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球時代,比起傳統中鋒,傳統控球后衛是不是更加沒有存在價值?

不如無情


北京時間3月4日的NBA常規賽裡,洛杉磯湖人隊坐鎮主場迎戰到訪的費城76人隊。在輪休了恩比德和西蒙斯之後,“殘陣”76人隊顯然無法給湖人隊造成更多的困擾,最終他們也是在客場107比120輸掉了比賽。

單看比分和場上球員的表現,這麼一場比賽確實是乏善可陳的,畢竟沒有上演球迷想看的強強對決。但是對於湖人隊來說,這又是一次認可詹姆斯實力的比賽,因為洛杉磯的球迷又感受到了詹姆斯的全能。

在這場比賽進行中,詹姆斯曾命中了以及中場附近的超遠壓哨三分球。這一球之後,包括麥基在內的幾名湖人隊球員上前去檢查地板上的機關,這樣的玩笑令人印象深刻。除了能持球強行突破、在低位背身單打和持球組織進攻以外,詹姆斯還能命中超遠的三分球,未免太全能。

有這樣的核心球員,難怪湖人隊一直沒有下定決心要引進JR-史密斯或者迪昂-維特斯當中的任何一人,畢竟詹姆斯一個人就已經可以在多個位置上起到不同的效果了。帶著這樣的全面性,詹姆斯可以說是顛覆了傳統的籃球。

曾經的“底特律五虎”就是各司其職的典範:比盧普斯掌控球權,漢密爾頓遊走投籃,普林斯盯防外線核心,拉希德-華萊士進攻犀利,本-華萊士內線防守支柱。但是隨著現代籃球的發展,在場上安排五個詹姆斯才是終極形態。

其實現在NBA也有不少球隊在刻意淡化中鋒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詹姆斯類型”球員進入NBA。


籃圈之上


廢話少說,進入主題!

先來討論一下小球時代和傳統中鋒的話題

我原來在一個問答裡回答過關於小球時代和傳統中鋒的問題。我認為之所以現在中鋒的作用逐漸弱化,是因為聯盟中沒有幾個具有統治級別的內線,而不是小球時代中不需要中鋒。一箇中鋒沒有統治力,球隊當然不能以他為核心來打,如果以他為核心那麼必定輸多贏少,所以現在很多中鋒只能當個藍領,要麼擁有強硬的防守來保護自己的籃筐,要麼有三分能力來給其他球員的突破拉開空間。

霍華德算是一個傳統中鋒,當年他在馬賽克隊打的不開心,在馬賽克隊的最後一個賽季小球戰術已經興盛起來,可是成為自由球員的他,也不愁下家。之所以後來霍華德步履維艱是因為他的傷病,並不是因為他是傳統中鋒。

像掘金隊的中鋒約基奇這樣的球員確實很讓現在的球隊喜歡,他的運動能力雖然不是很好,可是他有一定的三分能力,可以為隊友拉開進攻空間;他有體重,可以在內線強打得分;他有中投能力,可以在外線製造殺傷;他有大局觀意識,可以助攻隊友得分。

在前幾天,掘金隊和快船隊的比賽中,雖然最後掘金隊大比分輸給了快船,可是約基奇卻成為了掘金隊最亮的一點,因為他打爆了快船隊的內線。無論是祖巴茨還是哈雷爾都防不住他,他讓內線實力羸弱的快船嚐到了苦頭。

說實話,我認為約基奇在NBA的歷史長河中算不上超級內線,如果把約基奇放在NBA的歷史長河中和和九十年代末零零年代初的那些優秀的中鋒相比,他的進攻和防守能力還是差了很多,你比如奧拉朱旺、奧尼爾甚至是姚明。可是就是這樣他依然是掘金隊的主力中鋒,如果現在的某一支球隊中有一個擁有奧拉朱旺或者是奧尼爾這樣具有絕對統治力的傳統中鋒,那一定是小球球隊的噩夢,他們直接可以在內線翻江倒海。

所以,現在的聯盟中不是傳統中鋒沒有存在的價值,而是現在基本沒有像以前一樣具有統治力的中鋒了!

再來討論一下小球時代和傳統控球后衛的話題

在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傳統控球后衛!

傳統控球后衛一般是指,沒有頂尖的進攻能力,但必須有過硬的控球和組織能力的球員。他們是全隊的核心組織者,負責運球過半場,保護球的行進和推進路線,通過主導戰術或者合理的佈置,把球在最合適的時機交到最合適的人手上。他們有很高的球商,很強的戰術理解能力和敵方戰術的閱讀能力,通過與隊伍的磨合和對教練戰術的執行來達到創造進攻的能力。

傳統後衛確實輝煌過

  • 傳統後衛之一——史蒂夫-納什

在納什來到太陽的前一個賽季,擁有馬里昂、小斯、喬約翰遜、馬布裡四位球星的太陽常規賽戰績僅僅為29勝53負,位居西部倒數第二;而納什來到太陽之後的第一個賽季就率領球隊打出了62勝20負的聯盟第一勝率的戰績。在納什出戰的75場比賽裡,太陽60勝15負,在納什缺戰的7場比賽裡,太陽隊2勝5負,吃到了5連敗,又回到了上賽季的水平。

雖然納什場均只有15.5分,但是他展現了自己宗師級的助攻能力,場均助攻數為11.5次,太陽隊的場均得分從上一個賽季的94.2分飆升到110.4分,由他主導的跑轟打法,用極強的衝擊力摧毀了其他球隊的防守。由於出色的帶隊能力納什也獲得了2004-05賽季的MVP。

