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老子的道究竟指什麼?為何人難以理解?老子的道是唯物還是唯心?

老子講的“道”究竟指什麼?

很多研究《道德經》的專家教授,也不一定能把這個問題說明白。

但事實上,道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那麼,道究竟在哪裡呢?

《莊子·知北遊》說,道“無所不在”,“在螻蟻”、“在稊稗[tí bài,一種形似谷的草]”、“在瓦甓[wǎ pì,磚瓦]”、“在屎溺(大小便)”。

老子的道究竟指什麼?為何人難以理解?老子的道是唯物還是唯心?

莊子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事實上,道的本質是宇宙本體,道=炁=元氣,道即炁瀰漫、充斥在整個宇宙空間,從微觀粒子到宏觀宇宙,宇宙萬物皆是由道即炁造化而成,道即炁充盈在宇宙萬物的內部,主宰著宇宙萬物的發展變遷,宇宙萬物的生生死死、起起伏伏、高高低低,全部都是道即炁聚散消長的變化使然。

是以莊子才要說:道無所不在,在螻蟻、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通天下一氣耳!

人為何難以理解道?

人與生俱來就有“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執念,而宇宙萬物本身又是千變萬化、錯綜複雜的,人們往往很容易被表面所看到的現象所矇蔽,知識和智慧的作用就在於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發展變化背後的普遍性和統一性規律。

老子的道究竟指什麼?為何人難以理解?老子的道是唯物還是唯心?

中國人文始祖伏羲

由人文始祖伏羲-黃帝-文王-老子-莊子開啟、傳承和發展起來的道本體論,就是通過對宇宙本體道即炁的解讀,從而揭示宇宙自然之奧、生命實相和人事要害的思想理論。道即炁是宇宙本體,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本質,是宇宙萬物的終極存在和終極依據。

但道即炁是一種形而上的存在物,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其求證的方式需要進入修真態,即通過調息導引、靜心淨心、抑識興元、至虛守靜。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就是把自己的腦電波頻率降低到嬰兒的優勢腦波狀態態。

修真態是一種返璞歸真,但普通人識神太發達,容易受外物的干擾,不易進入入靜入定態,所以才需要修,才叫修。

老子的道究竟指什麼?為何人難以理解?老子的道是唯物還是唯心?

調息導引、至虛守靜即可觀看道即本體

修真者可以內觀自體的真氣運行,而普通人則無法眼見為實,親自認定真氣即道,是以難以理解道。

老子的道是唯物還是唯心?

道不遠人,人自遠之。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唯物和唯心之說割裂了物質與精神,都是遠人之論,是偽非真,不在道上。

為什麼呢?

因為萬物都是由本體造化而來,如果本體不是完美實體,只有精神或物質的有限實體,萬物何來全部都是精神與物質渾然一體的?

到大自然中去,看看自然的造化:一草一木、一蟲一魚、一花一葉、一貓一狗,從藍天上的白雲,到一望無際的沙漠……我們能不能找到一物是以純粹的物質形式存在的?我們能不能找到一個純粹的精神存在呢?

答案是否定的!

老子的道究竟指什麼?為何人難以理解?老子的道是唯物還是唯心?

一根毫不起眼、可以肆意踐踏的小草都是精神物質渾然一體的

有人說了,靈魂不就是一個純粹的精神存在嗎?

非也,靈魂實質上是一個元氣團,“神依氣位,氣納神存”,如果不是依託於元氣、沒有元氣的承載、沒有元氣提供能量,神本身就不可能獨立,沒有元氣收納,神就不會存在!

那麼,老子的道本體到底是唯物還是唯心?

《老子》第四十章曰:“天下萬物生於有。

天下萬物生於本體道即炁,“”可以理解為是存在,是物質屬性。

《老子》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

一,宇宙第一物即炁。因一是本體,這裡在講本體的誕生,道的含義是陰陽。即混沌無序的氣,演變為有序即有陰陽的炁時,本體“

”誕生了。道生一直譯為陰陽生元氣,實質上是氣本為一,分為陰陽,陰陽與元氣同時誕生。元氣是存在,陰陽是元氣存在的形式!

老子的道究竟指什麼?為何人難以理解?老子的道是唯物還是唯心?

《老子》第二十五章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有物,表示宇宙本體道有物質屬性。

混成,由混沌孕育而成;是心與物渾然天成。

先天地生,天地是道的產物,道是在天地之前生出來的。

寂兮寮兮,寂,靜默;寮,小屋,宇宙萬物相當於是充盈著道的小屋。

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獨立存在而永不改變,周復運行而不入危局。

這事實上就是在講道的精神屬性。

是以,老子的道本體是唯物唯心一元論。道本身心物渾然一體,心與物是人類解讀道的兩個角度!

關鍵詞:道 本體 老子 伏羲 莊子

大哉!元氣、陰陽、五行!

美哉!華夏族群原生文明!

深層挖掘,傳播正向能量;

以文明道,再生華夏人文!


部分內容和圖片取自於網絡媒體,特此感謝!部分內容來自作者專著《中國根基:通向文化大國之路》。

作者郵箱:

[email protected]

自由文化學者

郭文喜

2018.3.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