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華夏民族中“夏”的本義是什麼?為什麼夏又引申為夏天的“夏”?

嚴師說字


夏的本意,最最初,地名。

歷史上,不止一個夏。商朝之前的夏朝,在今山西一帶,就是禹的後人建立的王權。夏是繼承而來,不是禹後人的發明。在禹之前,夏,在陝西一帶,為伏羲女媧建立,而伏羲女媧也沒“發明”夏,也是繼承而來。伏羲女媧時代,用的歷法,是植物歷,植物夏天瘋長,為了一個美好願望,部族中,伏羲後人的一支,稱夏。夏這個字,是伏羲在追大雁的過程中,發現的,伏羲本來是天水人,為了給族群更多指導,經常觀察世界,發現大雁能查知幾百裡之外的天氣變化,於是追大雁,從而做八卦。伏羲一追,就追了好多年,追到海邊,發現當地政權,夏。本來夏就是當地(今大約在廣東)政權的名稱,伏羲發現,當地沒冬天,於是,伏羲繼承的夏,本意是,植物一直生長的季節,另外,伏羲後人也繼承了另一個含義:奔跑中有付出有收穫。若干年後,在禹治水之後,禹的部族,也繼承了夏。夏啟的夏朝之後,夏不再指奔跑中有收穫,表示季節多一些。

所以,華,植物茂盛的樣子,夏,植物一直生長的季節,華夏,有取之不盡的食物,這就是華夏的本意,在中國南方,沒有冬天,到了北方,夏就有指季節的意思了,植物冬天凋零,夏就用來指冬天相反的季節。


假如有了假如


這個題目問得有點奇怪,怎麼說呢,因為單從夏字本身來說,它的本義就是夏天。

夏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這樣的:

【《甲骨文合集》27114】

【甲骨文中的“夏”】

大家可以看到,這個“夏”字上面是一個日,下面是一個人,表示人在太陽下面,一抬頭就看到了太陽,非常炎熱,這個“夏”的本義就是“炎夏”的意思,此字隸定為上日下頁,頁就是跪坐的、突出頸部的人。

再看商代金文中的夏:

【《殷周金文集成》0511暊父丁文卣】左為夏字,依然是上面為日字,下面為頁字,本義是炎夏。

西周晚期:

【《殷周金文集成》719,白夏父鬲,中間為釋文,從左往右為“伯(白即是伯)夏……”】

要注意的是,夏的本義雖然是炎夏,但是在甲骨文中假借為貞人的名字,沒有見到其他用法。商代的金文中的夏也和甲骨文一樣,是用作人名的。

再看下面春秋時期的夏字:

【《殷周金文集成》4315】

這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間有“虩事蠻夏”四個字,這裡的夏非常明顯,就是指的華夏,可見夏字有華夏的意思,最少也要在周代的金文中了。


潯陽鹹魚


1 在滬語中夏、華髮音幾乎是一樣的(wo2);與和(hu2)是同韻的。用夏天中夏的發音讀華夏,根本讀不出來

2 有越人是夏人的說法,把滬語做為越語的發音,分不清華夏,將華夏認同為一類人

3 在《禹貢》中有和夷,和夷或為羲和的一支。和(夷)族在西部或西北部,現四川岷山東側,據《山海經》夏後啟也是起源在西部,繼大禹後,在晉南或豫北,建立夏

4 我的推論是和人,在夏後啟為首領,離開西部,與華族結盟的,稱為夏人,與原羲和族是同源的

5 羲和族原居地良渚文化的遺留和族,稱為夏人也對。

6 日本的渡來人,自稱大和的,也可能是和族或夏族,日語與吳語的關聯,從跑過去就開始了。不過這些人不認炎黃,不是我們的同族。

7 搞清楚夏人是什麼人,才能在考古上找到夏


馬六Ma6


夏。四時有春夏秋冬。而在四方上,春又指東方,夏指南方。秋在西方,冬屬北方。在五行屬性上,春為東方屬木,為曲直。夏為南方屬火,為炎上。秋為西方屬金,為從革。冬為北方屬水,為潤下。中方屬土,為稼穡。在五色上,春木為碧綠色,夏火為紫紅色,秋金為赤白色,冬水為黑藍色,中土為粉黃色。