約翰遜、小斯、馬里昂等球員都有一定的能力,可是他們就像是一堆樂器,而納什就是場上的指揮,有了指揮,樂器就能奏出恢弘的音樂,沒有指揮就只能發出單調的聲音。

  • 傳統後衛之一——傑森-基德

在2011年,獨行俠隊(當時還是達拉斯小牛隊)奪得了總冠軍。雖然奪冠的很大因素在於諾維茨基的超水平發揮,可是誰又能否定基德的作用?當時的基德已經38歲了,運動能力雖然下降了,但是他一方面把小牛隊的進攻梳理的井井有條,另一方面很好的調動防守人的位置,讓獨行俠隊的其他球員獲得良好的進攻空間。基德還有優秀的防守能力,即使運動能力下降了,但是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經驗還在,所以在總決賽中他和馬里昂交替防守詹姆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現在的球隊不喜歡傳統控球后衛嗎?

缺少進攻組織者的快船

現在快船隊最常用的戰術就是萊昂納德、保羅喬治、蘆葦利用突破得分或者是在突破的時候將球傳給埋伏在三分線外的射手,用三分球終結進攻。你可以說快船隊是在最大限度的發揮超級球星的突破能力,但是你也可以說是因為快船沒有一個很好的進攻組織者。

由於沒有一個優秀的進攻組織者,快船隊在比賽進行到焦灼的時刻,往往會陷入單打獨鬥的局面當中,從而被對手帶走比賽。

前一段時間,快船隊簽下雷吉傑克遜,之所以簽下他,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雷吉傑克遜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快船缺少組織者的窘境。

試想一下,如果快船隊中有一個像納什一樣的進攻組織者,那會是怎樣的畫面!

球隊的非賣品——本-西蒙斯

在前一段時間,76人隊的管理層曾經想過要重建。他們在賽季之初,組建了以恩比德、西蒙斯、霍福德、哈里斯為首的死亡五大陣容,本來76人的管理層想要用這套陣容來爭奪總冠軍,可是這個賽季他們的戰績沒有達到預期,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導致76人隊一度出現過要重建的思想,進而把除了西蒙斯之外的球員全部擺上了貨架。

也就是說76人的管理層認為西蒙斯是非賣品。為什麼西蒙斯是非賣品?

要知道,到目前為止西蒙斯還沒有練出自己的投籃能力,雖然這個賽季他投中了三分算是掀開了自己蛻變的號角,可是他的投籃水平依舊不及格。就是這樣有明顯短板的球員,76人的管理層卻不想交易他,為什麼?我想就是因為他擁有傳統後衛的能力——有出色的大局觀和組織進攻能力。他能夠把球隊串聯起來,發揮每一個球隊的能力;他能組織起殺傷力十足的進攻。

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控球后衛——保羅

保羅算是大家公認的一個也被大家稱為最後一個傳統後衛的球員。想當年,馬賽克隊為了在季後賽中有所突破不惜花大價錢從快船隊把保羅交易過來。為了得到保羅,馬賽克隊送出了貝弗利、蘆葦、德克爾、哈雷爾、利金斯、威爾哲、希利亞德七名球員,外加一個2018年的首輪選秀權和現金。如果傳統後衛沒有存在的價值,那麼馬賽克隊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價錢,這麼大的力氣去得到保羅?要知道,當時的馬賽克隊在德安東尼的帶領下已經打起了跑轟戰術,而且也制定了很多小球戰術,如果傳統後衛沒有存在的價值,那麼馬賽克隊根本沒有必要去追求保羅。保羅來到馬賽克隊之後的情況大家也有目共睹,在他和哈登的帶領下,馬賽克隊殺進了西部決賽,只是因為傷病,他們敗給了當時擁有杜蘭特、庫裡、湯普森、格林四巨頭的勇士隊。要知道在那一輪系列賽中,馬賽克隊還贏下了天王山之戰,曾以3-2的比分領先勇士隊。

後來保羅被交易到了雷霆。本來在送走保羅喬治和維斯布魯克之後,雷霆隊打算進行重建。這個時候人們普遍認為保羅已經不行了,雷霆管理層開始也是這樣認為的,所以他們積極的尋求關於保羅的交易對象,可是最終沒能成行,保羅沒能送出去。但是世界就是這麼奇妙,這個賽季在保羅的帶領下,雷霆隊一幫年輕球員居然打的風生水起。到現在為止,雷霆隊獲得了37勝24負的戰績,以60.7%的勝率排在西部第六位,成功的殺進了季後賽,如果沒有太大的意外,這個賽季的季後賽中肯定有雷霆的一個席位。誰敢說雷霆的戰績與保羅無關,如果沒有保羅,雷霆能夠殺進季後賽?

還有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歐文、沃克和丁威迪

在2018-19賽季,歐文率領的凱爾特人打的非常的掙扎,而且隊內不時的被媒體爆出有矛盾。雖然最後殺進了季後賽,但是在季後賽中也沒有掀起太大的風浪。這個賽季歐文離開凱爾特人,凱爾特人在沃克的帶領下反而打出了很好的效果,沃克的攻擊能力並不強於歐文,他比歐文強的一點就是在於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可就是這點能力盤活了凱爾特人隊,並且營造了很好的更衣室氣氛,讓現在的凱爾特人隊顯的生機勃勃!

