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致敬逆行者!“單身,沒啥顧慮⋯⋯”90後護士“請戰”武漢 即將千里馳援

致敬逆行者!“單身,沒啥顧慮⋯⋯”90後護士“請戰”武漢 即將千里馳援

“單身,沒啥顧慮⋯⋯”90後護士“越級”主動請纓馳援武漢

"領導如果我能去,我想報名,我是黨員,沒有孩子,單身,沒啥顧慮。"昨天晚上10點多,看到科室群裡招募人員去武漢疫區,褚歡歡給護士長髮了一條微信,而就在白天她剛剛報名了醫院病毒防疫志願者。

褚歡歡出生於92年,從畢業至今5年來一直在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呼吸內科工作。

"工作能力強,技能紮實,又開朗熱心。"這是科室同事一致的評價。工作至今她曾獲得過全院的護理技能比賽一等獎,兩次被評為醫院優秀員工,是科室裡的青年骨幹。她還是一名黨員、志願者、團委幹部,下鄉進山送醫送藥,還參加過春運志願者。

得到招募醫務人員去疫區的通知褚歡歡還在值夜班中,她沒有絲毫猶豫,立即給護士長髮了條微信。

得知一位高年資的二胎媽媽報名,晚上10點半左右,她主動請纓發了一條短信"越級"給護理部主任:雖然我還不是中級,如果可以我願意主動申請,首先,我在呼吸科工作5年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科室裡比我年長的都已有家庭甚至都是二胎媽媽 ,其次,我是一名黨員我義不容辭。如果可以請考慮我!

她的堅定無畏令人感動,得到了醫院的支持。

致敬逆行者!“单身,没啥顾虑⋯⋯”90后护士“请战”武汉 即将千里驰援

"這是一場無煙戰爭,我們全家人,等你勝利歸來!!!"歡歡把趕赴疫區的決定告訴家人時得到了父母的一致支持。

"擔心不捨肯定有,但孩子是醫護人員,這時候得靠他們。"歡歡的父母強忍著不捨,希望大家能順利打贏這場病毒防疫站,女兒能平安回來。

"也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我的決定。"歡歡說也有同學朋友勸她別冒險,趕緊回頭。而這些並沒有動搖她的決定,"身為醫護人員義不容辭。"

與褚歡歡並肩作戰的還有同科室的醫生吳仕波和重症醫學科護士王偉,他們均是主動請纓。

"我從事呼吸內科15年,武漢需要我這樣的醫生。"昨天晚上10點吳仕波給主任打了電話。他是科裡的業務骨幹,由於工作忙碌平時很少休假,休息時間也常常往醫院跑。之前他就放棄了春節長假主動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得知報名武漢時他沒有多想,立即向主任報了名。

致敬逆行者!“单身,没啥顾虑⋯⋯”90后护士“请战”武汉 即将千里驰援

"消息一發出科室就有三人報名,兩人還是春節期間要辦婚禮。"回想起昨晚的報名過程護士長王明霞仍感動不已。考慮到2個要辦婚禮她給另外一個報名者王偉打電話,本想讓他和家人商量一下,沒想到王偉沒有絲毫猶豫:就報我吧,我願意去。

願你們平安歸來、致敬逆行者……全體職工為他們加油鼓勁。

據悉李惠利醫院迅速應對疫情防控,成立第一梯隊24小時駐守發熱呼吸門診,這隻隊伍目前已堅持了168小時,緊接著成立第二第三梯隊和病毒防控志願者,目前志願者報名已超過550人。醫院還集合全院力量成立發熱呼吸科,全院職工分層培訓,重點科室一對一培訓,妥善安置病人清空感染樓,全力以赴應對疫情防控!

記者瞭解到褚歡歡、吳仕波和王偉已整裝待發,他們將會同寧波其他醫院的10名醫護人員隨時馳援武漢。

浙江首批135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今天,農曆大年三十,原本是舉家團圓的時刻。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浙江的醫護人員們,堅守在崗位一線,時刻準備馳援武漢。

繼昨晚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綜合監護室副主任醫師鄭霞率先出發支援武漢新冠肺炎救治工作後,我省首批135名出征的醫師隊伍今天準裝待發,這些醫生來自浙江醫院、浙江省人民醫院、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浙江省中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等10家省級醫院,還有全省各市級醫院的醫護人員。浙大一院是組長單位。