以上這些定論,都是我國幾千年前的先賢們根據自然現象和自然規律的對應所總結出來的,其中的奧妙,又正好符合太極八卦的規律,真是有點夾雜著天意的神秘色彩。

回頭再說華夏民族之起因。其實當初還沒有“民族”之稱謂,而是以氏族為單位。這裡咱們先從華氏族說起。

華氏族聯盟體。是由伏羲始建,以其母華胥族部落之名作為聯盟體的總名稱,聯盟體開始實形婚嫁制,也開始形成了父系家族和父性家族的產生,使人類從原始人的階層進化為文明的時代。

由於部落聯盟體是由許多部落加盟為一體而形成,之中便需要有一個統一管理的行政機構,我國人類從此便開始有了管理職員的存在,管理職員的職務,便稱之為官,統管各職務的最高職務,便稱為皇。後來,華氏族聯盟體在不斷的擴大後,範圍便覆蓋在現今的陝西省大部、山酉省大部、河北省大部以及河南省西部和北部。

許多年之後陝西西北部也壯大了一個少典氏部落。少典氏部落為了加大和發展領域,便把一個孩子分封到姜水流域去發展,把另一個孩子分封到姬水流域去發展。後來,他們都很快在自己的領域裡組建了屬於自己的聯盟體系,而且還都以水域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和聯盟體氏族名。

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單靠原來的畜牧和圍獵為生的生存方式,己無法維持生活所需,因此姜水流域的姜氏部落便實行東遷,向原來的華氏聯盟體境內進犯。那個時侯的華氏族,在神農氏發明植物種植後,早以不再單靠圍獵為生,因此每個部落都存有許多糧食。而一些地方受到姜氏部落的入侵,不但所詞養的牲口被搶,連所有的糧食也被掠奪。可惜這時後的華氏聯盟,已是一盤散沙無力抵抗兇悍的遊牧氏族,只好到姬水流域請來姬氏族幫忙征討姜氏族。最後在阪泉大敗了姜氏族。從此姜氏族便南逃到河南南部和武漢北部以及陝西東南部和寧夏一帶發展,後來便以當地各部落組建了一個很大的夏氏族聯盟體,由於該聯盟體在中原的南方,南方屬頭,四時為夏,因此便以“夏"作為聯盟體的名稱。後來,由於山東、浙江、江蘇一帶的九黎族聯盟體在蚩尤的帶領下勾結長江以南的三苗聯盟體意欲奪取中原的夏氏族和華氏族的領域,而形成了華夏兩氏族的大聯盟進行對抗九黎和三苗。擊敗九黎和三苗後,自此我國中原地帶便形成了以華氏族和夏氏族為主體的多氏族聯盟體。其中夏氏族的“夏”,就是取義於所在地位於南方屬四時之夏也。

華夏兩大氏族聯盟之後,也需要有一個統一管理的行政中心,行政中心的最高職位便稱為帝。帝位第一任便由華氏族的首領軒轅擔任。由於軒轅把行政中心的行宮設在中原的最中位,中位的五行屬土,五色為黃,因此便以“黃”作為帝號。黃帝之後,帝位由夏氏族的首領承繼,夏首領把行政中心設在南方夏地。由於夏的五行屬火,為炎上,因此夏首領便以“炎”作為帝號。黃帝和炎帝之後,又經過金天氏青帝、高陽氏北帝,高辛氏摯帝,唐堯帝,舜帝,禹帝。以上這些帝者,都是以盟主般的身份存在,而這個帝位是公眾的,都以德高望重,能力出重的能人來擔任,這樣的天下屬於公天下。而到了禹帝后,禹帝的夏氏族權貴便不執行選任而直接推禹的兒子“啟”為帝。從此以後啟便成立了以夏氏族為核心的統治政權,把原來的公天下改成以自己家族相傳承的家天下。從那後各方部落首領便需要按時到夏地朝見啟帝。後來便稱啟所設置的政權叫成夏朝。這個“夏”與夏氏族的“夏”同出一源,都是取義於四時之夏,因此與夏天之“夏”也存在著很大關係。


