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档案工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唯我刀斩


档案工资是扣除各项保险之前的工资,是根据你的职务、学历、工作年限等计算出来的。

01.档案工资其实就是应发工资,是扣除五险一金之前的工资数额。

档案工资在企业、公司用的不多,但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却时常用到,直接关系工资、保险、公积金等个人切身利益。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都知道,从开始参加工作到每年的工资调整,有个调整工资审批表是需要装入个人档案的,而这张工资审批表上体现的就是档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工资和公司企业里边的应发工资一样,是扣除养老、医保、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等保险之前的工资数,比实发到手的工资要高很多。

02.档案工资是根据学历、职务、工作年限等确定的,不同工作、学习经历对应不同的档案工资。

刚参加工作的公务员或事业编,都会根据每个人的学历和之前的工作经历计算工资,形成最初的档案工资,然后再根据年度考核结果、职务晋升、职级并行等情况调整工资。公务员档案工资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作津贴、生活补贴、地区附加津贴或特殊岗位津贴,事业编档案工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地区附加津贴等。正常情况下,年度考核结果在称职以上的,公务员每两年增加一个档次工资,每五年增加一个级别工资,事业编每年都增加一个薪级工资,其他津贴补贴或者绩效工资根据国家或省级调资文件予以调整。

03.对退休人员来说,档案工资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确定退休金。

当前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政策是从2014年10月份开始改革的,改革之后养老金计发办法同企业并轨。但在完全改革之前,从2014年10月至2023年9月设置了10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金有两种计算办法,其中一种就是根据在职时的档案工资予以计算,并且,这种办法计算的退休金是比完全按照新退休政策计算的退休金要高的,当然了,这里的档案工资就和你的职务级别密切相关了。

总之,档案工资关系公务员事业编的切身利益,是很重要的。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私信交流。


中省直遴选


档案工资的作用非常大,特别是计算养老金的时候!

所谓档案工资,就是指把工作人员历史和现在的工资结构、调整变化、发放详情和具体数目等等情况,以文字或者是电子产品形式记录在人事、劳动和财政部门档案中的工资。



档案工资有什么作用呢?

  1. 在计算养老金时作用非常大。这种档案工资越是详细越好。如果能把工作人员从开始工作一直到退休的工资状况全部记录在案,特别是存在电脑里,就会让人一目了然。那么,在计算养老金时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五年都没有计算好“中人”的养老金。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以往的档案工资记录情况不是详细且全面的,据说,只有公务员的这种档案工资记录良好,其他人员的都不行(▼皿▼#)。
  2. 工作人员在工作调整时的作用非常大。例如,教师被借调到其他单位上班,就要把他的工资情况详细记录在案,包括以往的,借调期间的调整情况。当他回来时,就会有据可查,好继续执行新的工资。

  3. 职工本人或者是单位想查阅以往的工资状况时,可以用得着。可以说这种档案工资就是历史凭证,可以见证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和职工工资的发展水平状况等等。
档案工资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重要的资料,是历史的见证,是……

档案工资的作用真的是非常非常大!


中小学教育者


档案工资,实际就和字面的意思一样,如果国家正常调整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时候,将调整工资后工资档案装入个人档案。

在实际中,现在应该是一个过时概念。为什么会产生档案工资呢?这有几种情况。

第一,国家公务员因工作调动产生的档案工资。比如原来在机关工作,每月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加起来是5000元,这是在机关工作时的工资。后来因为工作需要,组织上决定将其调到所属的企业工作,到企业后实行的是企业的工资制度或者是拿年薪制,这样他在机关的工资不再领取,但要存入档案。如果他在企业工作期间,遇到正常工资调整,也要按照他原来的级别进行调整并装入个人档案。过几年回到原来的机关或是调到别的机关任职,那他的工资就是以档案工资作为基数,再加上新任职务进行调整。

第二,停薪留职人员。过去因机关精简机构实行人员分流,鼓励部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停薪留职到民营企业挂职或是领办乡镇企业、创业。他们停薪留职期间,如遇到国家正常的调薪调级,也要给他们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工资装入个人档案,如他们后来回到机关,档案工资就是他们回来领取工资的依据。

第三,人事代理的一种形式。部分人从党政机关离职或辞职后,在当地人才交流中心办理人事代理。所谓人事代理就是帮助管理个人人事档案、办理社保、办理因国家政策正常的调薪调级、职称申报等。

总之,随着党和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深化,档案工资这个名词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目前人事代理实际只有管理档案和专业技术职称申报这两个功能了,档案工资实际上没有实质的意义了。


帮兄爱唱歌


现在国有企业里只要系1994年前就参加了工作的职工即被称为:"中人″!谁说档案工资无用?不重要了?!

