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曹县芦笋出口欧洲也有自己的“专车”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杰

)6月28日下午,伴随着汽笛鸣响,一列满载着芦笋制品的“芦笋班列”从聊城车务段曹县站缓缓驶出,这些芦笋制品只用9个小时就到达青岛港,然后经“海上丝绸之路”飘洋过海到达德国汉堡,这意味着曹县的芦笋直达欧亚也有了属于自己的“专车”。记者了解到,曹县到青岛港的班列的开通成为曹县出口企业参与“一带一路”贸易的重要通道,有利于曹县芦笋等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曹县芦笋出口欧洲也有自己的“专车”

曹县芦笋出口欧洲也有自己的“专车”

曹县芦笋出口量占全国三分二

山东曹县,鲁西南这个普通的小城,土壤和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芦笋,也是是我国最大的芦笋种植、加工和出口基地,芦笋产业也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这里集聚了几十家面向欧美日韩的芦笋加工企业,特别是芦笋罐头年出口量占到全国的近70%,因此曹县有着“芦笋之乡”的美誉。

山东曹县青堌集镇朱老家村民高艳华说:“它(芦笋)只要出来它拱堆。你只要一看它拱出堆来你扒(芦笋)就完了。这样掏个窟窿。掏开这样。掏开再平上。把芦笋铲出来再平上,明天有可能在这个地方还出来。”特别是芦笋这种作物,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收十几年,芦笋采摘季,村民们每天到地里扒芦笋,一年可收70天。村民们种的芦笋,几乎全被曹县当地的果蔬加工企业收购了,用来做成罐头、茶叶、零食甚至啤酒。芦笋罐头在美国、日本和欧洲都是大受欢迎的产品。

曹县芦笋出口欧洲也有自己的“专车”

“目前,曹县种植面积全县芦笋达到16万亩,年产优质芦笋15万吨,是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芦笋罐头技术贸易措施评议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芦笋之乡”,曹县芦笋已经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出口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芦笋罐头出口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年出口创汇2亿元美元,”曹县商务局局长袁平向记者介绍曹县芦笋的情况。

大量出口的芦笋对运输时效要求更高

汤玲琳是湖南人,几年前到曹县创业,开起果蔬罐头厂,相中的就是曹县当地发达的果蔬种植业。之前,汤玲琳都是委托汽车运输把罐头送往港口赶船期。但是,总有不让人放心的地方。菏泽盛庆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汤玲琳告诉记者,公路运输它有很多不可避免因素,碰到冬天的时候它是来不了的。下雪的天气集装箱我是没办法装的。经常会因为这样耽误交货期。给国外造成不好的影响。

曹县芦笋出口欧洲也有自己的“专车”

曹县芦笋出口欧洲也有自己的“专车”

随着产品大量出口,以及外贸产品对运到期限和运输质量的严苛要求,偏居鲁西南一隅的曹县打通出海通道的愿望日益强烈。为满足这一需求,聊城车务段经过调研、分析、谈判,与曹县通联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2016年9月21日,经过铁路、港口和物流企业的一致努力,曹县至黄岛港集装箱班列顺利开行。班列开行初期实行一周两班不定点开行,成为当地企业参与“一带一路”贸易的重要通道。

“但自从走火车以后,它是每一天都准时有3到5个集装箱到我的工厂,白天装完下午准时运回到火车站这个时效性是非常好的。曹县到青岛港的集装箱班列,是一趟“五定”班列,做到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满足外贸工厂对时效的要求。同时,曹县班列还是一趟“海铁联运”班列。曹县站的货场,堆放着各大船舶公司的海运集装箱。工厂有需求,汽车就背上集装箱从车站去工厂装货。我们非常满意。”汤玲琳对“芦笋班列”开通之后的效果深有感触。

“芦笋班列”助力曹县芦笋走向世界

“班列的开行在方便货主的同时,对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我们把满足货主需求作为第一要务,坚持用服务引来货源,用真情留住货主。”曹县站站长王建国说道。由于集装箱装车都是在夜间作业,为方便货主,曹县站提供一条龙服务,安排检斤、验箱、外勤货运员24小时值班,集装箱随时进场,随时过磅装车,确保班列运输畅通无阻。同时,货物集装箱可在车站堆场存放,在方便企业及时装货出口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集装箱的周转使用效率。

曹县芦笋出口欧洲也有自己的“专车”

2017年6月1日,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在运能紧张的情况下,精心设计开行方案,班列由一周两班改为每日开行,并实行定点、定线、定时、定车次等运输方式,沿途不进行解编作业,大力压缩陆路运输时间。同时,以信息化为基础,合理组织装卸车,做到准时始发,严格按图行车,全程盯控运行;完善班列管理考核制度,实现了班列组织各环节的有效协调;铁路与港口主动对接,实现了港铁信息互联互通,货源信息自动化采集、智能化分类,铁路运力配置科学合理。为进一步满足货主需求,同年12月中旬,该班列提升为时速120公里的快速多式联运班列,确保了货物运输的时效性。

曹县站货运主任韩令剑告诉记者,由于班列适用范围广,并且一次托运、一票到底、一次付费,为企业产品出口提供了便利,很多出口企业慕名而来。随着服务的提升、市场的培育,货源聚集效应初显,曹县及周边货源逐步增多,辐射鲁西南、河南、安徽及周边地区,曹县的工艺品、轮胎、家具,单县的化工品,河南商丘的铝锭,民权的冰箱,安徽砀山的罐头……越来越多的货主选择铁路发送货物。

曹县商务局局长袁平对海铁班列开行深有体会:“这是一条‘振兴乡村经济班列’,企业出口货物可就地实现分装、配送、存储、运输,减少了流通环节,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扩大了产品出口,同时增加了当地老百姓的就业机会,为经济欠发达的鲁西南地区商品走出国门提供了一条便捷、快速的新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