——浙大二院

浙大二院有5位醫護人員在這次首批出徵的名單裡,分別是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顏伏歸、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吳學傑、重症監護室 主治醫師陳城洋、心臟大血管外科重症監護室護師趙偉、感染性疾病科護理組長盧燕主管護師。

武漢疫情重、人手缺,身為呼吸內科醫生,我理當站出來,義不容辭!我最想感謝我的妻子,當我和她說要去武漢時,她說她會照顧好孩子的,讓我安心。我抱了抱她,她是我最大的依靠。

我是2006年入黨的,老黨員了。既然都要有人去,既然肩上擔了這份責任,那就做好了心裡準備,一心迎戰疫情。

我每日密切關注疫情,已經做好去前線的準備。2003年非典時期,還在讀高中的我,目睹了白衣戰士的勇敢和無畏,他們是我青春時期最深刻的記憶。也許就因如此,我選擇成為一名醫生。我相信在嚴格執行防護措施之下,我們定能安然無恙。

感染性疾病科主管護師盧燕:

我是感染性疾病科病區的護理組長,23日晚看到群裡組織人員去武漢支援,就覺得我是那個最合適的護士,也沒多想就報名了。之後和老家的父母打了電話,他們一直說“注意安全”。我爸爸很鼓勵我,但我知道他們內心的擔憂。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兩歲的孩子,他每天睡在我枕邊,從那麼小的嬰兒慢慢長成了小男孩了。我親親他的額頭:孩子,等媽媽平安回家!

心臟大血管外科重症監護室護師趙偉:

我的女朋友也是護士,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兩人很難有一個共同的假期。本來,我們想趁著今年春節回家過年,順便把訂婚的事情辦了。如今,我決定去武漢,女朋友知道我的選擇後,表示理解和支持。不過,家裡人還不知道,因為我還沒想好,要怎麼告訴他們,主要是怕他們擔心。我想,把疫情儘快控制住,這既是對國家的貢獻,也是對家人最好的守護。

浙大邵逸夫醫院首批有五個醫務人員在支援武漢的名單中。

吳曉虹,呼吸科主任醫師,曾參與非典時期的醫療救治。吳曉虹主任從疫情開始,就一直在參與整個防控流程設計和全院培訓,包括親自去門診和病房。這一次,又是主動報名。醫院醫務科主任陳文軍勸她說,是不是可以建議其他人去,她還是主動報名,“我覺得邵逸夫醫院的醫生真的很純粹,很令人感動。”

陳嶽亮,監護室副主任醫師,當年崑山粉塵爆炸,他也主動馳援,這次他也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其實當時也沒和愛人商量。”陳嶽亮說,但他的愛人是其他醫院感染科的護士長,明白這次的工作任務很重,也很支持他的決定。記者聯繫他時,他還在重症監護室進行當日的工作,今天是一個白班+夜班,隨時準備輕裝上陣。

皮博睿,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共產黨員,湖北人,已經很多年春節值班加班沒能回家過年了,這次也是主動報名。

沈楓鋒,感染科護理主管護師,90後,是這次邵逸夫醫院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中最年輕的一位。她說,自從疫情在媒體上曝光以來,看到很多武漢醫護同仁治病救人的消息,當時她就想,如果有機會,就要報名。“事實上報了名之後有點慌有點緊張,特別是提到家人和孩子,心裡會有一些難受。但我內心是認為一定要去的,這是我的使命、職責所在。即使我不去,也會有其他同事去……”

董凌峰,邵逸夫醫院重症護理護師,擁有14年工作經驗,一直在重症監護室工作。他幽默地說,“男士優先嘛,何況高年資,另外科室好幾個人報名,大家一起,也不怕了,一定會全力以赴。”

浙江省人民醫院有5位醫護人員加入了第一批醫療隊。他們分別是感染病科陳美娟,重症醫學科楊向紅,重症護理謝邦好、金瑩,護理張婧

“你們的孩子都小,我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這是浙江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科副主任楊向紅主任醫師“搶”走名額的理由。

楊向紅說,也沒多想,既然選擇了重症醫生這個職業,就肩負了這份責任與擔當。春節,誰都想團團圓圓,因為兒子在國外讀大學,也回不了家過年,那就讓科裡其他同事過個團圓年,愛人也是醫生,相信他一定會理解,所以也沒商量,就先斬後奏直接報名了,唯一有點顧慮老媽會擔心。