犀牛村夫


華夏的夏有多個含義。

第一、全世界已知的文明就是以太陽崇拜為核心,月亮崇拜為輔助的萬物有靈文化為起點的。所以夏首先就是夏天的意思。

我們看全世界有一個核心文化遺留,就是表述在夏天的太陽神。比如芬蘭薩米人,薩是夏天,米是太陽。合起來就是夏天的太陽。基督教有彌撒,一聽語音就明白也是這個意思。表述太陽神的還有拉這個語音,所以猶太文化裡的薩拉就是在夏天的太陽。在中國叫拉薩。阿拉伯有句話叫因薩安拉。因是在裡面,英語漢語都如此,合起來也是在夏天的太陽。中國的端午端陽也是這個意思。

薩在英語裡既是夏天,又是太陽。薩滿其實就是早期文化的遺留,就是屬於以太陽崇拜為核心的巫文化。周代破巫風,迴歸人本位。所以周代言春秋,不言夏。這也使得我們的夏文化走向衰落。

第二、夏和薩這個語音就是指黃種,所以它還是三的諧音,指黃種三個支系。在日本以及東南沿海等地,薩是重要語音。日語裡甚至對親人稱呼都有一個桑和薩在裡面。目前考證發現,沿海支老二支系O1自稱海薩,老大支系N系芬蘭叫薩米,而老三支系則叫木薩,也就是摩西穆薩。所以摩西的經歷存在著后稷被遺棄的橋段,還存在著北三苗牧羊的橋段,更是亡夏者妹喜。

在古羅馬裡的凱撒全名叫凱撒朱麗葉,其實就是海薩九黎越。而且讀朱也沒錯,因為沿海支就是最早養豬人。更重要的是沿海支就是建立虞和夏的夏人。與有扈氏聯合時是虞朝,驅逐了有扈氏就是夏朝。有扈氏在西域主導的大夏阿富汗也是一個體系。有扈氏就是日耳曼人,桀們同時也是夏的意思。桀是日的一個讀音。

第三、有人會說夏字在古埃及有發現,其實就是沿海支體系西進的結果。他們就是上埃及。所以撒哈拉沙漠,不就是海薩反念加拉神。也是夏天的太陽的意思。所以古埃及拉神就是太陽神。

夏這個語音本意是指黃種,所以引申出三、夏自己殺和沙。殺是因為他們曾經擊敗了白人,被稱作殺狄黎,也就是印度的剎帝利階層。

第四、夏字裡存在多種含義,其中一種就是男性生殖器崇拜,所以姐字是以男根且作為基礎符號的。這也是夏字的一個核心。

而黃種另外兩支支系脫離九黎後變成了崇拜月亮文化,所以古埃及的下埃及由阿蒙神取代了拉神次成為最高神。蘇美爾伊南娜也變成了月神。他們就是由另外一支西進的黃種建立的。但是在中國日月崇拜兼有,比如西藏核心符號明顯是日月兼有,臺灣日月潭也是這個意思。

華就是指華婿氏,就是專指脫離九黎的那兩個支系。屬於黃帝系。炎帝系就是沿海支為主的九黎體系,所以我們稱炎黃與稱華夏是一致的。


國病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其實華夏這種說法,來源於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也是"華夏"一詞的來源。

華,章服之美!華夏族的服飾是世界上最為美麗的,因此幾千年以來一直被被萬邦所推崇。

夏,家繼禮法聖賢之學,國從利益相承之出,家有千年源流聖賢傳,而國家繼吾國吾民之利益而世代傳承,這也是真真正正的夏章。

其實,說的簡單通俗一點,夏就是禮,自三皇五帝以來,直到後來的夏商周,統治階層都是用禮來規範和統治萬民,而這其中,人們最為熟知應該要屬周禮。

周朝伊始,為配合政治上維護宗周統治的分封制,周公旦在意識形態領域進行了全面革新,將上古至殷商的禮樂進行大規模的整理、改造,創建了一整套具體可操作的禮樂制度,包括飲食、起居、祭祀、喪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納入“禮”的範疇。



