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這些品牌被國產車企“吞了”,現在活得怎樣?

在汽車界,能幾經波折生存下來的只有少數,很多品牌都已經淹沒在歲月的滾滾洪流中。

當然還有一部分品牌被收購,或是轉變經營模式或是改頭換面重新來過。

而對於國內的車企來說,似乎很樂意收購這些外國汽車品牌。

一方面是增強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是為了得到外國品牌的技術。

那麼這些年哪些國產車企收購了外國汽車品牌呢?又有哪樣的現狀呢?

吉利—沃爾沃

這些品牌被國產車企“吞了”,現在活得怎樣?

說起中國車企收購外國品牌,要說最成功的自然是吉利。

沃爾沃雖是瑞典豪華汽車品牌,但早在1999年已經將旗下的沃爾沃轎車業務出售給美國福特汽車公司。

但在08年的金融危機時,福特公司將處於虧損狀態的沃爾沃掛牌出售。10年吉利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沃爾沃100%的股權,書福哥開啟了收購的第一步,之後收購的咱們暫且不提。

這些品牌被國產車企“吞了”,現在活得怎樣?

吉利在收購沃爾沃之後,並未對品牌標識做改動,只在這些車的尾部標識加上“沃爾沃亞太”。

並且讓沃爾沃進行獨立設計和獨立營銷,經過幾年已經開始盈利,目前旗下的S60L、S90和XC60都有不錯的市場表現。

吉利除了在這方面獲益外,現有平臺研發的新車型和改款車型,均不同程度運用了沃爾沃的技術,可謂是雙豐收。

北汽福田—寶沃

德國寶沃汽車集團由卡爾•寶沃於1919年在德國不萊梅創建。

這些品牌被國產車企“吞了”,現在活得怎樣?

在創始人卡爾•寶沃的經營下,上個世紀50年代,其憑藉創新技術、全面的產品譜系、超過當時德國60%的出口份額,成為德國第三大汽車生產製造商,產品遍佈全球。

但是好景不常,在1963年正值巔峰的寶沃突然就破產了,一直都是個謎。

直到14年福田汽車收購了寶沃,讓寶沃重生。

這些品牌被國產車企“吞了”,現在活得怎樣?

然而現在復活過來的寶沃就讓大家產生了歧義,到底應該叫福田寶沃還是叫德國寶沃?

得益於北汽福田汽車的財力和技術支持,在德國和中國建立生產基地,通過互聯網及其他渠道進行全球同步銷售。

這些品牌被國產車企“吞了”,現在活得怎樣?

不過目前的銷量並不理想,而其官方也不敢再說得太過分,稱之為“中國資本控股的德國品牌”,這句話大家想想便知道啦。

上汽—名爵榮威

名爵,簡單講就是,2005年被南汽收購,2007年南汽又被上汽收購,所以MG變成了上汽的。

這些品牌被國產車企“吞了”,現在活得怎樣?

榮威呢?先從羅孚將起吧。羅孚於2000年和MG合併,稱為MG羅孚汽車公司,二者的關係類似標緻和雪鐵龍。所以MG被賣給南汽時,羅孚也一併被收購,後來也一併到了上汽。

這些品牌被國產車企“吞了”,現在活得怎樣?

而早在2000年,羅孚還屬於寶馬的時代,福特就從寶馬手裡拿到了羅孚商標的優先購買權。當上汽拿到羅孚後,準備購買羅孚商標時,福特搶先一步奪走。

沒辦法,上汽只能基於羅孚的技術,打造了一個新品牌——榮威。

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榮威確實在SUV和轎車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整體情況也要比名爵好很多。

總結

當然其實不止上面提到的這些,像薩博的核心技術到了北汽那,吉利收購蓮花等等,在這裡就不一一講解了。其實收購國外汽車品牌,對於之前或是現階段自主品牌的發展確實有很大幫助。通過把這些資源有效消化和利用,咱們國產汽車技術才會有更大的突破和提升,相信國產車企能夠在技術上更進一個臺階,將咱們自主品牌的汽車越造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