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孩子只愛看書,不愛寫讀書筆記,這樣讀書有效果嗎?我也不知道他看了記住沒有?

weiyali123


作為一個讀書人,我也有隻愛看書,不愛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我讀書讀到精彩處,最多也只是標註下劃紅線而已,不會做更多。

我的孩子也如此。他看課外書不僅不會做讀書筆記,而且一般也不標註重點內容。

孩子的這個讀書特點,和中小學老師的讀書要求是有出入的。中小學老師會鼓勵孩子們大量做讀書筆記,摘抄好段好句,並熟讀成誦。雖然有如此要求,但是我並沒有要求孩子在讀書過程中,嚴格遵照老師的規定和要求。

我為什麼不喜歡做讀書筆記?主要基於以下理由:

第一,讀書筆記嚴重影響看書速度,這點理由是顯而易見的。一本書,不做讀書筆記可能一天就可以讀完,但做讀書筆記的話,可能得一週,這就是兩者之間的區別。

如此讀,碰到好書,這種“淺嘗輒止”的讀書方式是否會影響對書本精華的吸收?其實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反覆閱讀,多讀幾遍就好了。

第二,讀書的主要功能與其說是記憶和背誦,不如說是開闊眼界,啟迪思考,讓孩子的思維得到創造性發揮的過程。以我為例,作為純粹的讀書人,我也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很多書屬於讀後即忘的情形,表面上看好像無所獲,但其實內在還是提升了不少的。閱讀一本好書的過程,就好像在聆聽一位大師講話,在共享一段別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讀書是一種對日常凡俗生活的超越。從這些層面而言,讀書是深邃思想的過程,而思想層面的昇華,最終會通過文字體現出來。

很多家長讓孩子讀書,有一種實用功利性的寫作動機的考慮,就是寄希望於孩子通過讀書來得到作文層面的昇華。作文的好體現在三個層面:好的故事,好的思想,好的文筆,優秀的作文往往是三者的和諧統一。前兩者往往很難通過讀書筆記的方式實現,而更多地是通過博覽群書,敏銳觀察和深邃思想而達到,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有文采潛移默化的薰陶。後者可以通過筆記和背誦的方式實現,但這種好,也只是形式上的好,內容的好才是根本。而且,深邃思想和創意故事也自然而然行諸筆端,從而達到一種華美文辭所達不到的穿透力。

回到這個問題,只要孩子喜歡閱讀,閱讀的書籍又是積極健康的好書。那麼,尊重孩子的閱讀偏好和習慣,讓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去閱讀,而不要把我們成人的標準強加在孩子身上讓他負重閱讀,我覺得這對於孩子而言,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孩子只愛看書,不愛寫讀書筆記,這樣讀書有效果嗎?我也不知道他記住沒有?

我這個人也喜歡讀書,現在已經看了上百本了,然而百分之七、八十的內容,我差不多記不住了。後來我才明白,只讀書而不做筆記,會遺忘大多數有用的內容。

我們不是天才,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想通過眼睛看把內容記住是不可能的,不過有一種方法,倒是可以不記筆記,也能把內容記住:

那就是把書中讀到的知識、學到的技能,運用到生活當中。比如說我今天看了兩本書:一本《單核工作法》,一本《番茄工作法》,然後我從今天開始,就把兩種保持專注的工作法用起來。

當書中的知識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就很容易把它深刻記住。然而真正能夠把書中內容,用到生活中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數人看書只不過是滿足慾望、滿足虛榮心,覺得讀的書越多自己越有成就感,導致書今天讀了,幾天之後就回憶不起內容了,只能簡單說個大概。

看書的時間消耗了很多,最終收穫的內容卻一星半點,肯定是得不償失。

因此,要想把書裡的知識刻到腦子裡,必須採取笨方法,在這裡我介紹一種讀書方法———卡片閱讀法:

其實方法很簡單,當你在讀書時,把重要的句子、知識點劃下來,然後寫上自己的感想。一本書讀完以後,拿出幾張白紙,把自己的思考和書中劃線的內容,抄在白紙上,最後把這些卡片裝訂在一起,寫上這本書的名字。

這樣一來你想要回顧知識的時候,只需要把這卡片上的內容拿出來翻看就可以了。由於精華部分已經被摘選出來,複習時間不用很長,就能夠幫助你回憶絕大多數的知識。

結語:

孩子只讀書不做讀書筆記,作為家長想讓他知道究竟吸收了多少,只需要問他:這本書主要講了哪些內容?有哪些關鍵點讓他受到了啟發?


假如說他不能組織好語言,流暢地表達出來,那就說明他基本就沒有記住多少內容。一個人讀懂一本書,一定是能夠明白這本書究竟寫了什麼?明白這本書能給我們生活帶來怎樣的幫助?

卡片閱讀法記住了嗎?


菜鳥微成長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名言都是在說讀書的好處。首先孩子愛讀書,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是很多孩子不具有的。

至於讀書做讀書筆記,我是非常不贊同的。

曾經兒子在小學時,學校組織一個活動叫“書香家庭”評選,每年都會組織,讓學生把讀書筆記交上去。我從來不讓兒子參加,儘管我給兒子買了幾個書架的書,儘管兒子也愛讀書,但是我不喜歡那種形式,讀書筆記就能反映孩子讀書的深度嗎?

