禦寒。《平凡的世界》中,金光亮因為兒子當兵之事倍感自豪,便裹了一條白羊肚手巾四處轉悠。羊皮襖也是頗具陝北特色的著裝方式,《平凡的世界》中有:"少平索性把他那捲破爛鋪蓋也送給了'蘿蔔花'——可憐的'老蘿'就一領老羊皮襖伴隨他度夏過冬, 連個被褥也沒有。"從中可以看出陝北人的衣著方式。

《平凡的世界》:黃土地孕育出的“原生態”小說

麵食是陝北人的最愛,同時陝北人也將麵食文化發展到了極致。《平凡的世界》中,饃饃是主食陝北人一天不吃饅頭,就感覺像一整天沒吃飯一樣, 沒有力氣和精神。麵條是陝北人民最經濟實惠的飯食,既節省時間又比較省事,關鍵還合胃口。吃麵有很多種吃法,麵條、面片、炒麵等等。

《平凡的世界》:黃土地孕育出的“原生態”小說

窯洞是陝北地區尤其是黃土高原上最常見的民居形式。陝北人居住的是窯洞,這是一種古老的居住形式,彰顯著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生活特色。窯洞是黃土地上特有的居住方式,它取於自然,融入自然,是"天人合一"文化的典型代表。窯洞冬暖夏涼,是一種很好的居住場所。小說《平凡的世界》中所呈現的居住文化也可以稱之為"窯洞文化",孫少安一家三代都住在一個土窯洞中,縣城的有錢人住的是石窯。窯洞對於陝北人而言,不僅承載的是居住功能,也是一種精神支柱。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有這樣的表述:"秀蓮聽他說完,在被窩裡抬起半個光身子,高興地說,'如果能賺這麼大一筆錢,那咱們不光能打土窯,就是硬箍幾孔石窯洞也夠了!"從這裡我們可以深深的體會到小說中的人物對於窯洞的嚮往,在他們看來,窯洞是家的象徵,他們有了錢以後就要打窯洞,改善自己的居住環境。

2、 陝北婚嫁喪事:對聯窗花

《平凡的世界》:黃土地孕育出的“原生態”小說

陝北人在日常勞動中創造了豐富的民間藝術,如剪紙藝術。陝北的剪紙藝術是享譽中外的文化遺產,同時也是最具黃土高原文化特色的民間藝術奇葩。對聯窗花是展現的是陝北人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各式各樣的剪紙象徵著喜慶。在《平凡的世界》中,雙水村在過年時,一定會貼對聯和窗花,可以說陝北的春節充滿了藝術氣息。

3、 陝北風俗儀式:鬧秧歌

《平凡的世界》:黃土地孕育出的“原生態”小說

在《平凡的世界》中,"雙水村的秧歌是全石訖節公社最有名的。在這個秧歌傳統深厚的村莊裡,大人娃娃誰都能上場來幾下…… 一旦進入正月,雙水村的人就象著了魔似的,捲入到這歡樂的浪潮中去了。有的秧歌迷甚至娃娃發燒都丟下不管,只顧自己紅火熱鬧。人們牛馬般勞動一年,似乎就是為了能快樂這麼幾天的。"鬧秧歌隊要排練。"全村所有鬧秧歌的人才和把式都集中在這地方。婆姨女子,穿戴得花紅柳綠;老漢後生,打扮得齊齊整整。秧歌隊男女兩排,婦女一律粉襖綠褲,長綵帶纏腰,手著扇子兩把;男人統一上黑下藍,頭上包著白羊肚子毛巾。隨著謬鼓點,這些人就滿院子翩翩起舞。傘頭當然是田五,此人唱秧歌聞名全原西縣…… "雙水村鬧秧歌的場面甚是宏大,陣勢非凡,王滿銀扮演了開路小丑,孩子們被逗得很開心,場面熱鬧無比。

4、陝北民歌:陝北文化的"活化石"

民歌的故鄉在陝北,陝北是民歌的天堂。陝北民歌是民間文化的魁寶,是研究陝北文化的"活化石"。陝北人在生活中為了其主要形式可以分為三大類:信天游、號子和小調。以《平凡的世界》中的一首《凍冰歌》在小說中出現了多次,被反覆傳唱,甚至成為小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說中當潤葉和和孫少安一起到縣城外散步這一場景出現時,山野裡傳來了一陣女孩子唱的信天游:"正月裡凍冰立春消,二月裡魚兒水上漂,水呀上漂來想起我的哥!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在小說中加入民歌的成為,可以使得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得到語言描述所達不到的意境,同時也傳播了陝北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