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為什麼說浣碧自殺並不是因為殉情呢?你怎麼看?

樓笙


《甄嬛傳》果郡王因深愛甄嬛,所以就註定浣碧和孟靜嫻都得不到真愛。後來由於玉嬈口誤說出了元澈與六阿哥像是親兄弟,讓雍正起了疑心。於是派“血滴子”查出允禮送給甄嬛的信件,皇上得知親弟弟與甄嬛有私情,借甄嬛之手除掉了果郡王。


這一舉動徹底擊垮了浣碧,她的後半生再也沒有希望了,所以她心灰意冷。更不會苟活於世上,再加上皇上有旨意不讓所有人哭,浣碧悲憤交加,難以接受,最後竟憤然一頭撞死。浣碧的舉動是表達自己對果郡王的痴情和對皇上的不滿。


那麼為什麼浣碧自殺不是因為完全殉情的原因呢?筆者認為:

其一:浣碧是為了報復甄嬛親手毒死了果郡王。同時她也是利用自己的死,激怒甄嬛,讓甄嬛突破底線,為果郡王報仇。

否則甄嬛肯定是寢食難安的。皇上借甄嬛之手毒死果郡王,浣碧心存憤怒,既然親姐姐都毒死了果郡王,而自己只是一個柔弱的女人,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用自己的生命來為自己深愛的人做最後一件事。正是由於浣碧的死,堅定了甄嬛的復仇之心,她扯斷了佛珠,殺心已起。



其二:從客觀來看,儘管浣碧對果郡王傾心不已,但是她不至於自盡。畢竟她還要撫養果郡王的孩子。她那麼愛果郡王,必定會想到這一點的。


其三: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但蘇培盛卻在中間推波助瀾,說了一番狠話,故意激怒浣碧,浣碧這才撞棺而亡,隨果郡王去了。而蘇培盛之所以這麼做,是聽了玉嬈的指使。玉嬈早就知道了浣碧的真實身份,她不允許自己的家族受此蒙羞,也就是有一個何綿綿這樣的罪臣之女的女兒。

其四: 果郡王死後,皇帝下旨不允許有人哭出聲音。浣碧就那麼呆呆的看著靈柩,最終她選擇撞向靈柩而亡,用她的自盡,換來全府上下為果郡王哭一哭,以表哀思。這是浣碧能為果郡王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以至於甄嬛聽到浣碧死去的消息,憤然扯斷佛珠。“佛珠一斷,殺念即起”。甄嬛知道,這也是浣碧在用自己的死逼她殺了皇上。周圍的人都死去了,所以甄嬛不能再逃避了,這也是為什麼她後來一定要弄死皇帝的最大原因。


筆者認為總結:

浣碧其實沒必要走這一步,畢竟後宮已經是甄嬛一手遮天了。她能做的就是自己替果郡王撫養孩子,走好以後的路。這樣才算對得起果郡王對浣碧的期許。可是她沒有這樣做,她將情緒夾雜著淚水換來了悲壯的人生結果,甚至是給甄嬛這樣疼自己的姐姐帶來了更深的痛苦。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激怒甄嬛,為死去的果郡王報仇,這是別人一生都無法想要原諒她的原因,浣碧這步棋走的恰到好處。

原創不易,感謝閱讀,歡迎留言評論!

影視劇小哥


浣碧自殺殉情只不過是個說詞,真正的原因應該是另有隱情的。

浣碧嫁給果郡王之後,表面上看是與另一個側福晉孟靜嫻明爭暗鬥,其實她心裡非常清楚:真正妨礙她與允禮發展感情的是甄嬛!她除了長的有幾分像甄嬛之外,在其他的方面永遠也不可能成為甄嬛第二!

儘管如此,浣碧還是懂得大局,知道輕重的女人,特別是在孟靜嫻死了之後,浣碧只想著過那種相夫教子的平靜生活,可還是因為要保護甄嬛,允禮主動領兵,拋下浣碧母子,一走就是幾年,這中間的家書每每都要問熹貴妃安!

