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德國為什麼會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

安德冰


二戰初期,德國戰車所向披靡,勢不可擋;到後期時卻連連敗北,最後柏林被攻佔,最終被迫投降。其戰敗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戰術高明戰略失策。

二戰初期,德國軍事實力強悍,兵鋒銳利,依仗著閃電戰術,德國戰車所向之處,周邊小國紛紛淪陷。可以說,德國幾乎是依靠自己一個人的實力,橫掃大半個歐洲。從這點上看,德國閃電戰術是高明的,打了歐州一個措手不及,當英、法、蘇聯等國反應過來時,歐州已被打下一大半了。但是德國戰略失策在於兩線作戰。德國在進攻英國沒有結果的情況下,開始在西邊採取守勢,然後貿然與蘇聯開戰,結果導致八月南北分兵。因為進攻進程超出預定計劃太多,結果就是到十月以後才開始進攻莫斯科,當時不僅雨多,而且寒冬到來了,閃擊戰的矛頭——坦克部隊被拖延了,而德國根本沒做好面對莫斯科冬季的準備,結果三十萬德軍被包餃子,為戰敗埋下了禍根。

第二,野心大於實力。

希特勒不僅是一個舉世聞名的的政治家、軍事家、演說家,而且還是一個詭辯家、陰謀家、野心家。他帶領日耳曼人到達他們從未經歷過的權力與征服的頂峰,將卐字旗從北歐一直插到高加索山脈和非洲。他一度在整個歐洲呼風喚雨,颳起了一陣納粹主義的狂風暴雨。但是,他領導下的德國卻有著極大的硬傷,那就是地小、資源少、人口少。作為坦克燃料的石油,德國非常緊缺。德國的閃電作戰,主要靠機械化部隊的高超配合,如果一旦缺乏石油,德軍的坦克便會趴窩。在二戰當中,同盟國可以隨意的拖時間,但是德國不行。所以希特勒便想要攻克蘇聯,為自己補充石油資源。但是,跟蘇聯打起來後,卻陷入了拉鋸戰,等到德國準備再一次向莫斯科發動襲擊時,寒冬籠罩蘇聯大地,對當時大都是穿著單衣在風雪中進行戰鬥的德軍士兵來說,噩夢來了,大多數人沒有死在槍炮下,而是凍死在冰冷的荒原裡。

第三,豬隊友拖累後腿。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這句話,如果當時希特勒聽到,肯定大為贊服。軸心國兩個重要成員之一的意大利,從沒打過像樣的仗,意大利軍隊遇見盟軍,不是失利就是投降,成為了德軍的軟肋,真不知道為什麼希特勒要和他聯盟。而軸心國另一個重要成員之一的日本,也跟德國一樣,地小、資源少、人口少,所以仍然是要用軍隊素質來彌補這個國家的劣勢,說白了必須要做到速戰速決才行,不能深陷某個戰爭泥潭,否則消耗戰會耗盡國內所有的資源。於是這個國家為了東南亞等地的資源,又空襲了美國,讓美國加入盟軍,成為了壓死軸心國的殺手鐧。可以說,如果沒有日本的這一敗筆,把美國這個中立國家直接推向了反德意日聯盟,讓德國不得不同時與英、法、蘇聯、美國等國同時開戰,耗盡了資源、財力、物力、人力,軸心國與同盟國之間的戰爭下估計沒有這麼快結束。

投降後的日軍

第四,沒有來得及造出原子彈。

當時德國的工業水平非常的發達,聚集了很多高素質高水平的科學家,並最先啟動原子彈研製項目。但由於戰爭開啟後,很多研究沒有能有序進行,原子彈沒有在戰爭中研製出來。如果當時德國率先研製出原子彈,那個時候二戰的走向可能會發生逆轉,第一顆原子彈炸的不再是廣島,整個人類歷史也將重新改寫。

但是,歷史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曾經威震亞歐的德國戰車,最終還是戰敗了!


