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檔案工資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唯我刀斬


檔案工資是扣除各項保險之前的工資,是根據你的職務、學歷、工作年限等計算出來的。

01.檔案工資其實就是應發工資,是扣除五險一金之前的工資數額。

檔案工資在企業、公司用的不多,但在公務員事業單位卻時常用到,直接關係工資、保險、公積金等個人切身利益。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都知道,從開始參加工作到每年的工資調整,有個調整工資審批表是需要裝入個人檔案的,而這張工資審批表上體現的就是檔案工資。機關事業單位的檔案工資和公司企業裡邊的應發工資一樣,是扣除養老、醫保、住房公積金、職業年金等保險之前的工資數,比實發到手的工資要高很多。

02.檔案工資是根據學歷、職務、工作年限等確定的,不同工作、學習經歷對應不同的檔案工資。

剛參加工作的公務員或事業編,都會根據每個人的學歷和之前的工作經歷計算工資,形成最初的檔案工資,然後再根據年度考核結果、職務晉升、職級並行等情況調整工資。公務員檔案工資包括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工作津貼、生活補貼、地區附加津貼或特殊崗位津貼,事業編檔案工資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基礎性績效工資、獎勵性績效工資、地區附加津貼等。正常情況下,年度考核結果在稱職以上的,公務員每兩年增加一個檔次工資,每五年增加一個級別工資,事業編每年都增加一個薪級工資,其他津貼補貼或者績效工資根據國家或省級調資文件予以調整。

03.對退休人員來說,檔案工資很重要的一個作用就是確定退休金。

當前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政策是從2014年10月份開始改革的,改革之後養老金計發辦法同企業並軌。但在完全改革之前,從2014年10月至2023年9月設置了10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內退休金有兩種計算辦法,其中一種就是根據在職時的檔案工資予以計算,並且,這種辦法計算的退休金是比完全按照新退休政策計算的退休金要高的,當然了,這裡的檔案工資就和你的職務級別密切相關了。

總之,檔案工資關係公務員事業編的切身利益,是很重要的。

歡迎關注中省直遴選,有問題歡迎私信交流。


中省直遴選


檔案工資的作用非常大,特別是計算養老金的時候!

所謂檔案工資,就是指把工作人員歷史和現在的工資結構、調整變化、發放詳情和具體數目等等情況,以文字或者是電子產品形式記錄在人事、勞動和財政部門檔案中的工資。



檔案工資有什麼作用呢?

  1. 在計算養老金時作用非常大。這種檔案工資越是詳細越好。如果能把工作人員從開始工作一直到退休的工資狀況全部記錄在案,特別是存在電腦裡,就會讓人一目瞭然。那麼,在計算養老金時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五年都沒有計算好“中人”的養老金。之所以這樣,就是因為以往的檔案工資記錄情況不是詳細且全面的,據說,只有公務員的這種檔案工資記錄良好,其他人員的都不行(▼皿▼#)。
  2. 工作人員在工作調整時的作用非常大。例如,教師被借調到其他單位上班,就要把他的工資情況詳細記錄在案,包括以往的,借調期間的調整情況。當他回來時,就會有據可查,好繼續執行新的工資。

  3. 職工本人或者是單位想查閱以往的工資狀況時,可以用得著。可以說這種檔案工資就是歷史憑證,可以見證當地經濟發展的歷史和職工工資的發展水平狀況等等。
檔案工資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是重要的資料,是歷史的見證,是……

檔案工資的作用真的是非常非常大!


中小學教育者


檔案工資,實際就和字面的意思一樣,如果國家正常調整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的時候,將調整工資後工資檔案裝入個人檔案。

在實際中,現在應該是一個過時概念。為什麼會產生檔案工資呢?這有幾種情況。

第一,國家公務員因工作調動產生的檔案工資。比如原來在機關工作,每月工資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工齡工資、績效工資加起來是5000元,這是在機關工作時的工資。後來因為工作需要,組織上決定將其調到所屬的企業工作,到企業後實行的是企業的工資制度或者是拿年薪制,這樣他在機關的工資不再領取,但要存入檔案。如果他在企業工作期間,遇到正常工資調整,也要按照他原來的級別進行調整並裝入個人檔案。過幾年回到原來的機關或是調到別的機關任職,那他的工資就是以檔案工資作為基數,再加上新任職務進行調整。

第二,停薪留職人員。過去因機關精簡機構實行人員分流,鼓勵部分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停薪留職到民營企業掛職或是領辦鄉鎮企業、創業。他們停薪留職期間,如遇到國家正常的調薪調級,也要給他們進行調整,調整後的工資裝入個人檔案,如他們後來回到機關,檔案工資就是他們回來領取工資的依據。

第三,人事代理的一種形式。部分人從黨政機關離職或辭職後,在當地人才交流中心辦理人事代理。所謂人事代理就是幫助管理個人人事檔案、辦理社保、辦理因國家政策正常的調薪調級、職稱申報等。

總之,隨著黨和國家人事制度的改革和深化,檔案工資這個名詞已經退出歷史舞臺。目前人事代理實際只有管理檔案和專業技術職稱申報這兩個功能了,檔案工資實際上沒有實質的意義了。


幫兄愛唱歌


現在國有企業裡只要系1994年前就參加了工作的職工即被稱為:"中人″!誰說檔案工資無用?不重要了?!

