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慢性支气管炎要怎样医治与调理?

见152901588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为“慢支炎”,又被称为“老咳嗽病”,是我们气管、支气管黏膜和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反复的咳嗽、咳痰,部分人群表现为喘息或气急,其诊断需要每年发病时间持续大于3个月或更长时间,要连续2年或以上,并能排出其他引起咳嗽、咳痰、喘息的疾病后方能诊断。

慢支炎的发病原因与长期吸烟、接触粉尘或化学物质、空气污染、反复气道感染等密切相关,随年龄的增加,患病人群逐渐增加。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预防,对于已经诊断慢支炎的人群,是不能完全治愈的,需积极正规治疗,避免急性发作和病情进展,从而达到长期稳定控制。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程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诊断不同情况,处理也有一定的差异,我们分开论述:

一、急性发作期:急性发作期的病人我们主要是积极控制症状和治疗感染,已达到病情的缓解。首先我们完善感染指标的检查,针对性的予以抗感染治疗,同时予以对症止咳、祛痰,有喘息的病人需予以解痉平喘药物(如氨茶碱、β2受体激动剂等)治疗。


二、缓解期:对病情稳定的患者,我们要加强教育,避免诱发因素和再次急性发作。主要包括:①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②增加体质,适当运动,避免感冒;③对反复发作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可予以免疫调节剂或中医中药,病情稳定时可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卡介苗等。

慢支炎可防、可控的,正规治疗下可达到病情的长期稳定控制,不影响生活、工作、学习,如未正规诊治部分人群可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甚至肺心病。感谢阅读,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于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全科扫地僧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在我国,慢支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农村 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1971年全国普查7000多万人,患病率 平均为4%,50岁以上者患病率约为13%。因老年人患病者较多, 曾有老年性慢支之称。

(一)病因

(1)感染。主要为病毒、细菌感染。

(2)理化因素。有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等慢性刺 激。

(3)气候。寒冷常为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和诱因。

(4)过敏因素。如尘埃、螨、细菌、真菌、寄生虫、花粉 及化学气体等。

此外,呼吸道局部防御、免疫功能减低,副交感神经反应性 增高,这些都与慢支的发病有关。

(二) 常见表现

多为缓慢发病,病程较长,可有反复急性发作。多与气候变 化或劳累、受冷、感冒有关。秋、冬季加重,随气候变暖可自然 缓解。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咯痰和喘息。一般清晨痰量较多, 咳嗽较剧,痰液为白色粘液和泡沫性痰。白天症状较少,临睡前有 阵咳或排痰。如合并细菌感染,可咯出黄色脓性痰。

应针对病因,采取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急性发作期,应以 控制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治疗为主。缓解期,应以提高机 体抵抗力、避免或减少各种诱发因素、预防复发为主。

(1)热能。每日热能供给7531~9205kJ为宜。

(2)蛋白质。每日供给60~70g,应以优质蛋白质食物为 主,如大豆类、乳类、鱼类、瘦肉及蛋类。

(3)脂肪。每日供给50g左右,以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为主。

(4)维生素。可补充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D、 C。

(5)水及无机盐。多喝大量热饮料,以利排痰,注意钙盐 补充。避免含钠盐高的饮食,以防加重症状。

(6)推荐食物。宜食清淡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如小白菜、 大白菜、菠菜、油菜、胡萝卜、番茄等),一能提供多种维生素、 无机盐; 二能供给纤维素,保持大便通畅。梨、大枣、莲子、桔 子、杏仁、核桃等可经常食用,有健脾、补肾、益肺、理气及祛 痰之功效。

(7)禁忌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生 葱、胡椒等) 及烟酒。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