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關注“美景情歌匯”。也可以點贊和留言討論。


美景情歌匯


僅就純軍事層面而言,德國在一戰中的表現已經不能更好了。在西線,德軍獨力對抗英法聯軍,絲毫不落下風,甚至在戰爭的大多數時候都佔據了戰略主動權,且戰爭基本都在法國境內進行;在東線,散漫的奧匈帝國軍隊只能牽制俄軍很小一部分精力,俄軍的主力也是由德軍一力承擔,而且德軍始終處於極大優勢之中,1917年還把俄國趕出了戰爭;在南線,原本是同盟國一員的意大利戰前反水,火線參加了協約國,如果不是德軍的參與,奧匈帝國軍隊夜很難說可以壓制住意軍。

這樣一看,在歐洲的三條戰線上,其實都是德軍主導,德國陸軍在實質上是以一打多。如果一定要給德軍找茬的話,德國海軍在一戰中的表現相對一般,基本被英國海軍全程壓制在德國港口中,但這也是硬實力差距所限,怪不得德國海軍,而且德國海軍在潛艇戰方面在北大西洋大放異彩,讓英國狼狽不堪。

考慮到德國在一戰中的表現已經極佳,最大程度的釋放了軍事潛力,失敗的原因就只能歸咎於協約國和同盟國兩方的實力差距了。

按照當時的國際經濟實力排名,大約是美國、德國、英國、法國、俄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也算是當時的歐美G7。

協約國一方有誰?英國、法國、俄國和意大利,後期還加入了大魔王美國。而同盟國只有德國和奧匈帝國而已,始終是二對四或者二對五的局面。

事實上,同盟國這邊總共就四個國家,除了德奧之外,還有兩個三流國家:保加利亞和土耳其。

而協約國呢,不僅強國數量佔有,參戰國總數量更是達到了二三十個國家,不僅有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這些歐洲國家,還有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和印度這些英聯邦國家,對了,還有亞洲第一強國日本。

德國為什麼戰敗?不就很清楚了麼?實力差距太大呀。當然,我不是說德國一點機會都沒有,當俄國因為國內革命退出戰爭之後,如果美國最終決定不參戰,德國一方的實力其實距離協約國已經不算大,或者說,比戰爭初期要縮小了不少。

但從美國決定參戰的那一天開始,德國就一點點機會都沒有了。

就這麼簡單。


張明揚不說話


沒辦法,因為美國在關鍵時刻參戰,踢進關鍵一球。德國就是賭在美國參戰前幹掉英法,讓美國不敢輕舉妄動,但美國佬是何其精明,在戰爭期間大賣英法武器和各種物資,感覺戰爭雙方均精疲力竭,果斷以世界救世主的形象出現,既能把賣給英、法等協約國的軍火錢收回來,還能暴揍壞小子德國,名利雙收!德國人就是實在,老是吃的悶虧,二戰同樣如此!
剛統一不久的德國恰好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即重工業革命,短時間內創造的工業化奇蹟,工業產值超過英國,位居歐洲第一,成為歐洲耀眼的明星,僅次於大洋彼岸的美國,記得美國工業產值目前是世界第一哦!



劃重點,戰爭的第四年即1917年是關鍵一年,本來這年對德國為首的同盟國是有利的,這一年發生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俄國退出一戰戰場,德國東線頓時無壓力,免除兩線作戰,而且在西線雙方均換將,英法的新統帥尼韋勒決定“閃電戰”,而德國換為興登堡和魯登道夫,興登堡採用防禦戰略,即著名的興登堡防線,協約國閃電戰慘敗,導致40萬傷亡,德國則損失25萬。各陣營看不到勁頭,有跡象表明和談意向在上升。

就在這膠著時刻,美國於1917年4月對德宣戰,於1918年3月投入8萬多名美軍參戰,6月則上升到30萬,還在逐月增加,德國為首的同盟國肯定漸漸不支,當年同盟國相繼投降。最終以同盟國敗北結束一戰。
我是歷史小玩家,關注我哦,一起分享更多精彩!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如侵權速刪。謝謝!


