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浙江一單位領導沒貪沒腐卻被紀委批了,為啥

在大家印象中,如果有單位領導被紀委批了,這會是什麼一種人?估計大家立即會往“貪腐”“撈錢”的角度去想。

道理很簡單:你不貪不腐,不撈錢,紀委批你做什麼?

最近,有這麼一家單位領導,他們沒貪沒腐,還“省”了錢,卻被紀委批了,領導班子還做出調整。這到底怎麼一回事?為什麼這樣都會被批?能給人以什麼警醒?

這個省錢,背後毛病不少

這事發生在杭州市臨安區,這兩天傳得挺火。凡事不怕重複,我們還是來看看這到底是什麼一件事。

它是臨安區紀委在基層巡察中發現的。

在對一家單位駐點巡察時,紀委巡察組的工作人員查閱會計憑證。突然,他們發現有地方不對勁:這家單位特別愛省錢,比如說工會費和福利費用有很多結餘。

這不符合常規,一般來說,這種費用,只聽說抱怨不夠用的,有很多結餘的,就很少見了。

再一問,終於搞清楚了:這家單位領導,抓經費抓得挺緊,幾乎沒組織工會活動,除員工過生日,給個生日蛋糕外,什麼福利都沒有。

難怪費用會有這麼多結餘。

這種“省錢”是有問題的:因為工會費的來源之一,是會員按照中華全國總工會的規定交納的會費。收了錢,卻不用,明顯不符合規定。

紀委巡察組再一問,發現還有其他問題:有外單位來聯繫工作,到了飯點怎麼辦?要員工自己刷自己飯卡,在食堂請他們吃快餐。

辦公家的事,掏自己的腰包,這顯然也不合理。更何況,對公務接待,是有明確費用標準的。

調查下去,結果發現:原來,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過程中,這家單位的領導怕出事,索性把明明該發的福利給砍了;公務活動接待,也乾脆“一刀”給切沒了。

最後,巡察組下了這樣的結論:這家單位的領導不擔當、不作為。沒多久,臨安區委做出決定:對這家單位的領導班子進行調整。

怕事,僅僅是表象

臨安這個單位的領導,從表面上,是怕出事。

但光從怕事,並不能完全說清楚。

因為這“事”根本就不存在。

在3年前,全國總工會就曾下發《關於〈關於加強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的通知〉的補充通知》,對職工福利規定相當明確,比如說“節日慰問品”,就規定為符合中國傳統節日習慣的用品和職工群眾必需的一些生活用品。

從這個規定,可以看出:這些福利,完全是可以發的。

之所以出現砍員工福利、要員工自掏腰包招待公務活動這種事,說明沒掌握政策的實質,搞過火了。

這種過火的事,前段時間也有過:比如說在湖南津市,紀委在一次突擊檢查時,通報這些“作風問題”:教育局長辦公室抽屜裡有散文、小說等與工作無關的書籍;教師辦公室盆栽超過2盆;校長辦公室有書畫作品……

消息一傳出,很多網民大呼:“這樣的衡量標準是否太苛刻了?”“這也違紀?”“太過火了”……

有政策,不掌握;有規定,不願去了解。

“風聲”不緊,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庸庸碌碌,渾渾噩噩;覺得風聲緊了,就突然繃緊發條,各種過火的措施都冒了出來,表面是規矩嚴,其實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敷衍塞責的另一種表現。

該發的不發,不該處分的亂處分,說明相關人員政策水平不高,眾所周知,政策水平是判斷公務員素質的標準之一。

對政策把握不住,掌握不好,喜歡層層加碼,搞得過火,其實是素質不高的表現。

態度:漠視普通職工利益

要求觀測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為了防止有些單位濫發“灰色福利”,並不是要剝奪幹部職工正常的福利待遇;規範公務接待,是為了防止公款吃喝,也並不是讓幹部職工自掏腰包,接待前來參加公務活動的客人。

正常職工福利和灰色福利,相關部門早就做出規定,邊界相當清晰。

而且還要強調一句:不該發的福利,當然不能發;但該發的福利,不僅可以發,而且還必須發。

之所以懶得區分什麼合理,什麼不合理,乾脆全部禁掉,背後有個很重要的心態在作怪:自己的“烏紗帽”最要緊,普通幹部職工的正常福利無所謂。

而且還算定了職工就算因利益受損敢怒,也不敢言。

這種心態,不是漠視普通職工利益,又是什麼?

2014年,北京有家報社,曾經做過一次調查,結果發現:72.9%的受訪者表示在找工作時會看重用人單位的福利,71.5%受訪者認為福利在當前社會的最大作用是“讓職工感到溫暖”。

反過來說,砍掉員工福利,就是減少員工的“溫暖感”。

一個有戰鬥力的群體,必然是個有“溫暖感”的群體。如果對普通員工利益這麼漠視,不斷降低他們的“溫暖感”,增加他們的“冰冷感”,在關鍵時刻,怎麼要求幹部職工講無私奉獻,衝在一線?

這次臨安發生的這件事,說明了一個導向:不管是因為怕事,還是省事,隨意損害普通職工該得的利益,同樣是不擔當不作為,同樣會被問責。

對幹部職工,“嚴管”不到位,應該被問責;明明有規定的“厚愛”不到位,同樣也該被問責。

獲得正常福利,是職工的合法權利,保障職工正常福利,是單位應盡的義務,怎麼能因為個別單位領導隨隨便便一拍腦袋,就被“省略”掉呢?

端午節很快就要到了,為臨安區紀委這次巡察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