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隋唐往事:李世民將李元吉女兒撫養成人,還給她找了一個好丈夫

武德九年,爆發了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弟弟李元吉。這件事情,有一個後遺症,就是李元吉的兒子女兒如何處理的問題。李世民思來想去,決定殺了李元吉的五個兒子。(此事典出《新舊兩唐書》語:“元吉死年二十四。子承業為梁郡王,承鸞漁陽王,承獎普安王,承裕江夏王,承度義陽王,並伏誅。”)

隋唐往事:李世民將李元吉女兒撫養成人,還給她找了一個好丈夫

李世民雕像,感謝原作者

殺了五個親侄子,對於李世民來說,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這五個孩子跟李世民有不共戴天的殺父之仇,李世民要是留著這五個孩子,就是把五顆不定時炸彈,留在自己和子孫身邊。李世民為了消除後患,只能斬草除根。李世民這麼做,雖然冷血無情,卻也別無他法。李元吉的女兒,對李世民的皇權夠不成太大的威脅,所以她們躲過了二伯父的屠刀。李世民把侄女們“鞠養宮中”,說白了,就是怕侄女們替父報仇,把她們養在宮中,監視她們。

李元吉的女兒,比較出名的有和靜縣主。和靜縣主的故事,見載於《新唐書.薛收傳》語:“子元超,九歲襲爵。及長,好學,善屬文。太宗甚重之,令尚巢王女和靜縣主,累授太子舍人。”把這段話翻譯一下,就是說:“薛收的兒子薛元超,九歲就繼承了縣男爵位。薛元超是個超級學霸,文章寫得特別好,他娶了李元吉的女兒和靜縣主當老婆,被李世民授予了太子舍人的官職。

隋唐往事:李世民將李元吉女兒撫養成人,還給她找了一個好丈夫

李元吉劇照,感謝原作者

薛元超是李世民非常器重的功臣薛收之子,老薛家人才輩出。薛元超的祖父薛道衡,是隋朝著名詩人,他爸爸薛收,是李世民的秘書。薛元超三歲喪父,九歲就繼承了汾陰縣男的爵位。公侯伯子男,薛元超的縣男爵位,是很低的。他能夠在初唐聞名,靠的是錦繡文章,他是初唐文壇領袖之一,這是他能獲得李世民賞識的關鍵因素。

李世民把和靜縣主下嫁薛元超,主要有以下幾個考慮。第一個考慮就是犒賞功臣,第二個考慮就是防範和靜縣主搞事情,第三個考慮就是薛元超確實是人才難得,他跟和靜縣主確實很般配。

隋唐往事:李世民將李元吉女兒撫養成人,還給她找了一個好丈夫

李世民劇照,感謝原作者

先說李世民的第一個考慮,薛收是李世民集團的核心謀士。李世民打王世充的時候,碰到竇建德來救援王世充。當時的情況是眾將都不支持李世民與竇建德決戰,唯獨薛收獻計,讓李世民與竇建德在武牢關與竇建德決戰。李世民力排眾議,採納了薛收的計策,一戰生擒二王,成就了一統中原的偉業。薛收死得早,三十三歲就掛了。李世民曾經對房玄齡說:“如果薛收不死,朕肯定讓他當宰相。”

李世民想讓薛收當宰相而不得,只好讓他的兒子薛元超顯貴來犒賞薛收。古代的時候,皇家的女兒最尊貴,娶皇家的女兒,不叫娶,而叫“尚”,就是高攀的意思。李世民讓縣男爵位的薛元超娶了和靜縣主,從爵位上來看,確實是高攀了。薛元超在20歲的時候,還是籍籍無名之輩,他能尚和靜縣主,都是因為他老爸的面子。

隋唐往事:李世民將李元吉女兒撫養成人,還給她找了一個好丈夫

竇建德劇照,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把和靜縣主下嫁薛元超,第二個原因就是怕和靜縣主搞事情。聖人云:“父仇弗共戴天”,李世民把侄女們養在宮中監視居住,說白了,就是怕侄女們報殺父之仇。他要給侄女挑老公,必須是他絕對信得過的人。薛收是李世民的心腹,薛收的兒子薛元超,也是李世民一手提拔培養的。薛家父子二人的富貴前程,都是李世民給的,他們對李世民是絕對忠誠的。李世民把和靜縣主下嫁薛元超,他不怕薛元超會跟和靜縣主搞事情。

薛元超出身望族河東薛氏,在講究出身的古代,這樣的門第閥閱,再加上薛元超確實有才,實在是金龜婿的優秀人選。李世民讓和靜縣主嫁給薛元超,實在是佳偶天成,天作之合。薛元超娶和靜縣主之後,李世民給他這個侄女婿安排了一份陪太子讀書的好差事。

隋唐往事:李世民將李元吉女兒撫養成人,還給她找了一個好丈夫

薛元超劇照,感謝原作者

古代的時候,陪太子讀書,絕對是前途無量的好差事。太子一旦登基稱帝,昔日在潛邸陪太子讀書的人,就是新皇帝的左膀右臂,就會迅速進入朝廷的核心權力階層。薛元超給太子兼小舅子李治當了幾年陪讀的舍人,這是他最大的政治資本。李治登基稱帝之後,薛元超是一路步步高昇,雖然有過替李義府說話被貶斥的情況,但是依然當上了大唐宰相。薛元超的宰相職位,雖然是李治封的,但是也有李世民的栽培之恩。

隋唐往事:李世民將李元吉女兒撫養成人,還給她找了一個好丈夫

李治劇照,感謝原作者

李世民說過要是薛收不死,就讓他當宰相,結果把他的兒子培養成了大唐宰相。李世民殺了李元吉的五個兒子,卻養大了他的女兒和靜縣主,還給她選了一位有宰相之才的夫君。李世民這麼做,也算是晚年給李元吉的一點點補償吧。

參考書目《新舊兩唐書》《資治通鑑》《隋唐嘉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