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三國演義中,能和關羽張飛相處融洽的文人,不是諸葛亮而是這個人

三國演義當中,能和關羽張飛相處融洽的文人,不是諸葛亮而是他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雖然說諸葛亮非常得劉備的信任,但是和關羽張飛的關係卻並不好。從劉備請諸葛亮開始。關羽和張飛一直都不認同,雖然關羽明面上不說,但是種種態度都表現了,他對諸葛亮的不服氣。張飛更是對他公然挑釁,劉備去東吳的時候,諸葛亮可沒少招這兩個人的白眼。相比之下,徐庶當年就和兩個人的關係非常要好。這難道僅僅是因為徐庶人際關係交往能力比諸葛亮更強嗎?

三國演義中,能和關羽張飛相處融洽的文人,不是諸葛亮而是這個人

對於徐庶來說,一開始就是送貨上門。而且出謀劃策的時候,徐庶基本上都是提建議給劉備,讓劉備去調兵遣將。雖然說當時徐庶的職務和諸葛亮一樣,都是軍師。但是他做事情一點都不高調。

三國演義中,能和關羽張飛相處融洽的文人,不是諸葛亮而是這個人

大戰曹仁的時候,劉備立刻把謀士召集在一起,且看徐庶如何調兵遣將:他說話恭敬謙和,只是告訴劉備,誰可引一軍幹些什麼?於是劉備就按照敘述的建議,對諸位將領進行分工。徐庶心裡很清楚,關羽和張飛不僅僅是劉備的臣子,三個人還是一個頭磕在地上的兄弟,自己雖然是軍師,但是也不應該對主上的兄弟指手畫腳。

三國演義中,能和關羽張飛相處融洽的文人,不是諸葛亮而是這個人

戰爭取勝,此時也犒賞三軍,重賞了諸位將領。而此時作為關羽張飛等人就會認為,徐庶是個非常有謀略的人,而且取得功勞以後並不獨佔,所以與他們沒有什麼利益衝突,雙方關係一直都很和諧。當徐庶破除了八門金鎖陣以後,徐庶在劉備軍營當中的地位才正式建立起來。

三國演義中,能和關羽張飛相處融洽的文人,不是諸葛亮而是這個人

而諸葛亮就大有不同,還在茅廬之中的時候,他就不買劉備的帳,而且被劉備請來以後,就成為了劉備軍營當中的二把手。而且自從諸葛亮進了劉備的軍營以後,文官謀士裡面,沒有任何人能夠掩蓋諸葛亮的光芒。

三國演義中,能和關羽張飛相處融洽的文人,不是諸葛亮而是這個人

而且諸葛亮是直接派將領去做些什麼 根本不需要經過劉備的同意,即便是關羽張飛這樣子的大將,吃了敗仗,諸葛亮也有權利譴責。這就和很多將軍尤其是資歷老的將軍形成了利益衝突,實際上在這方面諸葛亮處理的的確小氣。雖然後來他也推舉了龐統,但是我們從龐統的急於建功,就可以看得出來,其實他也沒少收到諸葛亮的打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