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古代印度建筑,邻国的建筑风格

古代印度建筑IndianArchitecture(公元前3000年~公元7世纪)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印度位于亚洲南部次大陆,范围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区。通过对谟亨约•达罗城的发掘,证实早在公元前3000年古印度已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城市和建筑也很发达。特别是整齐的城市道路系统与排水设施,房屋的建造技艺都在当时的世界居于领先水平。从公元前1000年~前600年,在印度逐渐形成了婆罗门教和佛教,因此在古代印度建筑中曾出现了大量的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寺庙,尤其是孔雀帝国和笈多帝国时期,佛教建筑更是在印度盛极一时。当时佛教建筑的主要类型是供奉舍利的佛塔和供佛教僧侣诵经和修行的石窟。这些建筑类型对中国、日本和其他东南亚国家都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今天,小编就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古代印度的建筑。

古代印度建筑,邻国的建筑风格

1.谟亨约•达罗城(MohenjoDaro,公元前3000~前2000年)

城市的街道是按主导风向排列成南北向,东西则用次要道路联系起来,非常整齐,拐角处都做成圆角,以便车辆顺利通行。城市里的建筑物用培烧过的红一砌成,大多数是平屋顶。已经有一两层楼房,一般上层为居室,下层是厨房、盥洗室、水井和贮藏室。脏水由砖砌成的排水井流入城市的下水道。

古代印度建筑,邻国的建筑风格

谟亨约•达罗城

2. 窣堵坡(Stupa,公元前270~前52年)

最大的窣堵坡在桑契(Sanchi),大概是阿育王时期建造的。它是一个半球形的坟墓,直径为32米,高12.8米,坐落在一个高约4.3米的鼓形基座上,完全用砖砌成,铺着很厚的灰浆,贴以石板饰面。窣堵坡的周围有一圈栏杆。在入口处垂直的立柱间用插榫的方法横着三根石条,其横断面为橄榄形,在最上面的一根石料上,还安放着一些雕饰。这些显然都是仿效木栏杆而来的。栏杆表面上饰满了花纹,雕刻精美。在这圈栏杆中,像这样的大门入口共有四个,都高达10米,比例也还匀称。

古代印度建筑,邻国的建筑风格

3.石窟

石窟有两种。一种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叫支提窟(Chaitya)平面为纵向长方形,以半圆为结束。半圆部分有一个窣堵坡。沿着侧墙又有一排柱子,柱子也绕过窣堵坡。另一种是僧侣的禅室,叫精舍,即在一个大的方形石窟的三面,凿许多小方形的禅室,供僧侣静修之用,第四面即为入口,有门廊。精舍和支提窟经常相邻存在。印度最著名的石窟群在阿旃陀(Ajanta),建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7世纪。卡尔里(Karli)石窟建于公元前78年。此外,埃列芬丁(Elephanta)的石窟也很著名。石窟艺术曾对中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古代印度建筑,邻国的建筑风格

4.佛陀塔

佛陀塔是印度著名的佛教建筑物。相传在释迦牟尼"悟道"的地方一菩提迦耶(BuddhGaya)建了一座庙和佛塔,也称菩提迦耶塔。佛塔创建于公元2世纪,在公元14世纪重建。塔用砖砌成,高66米,立于高高的方形台基上。在台基的四角又有相同的四个小塔。塔身的平面为正方形,由下至上逐渐缩小,外轮廓呈饱满的弧线。塔的表面刻满雕饰,无一空白之地,既有丰富的装饰性,又不损塔的轮廓整体,产生了强烈的纪念性效果

古代印度建筑,邻国的建筑风格

古代印度建筑,邻国的建筑风格

古代印度建筑,邻国的建筑风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