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3億保殼 ST滬科能給昆明交投多少時間?

ST滬科(600608)公佈了2017年年報,在賬面上是扭虧為盈了,按照當下證監會的規定,這隻股票將會獲得3年的緩衝期,至少目前看,2018年不會退市了。

這也就讓昆明市政府長舒了一口氣。

ST滬科扭虧為盈

4月3日,*ST滬科發佈《關於撤銷公司股票退市風險警示及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公告》,4月4日起,公司股票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及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後,股票簡稱將從“*ST 滬科”變更為“ST 滬科”,交易日漲跌幅限制仍為 5%,股票代碼“600608”不變。

通俗的意思是,*ST滬科那個“*”號去掉了,ST這個帽子還是戴著,原因自然是2017年盈利了。*號意味著這家上市公司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去掉*號表明暫時保殼了。

年報顯示,2017年,ST滬科基本每股收益0.19元,稀釋每股收益0.19元,扣非每股收益-0.10元,所謂“非”就是非經常性損益,意思是,ST滬科主營業務還是虧損的。這種情況和2015年基本沒有區別,當年每股收益0.11元,扣非每股收益-0.07元。

這個非經常性損益是哪裡來的?這就要從ST滬科控股股東昆明市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昆明交投”)說起。

3億保殼 ST滬科能給昆明交投多少時間?

昆明交投控股上市公司之路

2011年3月,昆明市召開2011年度國資工作會,提出當年將重點發展交通產業、水務、金融等國資板塊,力爭兩家公司借殼上市。

時任昆明市國資委主任馬鳳倫表示,昆明市所屬的優質收費公路,將納入昆明交通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公司隸屬於昆明交通投資公司,具備收費公路特許經營權,公司業務還將涉及冷鏈物流等。

昆明市國資委的動作迅速。2012年11月。昆明市國資委旗下昆明交投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成為ST滬科的實際控制人。2013年,上市公司新一屆的董事會選舉雷升逵為董事長,黎興宏為副董事長,聘任蔣煒為公司總經理。新一屆的董事會和管理層的選聘,標誌著公司控股股東昆明交投正式接管上海科技。

公開資料顯示,昆明交投是2003年11月19日經昆明市人民政府《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成立昆明市交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及組件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批覆》(昆政復[2013]29號文)批准成立,隸屬於昆明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國有獨資公司。公司註冊資本為115億元。截至2013年末,昆明交投總資產1060億元,負債499.7億元,淨資產560.3億元,資產負債率47.14%。2015年,資產為1312.49億,淨資產632.15億。資產規模與盈利能力呈穩健增長態勢。

公司主要負責昆明市域範圍內的交通類基礎設施投融資、配置資源及配套產業的延伸開發。近年來,昆明交投以市政府商業化轉型部署為指導方針,以市場化運作為核心手段,以產業開發為基礎措施,深入推進商業化產業佈局打造,即以交通產業為基礎,配套拓展土地開發、物業開發、物流產業、資本市場、股權投資等六大產業集群。通過產業集群的打造,昆明交投集團化企業經營模式已初見雛形。

 拿到了殼,卻幹不了什麼事

昆明交投成功拿到了上海科技這個殼,但是事情並不如當初預想那般美好,在這五年多時間裡,ST滬科一直沒有為昆明交投帶來上市公司的利益,公司至今也沒有更名。

相反,為了保殼,昆明交投還有很多付出。

目前,昆明交投下轄30家全資、控股、參股公司,其中7家全資子公司、17家控股子公司、6家參股子公司。

從賬面看,昆明交投實力很強,不過,依然沒有改變上海科技上海科技是連續12年扣除非經常性淨利潤為虧損的局面,十年來一直經歷著“戴帽”、“加星”、“摘帽”、“摘星”的困境。

2012年昆明交投入主上海科技後,立馬有了動作。2012年昆明交投接收原股東史佩欣的股權後,立刻開始第一次重組,公司擬以9144.1萬元的價格向史佩欣出售交大創奇75%股權、江蘇意源76.97%股權、永鑫波紋70%股權、蘇州國芯41.05%股權;同時,公司擬以17.5億元向昆明交投定向發行股份,購買昆明交投合計持有的昆明基礎100%股權。——即完成淨殼後完成昆明基礎的借殼上市,但項目最終以失敗告終。昆明基礎負債率高、依賴性強,市場化程度低是硬傷。