更讓浣碧無法容忍的是:甄嬛還親手毒死了允禮!所以,她完全可能在果郡王葬禮前兩天,將允禮與甄嬛的所有私隱,告訴了甄嬛與自己的三妹玉嬈,並且將允禮與孟靜嫻的兒子弘澈託付給了玉嬈。

浣碧心裡面也很明白,她將這個秘密說出來了之後,自己是無論如何都活不下去了,因為這個事情觸碰甄嬛的底線了,所以才在允禮的葬禮上,選擇隨夫同行了。



愛咖啡的大媽


浣碧是“心比天高,身為下賤”,她知道自己是甄遠道的私生女,心裡也是把自己看作是甄家的小姐,可惜她的身份只是丫頭而不是小姐。


浣碧與長姐甄嬛同人不同命,對愛的理解與追求也完全不一樣。甄嬛追求的是“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而浣碧卻想通過男人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浣碧入宮後,小允子的一句“流朱姐姐也好看,只是不像浣碧姐姐眉眼長得更像小主”,就讓浣碧有些小得意,皇上那麼寵甄嬛,自己長的像甄嬛,皇上肯定也會喜歡自己,而且皇上也確實注意到她了,說她叫浣碧又喜歡穿碧色的衣服,浣碧故意在皇上眼前把新採的荷花放在寬口瓶裡,皇帝又誇她:你長的俏麗,心思也細巧。




這些都讓浣碧更加有信心,無奈皇上喜歡的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美女,而不是紅配綠的俗氣。浣碧氣的在花蔭下哭泣,恰逢果郡王經過,被安慰一番:各花入各眼,本王就覺得紅配綠好看得很,若是腹中有詩書就更美了,你跟著你家小主自然錯不了。


浣碧不知這是一個富貴王爺順嘴說的安慰話,還以為果郡王真的認為她好看,從此情根深種。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跑去找果郡王,一來二去,倒是真的混熟了,可是果郡王也喜歡的是她家小主,有她什麼事?


等到甄嬛甘露寺修行,甄嬛與果郡王在一起後,浣碧心想可能更沒戲了,但她並沒有死心,心高氣傲的根本就瞧不起阿晉。誰知傳來果郡王葬身河底的消息,甄嬛無奈回宮。

四個月後果郡王回來了,四個月於平常太短暫。可是這四個月對於甄嬛、果郡王還有浣碧來說真的是滄海桑田,浣碧似乎又看到了曙光。

浣碧耐心地等待時機,這期間皇上曾說要把她納入後宮,封為禧常在,浣碧叩謝拒絕,她在等果郡王。浣碧處心積慮地等著這一天,機會終於來了,皇上的中秋家宴上,果郡王香囊裡裝的甄嬛小像掉出來,浣碧自認那張小像是自己。



浣碧如願以償做了果郡王側福晉,同時嫁給果郡王的還有孟靜嫻,倆人都是側福晉。可惜,果郡王心裡只有甄嬛,孟靜嫻設法懷上了孩子,卻在宮中誤食了六阿哥的湯羹中毒而亡,留下一子元澈,而果郡王始終沒有接納浣碧。

果郡王最終為了保護甄嬛與孩子們,甘心飲下了皇上賜的毒酒。皇上依舊難消心中的氣惱,果郡王只能秘密發喪,並且王府內不允許有哭聲。


果郡王只要活著,浣碧只要看著他,似乎就有希望,有盼頭,現在果郡王死了,浣碧活著已生無可戀,活著也不過是具行屍走肉,不如隨果郡王而去,到另一個世界去完成未了的心願。


尋桂子


浣碧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之前一直跟在甄嬛身邊,一切甄嬛都替她打點好,也算是盡到長姐該盡的職責。後來浣碧喜歡果郡王,果郡王喜歡甄嬛並且有了孩子,浣碧在用計嫁給果郡王那天,就砍掉了一半和甄嬛的姐妹之情。

不得不說,在浣碧結婚之後,她根本得不到果郡王的心,因愛生妒、因妒生恨,浣碧雖然不至於記恨甄嬛,但總歸是有埋怨的。尤其是在皇帝假意要送甄嬛去跟摩格和親,果郡王帶兵出關的時候,浣碧說:甄嬛都是為了保全她自己!

