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6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臺灣原住民

◆◆

文 |石祿生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01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現藏有一款清嘉慶二年的匾額,題匾內容為“冀北空群”四個大字,題匾人為“欽命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汪志伊,受匾人是一位蔣姓的“國學生”。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汪志伊題【冀北空群】匾額

福建品藏文化公司收藏

這塊匾額看似稀鬆平常。因為從題匾內容來看,“冀北空群”四個字,源出於唐代詩人韓愈的論述《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原文形容伯樂一過冀北,冀北的良馬就被挑選殆盡。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但經此演繹,後來“冀北空群”則被用來比喻優秀的人才遇到知己而得到提拔。所以說,該匾題字是題匾人誇讚受匾人很有才幹的溢美之詞。如此而已,並無其他特別之處。

但是,恰恰就是這塊匾額,鑑證了題匾人汪志伊在他一生當中至為重要的一段經歷——臺海之緣的開始。

彼時,汪志伊剛剛上任福建布政使一職。但誰料想得到,其匾額題字墨跡未乾,僅僅在數月之後,汪志伊就被擢升為福建巡撫。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巡撫衙門舊址

汪志伊既然成了當時的福建一把手,臺灣事務自然也就在他的全權管轄範圍,因為彼時的臺灣府在行政上隸屬於福建。

作為全省最高長官,汪志伊的勤政是出了名的。其他地方不論,單單就臺灣地區,汪志伊親自渡海過去考察的次數也不少。

在臺灣走的地方多了,他經常能聽到一些臺灣原住民直接或間接向他反映的民意:“希望將平埔族所在地區納入大清政府的管轄版圖。”

說到這裡,有些讀者或許會感到困惑:“什麼是平埔族?”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圖:平埔族聚落

歷史上的平埔族,泛指生活在臺灣平野地區的原住民少數族群。

其中有一個叫噶瑪蘭族的,世代生活在蘭陽平原(即現在的臺灣宜蘭平原),他們就是歷史上要求歸入清朝版圖呼聲比較高的平埔族之一。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有些人可能又有了新的疑惑:“臺灣不是一直以來就在中華大家庭之中嘛,何來噶瑪蘭族請求歸入大清版圖一說?”

為了敘述清楚歷史上臺灣的原住民“歸化”問題,接下來筆者簡要概述在久遠的歷史中,臺灣與大陸的“家庭關係”。

02

首先要說明,中華大陸統治者對於臺灣的認識或管轄,從夏商時期就有了。

那時候,中國的全境被分為九州,而臺灣就屬於九州當中的“揚州”之境,“揚州”即相當於淮河以南、長江流域、嶺南地區、大東南地區。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再到後來,春秋戰國時期稱臺灣為“島夷”;秦朝稱為“瀛州”;三國時期稱“夷洲”;隋朝至元朝稱“流求”等。總之,臺灣的確自古以來就在中華大家庭之列。

至於大陸居民和臺灣原住民的往來,更是可以追溯至舊石器時代。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有關考古證明,早在3萬年以前,現福建境內的部分晚期智人,就已經陸續抵達臺灣生活,他們是開發臺灣的先驅。

而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大陸居民開發臺灣,最早出現於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萬餘名軍士渡海,開拓臺灣。

從那以後,歷朝歷代均有大陸軍民前往臺灣拓邊或定居。到了宋元時期,朝廷更是在臺灣本土設置了行政機構,隸屬於福建一帶管轄。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到了明代,受“鄭和下西洋”的影響,很多船隊頻繁往來於臺海之間,這也掀起了大陸居民大規模移居臺灣的高潮,臺灣的社會文明程度也達到了一定高度。

十七世紀前半葉,海權強國荷蘭統治了臺灣38年。

但在臺灣人民(包括從大陸移居臺灣的居民)的奮起反抗下,尤其是到了該世紀中葉,民族英雄鄭成功率軍發起了對荷蘭勢力的大決戰,成功收復了臺灣,臺灣終於迴歸中華大家庭的懷抱。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再後來經過明清朝代更迭,臺灣自然被置於清朝的有效管轄之下。而且清政府吸取了歷史教訓,對臺灣的轄制更加規範、有序。

