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道德經》雜談:悟道之法

人類認識事物,是在事物之外觀察它,從而得到對它的認識。前文曾談及,道是全,作為人類是在道之內,而不可能在道之外觀察它,從而對道的認識難免有身在廬山,不識廬山的遺憾。但為了運用道,又不得不認識它,但是由於道與萬物完全不同,因此,當然不能運用觀察、分析、判斷等認識萬物的方法來認識道。那麼如何認識道呢?一個字,“悟”,怎麼悟?

《道德經》雜談:悟道之法

《道德經》十六章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追求虛,達到極點,守住靜,完全確實,萬物蓬勃生長,我卻看出了迴歸之理。一切事物變化紛紜,但各自返回其根源。返回根源就叫做靜,靜叫做迴歸本來狀態,迴歸本來狀態叫做常理,瞭解常理叫做智慧。

悟道的方法就是虛和靜。莊子說:“惟道極虛”,道虛到了極點,所以無所不容,要悟道的話,也要把心靈放空,虛無一物,才能包容萬物。莊子又說:“虛室生白”,堆滿了物件的房間,燈光再亮也有陰影,如果空無一物,一點燭光就顯得特別明亮。莊子再說:“精神生於道。”虛,是道的特色,心能夠虛,精神自然產生。莊子還說:“聖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得道的人心靈就如鏡子,任物來來去去,而不加迎送,如實反映而無所隱藏,所以能夠不被物所役而能役物。

人要活得自由需要資源的支撐,資源越多越自由,這是一般人的想法。前文談到陰陽的時候,不是談到陰、陽就是自由的力量和限制的力量嗎?你憑藉資源越多,那麼限制也越多。莊子告訴你對待物資就像鏡子,來不迎,去不留,而且牛來了照出它是牛,馬來了照出它是馬,真實、平等的對待萬物,不貪,不執,不妄,修煉到這一步,就能真正做到虛了。

其次,要靜。一個人要思考,要聽取別人的意思,首先要靜下來,靜不下來,思緒紛飛,注意力不集中,沒辦法想出什麼結果,別人再好的意見和道理也聽不進去。

《道德經》雜談:悟道之法


靜有三層意思,一是安靜,指身體能夠靜下來,這只是表面,一個人外表很安靜,但內心可能如怒海波濤。因此,靜的第二個意思是平靜,指心內無波,沒有情緒上的起伏,但這種靜也不保險,因為隨時心理可能受到刺激,而失去平靜的心態。第三種是寧靜,指精神上的安寧。

精神的安寧需要個終極的依靠,“歸根曰靜”,回到根源就叫做靜,根源是什麼?是道。

這時候矛盾出來了,一方面說靜到確實才能悟道,另一方面說回到根源,也就是與道結合才能獲得根本的寧靜,這不是循環論證嗎?

讓我們對“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詳加分析。

《道德經》雜談:悟道之法

我在前文(《道生萬物》)中論述過個體在萬物的支持和限制中成長,這種成長既是自由的又是受限制的,這是道的動作規則。既道並不主動干涉萬物,而是萬物在生長中互相影響,互相作用,而形成一個和諧的統一體。因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觀到的結果就是“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也就是說,萬物本來在道中成長,在道中變化,並不存在靜不靜的問題。因為它們本來就是靜。

但人類不一樣,他可以不靜,因為他具備了自我的意識,他有心思,有慾望,他似乎具備了不斷突破限制而無限追逐外物的能力,但這種能力是似是而非的,人類再怎麼突破最終的結果都擺脫不了外物的限制。

睿智的老子兩千多年前就告誡人類:“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靜才符合本性,符合本性才是常道,知常才是智慧。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道德經》十六章)

這是老子第十六章後半段,如果不知常道,不知道剋制個人的慾望,胡作非為,就會帶來兇險。如果知常道,知道要與萬物和諧共存,就能包容;能包容,就能公道;能公道,就能思慮周全;能思慮周全就符合天道;符合天道,就符合道的動作規則了;符合了道的動作規則,就能長長久久,終身沒有危險。

虛、靜才能悟道,從何處著手?從減少物慾著手,減少物慾從何處著手?知足,如何知足,生活越簡單,越易知足。

《道德經》雜談:悟道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