羅西小南多


德國在一戰中,帶著三個快要散架的盟友,頂著一個反水仔,硬拼英法俄三大國,剛猛至極。

但是當德國士兵還在敵人的國土境內奮戰的時候,國內卻投降了,也算是奇葩了。

德國人的戰敗屬於三個方面,他們打了一場沒有未來的戰爭。

第一方面——外交:從十九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威廉二世破壞了俾斯麥的聯合俄國針對法國穩住英國的政策,徹底把俄國推向了對立面,可以說英法俄三國協約就是威廉二世一手促成的,反觀德國僅剩的盟友——奧匈帝國垂垂老矣,而意大利人不可信任,而在直到一戰爆發的三十年時間裡,德國竟然沒有沒有任何舉動去打破自己的外交困境。

第二方面——軍事計劃:按照施裡芬計劃,德軍東線用少量兵力牽制俄軍,全力進攻法國,佔領巴黎。但是1940年的德國由閃電戰和周密的計劃,而1914年的德國乃至歐洲還是陣地戰的水平,炮兵和騾馬象徵著火力和運輸力,在早有準備的情況下必將拖成持久戰,而持久戰,德國無力應付英法的海上封鎖。

第三方面——過於自信:不光計劃的不周密,德國人在戰前歐洲大陸暗流湧動之時沒有和意大利軍隊有任何一次演習或者計劃上的溝通,和奧匈帝國的軍事交流也僅限與貴族軍官們喝喝茶聊聊天,德國把自己拖入外交困境後不思進取,擺出了一副想靠自己打贏戰爭的架勢。而德國在戰爭中居然沒有徵收私人財產和全面動員青壯年進行軍事行動和軍事生產,這也體現了德意志帝國“脆弱的統一”。

美國的下場參戰從1915年之後就是必然了,因為協約國一方承擔著更多美國借款和美國產業,一旦協約國失敗,美國經濟將會承受沉重打擊,德國人在美國人來到歐洲之前打贏戰爭才是唯一機會,而德國三個方面的失敗讓戰爭一直拖到了美國人上場。


歷史區總柴


概括來說:第一兩線作戰損耗國力;第二缺乏打持久戰的基礎;第三同陣營國家數量少力量弱;第四海軍實力弱導致進口壓力大;第五本國財團勢力強大影響政治;第六協約國陣營持續壯大。

而德國處於中歐這個四戰之地,卻偏偏還要惹沙俄,所以一方面不得不承受沙俄的烏拉衝鋒,另一方面還要在西線和英法死扛。而且後期的意大利反水,讓德國承受南部的壓力,北部海域又受到英國海軍的封鎖,德國四面楚歌,除非速戰,否則持久戰德國必敗。

正是因為持久戰的消耗,讓德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積攢的工業基礎都消耗殆盡,而且德國想從外部進口,港口也被老辣的日不落帝國海軍鎖死,德國海軍只得龜縮在海港無所作為。

而且同個陣營的國家數量少,而且大部分實力都不是很強,包括反水的意大利,華而不實的奧匈以及那個站錯隊的西亞病夫土耳其等。

至於海軍,早在在日德蘭海戰就被縱橫各大洋的老辣英國海軍給打得龜縮在海港裡,艦隊等於完全失去了價值。

還有一個就是因為英國海軍的封鎖,導致海外的資源不能進口,本國的產品又不能出口,德國的財團的經濟利益受損,因此就憑藉著國民積壓已久的戰爭壓力,影響德國,讓德國投降。


智囊士官


其實德國的戰敗主要是1918年的很多因素造成的,知道1918年中期,德國依然佔據著優勢,給協約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而直到德國戰敗,德國依然沒有被攻下一寸土地,原因就在於其戰略上已經堅持不下去了。

首先說人口,當時的德國人口為6600萬,奧匈帝國5000萬左右,而土耳其不到2000萬,但是在協約國一方,沙俄就擁有高達1億以上的人口,而法國則有4000萬人口,英國4700萬,而且英法兩國的殖民地也能輸送很多士兵,所以在兵力補充能力上,德國並不佔優勢,最後德國的失敗就和兵力幾乎枯竭有一定關係。