在歐文因傷休戰的日子裡,丁威迪帶領著籃網隊的戰績是勝多輸少,也就是說打出的是季後賽球隊的戰績,而歐文帶領下的籃網隊打出的是什麼戰績?是輸多贏少爭選秀的戰績。歐文的攻擊能力不用說,那肯定是很好的,可是他的帶隊成績卻不行,丁威迪的進攻能力雖然比不上歐文,但是在他的協調組織下,籃網隊球員的能力卻被激發出來,並且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綜上所述:小球時代不是否定了傳統中鋒,而是否定了現在中鋒的統治力。傳統中鋒不是沒有存在的價值,一個頂級的傳統中鋒會是小球球隊羸弱內線的噩夢。傳統控球后衛也不是沒有存在的價值,擁有一名優秀傳統控球后衛的球隊可以打出精彩的戰術配合,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每個球員的能力,讓球隊真正的成為一個團體,用團體的力量去擊敗其他對手!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也非常期待您的關注,謝謝!

馬尚追夢


  • 小球打法已縱橫世界籃壇,傳統中鋒巔峰時代早已走完。


  • 後衛的風格也在隨之改變,技術要點中已不僅是把球傳。

  • 籃球風格的改變——一環扣一環!

首先我直抒胸臆:最近五年的小球打法盛行確實影響了籃球的發展趨勢,從NBA開始小球的風格已經逐漸瀰漫開來,在各國的聯賽中都有開始效仿小球打法的隊伍,而且在世界籃壇小球也在逐漸成為一個主流。在這種打法的改變趨勢中,首先受到“重創”的就是中鋒這個位置,小球改變了中鋒的定義,而且也弱化了中鋒的作用,現在幾乎已經從“小球時代”跳躍到了“無中鋒”時代。顯然這種變革對中鋒的影響可以說是致命的。

不過我認為這不會對傳統控衛的存在價值帶來嚴重的影響,傳統後衛在現在的籃球賽場上依舊有很大的作用空間,只能說打法的改變會影響到傳統控衛的技術要點,但不會影響到傳統控衛的存在!

既然要將傳統控衛和傳統中鋒在小球時代的存在價值做一個程度的說明,那麼就要清楚的知道現如今小球打法已經將中鋒影響成了什麼樣子!

小球趨勢對傳統中鋒的影響是致命的——

文首我提到過小球打法的改變對傳統中鋒的影響越來越大,現在已經到了致命的程度,這一點是有例證可尋的。比如現在NBA賽場的火箭隊和熱火隊就是兩支最大程度弱化了中鋒的隊伍,甚至是無中鋒的隊伍。火箭隊陣容上定位的中鋒是塔克,身高198釐米;熱火隊的中鋒是阿德巴約,身高208釐米,而且兩支球隊在比賽中根本沒有明顯中鋒的戰術,甚至連給內線的“空接喂餅”都在減少,這就說明了現在的小球打法不僅僅是影響了中鋒的打球風格,甚至已經不需要中鋒的存在了!

這其實不僅僅是對傳統中鋒的影響,也是對現代中鋒的影響!不過現代類型的中鋒在當下這個時代還是相當受到青睞的,火箭隊在與尼克斯隊的比賽之所以會惜敗,就是因為內線沒有高度,籃板球的爭搶十分吃虧,尼克斯用進攻籃板二次進攻打敗了火箭隊!

放眼現在的聯盟也有不少的中鋒在順勢而行,開始改變自己來適應這個全新的籃球時代。比如本賽季在湖人隊完成蛻變的霍華德,在此前霍華德就是一個內線站樁要位低位單打的傳統中鋒,投籃投不了,罰球罰不進。而今霍華德已經徹底改變了風格,罰球有了一定的穩定性,還開發出了三分投射能力,雖然三分還不是霍華德的常規武器,但中鋒這種主動的改變已經定義了一個趨勢!如果中鋒在改變了自己之後也沒有什麼成效,那麼必然就會失去市場,因為籃球風格的改變而淘汰!

所以小球打法的盛行現在對中鋒的影響已經不僅僅是特點的影響,更是存在感的影響,很有可能在未來的籃球賽場上將沒有五號位中鋒這個角色!那麼相比傳統中鋒,傳統控衛是不是會在未來更加沒有存在的價值呢?我不認同這種觀點,我認為小球打法會影響到控衛或者傳統控衛的定義,但並不會將傳統控衛徹底放棄!

傳統後衛的定義:

在聊傳統控衛在未來籃球賽場的存在價值之前,我們要明確的是現階段傳統控衛的定義為何!

  • 定義:籃球賽場的控球后衛在球場上擔任指揮隊友進攻的攻擊發動機的角色,不以自己得分為目的,而是利用精準快速的傳球,製造隊友的得分機會為首要的任務。當組織後衛在攻擊時,以運球技術突破對手的防守陣營,在防守時則需要以精準的判斷抄截對手的球,阻擋對手的進攻,幾乎所有的進攻都是從組織後衛的手中開始發動的,在戰術運用上總是稱PG( point guard,組織後衛 ) 為1號球員。簡單來說就是控衛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很好的傳給其他隊友進行戰術的發起。

  • 技術要點:一個合格的控球后衛必須要能夠在有人防守他的情況下,順利的將球帶過半場。然後還要有很好的視野和傳球能力,能夠在適當的的時間節點裡,將球傳到球應該要到的地方,有時候或許是一個可以投籃的空位,有時候或許是一個更好的處理球的位置等。

通過定義和技術要點,可得知傳統意義上的控衛主要作用是在控和傳這兩方面!不過在控球后衛的鼻祖鮑勃庫西心中,控衛也有一個不同的概念,他曾說"如果字典裡有組織後衛這一詞條,那它的解釋一定是約翰·斯托克頓。"斯托克頓也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傳統控衛的一個代名詞!

