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別再沒事找事瞎問喜歡爸爸還是媽媽,恐讓孩子從小學會說謊計較

別再沒事找事瞎問喜歡爸爸還是媽媽,恐讓孩子從小學會說謊計較

大概每個人小時候都被問過「喜歡爸爸還是媽媽」。

小時候大人是否給你出過這樣的選擇題,「你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喜歡爺爺還是奶奶?」這個問題小孩很難回答,就算是大人,被問到了可能費一番心思。有專家認為,最好不要給孩子出這類題目,否則孩子可能會為了不被批評而說假話,幼小心靈埋下不誠實的種子。不過,如果真的被問到,關鍵是怎麼引導孩子。

如果孩子憑自己的感受說出喜歡其中一個人,可能另一個人會不高興,而且會被「譴責」,但如果讓孩子違心地說也喜歡另一個人,實際就是讓他說假話。「孩子會認為,說假話不但不會被批評,還會得到表揚甚至獎勵,這在其幼小的心靈埋下了一顆不誠實的種子。」

別再沒事找事瞎問喜歡爸爸還是媽媽,恐讓孩子從小學會說謊計較

喜歡爸爸還是媽媽?這選擇題很難回答

孩子不會全面理解大人的心思,不會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只是憑感性認識看問題和分析問題。「建議家長最好不要給孩子出這類選擇題,否則會讓大人和孩子都陷入尷尬,但如果孩子碰到這類問題,家長也不要回避,關鍵是怎樣引導孩子回答。」

進一步舉例來說,爺爺奶奶問「最喜歡誰」,其實孩子判斷往往是誰經常能滿足他的要求,他就喜歡誰,而另一個人只是不善於表達,讓孩子誤認為對方不喜歡他,這時媽媽可以告訴孩子,「其實爺爺奶奶都喜歡寶寶,爺爺經常帶寶寶去公園玩,還買了那麼多玩具,寶寶當然喜歡爺爺了。雖然奶奶腿不方便,不能帶寶寶去外面玩,可是奶奶在家給你做這麼多好吃的,你說奶奶好不好?寶寶是不是應該好好感謝奶奶!去親親奶奶!長大以後好好孝順爺爺奶奶。」

透過引導孩子發現別人的優點,也是提高他情商(EQ)的好機會;這樣處理問題,孩子大人皆大歡喜,而且給了孩子一個感恩教育的機會,讓他學會全面看問題,提高社交能力。

如果爺爺奶奶出了選擇題,爸媽可以適當引導孩子作答。

別再沒事找事瞎問喜歡爸爸還是媽媽,恐讓孩子從小學會說謊計較

事實上,經常問孩子「更喜歡爸爸還是媽媽」,可以說是以愛的名義進行的心靈的綁架。非要孩子在兩人之間做出選擇,孩子無論選擇更喜歡哪一方,對他來說都意味著對另一方心理上的背叛,孩子會因此充滿罪惡感,對另外一方愧疚。

如果爸爸總喜歡問孩子,其實內心是希望孩子說出「更喜歡爸爸多一些」這樣的話的,

孩子都是十分聰明和敏感的,他會捕捉到爸爸這個心理期待,也會順著爸爸的心意說,但慢慢地可能會覺得厭惡、被強迫

經常問這類問題還會引發孩子對爸爸媽媽進行比較,如「爸爸給買玩具了」、「媽媽批評我,不喜歡媽媽」,長久下去,就會勢利不講道理、斤斤計較、唯我獨尊,不利於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