國企中在退休時一直有"老人″"中人″"新人″這三種人一說!

"老人″即1994年前已退休者職工(按合肥市繳費年限於1995年述說)!

他們就依據"檔案工資"計算退休待遇。

"中人″即具有1994年"視同繳費年限工齡″,同時也具有"1995年後繳費年限工齡″的國企職工!他們退休就需計算"1994年前的視同年限工齡"的退休待遇,依據即為:檔案工資級職!如沒"檔案記載的1994年最後一次增資級別待遇?那會影響退休待遇核定的!也就是少算工資了!

故"視同期"檔案工資級職是非常重要的!

"中人″目前退休待遇核定有三部份!即:"視同年限待遇″"繳費年限待遇""個人繳費積累金額待遇"!

這回復裡卻有人說:視同年限裡檔案工資不重要?這真是亂講!

"新人″?1995年後參加工作的!他一開始即"繳費″當然無檔案工資啦?也全為以"繳費擋次″來核定你今後的退休待遇!待到"新人退休期"的到來!以檔案工資來計算退休待遇才會結束!

以上年限依據合肥市的起始年份!

再補充一下:以合肥市為例:"中人"的檔案工資在退休時,計算"視同繳費年限″待遇時,是以最臨近1994年底的,最後一次本人的"調資申批表"為最終的"核定依據″!沒有1994年"單位,主管局,勞動局"三方審批蓋章並簽字確定的"工資審批表"?那就往前"找"!93年92年91年......!最臨近94年的那張就是你"視同年限"待遇核定的依據!很重要的!


用戶黃山路老芋頭


檔案工資是一個職工從參加工作到退休,工資變動最原始的、最真實的記錄。檔案工資是繳納社保、醫保和退休時計算養老金的鋼性依據。同時也承載著職業生涯成長變化的過程。

有人認為工作中所發放的基本工資就是檔案工資,其實這種認識有誤。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一般實發基本工資和檔案工資是一致的,在一部分企業中的職工實發工資不一定是檔案工資,一般低於檔案工資。如事業單位的合同制職工、自收自支職工。國有單位經營一般的職工等等。

例1、一個事業單位,招錄的合同制職工,是沒有編制的,他們的工資來源於自籌,如果本年度單位自籌資金不足人頭費開支,財政又難以補助,只能按實有自籌資金存量,按一定比例發放。實際少於檔案工資。

例2、一個企業經營不好,盈利蒲弱,按檔案工資發放有困難,只有按檔案工資的百分比發放。

由此可看出,實發工資不一定是檔案工資,檔案工資才是繳納社保和退休時的重要依據。


龍泉居士abc


檔案工資,很有歷史感的名詞了。

之前計劃經濟下,勞動者的工資都是國家統一調整的。工資多少,什麼時候調整,調多少,都是政府部門統一調整。企業調整的話,需要主管機關審批的。審批後,會把調資表放進個人檔案。這個就是檔案工資。實行市場經濟後,工資由市場決定,屬於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議定的內容了,不需要審批了。檔案工資也就淡出歷史舞臺了。

現在檔案工資主要是用來批退休的時候計算視同繳費年限的工資基數了。其他的沒聽說有啥用了。

我瞭解的就這樣,不一定對,歡迎批評指正。


不動71985522


檔案工資是每次提升工資或晉職計入檔案,以文字形式經過單位負責人簽字蓋章蓋上人事大印分發往人事。車間,後勤存人檔案的內容,一般較低,說穿了也就是你的基本工資,不包括崗位工資,職務工資,工齡工資,職稱工資,前幾年比較實興,現在僅教師隊伍和人事單位,公務員還使用檔案工資,企業單位的檔案工資巳漸行漸遠。


楊建曦


我們企業工人叫員工,不讓叫職工,公積金按檔案資交,養老保險按實際收入交,按理說公積金應比養老保險金總額高,但42年工令14年退休,公積金不足5W,保險金5萬1千多點,領導說公積金是按檔案工資交的。不知企業做法違不違規,違法!


用戶3840977730719


檔案工資是什麼?檔案工資是80年代,調整企業單位職工工資。一個檔次工資18元,20元左右。在80年代大概調整三次工資。都記錄在案的(存檔案)。


老頑童168666666


檔案工資是指按調資政策確定了的並且已經執行到個人的工資數額。錄入存檔即為事實不可更改,具有法定約束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