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關羽華容道放曹操什麼事沒有,馬謖失街亭卻被斬了?

小評三國



關羽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本來立過軍令狀的他,卻輕易的逃脫了法度的制裁。而馬謖失街亭,卻被諸葛亮斬殺了。這完全是兩種待遇嘛!一個是劉備的兄弟,一個是諸葛亮的愛徒,同是違背軍令,待遇卻天差地別。

題主所問,應該是一個“演義”問題。因為在正史中,關羽沒有把守過華容道,不存在義釋曹操一說,軍令狀什麼的,更是莫須有的事。

另外一點!正史的馬謖,也沒有請命駐守街亭。馬謖的先鋒大將,是諸葛亮主動破格提拔的。期間,馬謖也沒有立過軍令狀。諸葛亮斬殺馬謖,是因為馬謖違背了他的軍事思想,導致了街亭大敗,進一步導致了北伐崩盤。


所以就不談正史,單以“演義”的視角來分析這個問題。

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是羅貫中杜撰的一則小故事,目的是為了突出關羽忠義無雙的英雄形象,順便吹捧一下諸葛軍師的神機妙算。

根據“演義”的劇情發展,讓關羽把守華容道,是諸葛亮的一則計謀。

由於諸葛天師夜觀乾象,發現了曹操命不該絕。所以故意以言語激怒關羽,讓關羽主動立下了軍令狀。其目的有三:

  • 第一:曹操命不該絕
  • 第二:給關羽報恩曹操的機會
  • 第三:去一去關羽的傲氣
結果不出所料,在華容道上,關羽果然念及舊情,放走了曹操一行……

歸師之後,諸葛亮、劉備依計行事,要挫敗關羽的傲氣,陪著他演了一出“兄弟情深”的大戲。

最佳男主角諸葛亮大秀演技。先假裝恭維關羽。見關羽面如土色。又故作憤怒,責備左右辦事不利,沒有及時通報遠接“功臣”。

演技爐火純青、無可挑剔……

關羽還傻傻的不知就裡,聽完諸葛亮的一番恭維,心裡更加不是滋味,小臉蛋羞得通紅通紅的。只道“關謀特來請死”。

諸葛亮故作驚訝,莫非曹操不曾往華容道上來……

逼得關羽主動承認錯誤,一五一十的,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

諸葛亮“恍然大悟”……一本正經……要斬殺關羽……

緊接著……最佳男配角“皇叔”閃亮登場……道出一個兄弟情深……

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雖然立過軍令狀。但究其根本,這不過是羅貫中導演的一出大戲,由諸葛孔明主演,玄德皇叔配演。關公以及眾人,是觀眾來的。

所以!諸葛軍師再怎麼牛,總不可能假戲真做,把觀眾老爺殺掉吧!何況關羽還默默的給諸葛亮、劉備點了一個贊……

反觀馬謖,街亭之戰不是演習,而是實戰,是關乎蜀漢生死存亡之大戰。打贏了,蜀漢就有希望控制隴右地區,可以以隴右為根據地,與曹魏相互制衡。換句話說,就是有爭奪天下的權利;打輸了,蜀漢就會全面崩盤,再想西出祁山,難度就會更大。

馬謖不但立下了軍令狀,還違背的諸葛亮的法度,導致街亭兵敗,將蜀漢陷入了無比尷尬的局面。

所以!馬謖被斬,也在情理之中……


愛尚文史


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為何沒受到處罰的答案如下:

1.關羽的身份不一般。關羽是劉備桃園三結義的兄弟,關羽放走曹操之後,劉備還為關羽求情。而諸葛亮只是劉備的下屬,理所應當要給劉備面子,肯定是不能殺的。

2.諸葛亮早知關羽會放走曹操。我們都知道,曹操之前對關羽有恩,關羽又是一個忠義的將軍,因此遇到自己的恩人,他是不會殺自己的恩人的。

3.這是諸葛亮順水推舟的計謀。諸葛亮知道曹操對關羽有恩,知道關羽不會殺死自己的恩人,如何巧妙的利用這樣的關係呢?那個時候,曹操還不能死,一死所有的北方勢力將全部與蜀國為敵人,那時候蜀軍還不夠強大,因此,諸葛亮順手推舟設計了這樣一個計謀,巧妙的讓關羽還了曹操的人情。

然而,馬謖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1.那是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為蜀軍已經沒有人才可用,這時候只能啟用稍微有點能力的馬謖。但是街亭又是北伐的關鍵節點,沒有街亭,北伐是肯定輸的。所以街亭丟失,對諸葛亮打擊太大了。

2.斬掉馬謖是不得不斬。要想軍令暢通,嚴格的治軍是非常必要的。馬謖作為主將,不聽副將參考意見,是違背軍規的。因此殺掉馬謖就是在整頓軍紀。


慢讀老故事


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本是諸葛亮的一個局,演義中寫的是諸葛亮夜觀天象,知道曹操壽命未到,所以派關羽去鎮守華容道,以便放了曹操,因諸葛亮知道關羽最講義氣,所以判定他必定放曹。其實按照真正的歷史背景下,吳蜀兩國剛剛聯合贏了赤壁之戰,而從赤壁之戰可以看出蜀國的兵弱,國家實力遠遠落在吳國之後,如果曹操死了,那麼東吳對西蜀的威脅將大大的增加,所以諸葛亮有意釋放曹操最主要的原因是形成魏蜀吳三國之勢,來相互制約,這樣蜀國才不會受到威脅;其次諸葛亮讓關羽鎮守華容道也是為了除去隱患,因為關羽一定會報當年土坡之恩,所以今日不放,以後再放,那後果將不堪設想;第三,關羽乃劉備兄弟,所以說地位可顯而知,諸葛亮用軍令狀制約關羽,也屬於拿住了關羽的小辮子,所以說對以後的管理也是有好處的。