(下圖:約翰·斯托克頓。)

瞭解了傳統意義上的控球后衛的定義之後,我結合現在的小球打法來說一下傳統的控球后衛的存在價值為何?為什麼我認為傳統意義上的後衛只能在技術特點上受到小球風格的影響,但不能弱化傳統後衛的存在價值!主要有這麼幾點理由!

理由(1):小球打法更需要控衛對節奏的掌控!

在小球的打法中,節奏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把控點!小球不僅僅是陣容高度的改變,我認為其核心還是在於攻防節奏和進攻特點的改變,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控衛這個角色在小球的戰術中依舊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

在節奏的把控上控衛是最佳的選擇,只有一個優秀的後衛才能把攻防轉換的時機掌握到一定的火候。我們都知道當年勇士的小球打的好,也都看到了後衛球員庫裡在三分線外的巨大威脅,但是由於庫裡的三分威脅過於突出,所以大家都忽略的他在節奏把控方面的作用,運、傳、投的完美結合才是庫裡能掀起一個浪潮的關鍵。而且在勇士隊之前,太陽隊也曾用“跑轟”影響過一陣籃球的發展,傳統後為中的納什就是當時太陽跑轟的核心發起點。所以在節奏這一塊控衛的作用無可替代!

理由(2):非轉換進攻時則需要控衛的組織!

小球的主要特點是節奏快,進攻以三分和突破為主。可是全場比賽48分鐘不可能一直都是轉換進攻,所以落到陣地進攻的時候就不得不考慮一個戰術打法的執行!

那麼只要有陣地進攻中的戰術需要組織,就必須有後衛來起到作用。包括底線發球的持球推進、過半場之後的傳導等等,這都是需要後衛來做的工作,即便是在如今這個小球時代也不可能全倚仗著萬能的鋒線去執行。如果單單是靠著鋒線球員就能夠打好一場比賽的話,那麼快船隊也不用引入雷吉傑克遜,湖人也無需試訓維特斯來補強後衛的陣容深度了。

因此即便是在現在這種小球打法的時代,後衛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位置,傳統控衛的需求在NBA的賽場上不會降低,存在價值也不會有削弱。但對於後衛的技術要求將會有所影響,現在的籃球風格其實是提高了後衛技術的全面性。

對後衛技術要求的改變:不單單是傳控球,而是要有足夠的進攻的全面性!

我認為現在的小球籃球風格是提高了籃球賽場上對後衛的要求,而不是削弱了後衛這個位置的價值。在小球的體系中後衛需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傳,切,突,跑,截,防,還要有全面的進攻手段。

放眼現在的聯盟,那些優秀的後衛球員並不是傳球大師,也不是傳統籃球理念裡的“魔術師”,他們是集合著很多特點於一體的。比如歐文、利拉德、威少等等都是如此,他們的閃光點現在集中在進攻端,而不是在傳控等方面!

目前來看,傳和控只是一個後衛的基礎能力屬性,是成為後衛的必要條件。但是真正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後衛則需要提高自己在進攻端的作用。這是小球打法對後衛這個位置最明顯的影響,或者說也是一種要求的提升!

在近二十年的NBA歷史中,艾弗森應該算是一個現代後衛的開拓者,他的打法和特點十分符合現在的籃球風格中的優秀後衛的定位。艾弗森是一個進攻能力極強的球員,同時他的傳控能力也是相當出色,他能夠成為傳奇正是因為他的能力特點超越了當時籃球主流對後衛的定義。在艾弗森之後保羅則成為了一個傳統後衛和現代後衛的過渡點,他能把團隊的組織做到極致,同時也能在進攻端有足夠的火力!

因此現在的小球打法只是影響了後衛的進化,而不是削弱了後衛的價值!

總結:

  • 後衛不會被小球風格削弱價值,也不會消失在籃球的歷史!

  • 傳統控衛發展將更加全面多變,組織與進攻是後衛的雙劍!

後衛不是從身高來定義的,而是從賽場作用!即便未來的籃球賽場由五個鋒線身材的球員來打,那麼在這五人中也必然有一人會被定義為場上的後衛。籃球是團隊運動,團隊的協作就需要後衛來組織,所以後衛的價值永遠不會消失,只能提升!



體育鑫觀念


首先,在小球時代所有球員的位置界線已經非常模糊了。提起“小球”,當初幾乎是“小球”代名詞的納什,你能說他不是一名傳統控衛嗎?優秀的傳統控衛,他們身兼組織,得分和突破能力,能送出精妙的傳球,是球隊拿球最多的球員,也是球隊的大腦和指揮官。無論他們在哪個球隊,教練都會把他們當作基礎來設計戰術。

直到後來,庫裡和利拉德等後衛球員出現,他們更像是雙能衛,大大模糊了組織者和投手的身份特徵,強化了一號位的進攻特徵,使這個位置變得更加難以防守。他們的特點是進攻能力十分強大,並且能以自己的進攻能力給隊友創造空間和得分機會。

越來越多的鋒線球員(二、三號位),憑藉著他們越來越驚人的天賦、越來越全能的技巧,成為“小球”風潮中的扛鼎者。因為,他們能夠適應多個位置,他們能夠進攻、也擅長防守,他們更容易形成錯位優勢,所以在攻守轉換更加頻繁的今天,在強調場上球員儘可能分享球的今天,在字母哥、本·西蒙斯這種“怪獸”型球員越來越多的今天,保羅這種傳統控衛所擁有的空間一定會越來越狹窄。