浣碧說出了大實話,奈何果郡王聽不進去,還是帶兵出關救甄嬛,自己的丈夫心裡想著別的女人,而這個人還是自己的親姐姐,這讓浣碧如何不與甄嬛離心?

因為這件事,果郡王被派去戍守邊關,每每寫家書的時候,果郡王都一定會問熹貴妃安好,這讓浣碧如何自處?因此在果郡王回紫禁城之後,甄嬛讓人去帶浣碧和元澈進宮團聚時,浣碧說:長姐也算成全我。

看見沒有?浣碧的心思就這麼簡單,因為簡單,才容易滿足。浣碧就想著只要甄嬛可以退一步,她和果郡王雖不能全了夫妻之情,最起碼會有恩情在。甄嬛橫在中間,果郡王始終沒有把浣碧放到眼裡。


在桐花臺,果郡王為了保住甄嬛,喝了毒酒自盡。浣碧事後儘管會想到,皇帝知道了果郡王和甄嬛的事,要殺果郡王也是勢在必行,而果郡王為了保護甄嬛願意赴死,但這赤裸裸的事實,如何讓浣碧不心寒?

心寒甄嬛為了保全自己,犧牲果郡王;心寒這麼多年過去了,自己夫君最惦記的人依舊是長姐,為了長姐可以不顧果郡王府所有人的性命;心寒自己空是果郡王側福晉這麼多年,卻始終沒有得到過尊重。


是浣碧選擇了和甄嬛離心,是浣碧執意要把所有的溫暖和安全感寄託到果郡王身上,果郡王一死,浣碧也沒了活下去的勇氣和願望。就像葉瀾依一樣,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就割腕自盡了。浣碧也是如此,沒有了活下去的指望。


浣碧雖然小心眼,但是心思並不複雜,她跟著果郡王去了,一方面是殉情,也算全了年少仰慕果郡王的少女之情;另一方面就是和甄嬛之間恩義消失的體現,但凡浣碧心裡記掛著甄嬛這個長姐,記掛著甄家,就不會輕易赴死。


入行娛樂


自古以來都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卻不知如果是“君子如玉”,也是能夠引來無數少女芳心暗許。就像《甄嬛傳》,裡面風度翩翩,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果郡王,不就吸引了很多京城裡花季少女的喜愛嘛?

就連對皇帝死過一次心的甄嬛,在果郡王的悉心照顧和關懷之下不還是一樣的投到了他的懷抱裡。包括曾一心想勾引皇上的浣碧也沒能逃過果郡王的魅力,對他愛得死去活來,更不要說還有非他不嫁的大齡剩女孟靜嫻,以及大獲全勝也依然追隨愛人而死的葉瀾依了。

雖然說浣碧最後是設計了小像掉落事件,才能如願嫁給果郡王當了他的側福晉的,但是浣碧對果郡王的愛是千真萬確。在得了果郡王在宮裡去世的消息之後,她在棺木前長跪不起,默默流淚。

在聽到蘇培盛說的“皇上聖旨,不許見到哭聲”之後,更是一頭撞死在了果郡王的棺木前。有人說這是浣碧為了果郡王殉情,但是殉情只是原因之一,她的死絕不僅僅是殉情這麼簡單。

激發甄嬛內心所有的恨,逼甄嬛下狠心與決心

浣碧從小跟在甄嬛身邊,還因為自己母親是罪臣之女的緣故,隱瞞了自己甄家二小姐的身份,後來還作為甄嬛的貼身侍女與甄嬛一同入了宮。在後宮裡浣碧也是個不安分的,居然聯合跟甄嬛敵對的曹貴人和華妃對付甄嬛。但後來被甄嬛捅破窗戶紙,把話說開了之後,對甄嬛也算是忠心耿耿了。