其次就是資源和工業生產了。現代戰爭極為需要各種戰略資源的補充,而由於地理位置不佳,外加海軍實力不強,德國自開戰之後就幾乎失去了同殖民地的所有聯繫,海軍幾乎成了一支存在艦隊,而且航運受到封鎖,難以獲得包括石油、橡膠、糧食等重要物資的海外補充,只能依靠自己的生產力。而像英國、法國等則可以從殖民地源源不斷的獲得礦產、糧食等。而在一戰後期,雖然德國依然佔據著法國、比利時領土,但是德國國內已經開始鬧饑荒了,前線將士們的士氣也已經大幅下滑。

在工業實力上,德國依然較差,在一戰前,同盟國的工業產值加起來僅有協約國產值的三分之一,因此在生產力上,德國即使再強也難以在如此之大的差距下堅持下來。比如坦克方面,英法都推出了自己的坦克並大規模參加了實戰,但是德國的A7V坦克僅僅製造了不到50輛,難以扭轉戰局。

而在戰略上,德皇威廉二世對開戰過於心急,沒能等得過做好戰爭準備,而且德國在外交上也很是失敗,沒能爭取更多的盟友,以寡擊眾,焉有不敗之理。


最可愛的人


德國在一戰戰敗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1、因為德國,奧匈帝國等同盟國發動的是侵略戰爭, 是非正義的戰爭,被世界所唾棄的。

2、因為德國的國土太小,資源太少,不能支持長時間的戰爭消耗,在一戰時期,戰爭時間一直在被拖延,德國沒能很快地結束,於是後勤與裝備遲遲不能跟上來,前方士兵士氣低下,沒有戰鬥力。

3、在戰爭處於膠著狀態,美國參戰了,使戰爭的天平迅速傾斜,改變了兩大軍事集團的力量對比與戰略優勢,因為美國的領土面積大,資源豐富,人口數也大,使美國成為了一戰的主要基地,為一戰的勝利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4、德軍將領指揮失敗,使德軍並沒有攻下凡爾登,失去佔領巴黎的機會,在這一戰役中耗盡了元氣並節節敗退。凡爾登戰役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決定性戰役和轉折點。

不能延長時間,當時的戰事已經很吃緊了,如果在不投降,德國就有亡國的危險,如果繼續拖延下次,德國可能損失的利益更多,被列強壓榨的也更多,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當時的德國領導者應該也是這樣想的。


KK軍事說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投降不是軍隊打不下去,而是被英法等國的和平條件欺騙,自動解除了武裝。

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的態勢還是不錯的,沙俄發生革命退出戰爭,德國避免了兩面作戰的局面,美國雖然參戰但還沒有爆發出強大的力量,繼續打下去實際上是兩敗俱傷。

因此美國總統威爾遜出面給了德國一個很優厚的和平條款,這誘使德國內部勢力分裂,德意志帝國境內許多城市發生叛變起義,逼迫德皇下臺。內部的鉅變使得前線德軍兵無戰心,再也無力抵抗英法的進攻,德軍不敗而敗。

當德國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後,英法兩國完全推翻美國總統威爾遜給出的承諾,嚴厲處罰德國,在巴黎和會的《凡爾賽條約》中德國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還背上了高達113億英鎊的戰爭賠款。

《凡爾賽條約》的消息傳回德國本土激起了民眾的強烈抗議,大家都發現自己被英法等國欺騙,成了摧毀自己國家的幫兇,因此異常憤怒。特別是德國軍人認為他們被背叛,他們認為德國事實上根本不應該輸。這些成為促使納粹崛起掌權的重要因素。


當狗容易做人難


德國一戰初期戰略行動基本就是脫胎於1891-1906年制定的施裡芬計劃。在這個計劃中,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認為,東線的戰場非常廣闊,無法速戰速決,所以德軍只需要保留最基本的兵力在東線對沙皇俄國進行防守就足夠了。德軍應該以更多的兵力投入西線作戰,直接跨過低地國家避開法德邊境線上漫長的防線,擊敗法國後再攻擊俄國。