国企中在退休时一直有"老人″"中人″"新人″这三种人一说!

"老人″即1994年前已退休者职工(按合肥市缴费年限于1995年述说)!

他们就依据"档案工资"计算退休待遇。

"中人″即具有1994年"视同缴费年限工龄″,同时也具有"1995年后缴费年限工龄″的国企职工!他们退休就需计算"1994年前的视同年限工龄"的退休待遇,依据即为:档案工资级职!如没"档案记载的1994年最后一次增资级别待遇?那会影响退休待遇核定的!也就是少算工资了!

故"视同期"档案工资级职是非常重要的!

"中人″目前退休待遇核定有三部份!即:"视同年限待遇″"缴费年限待遇""个人缴费积累金额待遇"!

这回复里却有人说:视同年限里档案工资不重要?这真是乱讲!

"新人″?1995年后参加工作的!他一开始即"缴费″当然无档案工资啦?也全为以"缴费挡次″来核定你今后的退休待遇!待到"新人退休期"的到来!以档案工资来计算退休待遇才会结束!

以上年限依据合肥市的起始年份!

再补充一下:以合肥市为例:"中人"的档案工资在退休时,计算"视同缴费年限″待遇时,是以最临近1994年底的,最后一次本人的"调资申批表"为最终的"核定依据″!没有1994年"单位,主管局,劳动局"三方审批盖章并签字确定的"工资审批表"?那就往前"找"!93年92年91年......!最临近94年的那张就是你"视同年限"待遇核定的依据!很重要的!


用户黄山路老芋头


档案工资是一个职工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工资变动最原始的、最真实的记录。档案工资是缴纳社保、医保和退休时计算养老金的钢性依据。同时也承载着职业生涯成长变化的过程。

有人认为工作中所发放的基本工资就是档案工资,其实这种认识有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一般实发基本工资和档案工资是一致的,在一部分企业中的职工实发工资不一定是档案工资,一般低于档案工资。如事业单位的合同制职工、自收自支职工。国有单位经营一般的职工等等。

例1、一个事业单位,招录的合同制职工,是没有编制的,他们的工资来源于自筹,如果本年度单位自筹资金不足人头费开支,财政又难以补助,只能按实有自筹资金存量,按一定比例发放。实际少于档案工资。

例2、一个企业经营不好,盈利蒲弱,按档案工资发放有困难,只有按档案工资的百分比发放。

由此可看出,实发工资不一定是档案工资,档案工资才是缴纳社保和退休时的重要依据。


龙泉居士abc


档案工资,很有历史感的名词了。

之前计划经济下,劳动者的工资都是国家统一调整的。工资多少,什么时候调整,调多少,都是政府部门统一调整。企业调整的话,需要主管机关审批的。审批后,会把调资表放进个人档案。这个就是档案工资。实行市场经济后,工资由市场决定,属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议定的内容了,不需要审批了。档案工资也就淡出历史舞台了。

现在档案工资主要是用来批退休的时候计算视同缴费年限的工资基数了。其他的没听说有啥用了。

我了解的就这样,不一定对,欢迎批评指正。


不动71985522


档案工资是每次提升工资或晋职计入档案,以文字形式经过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盖上人事大印分发往人事。车间,后勤存人档案的内容,一般较低,说穿了也就是你的基本工资,不包括岗位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职称工资,前几年比较实兴,现在仅教师队伍和人事单位,公务员还使用档案工资,企业单位的档案工资巳渐行渐远。


杨建曦


我们企业工人叫员工,不让叫职工,公积金按档案资交,养老保险按实际收入交,按理说公积金应比养老保险金总额高,但42年工令14年退休,公积金不足5W,保险金5万1千多点,领导说公积金是按档案工资交的。不知企业做法违不违规,违法!


用户3840977730719


档案工资是什么?档案工资是80年代,调整企业单位职工工资。一个档次工资18元,20元左右。在80年代大概调整三次工资。都记录在案的(存档案)。


老顽童168666666


档案工资是指按调资政策确定了的并且已经执行到个人的工资数额。录入存档即为事实不可更改,具有法定约束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