在甄嬛傷心之下決心出宮時,浣碧也是緊跟著甄嬛的決定,只是在宮裡她的心思就落在了果郡王身上,在看到甄嬛與果郡王在凌雲峰上琴瑟和鳴之後,也是心有不甘,一直到甄嬛為了肚子裡的孩子跟甄家決定重新回宮。

浣碧一直都是知道果郡王心裡只有甄嬛一個人的,但最後卻只是得了果郡王暴斃的消息,她知道甄嬛心裡也不會好受,就撞死在了果郡王棺木之前,逼甄嬛下狠心對付皇帝。

畢竟甄嬛最愛的人和自己的妹妹的死,母親在寧古塔所受的苦,自己那些年錯付的情,遭受的懷疑與苦難都是拜皇上所賜,這些恨與怨總要報,總要有個了結。

報復甄嬛不能與果郡王死同穴

浣碧知道,甄嬛雖然重新回了宮裡,但心裡一直都還是有果郡王的,甚至說甄嬛回宮之後心裡一直都只有果郡王。她也知道果郡王對甄嬛的感情,但這並不代表她會告訴果郡王真相,雖然果郡王自己也能猜到一些。

浣碧看了太久甄嬛的感情順遂了,自己想代替甄嬛卻得到了皇帝的嘲諷跟其他人的嘲笑,自己愛上了果郡王之後卻又發現果郡王愛的是甄嬛。哪怕是甄嬛回宮負了他,哪怕他已經娶了自己,果郡王依然還是默默只關心著甄嬛。

為甄嬛被罰在邊關守了三年,浣碧一個人等了果郡王三年,最終等來的也只是果郡王暴斃宮中的消息,她心裡怎麼能不恨呢?但是她不可能去做報復甄嬛、或者做對甄嬛不利的事情,畢竟是同父異母的親姐姐。

她就只能用撞棺來暗示甄嬛:既然你不能陪他,那我就陪他共入黃泉。雖然你會負了他,但是我絕對不會負他。

用自己的撞棺而王換王府上下能夠為果郡王哭喪

浣碧跟著甄嬛一起在宮裡度過了那麼些年,對皇帝的心性手段多少也有些瞭解。在甄嬛決心離宮遠離後宮這個是非地的時候,浣碧跟著甄嬛一同離宮也許並不單單是因為對甄嬛忠心耿耿,她哪怕留在宮裡也是沒有好下場的。

果郡王剛從邊疆上回來,還沒有踏入家門半步就趕去了宮裡,真正目的是為了誰,她心裡再明白不過。浣碧知道果郡王愛甄嬛愛的太深,但是她還是抱有一絲幻想,可果郡王暴斃的死訊,讓她如何能夠冷靜下去呢?

這時候偏又聽到了蘇培盛說“皇帝聖旨,不許見哭聲”,她就發了狠勁的一頭撞死在了果郡王的棺木前,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死換來王府上下為果郡王的死發出的一點哭聲。

無論浣碧撞棺而死的目的是殉情還是其他,她愛果郡王愛得從生到死總歸是真的。與甄嬛相比,或許浣碧比不上甄嬛,能夠做不到與果郡王心意相通,琴瑟和鳴。但是浣碧又比甄嬛幸福太多,她能夠以光明正大的身份陪在果郡王身邊,她能夠光明正大的為果郡王哭上一哭,甄嬛卻連為果郡王流淚的資格都沒有。

對於浣碧這個小家碧玉,心胸狹窄,愛挑撥離間,沒腦子的角色,可以說是從頭厭惡到尾,直到看懂她的死才發現那一刻她滿身的高光。若不是她毅然決然的死,或許甄嬛還下不了決心,還在迂迴戰術。所以她的死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甄嬛的復仇的進度,她的也是有意義的。


姒莞萱


我認為浣碧自殺就是為了殉情,唯有自殺才能追隨王爺到關外永遠不分離。

浣碧是果郡王和甄嬛感情的見證人,唯有她最清楚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即便如此浣碧仍不可自拔的愛上果郡王,你可以說浣碧自私,也可以說浣碧心機,但不能否定她的一片痴心。<strong>