以1906年的眼光看,這個計劃無疑是天才的。但是問題在於,1906年,沙皇俄國剛剛在日俄戰爭中戰敗,迎來了沙皇俄國曆史上軍力最低谷的時期。但是在1914年的時候,沙皇俄國的軍力相比1906年有長足的提高,特別是陸軍。

德軍高層也不是對這些東西沒有了解。在一戰之前,魯登道夫就被任命去研究應該如何修改施裡芬計劃。魯登道夫經過研究後得出了一個並不複雜的結論:只要德軍的兵力夠多,那麼就可以達成施裡芬計劃中那種戰略態勢,那麼這個計劃就可以繼續下去。唯一的問題:德國有沒有這個能力擴充足夠的軍隊?魯登道夫提出的擴軍計劃要擴充24個軍。

當時德國是有國力進行這種規模的擴軍的。但是軍隊體制本身不允許這樣擴軍。因為一戰前的德國陸軍就是一個鄉黨性色彩非常濃厚的軍隊,軍官基本都是普魯士軍官團那一票名字帶“馮”的軍官。德國確實可以招募到這麼多的士兵,但是可沒有這麼多的貴族軍官去帶兵。所以這個擴軍計劃被放棄了。最終在戰爭前夕也只擴充了兩個軍。

這還不算完,關於東線如何作戰的問題上,德國並沒有與奧匈帝國進行嚴肅的交流,可以說奧匈帝國就是在一臉懵逼的情況下被德國拖入戰爭的。

兵力的不足讓德國無法實現施裡芬計劃中的各種設想,最終戰爭變成了持久戰,德國公海艦隊在日德蘭海戰中戰略失敗,德國也無力繼續戰爭,只得投降。


貞觀防務


沒有危險?你從哪看出來的?還延長時間?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早投降早解脫,延長一分鐘都是對世界人民包括德國人民的犯罪,一分鐘也不能延長了。




德國人在一戰中犯了幾個嚴重的錯誤,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他們的失敗,能打四年已經是奇蹟了!從開始的戰略戰術來看,不管是施裡芬還是小毛奇,或者德軍參謀部,德皇威廉二世,興登堡他們都認為德國會速勝,速勝論一直是德國的指導思想,雖然打了四年沒能速勝他們仍然堅持速勝論,所以從馬恩河會戰到凡爾登戰役到最後1918夏季攻勢,他們都是爆發式進攻,希望一戰定乾坤,可哪次都是拉長戰線後轉入消耗戰,除了給後勤補給帶來更大消耗量,沒有任何作用,他完全被英法給拖垮了,不投降就只能都餓死,再也沒有啥攻勢了。




你在瞧瞧德國那幾個坑人的盟友,什麼奧匈帝國,羅馬尼亞,奧斯曼土耳其,這幾個不是先天發育不足,就是後天全身缺氧,哪有一個能打這種消耗戰的?已經先德國一步都投降了,實際上到了1918只剩下德國單打獨鬥了,兩大陣營對抗變成了德國人自己的戰爭。就說協約國中的俄國,發生革命後寧可割讓一百多萬平方公里領土外帶60億馬克的賠款也要退出一戰,你就知道這場戰爭對交戰國是怎樣的折磨了。




英法雖然艱難,但人家有大片殖民地可以支援緩解一部分壓力,德國也有殖民地,但不是小島就是半島,哪有個像加拿大那種的,這種情況下不支援殖民地就不錯了,還能指望啥?美國人最聰明,能看出事,毅然決然的加入反德陣營,德國還有啥可折騰?



德國海軍還淨給陸軍搗亂,一戰時候,德國海軍本來就打不過英國,還拼命的造,把陸軍那點資源全搶跑了,結果造了軍艦就只能躲海港裡躲避英艦追擊,早知道這樣還不如造點岸炮算了,費那些資源幹啥?




其餘的就不用多說了,到了1918秋季的時候,興登堡都打不下去了,這個頑固的保皇派整天圍著威廉二世勸他投降,可想局面已經惡化成什麼樣子了,那時候真的堅持不住了,並非沒有危險可以延長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