Stars體育


傳統控衛絕對有存在價值,我不是什麼大數據分析的專家,說點個人的想法。

您恐怕對傳統控衛的定義理解的不到位,以前的時代,控衛的技術特點是在組織能力,傳球能力,大局觀這些很重要,得分能力也有,但在那個中鋒至上的年代不重視。放到現在,控衛開始逐漸把得分放在核心上,相對組織能力,傳球能力並沒有因為得分而削弱,只是被得分蓋過了光芒。要說存在價值,小球時代的核心就在控衛上,而且傳統控衛的價值會放大,解放了禁區空間,其他位置也有控衛的一些技術特點,分擔了控衛的組織壓力,間接釋放著傳統控衛進攻的能力,都說控衛是場上的教練,隊伍的大腦,現在還要加一句,得分的核心。這樣的趨勢下不是說傳統控衛就沒有存在價值,而是對傳統控衛的要求會更高,除了要有以往控衛該有的能力,還得把自己的得分能力展現出來形成威脅。庫裡就是小球時代的代表,只不過他在得分能力的強大多多少少掩蓋了些其他的能力,論組織、傳球、大局觀,他也都是聯盟前列的。

都說小球時代來臨,其實就是把組織能力分佈再各個位置上,讓每個位置都能跑位、策應、傳球、得分,這就要求每個位置的球員都要有點全能的屬性,但這樣就對球員的要求很高,除了要保證自己的技術特點還得融入戰術體系,需要做的大家都能做,攻防轉換是特點,類似7秒進攻的炮轟戰術。如果你玩過NBA2K遊戲,經理模式下把5個能力值都調整成全屬性巔峰值,默契度90以上,實操下你就會發現,無論攻守轉換還是陣地進攻,華麗麗的配合輕鬆拿下勝利,我玩過的每一局基本都是贏對手20分以上,球隊的各項數據幾乎都是全聯盟第一,每個位置進攻的威脅都會讓對手無法進行有效的包夾,加上戰術的執行到位,可以說隨時都有空位輕鬆得分,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當時勇士死亡五小可以傲視全聯盟。

講到這裡不得不提下聯盟現在的籃球規則,雖然給了更多進攻的空間,觀賞性提高,但這樣的趨勢就是對抗性下降,相比之前喬丹科比時代那種肌肉碰撞的激情時刻不會再有,除非聯盟再次修改規則。這種大環境的背景下也造就了小球時代,未來的發展趨勢只要這樣繼續走,對每個位置的定位就會越來越模糊,當然像2K那種情況是理想化的狀態,放到現實聯盟中恐怕得是夢之隊了,球隊也不可能讓每個位置都是全能超巨,很燒錢的,在現實的聯盟中球員就是未知數,很多情況不可控的。

最後回到您問題上,以後的聯盟理想化趨勢還是走團隊路線,個人英雄主義也會有,但會逐漸消失。說的簡單點就是傳統控衛這個詞不再是控衛的專屬,而是讓每個位置都擁有控衛的能力,這樣做根本上產生質變的就是要把傳統控衛的得分能力放大,讓其更有威脅,那麼傳統控球后衛這個能力就會分擔到在每個位置上,不再集中到控衛身上,潛在的存在價值只會更高。


瀟錦恆


傳統控衛也不是沒有三分能力,又不是不能適應比賽節奏,一樣打,類似庫裡啊,特雷楊啊,只不過是投射更好的傳統控衛而已。難道完全不需要人來組織進攻麼?這賽季湖人,快船,明顯的球權分配有問題,沒有老詹組織的湖人打的多滯澀,快船各種單打,這都是沒有好的傳統控衛,或者傳統組織者的弊病



一貫懶散




☞傳統控衛和現代控衛的區別



傳統控衛(Point Guard)是控制節奏,組織進攻為主,是球場上的指揮官和發動機,他的特點是控、傳、突、跑、防,主要作用就是控制節奏,組織進攻同時防守為本也要具備一定的進攻能力。

代表球員:保羅、德隆、羅斯、隆多。



現代控衛(雙能衛)這是現代籃球發展趨勢,是順應小球時代的一種需要,具備控制、組織能力、防守的同時也要具備超強的進攻能力,雙能衛我理解就是控衛和分衛的結合體。

代表球員:庫裡、威少、利拉德、歐文。

☞傳統控衛正在慢慢轉變

其實也就十年時間整個籃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際上艾弗森時代他就開啟了新控衛時代,只不過那個時代還是傳統中鋒的天下,艾弗森也算是一個悲情英雄,但最近五年一個人徹底改變了傳統控衛向現代控衛轉變的先河那就是庫裡,我們想到庫裡就是他爆炸性的三分球,以及不可理喻的投籃手感,但往往忽略了他的組織能力和串聯能力以及防守作用,在勇士的體系中庫裡扮演了核心角色他的防守、組織和串聯必不可少,而從這個時間節點開始傳統控衛紛紛開始轉變以順應這種快速高效打法的需要。



不過傳統控衛現在依然活躍在賽場上有的繼續自己的傳奇比如節奏大師保羅,其本賽季被交易到雷霆之後並沒有泯滅相反卻獲得了重生,羅斯也再次展現出自己的天賦,隆多則是有點江河日下之感,但總體感覺傳統控衛正在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現代控衛,這個趨勢不可逆轉。

☞現代控衛傳統控衛能力是基礎

這個很簡單光有進攻能力沒有將球有人防守情況下帶過半場,沒有很好的傳球能力,沒有能夠將球傳到球應該去的地方,甚至是最合理化的出手方式都不能稱為控衛,那就是分衛。

☞那麼為什麼現在還有球隊繼續使用傳統控衛?