使其成為系統化的社會典章制度和行為規範,從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鬱郁乎文哉”的禮樂文化,即禮樂成為一套遍及政治、教育、信仰等各領域的重要文化結構,並在其統轄範圍內全面推行禮樂之治。


從這也能看出,其實在商周時期,雖然有東夷,西戎,北狄和南蠻之分,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不是血緣上的差別,而是是否認同中原王朝的禮樂制度,也就是周王朝所推崇,並用來統治萬民的禮樂文化。

也就是說,在周王朝時期,周邊的各部族,只要你接受周王朝的禮樂文化,遵守周王室的禮樂制度,那麼你就不再是戎狄之稱謂,但如果你不接受周朝禮樂文化,不遵守周王室的禮樂制度,那麼你就是文明沒有開化的戎狄。

可見,其實文化上的差別,才是一開始對不同種群部族劃分的關鍵因素,而並不是後來人們所認為的以血緣不同為區別對象。

大家覺得呢?


Mr種茶家


《韓非子·玄學》:

“虞、夏,二千餘歲。商、周,七百餘歲”。

《尚書》分為:

《虞書》《夏書》《商書》《周書》。

甲骨文卜辭有:

“已卯卜,貞。命多子族比犬侯撲周(方)。”

這是殷商第二十九任君王「文丁」時期的卜辭,說的是殷商與犬戎聯合攻擊日益壯大的周人之事(多子族,指殷商貴族軍團)。

由此可知,「周」就是周人的族名,同時也是周地——確切滴說,是先有周地而後有周人。

✔因為,“以國為名”是我國悠久的傳統。↓

甲骨文裡,殷商人稱安陽殷墟為「天邑商」,或「大邑商」——商人之名,也是因為地名而得來的。

✔甲骨文證實“以國為族名”是真的。

既然「商」「周」本來就是地名,那麼「虞」「夏」當然本來也應該是地名。

■虞地在哪?

虞國,應該就是舜的國都,因為《古本竹書紀年》稱舜為「虞舜」,舜的部族又叫「有虞氏」。


有,甲骨文為“手持肉食”,意為擁有,持有。

毫無疑問,「有虞氏」,就是指舜是「虞國」的君主,他的封國或國都所在地叫「虞」。

甲骨文裡的「虞」(作「吳」)還有爭議,但是甲骨文裡的「唐」目前已經很清楚了:

「甲骨文裡的唐國」,和殷商關係比較密切,殷商王經常去唐地田獵——這首先證明,它離安陽殷墟不遠。並且,唐國還屢次助殷商討伐其大敵「鬼方」、「土方」、「工(上工下口)方」等。

✔這就更進一步的肯定,殷墟與唐國的地理位置的確比較相近。郭沫若等甲骨文專家推測「甲骨文裡的唐國」位於山西晉南一帶。

“自唐、大甲、大丁、且(祖)乙百羌”。——《合集313賓出》


羌,自上古以來到漢末前都在西北。

所以,這條卜辭鎖定「甲骨文裡的唐國」在殷商西邊。

✔我們也知道,「堯」又叫「陶唐氏」,因此史書又有「唐堯」之說——毫無疑問,與「虞舜」同理,堯的封國或是國都就是唐地。

因此,兩人又合稱「唐堯虞舜」。

至於為何堯不叫「有唐氏」而叫「陶唐氏」?

《古本竹書紀年·陶唐氏》:

八十九年,作遊宮於陶。 九十年,帝遊居於陶。 九十七年,司空巡十有二州。 一百年,帝陟於陶。

因為堯又在一個叫「陶」的地方(今陶寺遺址最接近)修建了遊宮。所以又叫「陶唐氏」——「唐地」與「陶地」當然不會距離很遠。

✔武王之子「唐叔虞」是晉國開國始祖,原名叫「叔虞」,因封於唐地而得全名。

▲由此可見,即使我們先不管堯舜的歷史記載爭議,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二重證據法」——地下的文字+地上的文字而相互印證:

「古唐國」,的確就是在晉南。

確認了「堯」的「古唐國」,那現在再來看舜的「虞國」——就八九不離十了。

這是史書上記載的「北虞國」,同樣在晉南。

這個「北虞國」,和史書記載的「舜都」——「蒲坂」,今山西南部永濟縣離得非常近。

✔結合「甲骨文的唐國」與「文獻中的唐國和虞國」,種種跡象都表明唐虞皆在晉南。

當然,也有說「虞國」(舜都)在河南「夏縣」的,不過,無論是永濟也罷、運城也罷,還是夏縣,都離不開史書中的「舜都」——即虞的位置。





這片區域,號稱“黃河金三角”,擁有廣袤的平原和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又四通八達,北抵燕山、西達關中、南入江淮、東至大海——是最理想的「都城地帶」,真正的“王氣之地”!