果郡王突然暴斃而亡,以浣碧的聰慧肯定猜的出個中原因。皇上為了掩人耳目,不準哭喪還要將果郡王悄悄送出關外,浣碧不但面臨與果郡王陰陽相隔還要面臨分隔兩地,早已生無可戀,以此方式追隨王爺是浣碧的一種解脫。

01

痴心一片,至死相隨

浣碧對果郡王的愛可能遠超一切,雖然劇中沒有橫向比較過果郡王和甄父,究竟誰在浣碧心中地位更重。但是不只一次拿果郡王和甄嬛這個長姐做過比較,寧嬪行刺那次、果郡王出關救甄嬛那次浣碧的選擇無疑都是果郡王。

所以浣碧把果郡王看的極重,果郡王一死浣碧生死相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02

生未同衾死同穴

浣碧是個善妒的人,通常善妒源自於強烈的佔有慾。從小到大她沒有一樣可以勝過長姐,唯一比長姐多擁有的就是可以陪伴在果郡王左右,即便如此浣碧也感到幸福。

果郡王的暴斃來得太突然也太離奇,深知來龍去脈的浣碧早已看透一切。如果現在不死就永無再見王爺的可能,生未同衾死同穴是浣碧的選擇。

03

生無可戀

古時的女人大多沒有自我,“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浣碧沒有子女果郡王一去依著皇上的性格,果郡王一脈也會日漸凋零。失去了心愛之人又沒有其他依靠,對浣碧來說早已生無可戀。

我認為無論是萬念俱灰也好生無可戀也好,一切的根源來自於浣碧對果郡王的執念,浣碧是劇中幾個痴心女子當中的佼佼者,自殺殉情是必然的,所以我不認為還有其他理由導致浣碧的結局。

<strong>


天蓬菟


涴碧的死看似殉情,實則是萬念俱灰,又或者是另有隱情!

電視劇《甄嬛傳》中的涴碧,可以說是個心比天高,命卻比紙薄的角色。她本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也算是個小姐,卻因母親是罪臣之女無奈只能做甄嬛的婢女。



正是對自己身世的不甘心,隨甄嬛入宮後的涴碧並不安分。先是勾心皇上不成,後又設計嫁給果郡王奪了姐姐心愛之人,達到了自己“攀龍附鳳”的願望。

幸福的婚姻總是相似的彼此真心喜歡,而不幸的婚姻卻是你有情他無意。果郡王娶涴碧完全迫於無奈,涴碧雖然說長得有點像甄嬛,卻沒有甄嬛那般大家閨秀的氣質。



所以婚後的涴碧並不幸福雖然在王府裡有權有勢,卻得不到果郡王的心和果郡王的人,就算洞房花燭夜他們也只是和衣而睡,有夫妻之明卻無夫妻之實。

對果郡王涴碧從頭到尾都是一廂情願,和她同時嫁入王府的孟靜嫻都比她受寵。也許這一生涴碧都不可能得到果郡王的愛,因為她先是甄嬛的侍女後又是甄嬛的妹妹再成了果郡王的側福晉。




而甄嬛又是果郡王的執念,涴碧知道果郡王對甄嬛的放不下。但是涴碧對果郡王算得上痴情,她願意等等到果郡王放下甄嬛,哪怕十年二十年果郡王總有心軟的那天。

可是現在她等不到果郡王回心轉意的那天了,因為皇上的猜忌她心心念唸的人,為保護自己心愛的人選擇服毒而死了。



涴碧最終選擇在果郡王葬禮上撞棺而死,很大程度上有她對果郡王的愛。

儘管果郡王是她愛而“不得”的人,但她還是愛了對她來說果郡王就是她全部的寄託,但如今那個讓自己有所期待的人不在了,涴碧又怎能不萬念俱灰呢?