“我當時是接到護士長的電話,說武漢那邊需要支援,問我能不能去,我想如果一定要有人去,我比較合適,

我沒結婚沒小孩,家裡牽掛少一點。”浙江省人民醫院重症護理護師金瑩報名了第一批馳援。“昨天晚上吃飯的時候試探的和我媽媽說了一下,一開始她還以為是開玩笑的,還說支持,結果後來看到我在整理東西,她一下子就哭了,但是還是說支持我去,希望我能保護好自己。”

呼吸內科張婧也義無反顧的向護士長報了名,她說,做為一名在呼吸專科工作了18年的老護士,更應該擔起這個責任。“但其實我並沒有想那麼多,雖然我也捨不得自己的家庭,但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病患戰勝疾病。”

浙江省中醫院有3位醫護人員在這次首批出徵的名單裡,分別是呼吸內科江立斌副主任醫師、顧月琴主管護師和餘婭娟主管護師

今年43歲的江立斌,在呼吸內科臨床一線工作了15年,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他說,他是昨天接到通知,作為醫療隊成員馳援武漢。

“作為醫護人員,國家需要我的時候,一定是責無旁貸的

。”昨天,當江立斌把這個消息告訴家人的時候,他們雖然擔心,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我太太跟我兒子說,現在武漢那邊的情況比較緊急,很多人需要醫護人員的幫助,爸爸是呼吸內科醫生,這個時候他要去幫助他們。” 江立斌說,“兒子讀小學六年級,有些事情他其實也明白了,他對我說,讓我一定要注意防護,注意安全,早點平安回來!”

今天一早,江立斌就收拾好了隨身行李,主要是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和防護用品。“只要接到通知,我隨時出發。”

——浙中醫大二院

護理部主任和護士長都為她的勇敢而動容。“這是一件大事,還是先和家人溝通下吧。”護理部主任說。劉婷婷仍堅定地回答:“好的!主任放心,我一定會說服家人的。”其實,家人的反對早在劉婷婷的意料之中。但是她說,救死扶傷是我的本職,現在,武漢更需要專業的醫護人員,我們不去,武漢怎麼辦?中國怎麼辦?家人最終被她說服了。半小時後,劉婷婷高興地回覆護士長:“我家裡人同意了,我可以去了。”

浙江醫院呼吸內科護士長王豔紅、ICU胡偉航醫生、任琦護士組成了普通患者救治醫療隊,等待召喚隨時準備增援武漢。

呼吸內科護士長王豔紅工作22年,有十年重症監護室工作經驗,早幾天疫情開始嚴重時,她就主動退了回老家的票,堅守在崗位上,把手頭的工作做好。提到家人時,她說,家人們都很支持。“我老公說,你去吧。在之前決定不回老家前,也和12歲的女兒交流過原因,這次她也有所瞭解,還對我說‘你一定保護好自己,早點回來’。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兩名護師積極報名支援武漢,兩位都是90後女生。

“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也就是換了個地方,都是要好好工作。”呼吸科護師呂玲玲,91年生,聯繫她時,她還在原本的崗位上忙碌著。“今天回趟家,和爸媽吃個團圓飯。”呂玲玲說,爸媽都很支持。“這就是我的工作,我會做好自己的防護。還有醫院做我們強大的後盾不是嗎?”

ICU護師陳彥潔說,“早上已經給爸媽家人打過新年電話了,晚上就簡單自己做點吃的,然後就去上班。”

問到為什麼報名馳援武漢時,陳彥潔說,就想做點貢獻,“過年人員比較緊張,我家離得比較近,所以一早就申請了過年上班。”

台州市中心醫院也快速組建了一支由呼吸、ICU和EICU的7位醫生護士組成的援助武漢隊伍,隨時準備出發馳援武漢。他們分別是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楊希、吳旭佳,重症醫學科的潘田君、王巍、林莎莎、夏曉雅,急診重症醫學科的許婷婷。楊希是台州市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的頂樑柱之一。科室年輕人多,楊希是科室少數幾個副高專家之一,又管臨床,還要兼顧帶教年輕醫生和實習學生,工作非常繁忙。但就算忙得腳後跟打後腦勺,她也從不叫苦叫累。 “這個時候,我們責無旁貸,我們不上誰上!”她說。

重症醫學科王巍是一位軍嫂。平日裡和丈夫聚少離多,一星期和丈夫只能見1到2次面。此次報名馳援武漢,她第一時間告訴丈夫,深明大義的丈夫對她的決定表示支持,讓她安心了不少。“這麼光榮和重要的事情,我一定不能錯過機會!”王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