《詩·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採之”——此地,即「“中原”本尊」是也!

☞按圖索驥,順藤摸瓜——確認了「唐(堯)」、「虞(舜)」,自然就該輪到「夏」(禹)了。

所有中國人都知道:「商朝」於「商地」所以為「商」。所有中國人都知道:「周朝」於「周地」所以為「周」。所有中國人都知道:「秦朝」於「秦地」所以為「秦」。所有中國人都知道:「漢朝」於「漢」(漢中)所以為「漢」。所有人都知道:「晉朝」於「晉地」(司馬昭哥哥司馬師被封為“晉王”,領有太原、上黨等封地)所以為「晉」。所有中國人都知道:「隋朝」於「隨地」(今湖北隨州)所以為「隋」。所有中國人都知道:「唐朝」於「唐地」所以為「唐」。所有中國人都知道:「宋朝」於「宋地」(商丘古宋國)所以為「宋」。

★★★★★

偏偏是:所有中國人都不知道——「夏朝」之所以為「夏」,其實也是因為地名。

「夏」既為國號,又是地名,記載是非常清楚的:

《書·康誥》:“肇造我區夏”——周康王。《書·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召公。《書·立政》:“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周公。

區:甲骨文作眾多城邑“圍城”狀。



結合上面「有」字的解釋——康王、周公、召公的“區夏”、“有夏”明明是說周人佔領了「夏地」!

■夏地在哪?

《左傳·召公元年》:

“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沈於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明確的說明,晉國就是「大夏」。

《呂氏春秋·本味》:

“和之美者,陽樸之姜,招搖之桂,越駱之菌,鱉鮪之醢,大夏之鹽,宰揭之露,其色如玉,長澤之卵。飯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陽山之穄,南海之秬。水之美者,三危之露,崑崙之井,沮江之丘,名曰搖水,曰山之水,高泉之山,其上有湧泉焉,冀州之原”。

“大夏之鹽”——不是我「大山西運城」的「河東鹽池」(運城鹽湖區)又尚有何地???


《史記·封禪書》:

“(齊桓公)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 「卑耳山」就是「闢耳山」,在山西平陸。《國語·齊語》:“懸車束馬,逾太行與闢耳之溪拘「夏」。”

「大夏」——「晉南」,還想往哪裡跑???






堯都平陽——山西臨汾。

舜都蒲坂——山西永濟。

禹都安邑——山西運城。

✔史書常將堯舜禹連起來統稱「虞夏」——本來應該是「唐虞夏」,但是由於《尚書》將堯也同時放在了《虞書》裡,因此,「唐」通常就被省略了。

但是,不必拘泥於此,因為堯舜禹是三位一體的,不管如何,他們的都城和活動範圍肯定是相鄰的。

《世本·居篇》:

“夏禹都陽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陽,或在安邑,或在晉陽”。

大禹甚至都在堯都居住過——因為大禹=夏,所以他的都城在哪,哪裡就是「夏」,亦即「大夏」——沒毛病!!↓

《爾雅·釋詁上》:

“夏,大也”。

西漢揚雄《方言》曰:

“夏,大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

謎底解開:「夏」=「晉南」。

啊~不對,其實還包括了河南的中、西部,也就是「二里頭遺址」一帶。

✔在考古發現方面,陶寺文化(距今4300-4000年前)與二里頭文化(距今3750-3530年前)可是有繼承關係的——中間隔了一個兩百多年的「新砦期文化」(距今4000-3800年前)。但大家實際上是同一個大文化層,新砦期相當於雙方的緩衝地帶,上稱陶寺文化,下接二里頭文化。

▲正好對應:堯→舜→禹!