董必武說過:精通一科,神須專注,行有餘力,乃可他顧。我主張孩子在讀書時就是讀書,不要去想著我要寫字,我要怎麼把讀書的這句話抄下來。就是全神貫注的素讀。並且孩子們都喜歡素讀。


素讀,只是純閱讀,不做筆記,不用想著寫什麼讀後感。我覺得孩子全神貫注閱讀比一會兒看書讀,一會低下頭寫字,那樣會讓孩子什麼都顧不好。

身邊有很多例子的,本來非常喜歡閱讀的孩子,可是家長給孩子買一個精緻的筆記本,放到邊上,非要讓孩子寫多少字多少頁讀書筆記,然後孩子就非常討厭了。結果就把一個孩子的興趣給扼殺了。

速讀,也是現在非常流行的。北京有兩個老師自創了一個項目叫潘鄭學習的“一目十行班”。他們的理念就是讓孩子一目十行,專注閱讀。

我讓兒子去參加了兩年了。我也親自去看過上課過程。在課上,孩子們心無旁騖,不會停下手中翻頁的動作,且翻頁動作異常快,幾乎到了一秒一頁的速讀。可能你會擔心孩子們只是在譁眾取寵,沒有實際效果,其實不然。因為讀完一本書,只要很少時間,然後會有測驗給孩子們做,測驗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這就是專注的力量。沒有在讀書的過程中,讓孩子寫啊什麼的來讓孩子分心的結果。

可能有家長會擔心孩子不做讀書筆記,那麼讀書的效果不會好。但是,做了讀書筆記,效果就會好了。首先,心情很重要,孩子沒有心情做筆記,是逼迫的,那麼會有效果嗎?其次,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孩子讀書多了,自然會有收穫的。只是時間的問題,積累之後的顯現將會是非常可觀的效果。

莎士比亞曾說: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讓孩子讀書吧,讀書會讓孩子更有智慧,會讓孩子更好領略外面的世界。不給孩子設限,讓孩子自由發揮,讓孩子帶著好心情去做事,絕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英子姐姐教英語


孩子只愛看書,不愛寫讀書筆記,這樣讀書有效果嗎?我也不知道他看了記住沒有?

家長老師都希望孩子多讀書,讀的多,豐富知識,為以後的繼續學習打好基礎。很多老師也有要求,讀書的時候要寫讀書筆記,並經常檢查,但發現很多寫讀書筆記的學生,在寫作文等方面,並沒有體現出多讀書的優勢。

寫不寫讀書筆記只是一種形成,關鍵是孩子是在什麼狀態讀書,如果是應付家長老師的要求,被動的讀書,並不是真心喜歡讀書,筆記做的再工整,也是假讀書,以後用不上,很多這樣的學生。

如果學生真心喜歡,嚐到了讀書的樂趣,每天樂此不疲的讀,見縫插針的讀,他即便一個字的筆記都沒有,也能記住很多內容,並且很容易在作文的時候用手,也容易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做什麼都一樣,形式不重要,重要的做的時候的心態,狀態積極,效果就好。有的學生看著非常用功,到時間就學習,看著習慣也好,就是成績差,這並不是智力問題,而是情緒問題,可以通過調整情緒,積極起來,提高學習效率。


霍體清


這通常叫懶筆。這樣的人主宰性強,愛指揮別人如何如何,自己確懶於實踐,但真叫真也是完全能做到做好的。這多數與從小培養孩子的習慣有關,可能啥都不讓孩子亂動亂碰,嚴重缺乏實際操作,只單一形成腦力思維。所以還在讀書,不晚,正確引導孩子多動筆,多寫作,從興趣入手。比書法,比作詩對。慢慢引導手筆與電腦間的關係,儘量避免使用手機電腦做作業打字。近年來電腦手機也是較嚴重的一方面影響。總之可能性很多,僅供參考吧!


李文彬531


是學習就會有效果,而且看書視力記憶其實比記筆記更有效,記筆記只是文字發明以來人類逐步養成記錄經驗的習慣,這些經驗即使記錄下來了也還是需要再一次翻閱才有用的。學習都是零碎記憶,最終通過表達或寫作將已有的零碎記憶成章節的展現出來。每個人其實都有一些好習慣,比如看書做筆記,但是您做的筆記真的回頭溫習過的卻很少。而且就算是閱讀同一本書,您在不同時期也會得到不同的認知。所以,孩子看書記不記筆記、該如何記筆記其實沒那麼重要,孩子在看書的時候,對於自己喜愛的知識自然會進入他們的腦海裡。這也就是很多學習好的同學,很少系統的做筆記,而是大量閱讀的原因,博覽比筆記更重要。

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以鄰里互助,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一項公益普惠的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即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


育鄰人


孩子不止記在腦子裡更是記在心裡,至於會不會用就看大人會不會領導孩子去把書裡的內容用在學習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