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不讓歷史和文化片刻遠離——九江市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綜述

不讓歷史和文化片刻遠離

——九江市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綜述

記者 胡蕊蕊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厚厚的雲層照耀下來,千年古城九江便在晨曦中漸漸甦醒。古老的九江,文化資源富集,歷史沉澱豐厚,文物古蹟眾多,走進九江,就如同踏入了一座館藏豐富的露天博物館……

沿著城市發展的脈絡,穿越浩渺的歷史煙雲,讓我們細細盤點九江豐厚而獨特的文化“家底”:

——名城價值特色鮮明。九江因獨特地理區位和水運交通優勢,扼鄱陽湖守長江,素有“江右門戶”“七省通衢”稱謂。九江自三國兩晉南北朝以來,因區位及水運優勢成為長江中下游戰略要地和江右門戶。清末至民國,九江成為中國三大茶市和四大米市之一,商貿繁盛,對外交流頻繁。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九江成為第一批開埠的長江內河口岸,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和城市建設被迫接受西方文化影響,成為江西近代社會轉型和西方文化傳播的橋頭堡。九江開埠,開啟了九江租界、大中路、庾亮南路等地段的近代城市建設,也直接導致廬山牯嶺租借地的全面開發建設,對九江近現代城市格局、風貌的形成和演變產生重要影響。同時,九江是江西近代實業和公共事業的發源地,江西第一家輪船公司、第一家機械化工廠、第一家電報局和郵政局、第一條公路、第一條客運鐵路、江西第一所女子學校、第一所教會醫院等都在九江誕生。

——鍾靈毓秀人文薈萃。九江獨一無二的山水資源和便捷交通條件,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九江歷史上的東佳書院、白鹿洞書院、濂溪書院、同文書院等書院在中國書院發展史上具有獨特價值;九江宗教文化發達,古代以儒、釋、道為主,建有東林寺等大量影響深遠的宗教寺廟道場等,慧遠、佛印、虛雲、一誠、傳印等宗教大師影響深遠。九江歷史上文風鼎盛,英才輩出,不僅有大量本土籍貫名人,亦有眾多歷史名人曾任九江地方官並造福一方,更有大量文人墨客遊歷九江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文學藝術佳作。據統計,與九江相關的文學藝術作品有16000餘篇,僅詩詞歌賦等錄入中小學課本的就有20餘篇。

——歷史文化遺存豐富。九江市擁有505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2655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5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80處。年代跨度覆蓋新石器時期至當代,文物類型豐富,包括古建築、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等各個類型。另外,全市共登記國有館藏文物51455件(套),除文物保護單位和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外,我市還公佈歷史建築63處,均分佈在九江建成區內。

同時,九江賴以生存的山水格局和環境特色極為獨特,長江、鄱陽湖、廬山依然是九江城區大山水格局和重要景觀要素,而城內的甘棠湖、南湖、八里湖、李公堤、龍開河(局部)等格局尚存,九江老城內和西門外大中路及租界地段的道路格局基本保持歷史的走向。九江建成區內歷史建築集中成片的區域有5片,其中4片劃定為歷史文化街區,1片劃為歷史風貌區。各街區格局肌理清晰,建築風貌特色鮮明,是九江城市發展不同階段的歷史見證。

如何保護、開發九江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市委、市政府站在歷史的高度,深入貫徹“保護為主、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積極推進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各項工作。

頂層設計 全力以赴

2018年,我市成立了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指揮部,由分管副市長任總指揮。今年在指揮部的基礎上成立了領導小組,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各單位主要領導任成員,抽調相關部門人員集中辦公。同時在九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設置了歷史名城專職保護管理機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科。同時,2018年出臺了九江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實施方案,成立了組織機構,落實了保障經費,明確了工作步驟和重點任務,並加強申報工作調度,全力協調推進名城保護及申報各項工作。

為了更加完善歷史文化遺產法律法規,在2018年我市出臺了《九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2019年8月頒佈了《九江歷史建築保護條例》,正在開展《九江市文物保護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起草工作。從2017年到2019年,我市還針對歷史名城保護工作中的不足,查缺補漏改進完善,積極申報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第六批江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開展了歷史建築的普查、公佈和掛牌、工業遺產的調查、紅色革命遺蹟普查等工作。同時,我市正在開展工業遺產、革命遺址、民俗宗教場所、古樹古木等普查工作,歷史名城保護體系將正在逐步完善。

尊重原貌 精心保護

一座城市的歷史文化,決定城市的氣質。而共同的城市氣質增強了市民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作為地道的九江人,看到這些經歷了百年依舊保存完好的歷史街區,心裡感覺非常踏實。這些東西都是獨一無二的,是隻屬於我們這座城市的。”對城市建築情有獨鍾的市民李先生經常流連於大街小巷,尋找生活的那份愜意。

2017年至2019年,九江市陸續組織編制完成《九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大中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庾亮南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九江大校場東南(老地委大院)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九江動力機廠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4片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規劃,《九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已獲省政府批覆,其他保護規劃均已通過專家評審。目前尚在開展的相關規劃還有《九江動力機廠歷史文化街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市域範圍已經完成修水縣黃坳鄉硃砂村等6座中國傳統村落的保護規劃,新公佈的2處傳統村落正在編制保護規劃。美孚洋行舊址等重點保護修繕的文物保護單位均已完成保護規劃並實施了修繕工程。

在保護規劃的引領下,我市自2010年起開展了一系列保護實施工程。2010年至2018年,全市共投入近5億元用於重要文物的保護修繕。2010年,投入8000萬元實施了大中路歷史文化街區西段沿街立面風貌整治和大中路市政基礎設施改善和路面鋪裝;2016年投入6000萬元對周敦頤紀念館進行了修復和重建;2018年,投入2億元實施了庾亮南路歷史文化街區環境景觀整治工程和歷史建築修復;投入近4000萬元進行了九江租界博物館片區修繕和整體保護工程。2019年,計劃投資5億元對庾亮南路歷史街區塔嶺片區和動力機廠歷史街區進行保護修繕。

全民動手 共創名城

我市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工作的宣傳,通過開展主題宣講培訓、拍攝宣傳紀錄片、徵集老照片、舉辦歷史建築攝影大賽、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活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等,廣泛對九江申報歷史文化名城工作和歷史文化保護工作進行宣傳。

我市為了推動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深入人心,在電視臺開闢了專題、在報紙上開設了專版、在新媒體開設了專欄,對《九江市歷史建築保護條例》、文物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歷史街區修繕等進行集中宣傳。同時,建立了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考核評估機制,形成了市縣鄉村聯動、黨政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如今,漫步徜徉於古城的每一個歷史街區,厚重的文化韻味撲面而來,修葺還原的古建築以新的面容展示在世人眼前,讓古城的居民不禁感嘆原來家門口有這麼多鮮為人知的歷史淵源。

善待歷史建築,保護文化資源,延續城市文脈。九江正在描繪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藍圖,也會悉心呵護這座千年古城,不會讓歷史和文化片刻遠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