經過了三代君王的發展,「堯舜王朝」從「晉南」擴大到了「豫西北」,到了大禹時,就挺進了「豫中」——很合理。✔有問題嗎???《史記》: “(周武王曰)自洛汭(洛水)延於伊汭(伊水),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

而又因為「堯舜帝國」是同時期的最大國,因此它被看作是「大國」,再加上大禹的「夏」——合稱「大夏」。✔有問題嗎???又再加上週人以夏人的繼承者而自居,所以「大夏」又把陝西包含了進去,也所以西漢揚雄才說“夏,大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於是,「晉南」也罷、「豫西北、中」也罷,慢慢從原來的唐、虞變成了「夏」,再到「大夏」。✔有問題嗎???

■夏墟

《左傳·定公四年》:

“命(唐叔虞)以《唐誥》,而封於夏虛,啟以夏政,疆以戎索。”
《史記·吳太伯世家》:“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

「周之北」不是山西,莫非是巴西???

「周之北」不是山西,莫非是巴西???

「周之北」不是山西,莫非是巴西???

再複製一下上面那段話:


偏偏,所有中國人都不知道:

「夏朝」之所以為「夏」,也是因為地名。

■世界考古三大現狀

①在“無史”的北美,考古以“地下”為主。②在“神史”的歐洲,考古以“神學”為主。 ③在“史實”的中國,卻是以“疑史”為主。

放著如此嚴謹、翔實、無可爭議且彌足珍貴的歷史不管、不問、不信,抱持“三不原則”。對“信史者”不屑一顧,天天幻想著把大禹的屍骨從地下刨出來,再搜身找出他的身份證,上書「朕為中國第一王朝華夏民族大夏帝國之公民 禹,姒文命。身份證CNMDB2133333」的所謂“內證性證據”。

憑這幫死腦筋的專家來證明夏朝。

那中國人可以統治銀河系!

一句話:不學無術,禍國殃民。


無風即風


我從不點贊頭條出題人,因為大多數新一代人出的題目會讓我哭笑不得,而無法回答!但這個題目出的不錯!抓住了重點一一即“為什麼要用夏天的‘夏’?",全中國只有我知道,為此,我考古創作出了這三部講述整個人類前世今生的、500多字的、曠世鉅著手寫稿《昆明大傳奇》、《解開千古懸棺工程》、《是我們發現了地球》,但在這兒,我只能簡單告訴你:“其實,你在出題時,已在不知不覺中回答了問題,換句話說,華夏的‘夏’就是指一個發源於長江以南廣大地區、猶如夏季炎熱氣候中華民族中最古老的原住民族,所以‘夏’其實就是指只生活在猶如夏天氣候環境中的一箇中華最古老的民族,沒有之一。而‘華’不是指一個民族,這是一個㯳辭,是指對這個生活在中國南方炎熱氣候地區最具智慧群體的‘夏人’的概括稱讚,外國人說“華人”,在中國人看來有貶低之義,但事實上,無論是外國人還是中國人,都不知道“華”不是代表一個民族,而只有“夏”才是代表中國最古老的民族,稱為“華人”,對於中國人來說,不是貶而是讚揚!理由很簡單:即“華”作為一個儆詞,就是“精華”的代表一一象徵物最美好的那一部分!我的話說完了,這其實就是一道作業,留給你們自己去思考和悟出以及完成吧……”


造物主20曹黎明


用記載推斷是一個辦法,但是記載不是當時的記載,是戰國後期或者漢早期的記載,用這些記載推斷容易被這些不確定的記載帶入誤區。

用考古發現推理也是一種辦法,畢竟有實物,證據確鑿。但是會被這些小的證據,掩蓋了巨大的真相,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

我是用設身處地的方式去思考,假如我們也活在當時的堯舜禹時期,如何選擇居地,如何統治部落。我們吃什麼,穿什麼,怎麼去遠方、如何婚配。

河南的平原、山西黃河沿岸壺口瀑布還有從甘肅天水到石卯古城更西的地方。

這樣看只有泰山南麓才是最好的地方。下面我和大家分析一下。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夏的統治者,包括堯舜在那裡才能躲過這次大洪水,顯然河南是不可能的,如果在山西一定是靠近黃河和汾河流域,那場大洪水倒灌汾河,首先在第一時間內就把堯舜禹給消滅了。還有就是洪水一直延續的八九年時間,堯舜禹帶著殘留下來的人群如何生存。種植是不可能的了。