☞我理解:籃球發展並非一下所有東西都改變了,在傳統籃球向現代籃球發展的過程中有些東西必須共生共存,而且傳統控衛也在改變自己。

比如湖人的隆多:作為傳統控衛他的出場時間已經受到壓縮,不過在有限的出場時間裡他絕對能夠起到控制節奏帶動進攻的作用,比如今天對陣76人的比賽中隆多發揮很出色,他能夠控制住節奏,能夠將球合理的分配,湖人助攻榜上除了詹姆斯就是隆多,足可以看出隆多現在對於目前湖人的作用還是不可替代的,雖然卡魯索出場時間加長的呼聲比較高,但是隆多還是用他穩定的表現取得沃格爾的信任,當然隆多雖然年紀偏大他也在向現代控衛轉變提升自己進攻能力,場均7.8分對於他來說已經難能可貴。



☞未來籃球發展大概率會弱化位置感提升單兵的全能型能力

實際上現在中鋒、鋒線球員已經率先做出了改變。

嚴格意義上詹姆斯屬於鋒線球員,小前鋒,但是本賽季他成為了組織前鋒,而球隊網站上對他的定義是控球后衛,但是詹姆斯卻也幹著許多小前鋒要乾的活,說白了詹姆斯這樣的老將都已經做出了改變那麼就說明現代籃球理念真的在弱化位置上的概念,相反更注重實際效果。



再比如霍華德以前是一個低位單打的傳統中鋒,沒有中投沒有空切甚至沒有策應只是籃下強攻,但是現在看霍華德明顯在改變,有了籃下空切能力,還開發出自己的三分球,更是有了很強的策應能力,包括他的罰籃都有了質的提升,那麼現在怎樣定義霍華德?傳統中鋒,還不完全是,現代中鋒還欠缺一些技能,這實際上就是籃球發展過程中相互依存的過程。



再比如恩比德為了向全面型中鋒轉變開發了自己得三分能力,這是轉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球員。

中鋒能力最全面的肯定是約老師,約老師堪稱組織中鋒的典範,他具備持球能力、組織能力、策應能力、護筐能力同時還兼具籃下單打能力、遠距離投射能力。字母哥則是帶有一定組織型大前鋒的作用,能夠持球進攻還能夠串聯更開發了三分球能力。

這些球員如何嚴格的定義他們的位置?我想這就是模糊化概念的開始。



☞那麼未來籃球的發展方向很可能就是五個人全都具備組織能力又都具備進攻能力。

以前的太陽曾經颳起這樣的風暴不過成功的是勇士,他們的“死亡五小”讓小球戰術徹底風靡,而後馬賽克隊開始將這種戰術演化到極致,他們在交易了卡佩拉換來了考文頓之後幾乎就已經沒有了內線,只剩下塔克這個1.98米的“中鋒”,這實際上就是開啟了無內線時代,但是這樣的時代能否終極到來?還說不清楚,畢竟沒有內線的策應和護筐能力也就徹底放棄了內線,一旦突破受阻外線啞火輸球不可避免,其實馬賽克在對陣尼克斯的比賽中敗下陣來就是最好的證明,失去內線就失去了籃板失去了二次進攻能力,而馬賽克就是輸在了這個點上,這樣的無內線發展實際上很像賭博,但是感覺這樣的風格不可能流行起來,存在致命缺陷其和勇士的“死亡五小”有本質區別,勇士還有格林還有杜蘭特的籃板保護能力。

所以說小球時代弱化了傳統中鋒並沒有弱化內線而是將內線重新定義為全能內線,鋒線定義為全能鋒線,後衛定位為雙能衛。



總結:現代籃球發展我認為的確弱化了傳統控衛的作用但催生了雙能衛的誕生,弱化了傳統中鋒卻催化了全能內線的興起,鋒線也是在這種框架下完成了蛻變成為全能鋒線,但不管怎樣改變控衛、鋒線、內線還必須擁有這個名詞,即使場上都是同一類型的球員那麼也會有一個控衛、鋒線和內線之分,當然未來籃球究竟會再次催生出什麼新名詞就不得而知了。

醉眼觀球


現在確實是小球時代,傳統中鋒和傳統控球后衛還是要看個人能力定,如果現在有球隊有姚明或者奧尼爾這樣的中鋒,有納什或者基德這樣的控球后衛,相信他們還是以中鋒或者控球后衛為戰術依靠。

以前的湖人,費舍爾在三角進攻體系裡就只能運球過半場,然後準備定點投籃,同樣小球時代祖師爺納什,主要以快去推進,快速突破、或者傳導進攻,納什有非常穩定的突破和中距離遠距離,戰術地位天差地別,價值也有明顯提現,

小球時代就是控球后衛得分後衛這些位置的能力特別突出得來的,像現在的庫裡,有點像加強版的納什,他們都符合傳統控球后衛,但能力突出,所以控球后衛對於小球還上非常重要的。



籃球貳拾肆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個人想先說說一個統一的觀點,就是每一個球員都不能一成不變,只有改變的球員才能立足未來,並不是說某個角式球員只能在某個特定時刻才有價值,而現在所說的傳統中鋒及傳統控衛的存在價值越來越少,只能說現在球員一人擔任多種角式越來越多。