再者就是涴碧感到了無奈和絕望,想到自己坎坷的身世,再想想自己費盡心思好不容易嫁給了自己的心上人。儘管心上人心裡裝的是自己的姐姐,可好歹陪在他身邊的是自己,可如今那個不愛自己的人都沒了。



人生最可悲的就是沒有希望,哀大莫過於心死,果郡王的死讓涴碧所有的期待都化為泡影。她不甘心到頭來自己竹籃打水一場空,既得不到果郡王的心也得不到她的人。



這王府中自己最大的念想果郡王沒了,自己又剩什麼呢一無所有,孟靜嫻好歹留下一兒半女,自己呢?想到這不免心灰意冷,倒不如用最悲壯的方式送自己心愛的人,或許也為了成全甄嬛,用自己的死給果郡王在乎的人哭的理由。

同時也激起了甄嬛復仇的心,聽到涴碧撞棺而死的消息,甄嬛“佛珠斷,殺念起”,後來就結果了皇上替心愛之人復仇。



推動涴碧撞棺而死的正是蘇培盛那句“皇上聖旨是不許見哭聲”,就是這句話讓涴碧選擇了極端。



她用她的死表達了自己對果郡王的愛,同時也給甄嬛為果郡王報仇埋下了伏筆。



涴碧也算是可憐,不過是想有個愛自己的人,為此費盡心思,到頭來卻空歡喜。


小沙看劇


《甄嬛傳》裡果郡王就是一個大暖爐,哪裡都去招惹一下,都去暖一下。

至於果郡王只愛甄嬛,是果郡王的想法。但是他不知道,他隨意的一句話,或者一個舉動,讓多少個姑娘丟了心。

關鍵是這些姑娘的心這一丟就是一輩子!

儘管如此,果郡王這個人設似乎依舊是那個痴情的,有血有肉的,有顏有才的王爺!

對比之下,倒是這些姑娘們一往情深,單相思了。

比如孟靜嫻,比如瑛貴人,比如葉瀾依,比如浣碧等等。

當然了,孟靜嫻和浣碧倒是如願以償的成了果郡王的側福晉。不過,她們都沒有果郡王的愛,也是可憐。

果郡王死了,浣碧也一頭撞死在棺材上了。那麼,她是殉情還是自殺呢?



果郡王的死了,浣碧還有什麼依靠?

浣碧原本應該也是甄家小姐,可惜母親的身份是罪臣之女。為了活命,只能以丫鬟的身份在甄家。

後來,浣碧隨著甄嬛進宮,也曾想要吸引皇上的注意力,可惜皇上沒有看上她。

再後來,她對果郡王有了情,然而果郡王的心思又撲在了甄嬛身上。

不過,陰差陽錯,甄嬛回宮做了貴妃。一次宴會上,掉出那枚剪紙小像,讓浣碧如願以償,嫁去了果郡王府做了側福晉。

雖然果郡王心裡有甄嬛,府上也還有一個側福晉孟靜嫻。不過好在浣碧在果郡王府是當家做主的人。

所以,當果郡王死了,她還能依靠誰呢?守著這些又有什麼意義?

甄嬛是她的姐姐,但她也知道果郡王為何而死。所以,這一切又有什麼呢?於是,浣碧一頭撞死在棺材上。

當然了,也是浣碧的死,換來了果郡王府的哭聲。終於可以哭了!



浣碧愛王爺,可是她深知王爺愛著她的親姐姐

浣碧是一個很不甘心的人。不過這種不甘心也可以理解,畢竟她會覺得自己原本也是甄家小姐。

當遇見果郡王后,浣碧對他動了情。然而,不管她再愛果郡王,果郡王的心裡只有一個人,而那個人就是她的姐姐。

浣碧曾經在果郡王要出兵去救甄嬛的時候,勸阻果郡王時曾說,你以為她是為了誰?還不都是為了她自己!

從這一點上看,浣碧對甄嬛是有恨,有怨言的。

當這個深愛著自己姐姐丈夫死了,她可以哭,可以任性的撞死,而她的姐姐甄嬛,連哭都不敢!