而馬謖街亭失守的背景是劉備死後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魏國料定劉備死後,蜀國根基未穩,不會有大的軍事動作,然而在這個時期諸葛亮卻選擇了北伐,主要也是想趁著魏國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對其進行打擊,這樣成功率能高很多,然而卻在這次北伐中出現了一個不該發生的錯誤,那就是用錯了馬謖,失了街亭,所以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也為以後的北伐打了一個很不好的底子,所以諸葛亮才要揮淚斬馬謖,而諸葛亮落淚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心疼馬謖,而是痛恨自己沒有相信劉備的告誡,劉備曾說馬謖不可重用。

綜上所述,這就是關羽義釋曹操就會被原諒而馬謖失街亭就會被殺的原因!







楊金東


關於華容道放走曹操,是諸葛亮精心安排的。如果換了別人曹操必死無疑。關羽念昔日恩情,放曹操一馬。好讓關羽還曹操個人情 ,諸葛亮知道曹操不能死,他死了北方就大亂了,那時候孫權就能騰出手來把劉備滅了。真實的曹操也沒有走華容道。在說關羽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兄弟情深,肯定為他求情。而馬謖呢!他失去街亭,讓北伐大軍,失去了有利的軍事要地,導致北罰失敗。早先劉備就說過,馬謖言過其實,不能重用。諸葛亮沒有聽,所以北伐失敗。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得安撫軍心啊!這樣馬謖就必死無疑。雖然捨不得殺,但是形勢所逼,只能揮淚斬馬謖了。



德州小哥尋緣


2個原因!


一是,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是諸葛亮意料之中的事。曹操於關羽有恩,諸葛亮有意派關羽守華容道,從而放走曹操!否則派張飛去,曹操就死了!那為什麼諸葛亮不幹掉曹操呢?還要放虎歸山呢?因為曹操不能死!曹操死了三國不鼎立,平衡被打破,後面一切都沒故事了!所以曹操被關羽放走,諸葛亮早就料到了?幹嘛要怪罪關羽呢?

第二呢,殺馬謖時,諸葛亮已經是蜀國的實際掌權人了,殺馬謖立威,嚴肅軍紀,肯定要殺,再說馬謖是立過軍令狀的,不殺無法向手下將士們交代。以後說話還有份量嗎?而關羽放走曹操時,諸葛亮權威還不大,剛加入團隊不久,能拿老大的兄弟開刀嗎?





所以說,時間不同,人物不同,雖然犯同樣的錯,但關羽與馬謖的命運也就不同了!怪就怪馬謖,你跟關二爺比個毛呀?你們能一樣嗎?


英雄悲歌


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其實劉備心中早就明瞭,只是他不想點破。他派關羽去攔阻曹操,明白關羽是一個有恩必報的人,所以他是想讓關羽還了曹操曾經的恩情,以後再見時不再為難,同時也想警告曹操,有我劉備三兄弟在,你曹操就贏不了,給曹操一個威懾。關羽和劉備是結拜兄弟,他們之間感情非常好,一方面是因為他忠心,一方面是他武藝高強,所以因此而怪罪他,反而得不償失,所以他寧願寬容關羽。

而馬謖不一樣,他是諸葛亮得意的弟子,但為人自大狂傲,只會紙上談兵,劉備一直看不起他。諸葛亮用他是想讓他建立功勞,以後好輔助劉禪,但是沒想到他不聽囑咐,不把諸葛亮的話放在眼裡。反而輕視曹軍,最後狼狽不堪的潰敗。諸葛亮有很多考慮,不殺他,不能夠安定軍心,難以服眾。還有為了立軍威,他犯了大錯,所以沒辦法只有揮淚斬殺他了。


逍遙一遊


華容道關羽放曹,是乘勝追寇,演義了關羽知恩必報之心。孔明不斬也演義了劉關張的情義,如果斬了,就等於蜀國沒有桃園三義之說,自取滅亡。

斬馬謖就不一樣了,一是孔明的學生,在成敗一戰的重要關頭,丟失街亭戰略要道,險使孔明全軍覆滅

。二是劉備有言此人不可大用,也有大義滅親,整肅軍紀功能。


鄭四爺明舟


在蜀漢集團中,馬謖雖然算是人才,還曾為諸葛亮平定南中定下“攻心為上”之策,成功降服孟獲,但其地位遠沒有關羽那麼高,馬謖頂多就是一個謀士,並非是國之棟樑。要知道,劉備就不喜歡他,臨終前還警告諸葛亮:“馬幼常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說馬謖就是趙括,不可授予重任。而關羽就不一樣,他是劉備的結拜兄弟,追隨劉備幾十年了,是絕對的親信和鐵哥們。桃園結義時,劉備、關羽、張飛可是發誓“同生死”的,若是殺了關羽,劉備怎麼辦、張飛怎辦,難不成也要陪葬,這顯然不成。就衝著這點,關羽肯定殺不得,諸葛亮也知道。

再則,馬謖丟失街亭影響北伐全局,關羽放走曹操符合劉備集團利益。


雜談歷史



漢上痴生


因人成事,這也是我們文化的精髓,命運只說也就是這個意思,因時因地制宜的形成;抗日戰爭時期殺日本人就是正義,和平時期就是罪犯;諸葛亮剛出山未站穩腳跟,不可能殺老大的兄弟;而諸葛亮已經是老大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殺是道義,也是立威,權宜之計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