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中國網民心中的國際十大友人,第一無可替代

2009年,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曾經聯合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國家外國專家局發起了“十大國際友人”的評選,歷時一個多月的網友投票與專家評審後,最終出來的結果,還是比較符合人們心目中的“國際友人”定位的。

他們都是在不同的時代來到中國,曾經為中國的民族革命解放事業做出過傑出貢獻,其中有些人還不惜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是當之無愧的中國人民的親密朋友。

NO10:平松守彥(1924- ) 得票:2192951

中國網民心中的國際十大友人,第一無可替代

平松守彥,曾任職日本大分縣知事,“一村一品”運動的發起者。

平松守彥多次來到中國內地,講述他的“一村一品”運動。上海的“一廠一品”、武漢市的“一村一寶”、甘肅的“一村一品”等運動就是由他的推動,火熱開展起來。他所倡導的“一村一品”項目,主推一地的地方特色,推選出當地的拳頭產品,如雲南的普洱、甘肅的牛肉麵、湖北的柑橘、陝西的大棗等等,都讓當地農民嚐到了致富的甜頭。

2002年,平松守彥榮獲中國政府“友誼獎”,他還被江西農業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甘肅農業大學授予了名譽教授稱號,被譽為是“新中國60年最有影響的海外專家”之一。

NO9:瑪哈·扎克里·詩琳通(1955-) 得票:2247707

中國網民心中的國際十大友人,第一無可替代

瑪哈·扎克里·詩琳通,泰國公主,1955出生於泰國曼谷,曾就讀於皇家吉拉達學校,她在學校的成績非常出色,在泰國全國排名中名列前茅。1979年,詩琳通被封為女王儲,封號為“瑪哈卻克里公主”。1991年,她作為中華文化研究項目獎學金的獲得者,曾在北京大學學習過,並被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詩琳通經常跟隨父母到泰國各地巡視,也經常出席各種重要國事活動,作為中泰友好使者,為中國與泰國的交流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曾被武漢大學、廣西民族大學、華僑大學、四川大學、成都大學、西南大學、山東大學聘請為名譽教授。

NO8:柯棣華(1911-1942) 得票:2353656

中國網民心中的國際十大友人,第一無可替代

柯棣華,原名德瓦卡納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出生於印度孟買,1936年從孟買助學醫學院畢業並考入英國皇家醫學院,因二戰爆發,沒有前往英國上學,於1938年同印度援華醫療隊來到中國,支援抗日戰爭。

1939年,柯棣華前往延安,加入了八路軍醫療對,主要在晉察冀邊區開展工作。並任職了八路軍醫院外科主治醫生。1941年,柯棣華接替白求恩出任了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的院長。1942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因為癲癇病發作而逝世。

NO7:路易·艾黎(1897-1987) 得票:2356251

中國網民心中的國際十大友人,第一無可替代

路易·艾黎出生於新西蘭坎特伯雷地區,曾跟隨新西蘭遠征軍赴歐作戰,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獲得原威爾士親王勳章。1927年,艾黎來到中國,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消防處任職,出任過防火督察、工業督察長等職。

艾黎在中國國內常常參與各種救濟活動,他還參加了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甘心為革命隊伍服務。抗日戰爭時期,艾黎發起“工合”運動,出任行政院諮詢“工合”工作的技術顧問。之後,他又協助新四軍興辦兵工企業。

1942年,艾黎在陝西寶雞創辦了培黎工藝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解放戰爭時期,他堅決站在人民這邊,為解放軍服務。新中國成立以後,他被選為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聯絡委員會委員,之後他還被北京以及甘肅省政府授予過“榮譽市民”稱號。1987年,艾黎因病在北京去世。

NO6:愛潑斯坦(1915-2005) 得票:2397240

中國網民心中的國際十大友人,第一無可替代

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出生于波蘭華沙的猶太家庭,1917年跟隨家庭遷移到中國,1920年開始定居在天津。愛潑斯坦工作後主要從事新聞工作,曾經是英文《京津泰晤士報》的新聞記者。1938年,他加入了宋慶齡發起的保衛中國同盟。

1944年後,愛潑斯坦曾一度居住在美國,出任了《聯合勞動新聞》的總編輯,並出版了《中國尚未結束的革命》。1951年,應宋慶齡的邀請,愛潑斯坦來到中國,參與《中國建設》的創刊工作。1957年,他加入了中國國際,並於196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愛潑斯坦後來曾受到衝擊,1973年得以平反,於2005年去世。

NO5:李約瑟(1900-1995) 得票:2870664

中國網民心中的國際十大友人,第一無可替代

李約瑟,出身於英國的基督教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對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1917年,李約瑟進入劍橋大學就讀,1920年獲得學士學位。之後,他留在學院任教,只是幾年時間,就已經升任為高級講師。1930年,李約瑟當選為英國王家學會會員。