由上可見,臺灣自古以來就在中華統治者的有效管轄範圍,這是毫無疑義的。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在清代以前,歷朝歷代的中華統治政府對於臺灣的管轄是粗放式的,最主要的兩岸關係表現在人口的遷移:拓邊的軍民,自由遷移的大陸閩人,糾合在一起,奔赴臺灣。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原本像荒野叢林一樣的寶島臺灣,逐漸有了人氣。而偌大的臺灣,也足夠包容:彼時的臺灣之境,新加入的大陸移民,跟土生土長的臺灣原住民,基本上是井水不犯河水。

因此,數百年來,儘管大陸移民不斷湧入臺灣,但臺灣少數族裔原住民(包括平埔族)的生活世界依然保持著千百年以來的獨立性和完整性。

總之,由於歷史的原因、地理的原因等,加之歷代中華朝廷奉行不干擾臺灣原住民族生活的原則,截止清嘉慶年間,少數平埔族等原住民定居之地,仍沒有真正被納入中央政府的“管理”地方之列。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通俗地說,彼時這些臺灣原住民處於“生活自治”環境下;但臺灣的地理防護包括少數原住民所在區域的對外防護,則由大清中央政府統一管轄。

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在清代中期,噶瑪蘭族等臺灣原住民是全中國範圍內少數享受“一國兩制”政策的族群。

但歸屬感這種事,從來都是因人而異的。清政府對少數族裔平埔族的放任自治,原本是出於人文尊重,但有一些噶瑪蘭族人卻頗感失落,他們覺得自己不在中華大家庭之列,所以他們的心裡並沒有“生活自治”的幸福感,反而萌發了強烈要求“歸入”大清版圖的心願。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織布的平埔族群婦女

這,便是時任福建巡撫汪志伊在考察臺灣期間,不少噶瑪蘭族人向他表達要求“歸化”於大清版圖的精神初衷。

平心而論,在清朝封建社會,一般的朝廷官員,未必有大的家國情懷或觀念,朝中有不少官員忽視了軍事防護對於國家江山版圖的有效統治意義,轉而在民生管轄層面尋找歸屬依據,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認為:“臺灣噶瑪蘭族人不屬於大清國人。”

因此,經汪志伊上奏朝廷後,朝中陸續有聲音在討論:“到底要不要把噶瑪蘭族生活地區納入大清版圖呢?”

要知道,在古代封建朝廷制度下,官方對於國土版圖的界限,並不見得是一清二楚的,通常只講究個大概;反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國土觀念比較空泛。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大清檯灣府全圖

因此,當臺灣噶瑪蘭族人請求歸入大清管轄時,朝中有些官員的心理活動往往是這樣的:“這會不會是個累贅?”所以他們要“討論討論、研究研究”。

不過汪志伊是個明白人:大清軍隊在有效防護臺灣全境,平埔族地區自然本來就在大清版圖之下;但既然噶瑪蘭族人心理沒有歸屬感,想要進一步強化屬於中華大家庭的身份,那就應該給他們這種安全感和歸屬感才是。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但汪志伊彼時作為福建巡撫,只有報告的份兒,沒有決策的權力。所以此事一拖再拖。嘉慶六年,汪志伊因病離職,暫別了臺海事務。

從此,臺灣噶瑪蘭族人要求“歸化”的事宜,一擱置就是十年。

03

嘉慶十六年,汪志伊從湖廣總督任上調至福建,任閩浙總督。從級別上來看,這是一次官職平調。依筆者分析,背後必有緣由。

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彼時臺灣事務日趨複雜,匪患多、臺灣移民與原住民糾紛多等;而汪志伊作為前福建巡撫,熟悉臺灣事務,所以清廷把他調到閩浙總督任上,主持大局工作。

實事求是地說,如果說十年前汪志伊向朝廷建議將臺灣噶瑪蘭族所在的地區“蛤仔難”(即今天的宜蘭縣)納入朝廷管理而遭到漠視的話,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有識官員加入到了汪志伊的見地陣營中來。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淡水廳

