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葉天士、吳鞠通推崇的養胃陰,到底有多重要

胃喜潤惡燥,以保持充足的津液利於飲食物的受納和腐熟。若陰液虧虛,胃失濡潤,就會產生胃脘嘈雜、灼痛,脘腹痞脹等症狀。養胃陰,是中醫名家葉天士、吳鞠通極力推崇的,用之得當,就會在各科諸多病症治療中獲得一個制勝法寶。此篇文章清楚地講解了養胃陰的方法,思路清晰,闡述透徹,文筆流暢,希望您能從中獲益。且看正文~


1.胃的生理功能

葉天士、吳鞠通推崇的養胃陰,到底有多重要

胃屬腑為陽土,其體陽而用陰,胃陰在人體的作用主要是受納和腐熟水谷以及濡潤宗筋百骸。養胃陰能使受納和腐熟水谷的功能增強,進一步則可使胃之陰陽協調,降而不逆,並能遊溢精氣,以供脾氣散精,上朝於肺,肺朝百脈,九竅通利;還可以使上下陰陽相交,臥眠得安,又可以防禦肝木順乘。

2.葉天土的貢獻

葉天士、吳鞠通推崇的養胃陰,到底有多重要

葉天士深得《內經》之旨,承襲了仲景的急下存陰其治在胃的思想,立論:陽明陽土得陰自安,胃喜清柔,最惡剛燥。他認為東垣之法大昇陽氣,其治在脾,而治脾之藥不能籠統治胃。若脾溼寒凝,胃陽不振,則東垣之法效如桴鼓;如遇體質屬木火之性,脾陽偏盛,胃陰素虧者,芪、術、升、柴不可輕投。從而葉氏制定了養胃方,由麥冬、玉竹、沙參、生草之類酌加石斛、大麥仁、烏梅等,燥極加甘蔗汁。後來,吳鞠通受葉氏著述影響和啟發,並加以發揮,設立益胃湯、護胃承氣湯、增液承氣湯等,使養胃陰的理論更加完善。

3.胃陰虧損的病證

胃陰虧損的病證有胃痛、中消、噎膈等;胃失和降則可造成呃逆、嘔吐、嘈雜、梅核氣、臥不安等;津液失於上潮可引起乾咳、失音等。胃陰不足的典型症狀,可見不飢少納或虛痞不食或多食而瘦,咽乾口燥,口渴思飲,形瘦枯槁,五心發熱,午後及夜寐煩躁,大便乾結,脈細略數,舌質光紅無苔,或有裂紋,或苔剝脫。

4.治法與方藥

養胃陰旨在沃焦救焚,主要用甘寒養陰,一來柔潤,二來清降。此外,急下存陰可使釜底抽薪,以間接護養胃陰。

甘寒養陰的方劑有葉氏養胃方、吳氏益胃湯、沙參麥冬湯、五汁飲、消渴方等。急下存陰的方劑有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增水行舟的方劑有增液承氣湯、新加黃龍湯、護胃承氣湯等。

養陰藥用石斛、麥冬、沙參、玉竹、百合、生白芍、生地、知母、花粉、寒水石、梨汁、藕汁、荸薺汁、西瓜汁、甘蔗漿等。

  • 病案舉例

葉天士、吳鞠通推崇的養胃陰,到底有多重要

楚某,男,32歲,幹部。病歷號:94280。

主訴:4個月來嘔吐。

病史:3年前開始,常有胃脘嘈雜不適,餓時更甚,進食稍安,食油膩則胃脹。近4個月來,消谷善飢,過飢或受涼即發嘔吐,吐出少量黃色酸水。每次發作均需注射止吐針。

現症:燒心泛酸,時有噯氣,前天嘔吐少量黃色酸水,口乾思涼飲,易汗出,頭額時痛,大便稍幹,小便如常。看之形體較瘦,牙板燥白,舌質略紅無苔,口氣微臭,脈弦大。脈症合參,此乃陽明有熱。陰愈傷則胃愈熱,胃失沖和,逆而不降則發嘔吐。擬甘寒養胃佐清熱降逆之劑,宗葉氏養胃方和白虎湯意。

石斛12g,沙參10g,玉竹12g,知母10g,生石膏(打)12g,馬尾連3g,代赭石12g,陳皮10g,生谷芽10g,神曲12g,生草6g。

二診:上藥進5劑,泛酸、嘔吐止,仍口乾思飲,消谷善飢,二便調,睡眠安,脈弦舌淨。繼守原意,前方去神曲、生谷芽、陳皮,加生地15g,生扁豆12g。6劑,隔日服1劑。

三診:自述口乾易飢好轉,食量正常,嘔吐一直未作,二便調,脈緩舌淨。仍服上方6劑,隔日服1劑。後擬丸藥常服,調理善後。

丸藥方:生地30g,石斛24g,麥冬20g,玉竹24g,藿梗12g,知母20g,生扁豆24g,陳皮12g,生草12g,生谷芽20g,清夏曲20g。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10g,每服1丸,每日1次。

好 · 書 · 推 · 薦

葉天士、吳鞠通推崇的養胃陰,到底有多重要

《中醫好文選第一輯》

在知識爆炸年代,每天發表的中醫文章,數以十計,甚至百計。所以,在浩如煙海的中醫論文中,發掘被湮沒的佳作,發現新推出的精品,及時把它們介紹給讀者,是一項有價值的工作。 《中醫好文選》可考慮以臨床醫生為主要對象,提高其綜合素養為宗旨,不定期地連續出版。每篇好文加簡要按語,畫龍點睛,提示價值所在。內容形式可以綜合卷和專題專號卷相結合。每卷字數掌握在10萬字左右。總之,選文以高質量,內容貼近讀者需要為準則。

(詳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中醫好文選(第一輯)》(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邢斌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