1938年,李約瑟從情人中國留學生魯桂珍那瞭解到中國,並從此對中國產生嚮往。1943年,李約瑟來到中國,出任參贊。以外交官的身份,他輾轉於中國國內各地,考察各地風情,併為《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一書做籌備工作。

1948年,李約瑟開始了《中國的科學與文明》的寫作,直到1954年《中國的科學與文明》第1卷正式出版,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1995年,李約瑟在英國去世。

NO4:埃德加·斯諾(1905-1972) 得票:3300122

中國網民心中的國際十大友人,第一無可替代

埃德加·斯諾,早年就讀於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1928年來到中國上海,先後在《密勒氏評論報》、《芝加哥論壇報》、《每日先驅報》任職。1934年,斯諾以美國《紐約日報》駐華記者身份兼任了燕京大學新聞系講師。

1936年,斯諾在宋慶齡的安排下,訪問了陝甘寧邊區,成為第一個採訪紅區的西方記者。在此期間,他寫了諸多通訊報道,講述他在陝北的見聞,之後,有關他這次經歷的《紅星照耀中國》出版,讓更多人認識到了中國紅軍的真正形象。

抗日戰爭時期,斯諾曾經任職了《每日先驅報》和《星期六晚郵報》駐華戰地記者。1942年,斯諾因為到中亞和蘇聯訪問,離開中國。新中國成立以後,他又三次來到中國訪問,向世界介紹新中國。1972年,斯諾因病在瑞士去世,他的一部分骨灰被撒在了北京大學未名湖畔。

NO3: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1920-2010) 得票:3736992

中國網民心中的國際十大友人,第一無可替代

№2:

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出生於西班牙巴塞羅那,曾就讀於巴塞羅那高級商業研究院,精通各國語言,從小就熱愛體育。1943年後,薩馬蘭奇先後出任了西班牙皇家體育俱樂部旱冰球隊教練、西班牙冰球聯合會會長、國際旱冰球聯合會副主席、國際奧委會委員、西班牙體育運動委員會主席、西班牙奧委會主席等職。

1980年,薩馬蘭奇當選為國際奧委會主席,之後他擔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長達21年,在他的任期內,奧運會成功商業化,並且使得國際奧委會脫離財長危機。他對中國的體育事業尤為關心,中國能夠在1997年重返國際奧委會以及2008年成功申辦奧運會,他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2001年,薩馬蘭奇正式宣佈退休,被授予了奧林匹克金質勳章。因為他對國際奧委會的重要貢獻,他被選為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2010年,薩馬蘭奇因病在西班牙去世。

NO2:約約翰·拉貝翰·拉貝(1882-1950) 得票:4097787

中國網民心中的國際十大友人,第一無可替代

約約翰·拉貝翰·拉貝出生於德國漢堡,早年在出口商行工作,後又經在非洲東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莫桑比克的英國公司工作。1908年,拉貝受西門子中國公司聘請,來到中國工作。他先後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經商,還出任了德國納粹黨南京分部副部長,期間堅持不斷寫日記,即後來著名的《拉貝日記》。

抗日戰爭時期,拉貝曾以納粹黨員身份,保護了不少的中國難民,據統計,他所在南京安全區拯救了超過25萬中國人的生命。雖然拉貝在中國贏得了難民們的尊敬以及國民政府的高度評價,但是命運十分坎坷。

1938年回到德國,拉貝曾一度被蓋世太保逮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又因為納粹身份,他還遭到了蘇聯以及英國有關當局的逮捕。1946年,在證明清白後,拉貝最終被釋放,但他的生活過得十分困苦,於1950年落魄中病逝在西柏林。

NO 1:諾爾曼·白求恩(1890-1939) 得票:4694484

中國網民心中的國際十大友人,第一無可替代

白求恩,原名諾爾曼·白求恩,加拿大人,我們所熟知的國際主義戰士。毛主席所說的“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1916年,白求恩畢業於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獲得學士學位,他曾被英國皇家外科醫學會錄取,後回到加拿大工作。1935年,白求恩加入到加拿大共產黨。1936年,參加了西班牙的反法西斯鬥爭。

1938年,白求恩帶著加美援華醫療隊前往延安,被任命為八路軍晉察冀軍區衛生顧問。1938年至1939年間,白求恩帶著醫療隊深入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線,行程750千米,做手術 300餘次,他還創辦起衛生學校,培養醫務人才,編寫各種醫療著作。

1939年,白求恩在河北淶源縣搶救傷員時,手術刀不幸割破左手中指而受到感染,當年11月,因為醫治無效,白求恩在河北省唐縣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