昆明基礎全稱是昆明市基礎設施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於2006年10月24日在昆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負責城市片區土地綜合整治;徵地拆遷;舊城等。

昆明基礎的資產負債率高,數據顯示,2011年末、2012年6月30日對應的數據分別達到89%和86.5%,這是由昆明基礎的業務形態所致。由於公司從事片區綜合整治業務,對資金需求較大,以往均由昆明交投統一向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融資借款,再撥付給昆明基礎及其子公司使用。

昆明基礎不僅揹負著極高的資產負債率,而且還是依靠昆明交投的關聯資金往來完成“輸血”的。以截至2012年6月30日的數據看,昆明基礎74億元的總資產中,負債高達64億元,其中“其他應付款”佔總額的92%,幾乎都用於昆明基礎的片區綜合整治和工程管理項目這一主營業務。而且,在總額達58.8億元的“其他應付款”中,來自昆明交投及其關聯方盤融置業的分別達到30億元和23億元,合計佔比超過90%。

以昆明基礎下屬公司昆明盤江所開發的“昆明市拓東片區-民生安居保障工程”項目為例,盤融置業設立的目的就是為其提供融資,由盤江置業、中融信託各持50%股權,信託融資規模達到32億,融資成本為16.5%/年。

由此可見,證監會否決這一重組方案也在情理之中了。當然,一名重要股東吳鳴霄的反對也是重要因素。

這次重組失敗後,昆明交投沉寂了兩年。到了2015年,ST滬科陷入了又一次困境。當年7月25日公司銀行賬號被凍結,剩餘餘額不足3000元。

慶幸的是,當年12月30日公司子公司上海異型鋼管有限公司收到財政補貼資金人民幣9000萬元。該筆財政補貼系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故作為營業外收入全額計入當期損益。完成扭虧任務,成功摘帽。

顯然,這9000萬元的政府補助,來自於昆明交投,為了保殼,花費9000萬,這在資本市場並不鮮見。

9000萬保殼自然還有後續,2016年10月25日下午,公司臨時停牌,進入重大資產重組程序。

這一次的重組的交易對象是獨立第三方,與上市公司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無關聯關係。

這一次重組表明,昆明基礎借殼失敗後,昆明交投明白了,在當前情況下完成體制內企業重組是有難度的,更何況,證監會規定重組等同於IPO的條件下。

 思路轉變,先賣虧損資產

昆明基礎注入上市公司失敗還有一個大背景,地方政府債務。

隨著地方融資平臺風險逐步顯現,去槓桿化管控債務風險已經刻不容緩。在此背景下,對昆明基礎業務經營模式、獨立性以及持續經營能力風險質疑的背後,更深層次的疑問是:如此高度依賴地方融資平臺、高負債的資產是否適合注入上市公司?

昆明基礎注入上市公司希望渺茫了,思路轉變迫在眉睫。更何況,為了保殼,昆明市國資委已經付出了巨大代價。

2015年,9000萬保殼。2017年,扭虧依然是靠“接盤俠”。

2017年12月5日,*ST滬科公告,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獲得昆明市國資委批覆同意。公司實際控制的上海寬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昆明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昆明發展新能源產業投資運營有限公司出售上海異鋼100%股權及異鋼製品80%股權,交易價格為經中介機構審計評估並在市國資委備案的資產價值20050.89萬元。公司股票於2017年12月6日開市起復牌。

ST滬科的年報顯示,2017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將其持有的上海異鋼 100%股權和上海異鋼製品 80%股權對外出售,該項交易增加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9281.09萬元。

昆明交投隸屬於昆明市國資委,昆明發展新能源以2億接手ST滬科的“虧損資產”,這又是一筆新的投入。當然,這一筆投入或許將換來3年的緩衝期。

在證監會重組等同於IPO的新規定之下,在將上市公司作為昆明地方融資渠道之一暫時失敗的現狀之下,昆明交投、昆明市國資委將通過什麼樣的方式讓重組之路繼續下去?這一場大戲我們還要慢慢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