傳統中鋒

先說說按照個人理解說說傳統中鋒是指:擁有高大的身材以及過人的力量,對籃板球的拼搶和卡位意識,背身單打的技術,和搶到籃板後的二次進攻能力,對三秒區的保護能力,蓋帽的意識和技術,傳統中鋒是最後的防線,最後一個面對對方的突破,是最後的保障。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力量的保障。

傳統控衛

至於傳統控衛的角式就是從後場接隊友開出的球直接運球過半場,然後根據將球直接(或間接)交給機會最好的隊友再出手,在場上的作用主要是協助隊友得分,至於自己得分並不是太看重,一場比賽基本上都是10助攻以上。當然控衛還是需要一定的得分能力並且承擔當隊友不得分的情況下,自己作為得分的最終出手之人。

小球戰術時代

隨著勇士王朝的崛起,使得大家關注小球越來越多,加上勇士團隊配合非常的默契,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勇士陣中有幾位三分線外投手,球員通過不停的跑動拉開空間得分。在防守上他們用快速的換防貼身的防守來限制了對手的進攻,這就讓小球戰術慢慢在籃球界興起。


球員的多功能性造就小球時代

有傳統中鋒的球員存在的球隊有最致命的一點就是速度明顯下降,而小球戰術現限段來說確實是破解傳統中鋒的戰術之一,不斷的換防就完全可以拉開空間。

但並不是說籃球不需要中鋒,他們是不需要中鋒的單一技能,我們回想起姚明在NBA時打的比賽,其實那個時候還是傳統中鋒的時代,除了姚明之外還有奧尼爾,為什麼當時這樣的傳統中鋒能統治NBA的內線,就是因為他有極為出色的身體優勢,姚明身高達226cm,這讓他有明顯的高空優勢,並且有一手好的罰球能力,這樣對手根本沒有多大的辦法限制姚明的進攻,在防守球上他們就更難搶得籃板,同樣道理奧尼爾的體重與力量是一樣能夠有限保障了自己的內線及進攻取得更有利的攻擊籃框機會。唯一的缺點就是讓罰球能力較差。

其實中鋒時代是造就了現在的小球時代,或者很多人不太認可這樣的說法,但正是當年中鋒時代在NBA橫行,一些小個子球員要獲得存在感必須要改變。最重要的改變就是把射程擴大,只有遠離開顏色地帶,那中鋒的防守就肯定減弱,而且命中率同時要提升,這樣對手減少搶籃板的機會。

在防守上就需要限制了除中鋒外的球員的持球空間及傳球路線,對了人盯人戰術外,更需要的就是更強的補防及移動能力,同樣造就了小個子球員的成長,而且這都是年輕球員的成長目標。

中鋒在比賽中受到限制度越大,控衛必須要做出改變,中鋒受到限制之後,那控衛同樣有影響,最大的影響就是對方的防守強度上來了,作為控衛已經不太可能在過半場之後再慢慢找機會球球,因為隊友已能顯出的空位真的不多,所以控衛要改變,要生存必須要對自己的能力提升,不僅僅要求有一定的調度空間,而且還需要有一手很好的遠投能力,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對推進速度的提升,慢慢這樣的控衛都基本上向雙能後衛發展。像小球時代的納什,可以說小球時代的發起者,配合當年的小霸王為整個聯盟在打法上的改變起了啟示的作用。


打小球並不是說放棄中鋒,而且把技術更強的高個子球員放在中鋒的位置,相信所有NBA球迷都會發現,勇士可以說是不斷升級小個子陣容,最開始的勇士陣容其實還是有中鋒的,只不過他的中鋒基本上都是偽首發,場均10分鐘不到的上場時間,或者說球隊剛上場還沒有熱身完畢,球隊需要5-8分鐘的比賽時間讓球員提速。這個時箇中鋒的作用就是在這段時間保護好顏色地帶,並且消耗對方球員的體能,在第二節之後的勇士隊,首發中鋒基本上已經很難獲得上場時間。


而隨著杜蘭特加盟勇士之後,球隊更多的比賽時間直接讓格林推至中鋒的位置,首先格林的特點就是防守硬朗,移動速度就是4號位的角式,可以完美配合庫裡,杜蘭特等人的高速換防,而格林在勇士隊由4號位直接提至5號位,同樣看中的是他的高度,而這點相信是中鋒未來的發展方向,他們需要有更強的補防及移動速度。

中鋒已經有所改變,但要徹底改變並不容易

現在的中鋒其實已經有所改變,就是投射能力已經在提升,10多年前的NBA,中鋒三分出手的次數場均都不會超過3次,但現在中鋒不要說出手次數,入三個三分都在比賽中經常見,這就是他們開始改變。另外還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德安德魯-喬丹在13-14賽季的罰球命中率才43%,但之後每一個賽季都在提升,這個賽季的命中率已經高達70%左右,這個簡單的數據就要說明,作為中鋒,不僅僅與對方肉拼,更重要的是各方面的數據提升。