大洪水事情堯舜禹應該居住在泰山附近。泰山把洪水阻擋,分成左右兩邊留向大海。

這樣才能保留住大部分的人口,才能繁衍後代子孫,人口的增長率大概在7%左右。

試問各位:在黃河沿岸那裡能讓如此龐大的人口群體躲過這場大洪水。

在大洪水之後的八九年時間裡。如何生存下去。種植基本無法滿足需求了。那這些人吃什麼東西?

我們看看大禹的畫像

現在的人怎麼也不能理解大禹手裡的鏟子是幹什麼用的。 現在大洪水後,泰山附近湖澤遍佈。蓮藕是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食物。在冬季食物匱乏時可以滿足這一堆人的生活需求。 大禹手裡的鏟就是最好用的挖藕工具。

大禹通過把蓮藕種在河道邊上,讓人們心甘情願的去疏通河道。

夏是不會離開這個風水寶地的。特別是準備防禦再次的大洪水。 夏有沒有必要做城,我認為大多會是靠山建城。 如果你是啟,你會去平原居住嗎? 夏就是一群到處收稅的群體。可以看看我其他的一些回答。 我更傾向於夏早期在泰山南麓,泗河和汶河沿岸。他們把人一直向西分封。

蓮藕春種,秋收,冬季也要去挖掘,只有夏季才能休息一下。從這也引出了夏的話題。

華是粉紅的蓮花。蓮藕分為白色和粉色。

白的的蓮花是七孔,生吃好吃,但是澱粉較少,主要是從印度過來的比較多。

中國本土的是粉色的蓮花,九孔藕,比較綿。可以作為口糧用。息壤就是指天鵝休息的土壤,就是淺水區域。(其他一些回答裡都說的比較清楚了)。


2019年的硃紅兵


破解漢字本義不能只從甲骨文的圖形去判斷,要從讀音和筆畫去推斷原始圖形的意義。

頁頁(葉yè協xié)的甲骨文象一跪坐的人,而突顯其頭部。金文和篆書出現了“目”,看不出頭部的形狀;隸變楷化後變為“頁”,頁和䈎合併簡化為“頁”。合併原因應該是因兩字本義相近而合併,筆畫均能顯示其兩字的意義。從夏的繁體“夓”,隸變楷化後,用“頁”表示頭部不是其本義,而是引申之義。

夏夓(下xià)為繅絲織綢的過程,頁的上部“”為下的古文,既標音又會意,織綢過程是從經線的的尾端(下端)開始織到經線的始端(上端);“目”為經線和緯線織成方形綢布,古代織綢經線較短,繞在固定的方框上,織出綢緞不長,成一片一片的,不像現在成卷;“八”表示分開經線來穿緯線;夓中頁兩側的手“臼”表示雙手穿梭引導緯線,“夂”表示繅絲過程(見夂字解),所以,夏(夓)為繅絲織布的過程(禹為蠶蟲吐絲的過程。禹建立夏朝,大禹治水,滄海變桑田,夏朝是我們華夏民族養蠶織綢的大面積推廣時期)。織綢有兩頭,都可引申為頭,開始為“首”,結尾為“頁”,頁後簡化為“頁”。頁借“葉”聲表示織成的絲綢像樹葉,一片一片的,不是現在紡織成的絲綢成卷;頁借“協”聲表示織綢左右手穿梭力度要協調好。 頁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如項、頂、頸、須、頒、領、碩、煩等。