或許,這一死也是浣碧心中的恨與不甘。



浣碧為愛而死是殉情,為沒有意義的人生而死是自殺

浣碧是為了愛而死,算是殉情吧!不管如何,浣碧對果郡王還是有情感的。

當果郡王死了,果郡王府其實已經沒有人了。事實上,果郡王留下了三個孩子,一個是孟靜嫻生的,另外兩個是甄嬛生的龍鳳胎。

如此,果郡王也是有後的人了。可是浣碧沒有孩子,那就陪王爺一起吧!死在一起,也算一起了。

況且,果郡王死了,她活著還有多大的意義呢?

嫁入王府的那一天,浣碧就曾對著果郡王說,我就知道你心裡是有我的。

這是她的心願,她想著,時間長了,果郡王心裡總會有她的。

誰能想到,果郡王死了,這一切寄託希望也沒有了。所以,她的人生也就沒有意義。

所以,浣碧自殺是殉情,也是沒有了依託。


無心浪味仙


天朗氣清,曉風和暢,我是樓笙,看好看的電視劇,聊有意思的劇情,這次聊聊經典《甄嬛傳》。這次和大家說說在雍正皇帝賜死果郡王之後,浣碧選擇自殺,但是浣碧自殺並非因為情誼。

果郡王進宮之後,雍正皇帝準備殺死果郡王,但是甄嬛心中對待果郡王仍然有很深的情意,當然不願意雍正皇帝處死果郡王,於是甄嬛便決定替果郡王喝下這份毒酒。

雍正在果郡王進宮之後,讓甄嬛陪果郡王飲酒,但是果郡王何等聰明,毒酒最後還是果郡王喝下,果郡王最終毒發身亡,在果郡王死後,果郡王的福晉浣碧竟然選擇了殉葬,一頭撞死在靈前。

很多人都認為果郡王死後浣碧自殺是為了殉情,浣碧對果郡王一往情深,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甄嬛對這一點很清楚,一個是甄嬛愛的人,一個是她的妹妹,甄嬛對他們在瞭解不過。

甄嬛深知浣碧並非因為殉情,果郡王在的時候,雖然果郡王並不愛浣碧,浣碧好歹還有一個念想,但是果郡王死後,她再也沒有了念想,果郡王府上的其他人和她都沒有任何關係,都是陌生人罷了。

如此這般,浣碧再無任何期待,再無任何念想,隨著果郡王而去無疑是最好的結果,而浣碧的自殺也換來了與果郡王的合葬,也算是個圓滿結局,大家認為呢?





樓笙娛樂小知事


《甄嬛傳》中的浣碧身世很複雜,其真實身份是甄嬛同父異母的親妹妹,卻只能在甄嬛出嫁後做甄嬛的丫鬟。利用計謀與甄嬛反目,嫁給果郡王,最後在得知果郡王遇難的消息之後撞棺而死,很多人說浣碧不是為了殉情,而是有其他的原因。

從浣碧心路歷程來看:浣碧的心氣一直很高,覺得自己長得也不錯,只因為是私生女,就只能做丫鬟,在甄嬛受寵時,使盡小聰明勾引皇上,引起皇上注意,卻只換來了皇上的一句與甄嬛有三分相似。後來遇見了果郡王,是她與甄嬛有嫌隙的開始,果郡王一心一意鍾情於甄嬛,始終不正眼看其他女人,即使浣碧嫁給了他,仍然只是一個擺設,只是為了救甄嬛罷了。果郡王寧願對孟靜嫻另眼相看,最後為甄嬛而死,也不給浣碧一絲希望,所以浣碧哀莫大於心死,在果郡王遇難後,加上不能發洩,就尋死來表達自己的悲慘和對皇上決定的不滿。

從浣碧自身處境來看:浣碧從一開始就對甄嬛有怨言,加上果郡王對甄嬛的愛意更令他嫉妒,但是也無可奈何。而且她清楚的明白果郡王是為了甄嬛而死,知道他倆的私情,甄嬛永遠也不可能對待他像以前一樣,王府也沒有了她留下來的盼頭,所以浣碧隨果郡王而去,也算是把這個秘密帶走,成全了果郡王的一片心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