早在嘉慶十三年,有一位叫樑上國的官員向嘉慶奏言:“臺灣淡水廳屬之蛤仔難,田土平曠豐饒,每為海盜覬覦。若收入版圖,不特可絕洋匪窺伺之端,且可獲海疆無窮之利。”該官員果斷建議將噶瑪蘭族人聚集的“蛤仔難”地區“收入版圖”。

嘉慶十四年,皇帝詔令時任閩浙總督阿林保等查勘“蛤仔難”地區的地勢番情,並囑咐:“蛤仔難北境居民,現已聚至六萬餘人,且於盜賊窺伺之時,復能協力備禦,幫同殺賊,深明大義。自應收入版圖,豈可置之化外。“ 看到沒有,這一次,連嘉慶皇帝本人都動心了。但有可能是阿林保辦事不力,反正嘉慶剛給阿林保下詔令不久,就把他給撤了職。

嘉慶十五年,臺灣地區的福建漳州籍移民和泉州籍移民發生械鬥事件,新任閩浙總督方維甸奉旨查辦,親自渡海到臺灣,來到艋舺地區(今臺北市)時,有個叫包阿里的原住民部落頭目,率領一干少數民族原住民求見,請求“入版圖“。

對此,方維甸據實上奏朝廷,並闡明瞭將“蛤仔難”地區收入版圖的有利方面。可見,方維甸倒是摸準了嘉慶的心思。但是方維甸因母親病重,思鄉心切,不久告假而歸,卸任了閩浙總督之職。“蛤仔難”歸化大清之事,再次擱淺。

由上可見,到了嘉慶十六年,汪志伊被調到閩浙總督任上,朝廷是有朝廷的考量的:操持辦理噶瑪蘭族人“歸化”之事,非汪志伊莫屬呀!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其實對汪志伊本人來說,這次調動重續臺海之緣,有機會實質性解決臺灣噶瑪蘭族人要求“歸化”事宜,他也是一百個樂意的:“十年了,朝廷最終還是把噶瑪蘭族人的民生問題交由我汪志伊來解決,這也算是天意吧。”

當時,臺灣“蛤仔難”地區(即今天的宜蘭縣)的福建漳州籍移民有四萬兩千多名,而泉州籍的只有二百五十多名,另有廣東籍的一百多名。臺灣原住民,居住在平野地區的(俗稱熟番)有九百多人,世代居住在山中的(俗稱生番)則有四千五百多人。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林林總總加起來,該地區人口達到近五萬人。如何使這些族群不同、籍貫不同的人,在當地和諧而居?這是擺在汪志伊麵前的一道難題。

為此,汪志伊專程來到臺灣,督促臺灣兵備道張志緒反覆勘察田地,又入戶做調查,形成了一份詳盡的“歸化”管理草案,上報朝廷。

當年,朝廷召集各地總督、巡撫等要員開會,又邀請大學士等及各部大員,共同討論臺灣“蛤仔難”地區的歸化事宜。

歷史觀察|臺灣原住民是如何融入中華大家庭的?

由此可見,到了嘉慶任上,清代皇家真的開始認真對待國土問題和臺灣民生的管理問題了,不再是隨隨便便拍腦袋做決策。

事實也證明,在清代中央朝廷的管轄下,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大家庭”的關係,比之前的任何一個時代,都要緊密。

經過漫長的論證,到了嘉慶十七年八月,汪志伊代表清政府主持工作:在臺灣“蛤仔難”地區正式設立“噶瑪蘭廳”,並統一收編了土地,再酌情分配給各支居民:西部一帶,永屬臺灣原住民居地;東部一帶,則分配給漳州、泉州、廣東三籍移民開墾。

從此,該地民眾安居樂業,民生和諧。多年以後,噶瑪蘭廳被更名為宜蘭縣,縣名沿用至今。

後記

縱觀清代嘉慶年間臺灣宜蘭縣噶瑪蘭族原住民的“歸化”史,先後任福建巡撫、閩浙總督的汪志伊,可謂歷史親歷者和操辦人。

在此意義上可以說,汪志伊是清代臺海兩岸關係的重要奠基者之一。而早年汪志伊短暫出任福建布政使,則是他結下臺海之緣的起始點。期間汪志伊題寫的匾額“冀北空群”,也由此成為了一份特殊的歷史信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