頁的本義織綢的結束過程。引申為1.篇,張(指書、畫、紙等),如頁碼、活頁文選;2.量詞,舊指單面印刷的一紙,今多指雙面印刷的一面,如一本三百頁的書、第一頁。夏的本義為繅絲和織綢的過程。引申為1.古代漢民族自稱,如華夏、諸夏;2.泛指中國,如夏盟(古代華夏諸國間的結盟)、夏聲(古代中原地區的民間音樂);3.朝代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王朝,系傳說中禹的兒子啟所建立,奴隸制國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北),即夏后氏,如夏禮(夏代的禮法)、夏書(記載夏代史事的書)、夏甲(夏朝君主孔甲);4.封建割據政權或農民起義政權稱號 ,如東晉末,公元407年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夏國,建都統萬城(今陝西橫山西北) 、隋末竇建德於公元618年建立夏國,都樂壽(今河北獻縣) 、北宋仁宗時,趙元昊於1032年建立夏國,史稱西夏,都興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東南) 、元末明玉珍於公元1362年建立夏國,都重慶;5.古代波斯的巴克特利亞人建立的國名,如夏國、大夏;6.通“廈”,大屋;7.夏季(繅絲織綢需要潮溼高溫的天氣,正是夏天的氣候環境),一年的第二季,中國習慣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四、五、六”三個月,如夏汛(夏季汛期)、夏安居(僧徒在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禁止外出,又稱“坐夏”)、夏畦(夏天治理田畦)、夏苗(夏季的禾苗或田獵);6.大,如夏李(大李)、夏屋(大屋)、夏海(大海);7.華彩,即五色,如夏翟(夏狄,羽毛五色的野雞)、夏縵(古代卿乘坐的五采車);8.姓。

夂(至zhì、終zhōng)是冬(凍dōng)和終(至冬切zhōng )的初文。從甲骨文看是手工繅絲(將蠶繭抽出蠶絲的工藝)最後結束的圖形,下垂的兩個小圓點表示抽絲最後剩餘的蠶蛹;金文增加了繅絲纏繞蠶絲的圓輪工具(圖1);篆書開始分化為兩個字冬和終。增加“糹”旁表示終;增加冰旁“仌”為冬。分化後意義延續了夂的意義。隸變楷化後夂的意義更加證明了是蠶繭繅絲最後狀態。夂中撇“丿”指示柔軟的蠶絲,折“ ”指示圓或弧,這裡指示抽出的絲纏繞在圓形輪上,捺“”表示從蠶繭上向外抽絲,所以,夂為繅絲的過程。借“至”聲表示繅絲最後停止的狀態。《說文》解“從後至也”,也是到最後停止的意思。分化兩字後夂一般作偏旁部首,如處、各、條、備、復、夏、麥、路、絡等。冬下兩點由“仌”變兩橫“二”,最後變“”是受“易學”影響,兩橫“二”為陰,指陰間,由最初的兩個死的蠶蛹,到冬天的冰凌“仌”,再到陰間的兩橫“二”,最後楷化後的“”,這兩點是“二”的變形,並非“八”點。冬借“凍”聲表示一年中最後最冷的季節(冬季)。終應是至( zhì )冬(dōng )的切音(zhì+dōng )表示繅絲的最後停止狀態即終了。終延續了夂的本義,是夂的繁化,所以夂還讀“終”聲。


冬的本義為一年的最後季節。引申為1.表示時序終了,已進入寒冷季節,四季中的第四季,即農曆十月至十二月);2.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間的季節,天文學上認為是從12月至3月,農曆十月到十二月,如冬暖夏涼、冬釀(冬季釀酒)、冬溫(冬天所害的一種熱病)、冬計(寒冬的生計);3.冬月,陰曆十一月的俗稱,如適冬(陰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後,如‘窗外疏梅篩月影。—清· 林覺民《與妻書》’;4.最後,通“終”,如‘誥誥作事,毋從我冬始。—《馬王堆漢墓帛書》’;5.鼕鼕聲,形容敲門或敲鼓的聲音,如鼕鼕(形容敲門的聲音)。

終的本義為繅絲的最後停止狀態。引申為1.末了(liǎo),完了(liǎo),與“始”相對,如年終、終場(末了一場)、終極、終審(司法部門對案件的最後判決、終端、‘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人們做事無不有開頭,而很少能堅持到底)’;2.從開始到末了,如終年、終生、飽食終日;3.人死,如臨終、送終;4.到底,總歸,如終歸、終究、終於、終將成功;5.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