只不過移動速度確實由於身體的原因要改變真的很難,這是中鋒必須要接受的事實。 這讓中鋒要回歸中鋒時代就越來越難,所以才會有球迷一直在問中鋒時代是不是基本上會消失。

控衛向雙能控衛發展

現在的NBA聯盟當中,可以說單純做傳球工作的控衛已經沒有任何的舞臺,像西蒙斯來說,他沒有三分技能包,在NCAA中或者並沒有任何的問題,只要個能某項能力突出就可以了,只不過來到NBA之後,讓對手根本不用怎樣防他的三分線,就就成了他成長的限制。再對比今的探花秀莫蘭特,一個能裡能外,能突能衝受關注度明顯都不一樣,而且賽季下來,莫蘭特場均助攻7次,三分命中率多達35%,這都是缺少一項技術的西蒙斯不能比的,而西蒙斯要想打得好,更需要隊友的配合。而西蒙斯基本上只能擔任1號位的角式。


再看看庫裡,出道就是1號位,而隨著他的投籃越來越遠離開籃筐,命中率就越來越高,防守他的難道越來越大。他在場上的選擇就越來多。包括哈登,基本上都是雙能衛出現在球隊陣容,另外像威少來說,他有時候比賽直接作為中鋒的使用。


未來籃球的發展

正如江湖上所說,天下武功無快不破,所有體育運動都可以用這個快字來提升整體的實力。而籃球未來的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快。

正如我們正常的生活一樣,我們的生活節奏已經越來越快,那麼作為球迷肯定受這個影響。那麼相信觀看比賽更希望看一些節奏更快,更容易有精彩得分的比賽,而假若叫現在的球迷再看10多年前那種在顏色地帶有很強的身體對抗,而且場均得分只有90多分的比賽,相信球迷都不會接受,那麼要球迷接受只能提速。

但要中鋒提速,那麼肯定不太現實。中鋒以往只需要增加力量,但這必須會增加體重,但體重太重的話,幾個回合的往返基本上已經不太可能跟上節奏了。所以這種中鋒真的可能只會越來越少。

至於後衛變雙能性相對來說更容易,投籃技能只需要勤就肯定有收穫,而為了打上NBA,相信更多的球員只有付出更多,特別是後衛的位置上,必須要全面,但無論怎麼改變,任何一個球隊都需要一個進攻的發起點,這肯定就是控衛,只是他帶有更多的突破,投籃屬性。

發展方向:

未來球隊12人實力差距並不會太大,因為球隊比賽只要提升速度,那麼球員的消耗肯定會更大,這就需要更頻繁的輪換,或者未來幾年之後會有更多的球隊使用五上五下的戰術,用跑不死的戰術主導比賽,如果一個球隊沒有足夠的替補那麼極有可能就會被對手在某個時刻用速度拖垮。


總結:隨著人類的生活節奏提升,肯定不會迴歸中鋒時代的籃球,小球戰術肯定會繼續存在,而且速度會進一步提升,並且隨著訓練手段的科學化,要讓球員有更高的命中率相對來說更容易,那麼只會投射越來越遠。假若某天出現4分線,那麼更可以宣佈中鋒戰術基本上已經不太可能復活。

而作為控衛來說,他們或者有更好的生存空間,但要做到更全面。因為隨著比賽整體速度的提升,肯定不會有太多的持球時間給控衛調度,那麼這種控衛角式只是淡化,並不是不存在。


落葉無情心


從勇士取得73勝,斯蒂芬庫裡單賽季投進402個三分球以後,聯盟正式進入了小球時代,在這個更快、更準的小球時代,幾乎球場上的每一個都要有很強的投籃能力,連中鋒都不例外。健康的魔獸霍華德依然能在場上取得亮眼數據,統治禁區,可是已經沒有球隊願意給他大一點的合同,一方面是因為傷病,另一方面是移動速度慢,投籃能力差。而現在的中鋒比如恩比德、約基奇以及考辛斯都有著很強的投射能力,尤其是考辛斯還有著很強的三分球能力。與中鋒相同的是傳統的控衛也越來越沒有價值。

費城76人隊的本西蒙斯可謂是天賦滿滿,身高,體重,臂長,速度都在聯盟的上游水平,他視野開闊,總能在球場上找到隊友,幫助他們輕鬆得分,但是他有一個十分致命的缺點——投籃。他的投籃十分糟糕,幾乎所有等分都來自上籃和扣籃,因此他的威脅就變得很小,而且他的進攻方式容易造成內線擁堵。想一想如果西蒙斯有一手好的投籃,76人還會敗給猛龍嗎?

洛杉磯湖人隊的朗佐鮑爾,球哥和西蒙斯一樣,也是投籃太差,但是他不僅僅投籃差,罰球也差,一個賽季下來罰球命中率才50%左右,但是球哥的三分球雖然命中率不高,但是他還是會偶爾找到準星,與西蒙斯完全不投三分大大不同。所幸的是球哥身體天賦特別好,防守也很積極,否則球哥只是依靠他那還算出色的傳球可能已經無法適應這個聯盟了。

孟菲斯灰熊的邁克康利是一位十分傳統的控衛,雖然灰熊在交易走了小加索爾後,開始提速,他也能夠打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表現,但是他終究沒能夠搭上小球時代的潮流中,特別是灰熊隊拿到了今年選秀大會榜眼籤,接下來灰熊對很可能將他交易,圍繞新秀進行重建。離開灰熊按照康利的打法可能就只能打打替補了。

很多老球迷都覺得NBA的對抗下降了,沒有以前精彩。其實NBA少的是身體對抗,不用去野蠻的衝撞,現在的對抗是更多的是天賦的對抗,全面能力的對抗。你要有速度、有彈跳、有射程才可能在這個聯盟立足。斯蒂芬庫裡是小球時代的引領者,他不僅是控衛還是歷史頂級的投手,而那些傳統的控衛已經漸漸走進了“墳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