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荷蘭人在南方大陸的探索

荷蘭在葡萄牙打通了東印度航路後,幾乎沒花任何探險代價,沿著前人開闢的航路,順風順水地來到東印度,並佔領了東印度。

據說1606 年,西班牙航海家託雷斯在南太平洋海探險時,曾穿過澳大利亞與巴布亞新幾內亞之間的海峽,但他們沒有留下“發現”澳大利亞的記錄。有記錄的是早在1602年荷蘭人即在印度尼西亞設立了東印度公司,並於1606年到達了澳大利亞東北部。

17世紀後半葉,荷蘭雕刻師、出版商兼地圖銷售商德·威特 (De Wittur),在阿姆斯特丹發了一家印刷商店。他的出品包括航海圖、掛圖、世界地圖集,以及含有荷蘭與歐洲城市規劃的書籍。這幅德·威特在1675年出版的東印度航海圖,可謂17世紀對這一地區最著名的描繪。

此圖為銅版印刷,其方位為,左北右南,上東下西。雖然,此圖名為“東印度”航海圖,它實際包含了後來所說的“西澳大利亞”。日本出現在左上方,澳大利亞在右上方,圖中央是香料群島(今印尼馬魯古群島)。細心的人也許會發現,渦旋裝飾標題處還描畫了中國人物,包括一個商人和他的商品。這些恰是東南亞地區對西方殖民者的巨大誘惑。

澳大利亞西部和北部的海岸線十分清晰地被描繪在地圖上,但荷蘭人並沒有接著去探索南部和東部澳大利亞,那裡的海岸線是一片空白。

令人不解的是1642年荷蘭航海家阿貝爾·塔斯曼(Abel Tasman),已經發現了澳大利亞南部——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塔斯馬尼亞島”,這一信息卻沒有在這張地圖上得到反映。或許,是當時人們還無法將這個島嶼與這個尚未全面認識的大陸聯繫在一起。畢竟這片南方大陸,大得超出了歐洲人的想象。

澳大利亞地圖的完整形象,落到了後來的英國航海家庫克和弗林德斯的肩上。

荷蘭人在南方大陸的探索

荷蘭人的東印度及西澳航海圖 1675年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